去年可谓是日本动漫相关电影票房爆发式增长的一年。上半年日本国产电影票房前10名中,动画相关电影占了8席,下半年新海诚执导的动画电影《你的名字。》上映更是创造了票房奇迹,带火了动画电影。那么日本全年的电影票房情况如何呢?近日,日本媒体就发布了相关数据,然而与电影市场的火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动画制作人的收入却依然低迷。根据日本媒体的报道,日本去年全年票房收入为235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41.30亿元),超越了之前日本国内票房纪录最高的年份2010年的2207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2.42亿元),创造了新的纪录。而创造该纪录的最大的引擎正是新海诚执导的动画电影《你的名字。》。该电影的票房在1月末时已经突破23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亿14.10元),位列日本历史总票房第4名,非常有希望超越总票房为25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亿15.30元)的迪士尼动画《冰雪奇缘》。另外,2016年日本国内票房超1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000万元)的大卖电影达到61部。去年一整年,日本国内的动漫电影都表现强势,《名侦探柯南:纯黑的噩梦》《妖怪手表:阎魔大王和五个故事喵》《哆啦A梦:新大雄的日本诞生》《航海王之黄金城》等日本国民级动漫的剧场版都有不错的表现。而在《你的名字。》走红后,更是全面带火了动画电影的市场,不少动画都开始相继宣布推出剧场版。然而与动画电影市场的火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动画业界的环境依然堪忧。随着近年来动画电影作品数量的增加以及电子化作画技术的发展,制作动画的门槛变得越来越低,也因此出现了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品。这些作品进入市场将会造成动画电影劣化,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而根据日本动画人·演出协会在《动画制作者实态调查报告书》中公布的数据, 日本动画师的平均年收入为332.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9.97万元)。与日本普通民众平均年收入相比,动画师的收入要低2成左右。有27%的动画师年收入不到2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2万元)。报告书中指出:“动画师制作的内容与他们的报酬不相符。”
去年可谓是日本动漫相关电影票房爆发式增长的一年。上半年日本国产电影票房前10名中,动画相关电影占了8席,下半年新海诚执导的动画电影《你的名字。》上映更是创造了票房奇迹,带火了动画电影。那么日本全年的电影票房情况如何呢?近日,日本媒体就发布了相关数据,然而与电影市场的火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动画制作人的收入却依然低迷。根据日本媒体的报道,日本去年全年票房收入为235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41.30亿元),超越了之前日本国内票房纪录最高的年份2010年的2207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32.42亿元),创造了新的纪录。而创造该纪录的最大的引擎正是新海诚执导的动画电影《你的名字。》。该电影的票房在1月末时已经突破23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亿14.10元),位列日本历史总票房第4名,非常有希望超越总票房为25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亿15.30元)的迪士尼动画《冰雪奇缘》。另外,2016年日本国内票房超10亿日元(约合人民币6000万元)的大卖电影达到61部。去年一整年,日本国内的动漫电影都表现强势,《名侦探柯南:纯黑的噩梦》《妖怪手表:阎魔大王和五个故事喵》《哆啦A梦:新大雄的日本诞生》《航海王之黄金城》等日本国民级动漫的剧场版都有不错的表现。而在《你的名字。》走红后,更是全面带火了动画电影的市场,不少动画都开始相继宣布推出剧场版。然而与动画电影市场的火爆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动画业界的环境依然堪忧。随着近年来动画电影作品数量的增加以及电子化作画技术的发展,制作动画的门槛变得越来越低,也因此出现了一些粗制滥造的作品。这些作品进入市场将会造成动画电影劣化,出现良莠不齐的现象。而根据日本动画人·演出协会在《动画制作者实态调查报告书》中公布的数据, 日本动画师的平均年收入为332.8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9.97万元)。与日本普通民众平均年收入相比,动画师的收入要低2成左右。有27%的动画师年收入不到20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12万元)。报告书中指出:“动画师制作的内容与他们的报酬不相符。”
