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2月3日,2015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400亿元。票房排名前十的影片中,国产影片占据6席,其中包括动画影片《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在暑期收获近10亿元票房的国产动画影片《大圣归来》被不少人视作国产动画电影全面复苏的一个标志,由于它的出现,本来就热闹得有些拥挤的电影资本市场开始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动画电影领域。但实际上,“大圣”的“归来”是否真的意味着国产动画电影黄金时代的“归来”呢?
“大圣”高票房成动画电影投资风向标
截至目前,2015年国产动画电影票房超过20亿元,与国内电影市场已逾400亿元的总票房相比,这样的数字似乎并不算高,但与过去几年国产动画电影市场成绩纵向比较,国产动画电影已经取得巨大进步,尤其在与美国动画电影的较量中,国产动画电影的竞争实力明显增强。
2015年最受关注的国产动画电影莫过于暑期上映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影片创造了国产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对国内动画电影行业的从业者们来说,《大圣归来》的成功,无疑是对多年来进步缓慢却多少有些不温不火的行业打了一剂强心针。今年以来,除它之外的不少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成绩虽然没有高到令人咋舌,却也仍然值得引起重视。
就在两三年前,中国动画电影的代表还只有《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市场规模也仅限于该系列创造的单片不超过2亿元的“票房天花板”。但近两年来,《熊出没》《魁拔》《桂宝》《洛克王国》《赛尔号》等国产动画电影的品牌先后确立,市场号召力也逐渐增强。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在动画出版物、动画电视片、动画电游等构成的动画产业布局中,动画电影已经成为最具文化和品牌传播力、影响力的产品类型。
《中国动画电影发展报告(2014)显示》,2014年,国内动画制作企业和机构全年共制作完成并取得公映许可证的影片达43部,其中32部进入城市影院市场,累计票房超过11亿元,增幅达67%。全年动画电影放映总场次由2013年的265.8万场增加至487万场,增幅达45.4%;累计观众人次达8687.9万次,增幅为43.8%。与全国电影的整体发展相比,动画电影的放映场次、票房及观影人次等重要指标均一枝独秀。
就国产动画电影已经取得的逾20亿元票房和暑期国产动画电影的爆发态势来看,市场的高速发展仍然在延续。
今年,在国产动画电影上映最密集的暑期档,有20余部国产动画电影与观众见面,除了本身在创作上有所进步以外,全国45家院线推出的“动画,你早”活动也有效助推了动画电影市场的热度:从7月11日起,在不影响影院内动画电影正常排片的前提下,每天早晨特别增加9点至11点两个小时的专属动画电影特惠时段。
“好的市场反馈是资本最好的引导者。”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产业部主任朱玉卿说,随着国产动画电影产业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过去很少对这个市场予以关注的电影龙头企业也纷纷在该领域排兵布阵。而过去专注于动画产业的不少企业,也纷纷在旗下成立新的公司,使公司业务从动画领域向非动画领域拓展。“这些新动向,极大地推动了国产动画电影专业化水准的提高。”博采传媒有限公司总裁李炼说。
以完善的流程确立故事与制作的平衡点
但不容否认,虽然我国国产动画电影的市场规模和影响力较以往有所提升,但就世界范围内来看,与动画电影产业最为发达的美国和日本仍存在不小的差距。
在全球动画电影格局中,日本和美国动画被视作两种气质迥异却都非常成功的美学风格:日本动画电影讲求情境动人,在风格上更为写意;美国动画电影则追求细节的精致和画面的形式感。但当今世界动画电影市场上,以迪士尼为代表的美国动画电影显然占据了上风,可以说,迪士尼近年来推出的几乎每一部影片都能在全球市场所向披靡,巨大的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的背后,是什么在驱动整个动画电影产业的水准不断走高?
事实上,在业内外资本对动画电影投资越来越关注的同时,也造成了这个行业急功近利心态的激化。应当说,这不仅是动画电影产业存在的问题,也是整个文化产业面临的困局。近两年来,随着国民经济整体发展速度放缓,文化产业成为投资热点,从“钱不够”到“不缺钱”,资本之下的文化产业如何祛除浮躁,建立一种健康的内在驱动和发展机制,应当说是当前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基于这样的思考,前不久,11名国内一线动画电影从业人员组成的“中国动画电影制作人研讨班”走进了迪士尼。
迪士尼的生产执行机制几乎是国内所有动画电影人关注的焦点。“中国的动画电影行业没有迪士尼那种为实现核心创意而不惜成本搭建的完备的制作流程和体系,因此我们不得不在有限的周期中牺牲前期创意时间,提早进入生产,去找那个故事和制作的平衡点。”《大圣归来》导演田晓鹏说。
《桂宝之爆笑闯宇宙》导演王云飞也认为,迪士尼的生产流程就像一台运作缜密的机器,非常值得中国动画电影行业借鉴。在故事的发想阶段,导演们会率先提出3个创意,再从中选出一个最好的,此时迪士尼所有导演和制片人将组成一个智囊团,共同来完善创意,再由导演与编剧以及美术人员组成前期项目小组,在12周的时间内将这个创意变为可视化的分镜头脚本,并将这个分镜视频进行试映,迪士尼动画工作室的所有成员都可以来观赏,并且可以畅所欲言。智囊团会根据大家的观后感总结出故事的问题所在,然后再由导演带领前期团队继续修改故事以及美术等方向。每部电影的故事都会经历6—9次试映与修正,当故事完全通过后,中期的制作环节就将全面展开。完善的创作流程是迪士尼动画高品质的保障。
好的故事没有方法和捷径
说到底,好的机制是为好的内容服务的。田晓鹏认为,当前中国动画电影与迪士尼优秀动画电影的根本差距就在于,创作人员在影片的制作过程中缺少在内容上“死磕”的精神。
“真正走进迪士尼我才发现,其实他们在发想和创作阶段也存在和我们一样的问题,只是他们把我们认为不正常的繁复和死磕做成了方法论,形成了常态。说到底,所有的体系其实都要为一个好的故事服务,而好的故事是没有好方法和捷径的。”《大圣归来》导演田晓鹏说,“好的故事”是迪士尼提及率最高的词语,也是摆在创作第一位的要素。
所谓的“死磕”,就是要在创作中沉得住气,不断打磨影片的内容。而当下,中国动画电影产业,甚至整个中国文化产业都弥漫着不良气氛,资本运作的热度远远高于投资人对内容核心的关注度,找一个项目并迅速“码盘”,成为一些投资者的游戏。资本追着创作跑,资金的高速流动要求创作生产的速度也必须加快,破釜沉舟、卧薪尝胆式的创作也就被一些“资本至上者”视为极少数“亡命之徒”的“极端作为”。这样的现实真的有益于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吗?
“专注于内容不是一句空话。”《熊出没》系列电影总导演丁亮说。在迪士尼,新片创作之前都会有一段research(调研)工作,主创人员要走访不同的国家,了解不同的文化,学习不同的新技术,为新片做准备。这样良好的创作习惯,正在逐渐被我们遗忘。善于学习、勤于研究是对动画人最基本的要求,这一点对新时代的中国动画电影人来说尤为重要。”
另一个制约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因素是内容低幼化导致的市场规模难以拓展。几年前,“喜羊羊”系列电影曾经创造了令行业振奋的“小手拉大手”观影模式,但很快,这种模式的弊端就暴露出来:“小手”的电影消费能力毕竟有限。那么,如何才能创作出真正的合家欢动画电影,让“大手”主动拉起“小手”走进影院?虽然前两年曾有《魁拔》令市场兴奋一时,也有《大圣归来》在真正意义上赢得了市场认可,但是这个问题的答案仍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事实上,同样的问题也曾在迪士尼出现过。由于自身偏低龄童话作品的劣势,迪士尼在过去的20年陷入低潮。为了创新,公司连续收购了漫威、皮克斯和卢卡斯影业,此后多年销售额以8%递增,到2014年销售额更达到488亿美元。但迪士尼动画并没有放弃自己的传统优势,它保留了迪士尼动画工作室,并在整合后的制作机制的驱动下创作出《冰雪奇缘》《超能陆战队》等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
“创作需要创新的勇气,也需要沉着的冷静。中国动画电影的成长只有一步一个脚印才能真正实现下一个跨越。”丁亮说。
中国动画作品曾长期处于电视播放这一单一的播放模式,再加上当时大众观念一味将动画限定为教育儿童的工具和商品,使得中国动漫作品带有先天性的低龄化倾向。美日动漫老少通吃的全年龄设定,无异给中国的动漫产业打开了一扇通向新世界的窗。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视媒体趋于垄断地位的状况被打破,人们观看动漫的途径增多,接触动漫更加快速便捷。我国的动漫用户规模也逐年发展壮大。2015年我国核心二次元用户规模达到5939万人,二次元用户总人数近2.19 亿,覆盖62.9%的90后和00后;2016年,泛二次元用户规模更是达到了2.7亿人。动漫产业作为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且已被政府列为重点扶持的文化产业。但由于国产动画无法稳定的创造出精品动画这一事实,又导致国产动漫长期不被消费者所认可,逐渐沦为低幼弱智、粗制滥造、山寨抄袭的代名词。国内动漫创作氛围十分浮躁,过分追求利益,投资者过分强调产值和赚钱,赶着出成绩,却很少有认真做动画的人。《高铁侠》被指高度抄袭日本动漫《铁胆火车侠》,单纯为了“骗”补助。《新葫芦兄弟》中,剪纸等传统因素消除殆尽,葫芦娃变成了“喜羊羊+大头儿子”,为了加长集数,故事剧情改编拖沓,被讽刺为亵渎了老艺术家的心血。重量轻质,水平低劣;定位低幼,局限于说教;难以盈利,依赖政府补贴;抄袭模仿、粗制滥造,原创力不足等等,国产动漫乱象丛生,存在着诸多问题。当下全球动漫主要分日本动漫和欧美动漫两大风格体系。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我国的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和国内动漫产业的不断完善,我国将有很大可能形成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动漫体系。日漫:“手冢治虫模式”加唯美和风不可否认,日本是世界动漫强国之一,年产值230万亿日元的动漫已成为日本的经济支柱。目前,世界60%的动漫作品来自日本,动漫产业占日本GDP的比重超过10%,已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而动漫对日本社会的影响,也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日本的大众文化。但最初的日本动漫,也曾在相当长的时期里难得到国内主流文化的承认,之后随着热爱的民众越来越多,才最终登堂入室,发展壮大到现在的声势。日本动漫无论是作品风格还是发展模式具有其民族鲜明的特色。日本动漫的兴起以1963年1月《铁臂阿童木》的上映为标志,并在70~80年代进入了黄金发展期,这与日本当时的新媒体——电视机(尤其彩色电视)普及率高度同步。纵观日本动漫的发展史,动漫出现的时间很早:1902年出现漫画,1917年即拍出第一部动画片,但此后50年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发展。直到1963年手冢治虫创作的《铁臂阿童木》的开播,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日本动漫的起步。手冢治虫开发了一套适应当时的新媒体——电视机的“手冢治虫模式”:1.独特的“口动、眨眼”系统;2.“有限动画”的低成本制作体系;3.将热门连载漫画改编为动画并销售周边产品的商业模式;4.提高内容质量,满足全年龄需求。日本动漫的传播手法主要有电视播送、DVD媒介分发、或结合在电子游戏内三种。最初发展也是模仿美国迪斯尼等著名动画公司的作品风格和制作手法,但随着日本国内制作成本的下降和制作质量的提高,日本的动画制作者们不得不自行做出改变。在制作方面,日本动画创业初期就形成了“经济”和“迅速”两大特点。