传统企业掘金动漫衍生品市场中国动漫产业近年来在政策助推下飞速发展,其中动漫衍生品市场规模逐年增加,而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也看上了动漫品牌授权的商机。在近日于广州举办的国际玩具展上,记者了解到,该展会已连续4年增设动漫授权展区,吸引了多家知名授权商与承接授权的企业对接合作。有业内人士表示,国内动漫衍生品市场仍远落后于国外,需要整个产业链抱团整合、同步协作,共同提高衍生品的品牌价值。国内衍生品市场开发仍落后出品了《果宝特攻》、《梦幻西游2》等动画的广州蓝弧文化去年被光线传媒收入旗下,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参加展会获得了很好的反响,不少企业前来寻求授权合作。英国BBC动画品牌《布鲁精灵》版权运营商世纪华恩则携手40多家传统行业授权商,一举推出上千款系列产品。据咏声动漫人员透露,去年该公司的衍生品销售超5亿元。从全行业来看,2013年我国动漫产业总产值达870.85亿元,2014年则有望达千亿元规模。其中,动漫衍生品市场规模逐年增加,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2015年中国动漫衍生品市场在380亿元左右,玩具、服装和出版物则是主要的衍生品类型。行业龙头奥飞动漫(002292)的财报显示,动漫玩具类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例高达五成,远超非动漫玩具。美盛文化(002699)作为迪士尼授权的动漫服饰制造商,去年业绩直接受益于迪士尼的《冰雪奇缘》电影热映,营收同比增长97.29%。不过,国内动漫衍生品市场开发远远落后于欧美、日本,盗版、开发与推广力度不足都是阻碍其发展的因素。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电影银幕成为动漫品牌推广的重要渠道。咏声动漫的猪猪侠大电影第三部将于今年暑假上映,世纪华恩已与新西兰知名特效公司WETA工作室签约续拍动画片《太空娃娃》。此外,围绕动漫IP的开发也正在向更多的实体模式延伸,如舞台剧、主题乐园、嘉年华等。获得奥飞动漫授权的灰太狼咖啡厅近日也已开业。
传统企业掘金动漫衍生品市场中国动漫产业近年来在政策助推下飞速发展,其中动漫衍生品市场规模逐年增加,而越来越多的传统企业也看上了动漫品牌授权的商机。在近日于广州举办的国际玩具展上,记者了解到,该展会已连续4年增设动漫授权展区,吸引了多家知名授权商与承接授权的企业对接合作。有业内人士表示,国内动漫衍生品市场仍远落后于国外,需要整个产业链抱团整合、同步协作,共同提高衍生品的品牌价值。国内衍生品市场开发仍落后出品了《果宝特攻》、《梦幻西游2》等动画的广州蓝弧文化去年被光线传媒收入旗下,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参加展会获得了很好的反响,不少企业前来寻求授权合作。英国BBC动画品牌《布鲁精灵》版权运营商世纪华恩则携手40多家传统行业授权商,一举推出上千款系列产品。据咏声动漫人员透露,去年该公司的衍生品销售超5亿元。从全行业来看,2013年我国动漫产业总产值达870.85亿元,2014年则有望达千亿元规模。其中,动漫衍生品市场规模逐年增加,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2015年中国动漫衍生品市场在380亿元左右,玩具、服装和出版物则是主要的衍生品类型。行业龙头奥飞动漫(002292)的财报显示,动漫玩具类收入占其总收入的比例高达五成,远超非动漫玩具。美盛文化(002699)作为迪士尼授权的动漫服饰制造商,去年业绩直接受益于迪士尼的《冰雪奇缘》电影热映,营收同比增长97.29%。不过,国内动漫衍生品市场开发远远落后于欧美、日本,盗版、开发与推广力度不足都是阻碍其发展的因素。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电影银幕成为动漫品牌推广的重要渠道。咏声动漫的猪猪侠大电影第三部将于今年暑假上映,世纪华恩已与新西兰知名特效公司WETA工作室签约续拍动画片《太空娃娃》。此外,围绕动漫IP的开发也正在向更多的实体模式延伸,如舞台剧、主题乐园、嘉年华等。获得奥飞动漫授权的灰太狼咖啡厅近日也已开业。
今天,没有人会质疑动漫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跨文化交流的强大作用。而作为整个动漫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动画电影则是最具传播力和影响力、最具品牌塑造力的关键所在。以动画电影为原点,打通周边及上下游产业链,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动漫产业的重要抓手。刚刚结束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吸引了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500家企业和4000多名专业客商参展参会,再度创下了历史新高。与会人士指出,在未来几年的时间,中国动漫产业将以大IP为核心,大电影为龙头,全面向动漫游戏、相关衍生品的开发以及版权授权、主题乐园、国际市场等全方位拓展。