其早期就倾向于以剧情为主,认为只要故事脉络清晰,动画中的人物动态不够流畅也没有什么大碍,更由于TV动画存在着时间性和制作预算的限制,因此对于每秒帧数不得不加以控制。相较于迪斯尼动画,日本动画在连续性和流畅感方面明显处于劣势。而事实证明,当初日本国内动画行业所存在的这些条件限制,却惊喜地促成了日本动画即使在画面静止的情况下也能达到超越动态本身的更佳变现。现在的日漫基本已达到了原有帧数不变就可以让作品产生“时间感”,在此基础上,作品的创作理念也开始向以角色为中心转变,剧情处理更加注重人物的内心和情感的表达。过大的眼睛、有棱角的鼻子、相当于8个头部长度的身材比例、被美化到极致的外貌等夸张的人物设定,加上充满浓郁日本文化氛围的故事情节,以及独一无二的表现手法,均已成为识别日本漫画的显著特征。同时,与充斥着英雄美女和人性化动物角色的美国动画一样,“美少女”和“机器人”作为日本漫画的两大要素,也成为其独有的商业符号。美漫:迪士尼与歌剧文化20世纪20年代后,迪士尼的崛起将美国动画艺术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演变,美国动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创造了独特的风格。其严谨的叙事手法和精良的制作技术,带给观众超越的观感体验。迪士尼对于动画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美国动画的发展方向,他挖掘了动画多方面的表现力,建立了美国动画的鲜明风格,并将影响力扩及整个世界。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动作表演生动夸张;歌剧文化,每当剧情转折时,往往配上一段优美动听的歌剧式演唱;适合绝大多数观众的审美口味……这些都是我们可以总结出来的迪士尼动画的特点。取材经典,打造“迪士尼”品牌。自第一部影院动画片《白雪公主》开始,迪士尼广泛的从经典故事中取材,把许多世界儿童都耳熟能详的童话、寓言和民间传说改编成动画片,来自德国格林童话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取自意大利童话的《木偶奇遇记》、取自法国童话的《美女与野兽》、改编自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狮子王》,还有取自中国历史的《花木兰》……从经典入手,迪斯尼对这些经典形象进行“迪士尼”式的包装加工,重新推向世界,不断奠定“迪士尼动画王国”的基础,壮大“迪士尼家族”的数量规模。以音乐作为叙事的工具,是迪士尼动画片的重要特点。在迪斯尼的动画片中,惯用以音乐作为叙事或转场的手段,这种叙事方法影响深远。从之后美国其他公司的动画片甚至是一些其他国家的动画片中,都可以看到这种以音乐作为叙事手法的影响。这与欧美的歌剧文化有一定的联系。“用高新技术打天下”是迪士尼一直坚持和贯彻的经营原则。从第一个采用有声电影技术打造的米老鼠系列电影《蒸汽船威利》(1928);到第一部全彩动画电影《三只小猪》(1933);再到首次运用多层次摄制法拍摄而成的《木偶奇遇记》(1940);再到第一部真人动画《南方之歌》的上映(1946);再到第一部全三维卡通电影《玩具总动员》的诞生(1995)。以迪士尼为代表的美国动画始终站在技术创新的最前沿,以炫酷的技术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经典,不断超越并征服观众。国漫:从中国文化入手树立国际标杆国产动漫并非没有精品,中国的动漫产业起步很早,中国动漫产业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1922年万氏兄弟制作了第一部动画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揭开了中国动漫发展的第一页。早期的动画,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三个和尚》借鉴中国戏曲风格;《骄傲的将军》增添京剧元素;《渔童》等剪纸片吸取中国皮影和民间剪纸的外观形式;《大闹天宫》成功运用中国古代寺观壁画;《鹿铃》、《山水情》脱胎于中国画中的写意花鸟和写意山水;《南郭先生》、《火童》则融合了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的刚健风格……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下形成了独具一帜的中国风韵,在那个时代征服世界,在当下依然令无数人念念不忘。“动画片就是儿童片”的传统观念,给国产动画的发展带上极大的桎梏,使国产动漫在商业竞争中暴露许多问题。无论是美漫还是日漫,他们走向成功时的受众考虑,都是全年龄层的群体设定。在我国,家长带孩子一起看电影的全家欢模式,意味着动画市场是1乘三获利,动画片不只是让小孩子喜欢看,而是要家长和孩子一起爱看。国漫的发展需要改变“动画片就是小孩子看的”这种传统观念。去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和今年《大鱼海棠》两部动画电影已经可以看出,低龄化的定位正在被逐渐打破。尚处于迷茫期的国漫市场,急需几部优秀的作品来打破产业阴霾,增添从业者的信心。“大圣归来离了西游记就只是一只落魄的猴子”,“大鱼海棠离了逍遥游就只是一条咸鱼”这些讽刺性的评论里,侧面看出了中华文化对国产动画作品的重要性。仿效迪士尼取材经典童话的做法,发展国产动漫不妨从中国的历史人物和经典故事入手,以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形象来打开市场,吸引消费者的瞩目。运用中华文化,以独特的中国风格树立国际标杆。动漫产业被誉为21世纪最具创意的朝阳产业,开发新时代产业思想,需要整个行业的通力合作,推陈布新,共同推动动漫产业的发展!指导:玛雅古堡