大IP品牌化渐成趋势《中国动画电影发展报告(2015)》显示,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共上映动画影片57部,其中国产动画电影43部,观影人次6120万,实现票房20.54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61%、78%和86.7%。“动画电影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动漫产业发展水平的晴雨表。国产动画电影制作水准和市场号召力提高,尤其是《十万个冷笑话》和《大圣归来》打破了国产动画电影多年来难以克服的低幼坚冰,使动漫产业的未来发展空间普遍看涨,业内外资本纷纷介入,资本并购、证券化开始在国内动漫行业浮出水面。”华夏电影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群飞说。过去一年,IP在国内文化领域被视为作品跨形态操作、企业跨界合作、资本跨行业运作的联接与纽带,这一现象也同样出现在动漫行业。“国产动漫正在从最初的单一产品模式向全产业链延伸,未来,拥有IP优势的动漫产品会更看重泛娱乐发展的前景。”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朱玉卿说,在实际操作中,IP可能是一个故事、一种形象、一件艺术品、一种流行文化,而IP之所以形成一股热潮,是因为与其他拥有市场效应的“知识产权”相比,一个被市场接受的IP可以集约市场营销成本、更易于规避市场风险并取得规模性的成功。2015年,光线影业收购众多动画创作团队和企业,腾讯成立多个工作室大举进军动漫行业,奥飞动漫以9亿元高价收购原创漫画平台公司“有妖气”100%的股权,并将新闻发布会主题定为“IP大爆炸”,宣布将把旗下的IP产品在游戏、电影等泛娱乐方面打包运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企业和资本这些举动背后的动力均源于抢占优势IP。系列电影、品牌产品与经典形象成为动漫产业构建品牌的主要抓手。非票房收入仍是软肋做大IP、做长产业链、实现品牌化,打通动漫产业链上各环节是关键所在。然而,2015年国产动画电影对票房收入仍然过度依赖。作为非票房收入的核心,版权交易和品牌管理仍然是中国动漫产业的软肋,严重地制约了产业的整体发展。《中国动画电影发展报告(2015)》显示,2015年国产动画电影非票房收入占整体收入的比重与2014年相比增量不大。据介绍,我国动画电影非票房收入主要来自影视版权、衍生品、图书、游戏、植入广告、品牌授权等。2015年,我国动画电影销售最好的衍生品前三名分别是玩具、文具和小饰品,动画电影衍生品的主要消费者依然是低龄段群体。与此同时,图书收入所占比重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这与中国童书市场每年10%—15%的增量呈现出较大差异。“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动画企业拓展非票房收入的手段依然有限,对动漫品牌运营管理能力依然不足,对教育业、服务业等可借力于动漫品牌的关联产业信息资源掌握得不够。”朱玉卿说。同样在2015年,北美几大影视公司的衍产品总体保持全线收红,迪士尼、美泰、孩子宝等传统衍生品诸强与来自丹麦的乐高公司依然是市场主导者。据了解,美国迪士尼公司在全球共有3000多家授权商,销售超过10万种与迪士尼卡通形象有关的产品。其中,仅中国内地就有100多家授权经销商。2015年,迪士尼消费品营收达45亿美元,同比增长13%,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冰雪奇缘》系列衍生品的持续热卖。黄群飞表示,影响国产动画电影非票房收入的主要因素包括:具有较高认知度、知名度、美誉度等的内容产品较少,原创动画电影品质不高,动画电影项目的投资结构、品牌规划、宣发策略不科学,专业人才与专业机构缺失,以及知识产权法律及相关保护政策执行不力等。“2016年中国动漫产业关键词将是‘品牌’‘业绩’,即IP品牌化,品牌价值化。”朱玉卿说,动漫产业的价值核心是用故事、影像、形象打造一个或一系列卡通明星,通过对卡通形象及其创意财富的各种知识产权进行品牌化管理与经营,创造最大价值。“如何对一个原创或成熟的IP进行品牌价值区域的识别,如何打造卡通品牌、塑造卡通明星,进行品牌化的包装、管理、运营,是所有动漫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提升质量是品牌化的根本而回到动画电影本身,尽管国产动画电影产量和票房都实现了较大增长,但数字背后隐藏的问题仍然突出。2015年上映的进口动画电影虽然只有14部350万次,观影人次却达6850万,累计票房23.54亿元,高于上映的43部国产动画影片创造的成绩,国产动画影片平均票房产出4777万元,进口动画影片平均单片产出高达1.68亿元,更是让国产动画电影难以望其项背。这一切都说明国产动画电影的宏观指标虽然在高速增长,但个体创作差异较大,单片市场成熟度仍然较低。“2015年国产动画电影20.54亿元总收入中,一部《大圣归来》就占了超过9亿元,过于依靠一部影片对观众、产业和市场来说都是不好的。”黄群飞指出,国产动画电影在2015年的排片量占到整个国内电影市场的10%左右,但其创造的票房却仅占全国电影票房总收入的4%左右,这说明国产动画电影与国产故事片的差距也是巨大的。还有业内人士指出,实际上,一些经营多年的国产动画品牌也正在呈现出市场号召力下滑的趋势,这其中包括《喜羊羊与灰太狼》《赛尔号》《潜艇总动员》等。与此同时,大部分国产动画片依然没有走出低幼化的市场定位,题材较为单一,创意、故事结构、人物造型等观念都较为陈旧,甚至出现了一些山寨影片。“有人说中国影视行业这几年是被两条狗追着跑,一是资本,一是技术,实际上在动漫行业也确实是这样,行业里浮躁心态普遍存在,创作精品、打造品牌的耐心普遍缺乏。”北京其欣然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梅说,在动漫产业发达的国家,尤其是美国,一部优秀动画影片的制作周期一般都在4年,而在国内,由于近年来热钱大量涌入,在急功近利的心态驱使下,一年一部甚至一年几部的速度都不足为奇。朱玉卿强调,国产动画电影必然要打造自己的品牌,才能真正实现全产业链的大IP化。他指出,以迪士尼为例,尽管其收入包括电影、电视、主题乐园、衍生品等,但最重要、最基础的产品仍然是动画电影,没有这个龙头带动,就没有后续的版权收入,这也是中国动漫产业品牌化战略的第一步。
今天,没有人会质疑动漫在全球化背景下实现跨文化交流的强大作用。而作为整个动漫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动画电影则是最具传播力和影响力、最具品牌塑造力的关键所在。以动画电影为原点,打通周边及上下游产业链,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发展动漫产业的重要抓手。刚刚结束的第十二届中国国际动漫节吸引了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500家企业和4000多名专业客商参展参会,再度创下了历史新高。与会人士指出,在未来几年的时间,中国动漫产业将以大IP为核心,大电影为龙头,全面向动漫游戏、相关衍生品的开发以及版权授权、主题乐园、国际市场等全方位拓展。大IP品牌化渐成趋势《中国动画电影发展报告(2015)》显示,2015年中国电影市场共上映动画影片57部,其中国产动画电影43部,观影人次6120万,实现票房20.54亿元,较上年分别增长61%、78%和86.7%。“动画电影可以说是一个国家动漫产业发展水平的晴雨表。国产动画电影制作水准和市场号召力提高,尤其是《十万个冷笑话》和《大圣归来》打破了国产动画电影多年来难以克服的低幼坚冰,使动漫产业的未来发展空间普遍看涨,业内外资本纷纷介入,资本并购、证券化开始在国内动漫行业浮出水面。”华夏电影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黄群飞说。过去一年,IP在国内文化领域被视为作品跨形态操作、企业跨界合作、资本跨行业运作的联接与纽带,这一现象也同样出现在动漫行业。“国产动漫正在从最初的单一产品模式向全产业链延伸,未来,拥有IP优势的动漫产品会更看重泛娱乐发展的前景。”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朱玉卿说,在实际操作中,IP可能是一个故事、一种形象、一件艺术品、一种流行文化,而IP之所以形成一股热潮,是因为与其他拥有市场效应的“知识产权”相比,一个被市场接受的IP可以集约市场营销成本、更易于规避市场风险并取得规模性的成功。2015年,光线影业收购众多动画创作团队和企业,腾讯成立多个工作室大举进军动漫行业,奥飞动漫以9亿元高价收购原创漫画平台公司“有妖气”100%的股权,并将新闻发布会主题定为“IP大爆炸”,宣布将把旗下的IP产品在游戏、电影等泛娱乐方面打包运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企业和资本这些举动背后的动力均源于抢占优势IP。系列电影、品牌产品与经典形象成为动漫产业构建品牌的主要抓手。非票房收入仍是软肋做大IP、做长产业链、实现品牌化,打通动漫产业链上各环节是关键所在。然而,2015年国产动画电影对票房收入仍然过度依赖。作为非票房收入的核心,版权交易和品牌管理仍然是中国动漫产业的软肋,严重地制约了产业的整体发展。《中国动画电影发展报告(2015)》显示,2015年国产动画电影非票房收入占整体收入的比重与2014年相比增量不大。据介绍,我国动画电影非票房收入主要来自影视版权、衍生品、图书、游戏、植入广告、品牌授权等。2015年,我国动画电影销售最好的衍生品前三名分别是玩具、文具和小饰品,动画电影衍生品的主要消费者依然是低龄段群体。与此同时,图书收入所占比重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这与中国童书市场每年10%—15%的增量呈现出较大差异。“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动画企业拓展非票房收入的手段依然有限,对动漫品牌运营管理能力依然不足,对教育业、服务业等可借力于动漫品牌的关联产业信息资源掌握得不够。”朱玉卿说。同样在2015年,北美几大影视公司的衍产品总体保持全线收红,迪士尼、美泰、孩子宝等传统衍生品诸强与来自丹麦的乐高公司依然是市场主导者。据了解,美国迪士尼公司在全球共有3000多家授权商,销售超过10万种与迪士尼卡通形象有关的产品。其中,仅中国内地就有100多家授权经销商。2015年,迪士尼消费品营收达45亿美元,同比增长13%,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冰雪奇缘》系列衍生品的持续热卖。黄群飞表示,影响国产动画电影非票房收入的主要因素包括:具有较高认知度、知名度、美誉度等的内容产品较少,原创动画电影品质不高,动画电影项目的投资结构、品牌规划、宣发策略不科学,专业人才与专业机构缺失,以及知识产权法律及相关保护政策执行不力等。