中国动画作品曾长期处于电视播放这一单一的播放模式,再加上当时大众观念一味将动画限定为教育儿童的工具和商品,使得中国动漫作品带有先天性的低龄化倾向。美日动漫老少通吃的全年龄设定,无异给中国的动漫产业打开了一扇通向新世界的窗。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视媒体趋于垄断地位的状况被打破,人们观看动漫的途径增多,接触动漫更加快速便捷。我国的动漫用户规模也逐年发展壮大。2015年我国核心二次元用户规模达到5939万人,二次元用户总人数近2.19 亿,覆盖62.9%的90后和00后;2016年,泛二次元用户规模更是达到了2.7亿人。动漫产业作为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且已被政府列为重点扶持的文化产业。但由于国产动画无法稳定的创造出精品动画这一事实,又导致国产动漫长期不被消费者所认可,逐渐沦为低幼弱智、粗制滥造、山寨抄袭的代名词。国内动漫创作氛围十分浮躁,过分追求利益,投资者过分强调产值和赚钱,赶着出成绩,却很少有认真做动画的人。《高铁侠》被指高度抄袭日本动漫《铁胆火车侠》,单纯为了“骗”补助。《新葫芦兄弟》中,剪纸等传统因素消除殆尽,葫芦娃变成了“喜羊羊+大头儿子”,为了加长集数,故事剧情改编拖沓,被讽刺为亵渎了老艺术家的心血。重量轻质,水平低劣;定位低幼,局限于说教;难以盈利,依赖政府补贴;抄袭模仿、粗制滥造,原创力不足等等,国产动漫乱象丛生,存在着诸多问题。当下全球动漫主要分日本动漫和欧美动漫两大风格体系。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文化发展潜力巨大,随着我国的全球影响力不断提升和国内动漫产业的不断完善,我国将有很大可能形成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动漫体系。日漫:“手冢治虫模式”加唯美和风不可否认,日本是世界动漫强国之一,年产值230万亿日元的动漫已成为日本的经济支柱。目前,世界60%的动漫作品来自日本,动漫产业占日本GDP的比重超过10%,已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而动漫对日本社会的影响,也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日本的大众文化。但最初的日本动漫,也曾在相当长的时期里难得到国内主流文化的承认,之后随着热爱的民众越来越多,才最终登堂入室,发展壮大到现在的声势。日本动漫无论是作品风格还是发展模式具有其民族鲜明的特色。日本动漫的兴起以1963年1月《铁臂阿童木》的上映为标志,并在70~80年代进入了黄金发展期,这与日本当时的新媒体——电视机(尤其彩色电视)普及率高度同步。纵观日本动漫的发展史,动漫出现的时间很早:1902年出现漫画,1917年即拍出第一部动画片,但此后50年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发展。直到1963年手冢治虫创作的《铁臂阿童木》的开播,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日本动漫的起步。手冢治虫开发了一套适应当时的新媒体——电视机的“手冢治虫模式”:1.独特的“口动、眨眼”系统;2.“有限动画”的低成本制作体系;3.将热门连载漫画改编为动画并销售周边产品的商业模式;4.提高内容质量,满足全年龄需求。日本动漫的传播手法主要有电视播送、DVD媒介分发、或结合在电子游戏内三种。最初发展也是模仿美国迪斯尼等著名动画公司的作品风格和制作手法,但随着日本国内制作成本的下降和制作质量的提高,日本的动画制作者们不得不自行做出改变。在制作方面,日本动画创业初期就形成了“经济”和“迅速”两大特点。其早期就倾向于以剧情为主,认为只要故事脉络清晰,动画中的人物动态不够流畅也没有什么大碍,更由于TV动画存在着时间性和制作预算的限制,因此对于每秒帧数不得不加以控制。相较于迪斯尼动画,日本动画在连续性和流畅感方面明显处于劣势。而事实证明,当初日本国内动画行业所存在的这些条件限制,却惊喜地促成了日本动画即使在画面静止的情况下也能达到超越动态本身的更佳变现。现在的日漫基本已达到了原有帧数不变就可以让作品产生“时间感”,在此基础上,作品的创作理念也开始向以角色为中心转变,剧情处理更加注重人物的内心和情感的表达。过大的眼睛、有棱角的鼻子、相当于8个头部长度的身材比例、被美化到极致的外貌等夸张的人物设定,加上充满浓郁日本文化氛围的故事情节,以及独一无二的表现手法,均已成为识别日本漫画的显著特征。同时,与充斥着英雄美女和人性化动物角色的美国动画一样,“美少女”和“机器人”作为日本漫画的两大要素,也成为其独有的商业符号。美漫:迪士尼与歌剧文化20世纪20年代后,迪士尼的崛起将美国动画艺术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演变,美国动画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创造了独特的风格。