“2016年中国动漫产业关键词将是‘品牌’‘业绩’,即IP品牌化,品牌价值化。”朱玉卿说,动漫产业的价值核心是用故事、影像、形象打造一个或一系列卡通明星,通过对卡通形象及其创意财富的各种知识产权进行品牌化管理与经营,创造最大价值。“如何对一个原创或成熟的IP进行品牌价值区域的识别,如何打造卡通品牌、塑造卡通明星,进行品牌化的包装、管理、运营,是所有动漫企业必须面对的问题。”提升质量是品牌化的根本而回到动画电影本身,尽管国产动画电影产量和票房都实现了较大增长,但数字背后隐藏的问题仍然突出。2015年上映的进口动画电影虽然只有14部350万次,观影人次却达6850万,累计票房23.54亿元,高于上映的43部国产动画影片创造的成绩,国产动画影片平均票房产出4777万元,进口动画影片平均单片产出高达1.68亿元,更是让国产动画电影难以望其项背。这一切都说明国产动画电影的宏观指标虽然在高速增长,但个体创作差异较大,单片市场成熟度仍然较低。“2015年国产动画电影20.54亿元总收入中,一部《大圣归来》就占了超过9亿元,过于依靠一部影片对观众、产业和市场来说都是不好的。”黄群飞指出,国产动画电影在2015年的排片量占到整个国内电影市场的10%左右,但其创造的票房却仅占全国电影票房总收入的4%左右,这说明国产动画电影与国产故事片的差距也是巨大的。还有业内人士指出,实际上,一些经营多年的国产动画品牌也正在呈现出市场号召力下滑的趋势,这其中包括《喜羊羊与灰太狼》《赛尔号》《潜艇总动员》等。与此同时,大部分国产动画片依然没有走出低幼化的市场定位,题材较为单一,创意、故事结构、人物造型等观念都较为陈旧,甚至出现了一些山寨影片。“有人说中国影视行业这几年是被两条狗追着跑,一是资本,一是技术,实际上在动漫行业也确实是这样,行业里浮躁心态普遍存在,创作精品、打造品牌的耐心普遍缺乏。”北京其欣然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袁梅说,在动漫产业发达的国家,尤其是美国,一部优秀动画影片的制作周期一般都在4年,而在国内,由于近年来热钱大量涌入,在急功近利的心态驱使下,一年一部甚至一年几部的速度都不足为奇。朱玉卿强调,国产动画电影必然要打造自己的品牌,才能真正实现全产业链的大IP化。他指出,以迪士尼为例,尽管其收入包括电影、电视、主题乐园、衍生品等,但最重要、最基础的产品仍然是动画电影,没有这个龙头带动,就没有后续的版权收入,这也是中国动漫产业品牌化战略的第一步。
《冰雪奇缘》剧照当《史瑞克》等动画对童话进行大肆颠覆过后,即将于2月5日在国内上映的迪士尼出品的《冰雪奇缘》回归了传统,以一个姐妹情深的童话式故事与大团圆结局带给观众开心与满足。不过,影片未能全然摆脱传统童话故事本身难以驱散的乏味感,对于现代人来说有点沉闷,公式化的叙事方法比较保守,幸亏主角的歌声、优美的画面带给人视听上的满足。迪士尼一向走和平、亲情路线,这次干脆回归公式化的王子与公主的故事,影片剧情相对简单。影片一开头就把观众带到斯堪的纳维亚的冰雪王国阿伦黛尔,这个王国的两位公主艾莎与安娜从小姐妹情深。姐姐艾莎优雅、矜持,有王者之相,但她一直在跟内心的恐惧搏斗。因为她生来拥有的呼风唤雪的魔力,这种美丽又极度危险的魔力小时候差点害死了妹妹安娜。从此艾莎封闭内心,时刻努力压制这种能力。登基大典上的意外,让她激发了魔法,令整个王国被冰雪覆盖,她害怕自己会变成怪物,于是逃进雪山与世隔绝。不过,从小乐观顽皮的妹妹安娜,决心破解这个诅咒,与姐姐重新建立亲情的联系。由此,她踏上了寻找姐姐的冒险旅程,还在路上遇到了日后的真命天子克斯托夫。尽管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王子与公主为主角的故事,但对姐妹情的描写明显多于王子与公主的爱情。而且,公主不再是等待拯救的弱者,相反,女主角安娜勇敢无惧,以一种不放弃的精神,试图努力为姐姐找回安全感和信任。可以说,《冰雪奇缘》打破了王子公主的故事传统,以一个家庭的变化作为线索,歌颂真爱能够化解内心的冰冻,讲述恐惧与真爱的传奇,对迪士尼一向推崇的家庭、真爱等价值观有了一些新的诠释。在形式上,《冰雪奇缘》部分剧情采用了音乐剧的风格,主角们纷纷开口唱歌,用动听的歌声吸引人继续看下去,稍微驱散了传统童话故事本身难以摆脱的沉闷与乏味。在视觉上,影片从挪威的独特建筑、文化传统中汲取灵感,以严谨优美的构图、蓝绿为主的色彩,呈现了一个华丽又活灵活现的冰雪世界,艾莎公主的魔法冰堡、冰雪长裙均带给人视觉上的满足,也有观众开玩笑说越看越冷。为了符合现代观众的口味,影片也增加了一个搞笑的神奇雪人角色“雪宝”。雪宝由艾莎的魔力创造而生,他最喜欢温暖的拥抱,堪称史上最友好的雪人。最搞笑的是,他拥有一种古怪的能力,不时可以身首分离,把场面变得尴尬又搞笑。另外,作为一个雪人,雪宝还拥有世界上最不可思议、异想天开的梦想,那就是他非常期待迎接夏天的暖风和骄阳,看到他对这个梦想之热切、执着,连他的好朋友都不忍告诉他真相。