其严谨的叙事手法和精良的制作技术,带给观众超越的观感体验。迪士尼对于动画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美国动画的发展方向,他挖掘了动画多方面的表现力,建立了美国动画的鲜明风格,并将影响力扩及整个世界。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动作表演生动夸张;歌剧文化,每当剧情转折时,往往配上一段优美动听的歌剧式演唱;适合绝大多数观众的审美口味……这些都是我们可以总结出来的迪士尼动画的特点。取材经典,打造“迪士尼”品牌。自第一部影院动画片《白雪公主》开始,迪士尼广泛的从经典故事中取材,把许多世界儿童都耳熟能详的童话、寓言和民间传说改编成动画片,来自德国格林童话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取自意大利童话的《木偶奇遇记》、取自法国童话的《美女与野兽》、改编自莎士比亚《哈姆雷特》的《狮子王》,还有取自中国历史的《花木兰》……从经典入手,迪斯尼对这些经典形象进行“迪士尼”式的包装加工,重新推向世界,不断奠定“迪士尼动画王国”的基础,壮大“迪士尼家族”的数量规模。以音乐作为叙事的工具,是迪士尼动画片的重要特点。在迪斯尼的动画片中,惯用以音乐作为叙事或转场的手段,这种叙事方法影响深远。从之后美国其他公司的动画片甚至是一些其他国家的动画片中,都可以看到这种以音乐作为叙事手法的影响。这与欧美的歌剧文化有一定的联系。“用高新技术打天下”是迪士尼一直坚持和贯彻的经营原则。从第一个采用有声电影技术打造的米老鼠系列电影《蒸汽船威利》(1928);到第一部全彩动画电影《三只小猪》(1933);再到首次运用多层次摄制法拍摄而成的《木偶奇遇记》(1940);再到第一部真人动画《南方之歌》的上映(1946);再到第一部全三维卡通电影《玩具总动员》的诞生(1995)。以迪士尼为代表的美国动画始终站在技术创新的最前沿,以炫酷的技术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经典,不断超越并征服观众。国漫:从中国文化入手树立国际标杆国产动漫并非没有精品,中国的动漫产业起步很早,中国动漫产业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1922年万氏兄弟制作了第一部动画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揭开了中国动漫发展的第一页。早期的动画,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三个和尚》借鉴中国戏曲风格;《骄傲的将军》增添京剧元素;《渔童》等剪纸片吸取中国皮影和民间剪纸的外观形式;《大闹天宫》成功运用中国古代寺观壁画;《鹿铃》、《山水情》脱胎于中国画中的写意花鸟和写意山水;《南郭先生》、《火童》则融合了汉代画像石和画像砖的刚健风格……它们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滋润下形成了独具一帜的中国风韵,在那个时代征服世界,在当下依然令无数人念念不忘。“动画片就是儿童片”的传统观念,给国产动画的发展带上极大的桎梏,使国产动漫在商业竞争中暴露许多问题。无论是美漫还是日漫,他们走向成功时的受众考虑,都是全年龄层的群体设定。在我国,家长带孩子一起看电影的全家欢模式,意味着动画市场是1乘三获利,动画片不只是让小孩子喜欢看,而是要家长和孩子一起爱看。国漫的发展需要改变“动画片就是小孩子看的”这种传统观念。去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和今年《大鱼海棠》两部动画电影已经可以看出,低龄化的定位正在被逐渐打破。尚处于迷茫期的国漫市场,急需几部优秀的作品来打破产业阴霾,增添从业者的信心。“大圣归来离了西游记就只是一只落魄的猴子”,“大鱼海棠离了逍遥游就只是一条咸鱼”这些讽刺性的评论里,侧面看出了中华文化对国产动画作品的重要性。仿效迪士尼取材经典童话的做法,发展国产动漫不妨从中国的历史人物和经典故事入手,以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形象来打开市场,吸引消费者的瞩目。运用中华文化,以独特的中国风格树立国际标杆。动漫产业被誉为21世纪最具创意的朝阳产业,开发新时代产业思想,需要整个行业的通力合作,推陈布新,共同推动动漫产业的发展!指导:玛雅古堡
“动漫IP”一直在国内就是最流行的字眼,虽然当下日漫当走红,但是好的国漫IP依旧吸引了大量的粉丝,也拥有固定的粉丝群。游戏客栈共挑选出48部近两年内会上映的国产动画IP,供各位一观。其中,最具看点的是:深受小朋友欢迎的《熊出没》系列第三部大电影即将上映;《大圣归来》导演新作《深海》也会在2016年登陆各大影院;并且根据郭敬明小说《爵迹》改编的同名3D动画也在筹备当中。《熊出没之熊心归来》:《熊出没》系列第三部大电影 未上映票房已破2500万备受小朋友喜爱的《熊出没》动画,目前即将上映该系列第三部大电影——《熊出没之熊心归来》。据悉在1月9、10日两天为其举行的大规模点映中,其票房 已破2500万。《熊出没》的粉丝群主要为“00”后,年龄分布在5-12岁之间,儿童游戏类厂商请千万不要错过这一热门IP。梗概:被泥石流冲走的熊大被马戏团所救并收留,成为马戏明星开始新生活的熊大,面对森林动物神秘失踪的危机和马戏团背后的秘密,将作何选择?继续安逸的明星生活?