《冰雪奇缘》剧照当《史瑞克》等动画对童话进行大肆颠覆过后,即将于2月5日在国内上映的迪士尼出品的《冰雪奇缘》回归了传统,以一个姐妹情深的童话式故事与大团圆结局带给观众开心与满足。不过,影片未能全然摆脱传统童话故事本身难以驱散的乏味感,对于现代人来说有点沉闷,公式化的叙事方法比较保守,幸亏主角的歌声、优美的画面带给人视听上的满足。迪士尼一向走和平、亲情路线,这次干脆回归公式化的王子与公主的故事,影片剧情相对简单。影片一开头就把观众带到斯堪的纳维亚的冰雪王国阿伦黛尔,这个王国的两位公主艾莎与安娜从小姐妹情深。姐姐艾莎优雅、矜持,有王者之相,但她一直在跟内心的恐惧搏斗。因为她生来拥有的呼风唤雪的魔力,这种美丽又极度危险的魔力小时候差点害死了妹妹安娜。从此艾莎封闭内心,时刻努力压制这种能力。登基大典上的意外,让她激发了魔法,令整个王国被冰雪覆盖,她害怕自己会变成怪物,于是逃进雪山与世隔绝。不过,从小乐观顽皮的妹妹安娜,决心破解这个诅咒,与姐姐重新建立亲情的联系。由此,她踏上了寻找姐姐的冒险旅程,还在路上遇到了日后的真命天子克斯托夫。尽管影片讲述的是一个王子与公主为主角的故事,但对姐妹情的描写明显多于王子与公主的爱情。而且,公主不再是等待拯救的弱者,相反,女主角安娜勇敢无惧,以一种不放弃的精神,试图努力为姐姐找回安全感和信任。可以说,《冰雪奇缘》打破了王子公主的故事传统,以一个家庭的变化作为线索,歌颂真爱能够化解内心的冰冻,讲述恐惧与真爱的传奇,对迪士尼一向推崇的家庭、真爱等价值观有了一些新的诠释。在形式上,《冰雪奇缘》部分剧情采用了音乐剧的风格,主角们纷纷开口唱歌,用动听的歌声吸引人继续看下去,稍微驱散了传统童话故事本身难以摆脱的沉闷与乏味。在视觉上,影片从挪威的独特建筑、文化传统中汲取灵感,以严谨优美的构图、蓝绿为主的色彩,呈现了一个华丽又活灵活现的冰雪世界,艾莎公主的魔法冰堡、冰雪长裙均带给人视觉上的满足,也有观众开玩笑说越看越冷。为了符合现代观众的口味,影片也增加了一个搞笑的神奇雪人角色“雪宝”。雪宝由艾莎的魔力创造而生,他最喜欢温暖的拥抱,堪称史上最友好的雪人。最搞笑的是,他拥有一种古怪的能力,不时可以身首分离,把场面变得尴尬又搞笑。另外,作为一个雪人,雪宝还拥有世界上最不可思议、异想天开的梦想,那就是他非常期待迎接夏天的暖风和骄阳,看到他对这个梦想之热切、执着,连他的好朋友都不忍告诉他真相。
《超能陆战队》剧照在席卷北美和日原著漫画韩市场,并捧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小金人之后,《超能陆战队》在中国内地也火爆登场了。对于萌萌的大白和它的小伙伴们,赞叹与叫好之声不绝于媒体和网络。当然,也有零星的质疑,比如指责迪士尼将漫威旗下漫画原作进行了低幼化处理,比如,“流水线下的产品,不看也罢”。记者想要探讨的是,为何迪士尼这样一款“工业化”生产的创意作品,最后票房与口碑双丰收。也许,迪士尼的做法和方法论,对于面临“下一款作品是否会成功”的动漫乃至游戏等娱乐产业能够有所启发。立项之初——迪士尼的设定对于一家创办接近百年、早已由职业经理人掌舵的上市企业,迪士尼的管理团队需要为股东负责,不能任性地创作。在2009年收购漫威之后,迪士尼CEO就鼓励部门之间资源共享。霍尔(Don Hall)当时完成了《小熊维尼》,正在寻找下一个项目,迪士尼动画工作室首席创意官拉塞特(John Lasseter)就建议他去漫威的作品中寻求灵感。霍尔最初被这部漫威宇宙中三线漫画的名字所吸引——六大英雄Big Hero 6,看过之后他意识到漫画的两个关键点,一是日本文化元素,第二是描绘了一个少年与机器人之间很强烈的情感。这符合迪士尼动画常用的设定,有欢笑也有泪点,有热血又有萌点。于是他决定要围绕这一故事制作电影,项目于2012年6月正式通过,开始筹备。不过,霍尔与《超能陆战队》联合导演威廉姆斯(Chris Williams)表示影片也受到日本动画非常大的启发。相比于漫画,影片中有90%的内容是原创。霍尔将大白(医疗机器人Baymax)与龙猫做类比,“在西方文化中科技常常扮演坏人或敌人,或者要统治这个世界,比如《终结者》,但在日本就是另一幅景象”,霍尔他们相信,科技要让生活更美好。角色设计——算出来的萌 霍尔和威廉姆斯强调,拉塞特坚信一部电影的故事会在深入调研的过程中浮现。《超能陆战队》也是这么做的,团队拜访了许多机器人专家,去了解在这个领域有哪些进展,希望能创造一个银幕上从未有过而且惹人喜爱的新形象。在卡内基梅隆大学,他们发现科学家正在研发可以充气膨胀的医用机器人,然后有了大白的草图。 霍尔还与专家谈到他们进入机器人研究领域的初衷,有的美国科学家说,“我玩乐高长大的”,日本科学家则提到《铁人28号》(1956年开始连载的漫画,1960年后陆续有真人特摄版、动画和真人电影),这些机器人科学家们喜爱的作品,都给了《超能陆战队》团队启发。当霍尔做了一圈研究之后,大白的形象就差不多成稿。大白的萌,也体现了迪士尼的许多技巧。比如萌的一个关键点是讨人喜欢、让人想要拥抱,那需要软软的、手感赞的,上述充气机器人就正好符合。在设计大白的走路姿势时,霍尔团队研究了很多纪录片,先是从自然界中选出走路姿势最萌的三种——婴儿走路、穿尿不湿的婴儿走路和企鹅宝宝走路。动画师据此做了三个版本,最终选定企鹅宝宝的姿势。 除了美术设计,迪士尼还为大白的身体研发了新的技术Hyperion。这项渲染技术让光线投射到半透明的胖子身上之后,不同部位发生不同方式的反射,散发出柔和光线,最大程度还原复杂而真实的光影效果。这再次佐证了迪士尼皮克斯的口号,“艺术挑战技术,技术启发艺术”(拉塞特是皮克斯出身)。制片人康利(Roy Conli)认为最让他骄傲的地方是对极简与极繁关系的处理,画师和技术团队付出许多心血,却是想办法让动作变慢和减少,让一个再也简单不过的大白站在那里,但又有诸多可品味细节来打动人心。场景时空——让团队生活在其中《超能陆战队》的官方数字显示,在他们营造的东西方结合城市“旧京山”,有8.3万个建筑物、26万棵树、21.5万展街灯、10万辆交通工具,等等等等。(这里用的是San Fransokyo 原译名)为了激发设计灵感,在实地调研之外,霍尔团队还把工作室的一部分布置成设想中的城市旧京山一角的模样,把一些假的海报和活动告示贴在墙上,放置日式自动售货机,甚至还摆上一个水果摊——他们将制作中的动画中的场景搬到工作环境中,让团队仿佛就像生活在其中。