还是,为了自由而战?类型:冒险、动作、闯关《深海》:《大圣归来》导演新作 未来战争为故事主要剧情众所周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是部票房、口碑双优电影。它的走红,不仅火了十月文化这家公司,也火了导演田晓鹏。虽然,电影还未上映我们并不知道它的 质量是否能超越《大圣归来》,但是该故事的剧情却十分有看点:它讲述的是未来与战争,具有一定世界观及内容,适合ARPG、STR类手游。梗概:2045年,人类世界面临着来至大海深处未知生命的毁灭性攻击,一批由深海意识觉醒者组成的特殊兽兵战士,将代表人类进行反击。 人类在一场争取存在的权力的战争中,反思着存在的价值。类型:科幻、冒险、动作《爵迹》:小说强IP改编+郭敬明编剧 故事延续小说原著架构 风格非常魔幻《爵迹》是郭敬明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自发表以来,一直就拥有自己稳定的读者群以及很高的知名度。此次改编成动画是由郭敬明亲自编剧,据说还会是一部魔 幻风格十足的3D力作,剧中大部分角色都将用“明星脸”建模制作(范冰冰、吴亦凡、郭采洁等12位明星已确定加入拍摄)。如果做成手游的话,ARPG类是 绝对合适的。梗概:传说中的神话奥汀大陆分为水、风、火、地四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精通魂术的人,其中最厉害的七个被称为王爵。水国普通男孩麒零离奇地被七度王爵银尘收为使徒,卷入了这场魂术的风暴,水国隐藏的秘密也渐渐浮出水面。类型:魔幻、冒险《爵迹2:冷血狂宴》:《爵迹》系列小说改编,依旧为郭敬明编剧梗概:为了探究一切真相的源头,麒零、银尘、鬼山莲泉、天束幽花,组队前往释放营救吉尔伽美什。在与白银祭司的势力进行了一层又一层惨烈厮杀后,针对王爵使徒甚至整个魂力世界的更大阴谋浮出水面。类型:魔幻、冒险《大鱼海棠》:画质有保证,奇幻类大电影终于今年上映不断跳票的《大鱼海棠》今年终于确定上映,该片属于奇幻类电影,剧情围绕生、风等几大家族展开,具有一定故事性,非常值得一看。并且这部影视IP在未上映之前就获奖不断,早已声名在外,这些人气或为电影以后的宣传造势起到不小作用。梗概:《大鱼海棠》创意源自《庄子。逍遥游》中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讲述的是一个掌管海棠花的少女与人类男孩的灵魂“鲲”的奇幻故事。类型: 剧情、奇幻《阿狸的梦之城堡》:热门IP系列动画,主要粉丝为女性阿狸本身就是一热门动漫形象,其受众人群主要为:14-29岁女性及12岁以下儿童,这类群体大多偏喜欢可爱、萌系物品,并且在手游方面偏向于换装、养成、消消乐等轻度游戏。如果将其开发成女性、儿童类手游是种不错的选择。梗概:梦之城的小居民阿狸,一直梦想成为采梦骑士,但现实中阿狸是个被人嘲笑无能的后勤队员。当梦之城遭遇危机的时候,采梦队长布莱尔组织了一次针对雪怪的采梦行动。阿狸偷偷加入行动,但却意外踏上了和雪怪的逃亡之路。类型:冒险、剧情《上古英雄之女娲补天》:众神战争为主打,黑曜石影视新推作品梗概:1万年前,盘古巨神开天辟地,牺牲自我创造世界,之后灵气四处飞散,形成水神,火神,女娲等众神,之后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为争夺天下君王而决战,之后撞断天柱引发天崩,女娲为求苍生决定补天。类型:神话、动作《穹顶》:未来、科幻、势力对抗,中影力作梗概:满目疮痍的未来地球,内心恐惧的魏骏弈不得不在他的指挥官霍青指引下,克服心中的阴影,操控变形机甲对抗穷凶极恶的侵略者——诺兰星人。背后支持他们的是为保卫地球而组建的“天枢”司令部。类型:科幻、动作《幻形者》:能变身,能操控潜能绝对科幻片感觉梗概:宇宙中的“E粒子”能焕发生命的潜能。少年易想得到了“E离子”的眷顾,变身为幻形者,可操控物质。袁教授得了“E粒子”的能力,并将全城的人都变回了退化状态。易想在城市街头,与袁教授展开大战。类型:科幻《玩偶奇兵》:以小孩的世界着眼,在游戏中闯关梗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最喜欢的玩偶,玩偶是小朋友的童心守护者。主人公小小因沉迷游戏,变成低头族,其守护者迷你虎带着好朋友缺牙齿和一帮玩偶闯入游戏世界,想要找回小小的童心,却被卷入一场游戏世界的大阴谋中。类型:闯关、冒险《贼猫灵州异兽》:奇幻与冒险并进的动画梗概:为了解救灵州城的危机,碰猫就过敏的张小辫和使命感爆棚的月影乌瞳金丝猫,被迫联手共御塔教。探秘境大闹筷子城、除异兽勇闯剑炉洞、斗异教水淹塔王寺,一段惊心动魄的奇幻冒险之旅由此展开。类型:冒险、动作全48部国产动画电影IP列表:
“动漫IP”一直在国内就是最流行的字眼,虽然当下日漫当走红,但是好的国漫IP依旧吸引了大量的粉丝,也拥有固定的粉丝群。游戏客栈共挑选出48部近两年内会上映的国产动画IP,供各位一观。其中,最具看点的是:深受小朋友欢迎的《熊出没》系列第三部大电影即将上映;《大圣归来》导演新作《深海》也会在2016年登陆各大影院;并且根据郭敬明小说《爵迹》改编的同名3D动画也在筹备当中。《熊出没之熊心归来》:《熊出没》系列第三部大电影 未上映票房已破2500万备受小朋友喜爱的《熊出没》动画,目前即将上映该系列第三部大电影——《熊出没之熊心归来》。据悉在1月9、10日两天为其举行的大规模点映中,其票房 已破2500万。《熊出没》的粉丝群主要为“00”后,年龄分布在5-12岁之间,儿童游戏类厂商请千万不要错过这一热门IP。