故事剧本——受众最大化的流俗无害情节《超能陆战队》这部动画电影,比传统的迪士尼作品增加了很多战斗元素,比漫威宇宙的故事又多了各种温情,有亲情,有兄弟与机器人的情谊,有团队之爱,有稳定而持续的萌点笑点(比如大白卡在窗口),还有个温馨的结局……虚张声势的大反派不是真心反派,而是一个无助父亲,被主角的团队拯救而不是消灭,happy ending,小伙伴们继续守护地球。 卖萌、温情、教化,虽然不够暗黑不够酷炫(甚至不如漫画原作冷感),虽然大白不太像英雄更像是宠物,虽然情节有些流俗有些好莱坞式审美疲劳,但大众买账(也许了解韩剧的会联想到外星人都敏俊,拥有超能力超有范却可以被女主随意蹂躏捏脸)。此外,除了主角是日本面孔,六大英雄之一还被设定成黑人。这是迪士尼的动画故事,一个可以合家欣赏的故事。霍尔说,他要做的是向大家展现,究竟是什么成就了真正的超级英雄。威廉姆斯则说,影片讲述的是失去的意义,大白让失去了哥哥的主角懂得,失去的东西会继续存在于身边。制片人康利认为英雄的主题贯穿动画,每个人都从无私中学到许多,甚至Cass阿姨都是英雄。编剧贝尔德(Robert Baird)说的更详细一些,他认为这部动画要讲的是家庭亲情。就像《冰雪奇缘》是个公主故事却围绕两姐妹的爱来展开,《超能陆战队》要讲述的也是人在生命中的经历——需要有家族成员纽带的形成,有亲情在身边。对于动画的主角,失去亲人的悲剧让他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或者说觉醒意识到这个问题,然后在与不那么邪恶的反派战斗的过程中,在其他伙伴的关爱中寻找答案。最后——拥抱变化的迪士尼也许你已经在网上看过高清《超能陆战队》,也许你也看过鼓励大家去影院,认为大荧幕效果秒杀数字版的文章。三文娱最后想说的是在这背后的事:那些盗版,很可能来自迪士尼的数字电影销售渠道,随着蓝光和DVD销量下滑,它已经和苹果、谷歌合作推广数字影片,2014年2月就启动了DMA(Disney Movies Anywhere),用户可以在苹果设备上购买观看迪士尼影片,后来与谷歌也达成类似协议。而《超能陆战队》,影院上映后不久后就开启了数字版预售。
《超能陆战队》剧照在席卷北美和日原著漫画韩市场,并捧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小金人之后,《超能陆战队》在中国内地也火爆登场了。对于萌萌的大白和它的小伙伴们,赞叹与叫好之声不绝于媒体和网络。当然,也有零星的质疑,比如指责迪士尼将漫威旗下漫画原作进行了低幼化处理,比如,“流水线下的产品,不看也罢”。记者想要探讨的是,为何迪士尼这样一款“工业化”生产的创意作品,最后票房与口碑双丰收。也许,迪士尼的做法和方法论,对于面临“下一款作品是否会成功”的动漫乃至游戏等娱乐产业能够有所启发。立项之初——迪士尼的设定对于一家创办接近百年、早已由职业经理人掌舵的上市企业,迪士尼的管理团队需要为股东负责,不能任性地创作。在2009年收购漫威之后,迪士尼CEO就鼓励部门之间资源共享。霍尔(Don Hall)当时完成了《小熊维尼》,正在寻找下一个项目,迪士尼动画工作室首席创意官拉塞特(John Lasseter)就建议他去漫威的作品中寻求灵感。霍尔最初被这部漫威宇宙中三线漫画的名字所吸引——六大英雄Big Hero 6,看过之后他意识到漫画的两个关键点,一是日本文化元素,第二是描绘了一个少年与机器人之间很强烈的情感。这符合迪士尼动画常用的设定,有欢笑也有泪点,有热血又有萌点。于是他决定要围绕这一故事制作电影,项目于2012年6月正式通过,开始筹备。不过,霍尔与《超能陆战队》联合导演威廉姆斯(Chris Williams)表示影片也受到日本动画非常大的启发。相比于漫画,影片中有90%的内容是原创。霍尔将大白(医疗机器人Baymax)与龙猫做类比,“在西方文化中科技常常扮演坏人或敌人,或者要统治这个世界,比如《终结者》,但在日本就是另一幅景象”,霍尔他们相信,科技要让生活更美好。角色设计——算出来的萌 霍尔和威廉姆斯强调,拉塞特坚信一部电影的故事会在深入调研的过程中浮现。《超能陆战队》也是这么做的,团队拜访了许多机器人专家,去了解在这个领域有哪些进展,希望能创造一个银幕上从未有过而且惹人喜爱的新形象。在卡内基梅隆大学,他们发现科学家正在研发可以充气膨胀的医用机器人,然后有了大白的草图。 霍尔还与专家谈到他们进入机器人研究领域的初衷,有的美国科学家说,“我玩乐高长大的”,日本科学家则提到《铁人28号》(1956年开始连载的漫画,1960年后陆续有真人特摄版、动画和真人电影),这些机器人科学家们喜爱的作品,都给了《超能陆战队》团队启发。当霍尔做了一圈研究之后,大白的形象就差不多成稿。大白的萌,也体现了迪士尼的许多技巧。比如萌的一个关键点是讨人喜欢、让人想要拥抱,那需要软软的、手感赞的,上述充气机器人就正好符合。在设计大白的走路姿势时,霍尔团队研究了很多纪录片,先是从自然界中选出走路姿势最萌的三种——婴儿走路、穿尿不湿的婴儿走路和企鹅宝宝走路。动画师据此做了三个版本,最终选定企鹅宝宝的姿势。 除了美术设计,迪士尼还为大白的身体研发了新的技术Hyperion。这项渲染技术让光线投射到半透明的胖子身上之后,不同部位发生不同方式的反射,散发出柔和光线,最大程度还原复杂而真实的光影效果。这再次佐证了迪士尼皮克斯的口号,“艺术挑战技术,技术启发艺术”(拉塞特是皮克斯出身)。制片人康利(Roy Conli)认为最让他骄傲的地方是对极简与极繁关系的处理,画师和技术团队付出许多心血,却是想办法让动作变慢和减少,让一个再也简单不过的大白站在那里,但又有诸多可品味细节来打动人心。场景时空——让团队生活在其中《超能陆战队》的官方数字显示,在他们营造的东西方结合城市“旧京山”,有8.3万个建筑物、26万棵树、21.5万展街灯、10万辆交通工具,等等等等。(这里用的是San Fransokyo 原译名)为了激发设计灵感,在实地调研之外,霍尔团队还把工作室的一部分布置成设想中的城市旧京山一角的模样,把一些假的海报和活动告示贴在墙上,放置日式自动售货机,甚至还摆上一个水果摊——他们将制作中的动画中的场景搬到工作环境中,让团队仿佛就像生活在其中。故事剧本——受众最大化的流俗无害情节《超能陆战队》这部动画电影,比传统的迪士尼作品增加了很多战斗元素,比漫威宇宙的故事又多了各种温情,有亲情,有兄弟与机器人的情谊,有团队之爱,有稳定而持续的萌点笑点(比如大白卡在窗口),还有个温馨的结局……虚张声势的大反派不是真心反派,而是一个无助父亲,被主角的团队拯救而不是消灭,happy ending,小伙伴们继续守护地球。 卖萌、温情、教化,虽然不够暗黑不够酷炫(甚至不如漫画原作冷感),虽然大白不太像英雄更像是宠物,虽然情节有些流俗有些好莱坞式审美疲劳,但大众买账(也许了解韩剧的会联想到外星人都敏俊,拥有超能力超有范却可以被女主随意蹂躏捏脸)。此外,除了主角是日本面孔,六大英雄之一还被设定成黑人。这是迪士尼的动画故事,一个可以合家欣赏的故事。霍尔说,他要做的是向大家展现,究竟是什么成就了真正的超级英雄。威廉姆斯则说,影片讲述的是失去的意义,大白让失去了哥哥的主角懂得,失去的东西会继续存在于身边。制片人康利认为英雄的主题贯穿动画,每个人都从无私中学到许多,甚至Cass阿姨都是英雄。编剧贝尔德(Robert Baird)说的更详细一些,他认为这部动画要讲的是家庭亲情。就像《冰雪奇缘》是个公主故事却围绕两姐妹的爱来展开,《超能陆战队》要讲述的也是人在生命中的经历——需要有家族成员纽带的形成,有亲情在身边。对于动画的主角,失去亲人的悲剧让他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或者说觉醒意识到这个问题,然后在与不那么邪恶的反派战斗的过程中,在其他伙伴的关爱中寻找答案。最后——拥抱变化的迪士尼也许你已经在网上看过高清《超能陆战队》,也许你也看过鼓励大家去影院,认为大荧幕效果秒杀数字版的文章。三文娱最后想说的是在这背后的事:那些盗版,很可能来自迪士尼的数字电影销售渠道,随着蓝光和DVD销量下滑,它已经和苹果、谷歌合作推广数字影片,2014年2月就启动了DMA(Disney Movies Anywhere),用户可以在苹果设备上购买观看迪士尼影片,后来与谷歌也达成类似协议。而《超能陆战队》,影院上映后不久后就开启了数字版预售。
随着票房与口碑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走高,加上新近获得金球奖最佳动画的热度,由迪士尼出品的最新3D动画电影《冰雪奇缘》即将被被改编成音乐剧,搬上百老汇舞台。《冰雪奇缘》根据安徒生童话故事《雪之女王》改编而成,由曾执导过迪士尼动画《人猿泰山》和索尼动画《冲浪企鹅》,也曾是《风中奇缘》编剧之一的克里斯-巴克执导,克里斯汀-贝尔、伊迪娜-门泽尔和乔纳森-格罗夫为影片献声。这部动画电影,自万圣节在北美上映以来,获得巨大成功。不但始终在周票房榜单上的冠亚军位置徘徊停留,而且票房长势口碑走高。Box Office Mojo数据显示,截止目前,《冰雪奇缘》已经取得了3.17亿美元的北美票房,全球票房总计7.11亿美元。而这样一部真善美式的迪士尼动画,音乐是其最为人称道的部分,《冰雪奇缘》的歌曲由罗伯特-洛佩兹和克里斯汀-安徒生-洛佩兹创作,他们两人曾创作过百老汇获奖音乐剧《摩门经》(The Book of Mormon)的音乐。日前,据外媒报道,这部电影的原声音乐大碟在公告牌Billboard 200专辑榜中获得冠军,成为了公告牌专辑榜五十八年历史上,继《狮子王》(1994)、《风中奇缘》(1995)和《好奇的乔治》(2006)年之后,第四张夺冠的动画电影原声唱片。而中国观众也很快能在大银幕上耳闻目睹这部叫好又叫座的动画电影。据悉,《冰雪奇缘》已经确定2月5日(大年初六)中国内地上映,同时以2D/3D/中国巨幕格式上映,进军春节档。
随着票房与口碑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走高,加上新近获得金球奖最佳动画的热度,由迪士尼出品的最新3D动画电影《冰雪奇缘》即将被被改编成音乐剧,搬上百老汇舞台。《冰雪奇缘》根据安徒生童话故事《雪之女王》改编而成,由曾执导过迪士尼动画《人猿泰山》和索尼动画《冲浪企鹅》,也曾是《风中奇缘》编剧之一的克里斯-巴克执导,克里斯汀-贝尔、伊迪娜-门泽尔和乔纳森-格罗夫为影片献声。这部动画电影,自万圣节在北美上映以来,获得巨大成功。不但始终在周票房榜单上的冠亚军位置徘徊停留,而且票房长势口碑走高。Box Office Mojo数据显示,截止目前,《冰雪奇缘》已经取得了3.17亿美元的北美票房,全球票房总计7.11亿美元。而这样一部真善美式的迪士尼动画,音乐是其最为人称道的部分,《冰雪奇缘》的歌曲由罗伯特-洛佩兹和克里斯汀-安徒生-洛佩兹创作,他们两人曾创作过百老汇获奖音乐剧《摩门经》(The Book of Mormon)的音乐。日前,据外媒报道,这部电影的原声音乐大碟在公告牌Billboard 200专辑榜中获得冠军,成为了公告牌专辑榜五十八年历史上,继《狮子王》(1994)、《风中奇缘》(1995)和《好奇的乔治》(2006)年之后,第四张夺冠的动画电影原声唱片。而中国观众也很快能在大银幕上耳闻目睹这部叫好又叫座的动画电影。据悉,《冰雪奇缘》已经确定2月5日(大年初六)中国内地上映,同时以2D/3D/中国巨幕格式上映,进军春节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