梗概:被泥石流冲走的熊大被马戏团所救并收留,成为马戏明星开始新生活的熊大,面对森林动物神秘失踪的危机和马戏团背后的秘密,将作何选择?继续安逸的明星生活?还是,为了自由而战?类型:冒险、动作、闯关《深海》:《大圣归来》导演新作 未来战争为故事主要剧情众所周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是部票房、口碑双优电影。它的走红,不仅火了十月文化这家公司,也火了导演田晓鹏。虽然,电影还未上映我们并不知道它的 质量是否能超越《大圣归来》,但是该故事的剧情却十分有看点:它讲述的是未来与战争,具有一定世界观及内容,适合ARPG、STR类手游。梗概:2045年,人类世界面临着来至大海深处未知生命的毁灭性攻击,一批由深海意识觉醒者组成的特殊兽兵战士,将代表人类进行反击。 人类在一场争取存在的权力的战争中,反思着存在的价值。类型:科幻、冒险、动作《爵迹》:小说强IP改编+郭敬明编剧 故事延续小说原著架构 风格非常魔幻《爵迹》是郭敬明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自发表以来,一直就拥有自己稳定的读者群以及很高的知名度。此次改编成动画是由郭敬明亲自编剧,据说还会是一部魔 幻风格十足的3D力作,剧中大部分角色都将用“明星脸”建模制作(范冰冰、吴亦凡、郭采洁等12位明星已确定加入拍摄)。如果做成手游的话,ARPG类是 绝对合适的。梗概:传说中的神话奥汀大陆分为水、风、火、地四个国家,每个国家都有精通魂术的人,其中最厉害的七个被称为王爵。水国普通男孩麒零离奇地被七度王爵银尘收为使徒,卷入了这场魂术的风暴,水国隐藏的秘密也渐渐浮出水面。类型:魔幻、冒险《爵迹2:冷血狂宴》:《爵迹》系列小说改编,依旧为郭敬明编剧梗概:为了探究一切真相的源头,麒零、银尘、鬼山莲泉、天束幽花,组队前往释放营救吉尔伽美什。在与白银祭司的势力进行了一层又一层惨烈厮杀后,针对王爵使徒甚至整个魂力世界的更大阴谋浮出水面。类型:魔幻、冒险《大鱼海棠》:画质有保证,奇幻类大电影终于今年上映不断跳票的《大鱼海棠》今年终于确定上映,该片属于奇幻类电影,剧情围绕生、风等几大家族展开,具有一定故事性,非常值得一看。并且这部影视IP在未上映之前就获奖不断,早已声名在外,这些人气或为电影以后的宣传造势起到不小作用。梗概:《大鱼海棠》创意源自《庄子。逍遥游》中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讲述的是一个掌管海棠花的少女与人类男孩的灵魂“鲲”的奇幻故事。类型: 剧情、奇幻《阿狸的梦之城堡》:热门IP系列动画,主要粉丝为女性阿狸本身就是一热门动漫形象,其受众人群主要为:14-29岁女性及12岁以下儿童,这类群体大多偏喜欢可爱、萌系物品,并且在手游方面偏向于换装、养成、消消乐等轻度游戏。如果将其开发成女性、儿童类手游是种不错的选择。梗概:梦之城的小居民阿狸,一直梦想成为采梦骑士,但现实中阿狸是个被人嘲笑无能的后勤队员。当梦之城遭遇危机的时候,采梦队长布莱尔组织了一次针对雪怪的采梦行动。阿狸偷偷加入行动,但却意外踏上了和雪怪的逃亡之路。类型:冒险、剧情《上古英雄之女娲补天》:众神战争为主打,黑曜石影视新推作品梗概:1万年前,盘古巨神开天辟地,牺牲自我创造世界,之后灵气四处飞散,形成水神,火神,女娲等众神,之后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为争夺天下君王而决战,之后撞断天柱引发天崩,女娲为求苍生决定补天。类型:神话、动作《穹顶》:未来、科幻、势力对抗,中影力作梗概:满目疮痍的未来地球,内心恐惧的魏骏弈不得不在他的指挥官霍青指引下,克服心中的阴影,操控变形机甲对抗穷凶极恶的侵略者——诺兰星人。背后支持他们的是为保卫地球而组建的“天枢”司令部。类型:科幻、动作《幻形者》:能变身,能操控潜能绝对科幻片感觉梗概:宇宙中的“E粒子”能焕发生命的潜能。少年易想得到了“E离子”的眷顾,变身为幻形者,可操控物质。袁教授得了“E粒子”的能力,并将全城的人都变回了退化状态。易想在城市街头,与袁教授展开大战。类型:科幻《玩偶奇兵》:以小孩的世界着眼,在游戏中闯关梗概: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最喜欢的玩偶,玩偶是小朋友的童心守护者。主人公小小因沉迷游戏,变成低头族,其守护者迷你虎带着好朋友缺牙齿和一帮玩偶闯入游戏世界,想要找回小小的童心,却被卷入一场游戏世界的大阴谋中。类型:闯关、冒险《贼猫灵州异兽》:奇幻与冒险并进的动画梗概:为了解救灵州城的危机,碰猫就过敏的张小辫和使命感爆棚的月影乌瞳金丝猫,被迫联手共御塔教。探秘境大闹筷子城、除异兽勇闯剑炉洞、斗异教水淹塔王寺,一段惊心动魄的奇幻冒险之旅由此展开。类型:冒险、动作全48部国产动画电影IP列表: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中国动漫产业在生产创作、传播消费、营销发行、授权衍生等环节均出现新变化。作为动漫产业的主管部门,文化部顺应当前产业发展态势和企业需求,调研分析,加强协作,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系统性的工作举措,以推进动漫产业新发展。动漫内容的传播渠道日趋互联网化。我国动漫产业正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加速迁移,数字动漫产品的互联网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趋势。在高新技术的支撑下,动漫产品的传播介质和呈现方式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报刊、图书、磁带、胶片、光盘介质+物理运输”被现今的“数字格式+网络传输+多种终端呈现”所取代。从物理形态到数字产品形态,这就使得动漫内容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原本的生产复制(印刷)、仓储、物流运输等业务流程实现了数字化,影视节目可通过卫星、光纤网络进行流量传输,其边际复制和传播成本渐趋于零。此外,动漫还成为国内视频网站和阅读网站的重要板块,产生了在线漫画网站、垂直动画视频网站以及为数众多的APP应用。动漫营销从平面、电视媒体硬性广告和影院、户外地面推广活动等形式向互联网迁移,社交网站成为动漫信息推广和口碑争夺的重要阵地。即时通信(微信、QQ等)、微博现已成为中国网民使用的主流应用,手机即时通信更是由于其随身、随时、拥有社交属性和可以提供用户位置的特点,逐渐演变成为高附加值业务的用户入口,以其庞大的用户基数为其他服务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商业价值。如今,微信公众账号、新浪微博企业版已经成为动漫企业、动漫品牌和动漫人物开展互动营销的得力工具,视频网站成了动漫项目发布预告片、影片花絮、首映式等影片宣传物料的集结地。今年以来,中国动漫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现,动漫产业发展形势出现了若干重要的变化: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为代表的原创动漫内容创作取得重要突破;以IP引领产业发展成为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资本对动漫产业更加关注与投入;“互联网+”为动漫产业发展插上翅膀;动漫会展成为动漫产业领域促消费的突出亮点;动漫“走出去”的空间越来越广阔。2015年也被业内人士称为对动漫产业具有“拐点”意义的一年。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中国动漫产业在生产创作、传播消费、营销发行、授权衍生等环节均出现新变化。作为动漫产业的主管部门,文化部顺应当前产业发展态势和企业需求,调研分析,加强协作,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系统性的工作举措,以推进动漫产业新发展。动漫内容的传播渠道日趋互联网化。我国动漫产业正从传统媒体向新媒体加速迁移,数字动漫产品的互联网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趋势。在高新技术的支撑下,动漫产品的传播介质和呈现方式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报刊、图书、磁带、胶片、光盘介质+物理运输”被现今的“数字格式+网络传输+多种终端呈现”所取代。从物理形态到数字产品形态,这就使得动漫内容产品的边际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原本的生产复制(印刷)、仓储、物流运输等业务流程实现了数字化,影视节目可通过卫星、光纤网络进行流量传输,其边际复制和传播成本渐趋于零。此外,动漫还成为国内视频网站和阅读网站的重要板块,产生了在线漫画网站、垂直动画视频网站以及为数众多的APP应用。动漫营销从平面、电视媒体硬性广告和影院、户外地面推广活动等形式向互联网迁移,社交网站成为动漫信息推广和口碑争夺的重要阵地。即时通信(微信、QQ等)、微博现已成为中国网民使用的主流应用,手机即时通信更是由于其随身、随时、拥有社交属性和可以提供用户位置的特点,逐渐演变成为高附加值业务的用户入口,以其庞大的用户基数为其他服务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商业价值。如今,微信公众账号、新浪微博企业版已经成为动漫企业、动漫品牌和动漫人物开展互动营销的得力工具,视频网站成了动漫项目发布预告片、影片花絮、首映式等影片宣传物料的集结地。今年以来,中国动漫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现,动漫产业发展形势出现了若干重要的变化: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为代表的原创动漫内容创作取得重要突破;以IP引领产业发展成为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资本对动漫产业更加关注与投入;“互联网+”为动漫产业发展插上翅膀;动漫会展成为动漫产业领域促消费的突出亮点;动漫“走出去”的空间越来越广阔。2015年也被业内人士称为对动漫产业具有“拐点”意义的一年。
暑期档国产动画电影表现抢眼:《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成为首部票房过5亿元的国产动画;真人动画电影《捉妖记》连续刷新中国单日票房纪录。业内专家认为,国产原创动画电影眼下令人惊讶的市场表现,无疑释放了一个振奋人心的信号:国产动画已经渐渐摘掉“低幼”、“山寨”等帽子,以其精良的制作、完美的艺术演绎和打动人心的故事,逐步缩短与国外动画的差距。今年暑期档,一大波号称针对不同年龄层观众的国产动画正在袭来。7月23日,《赛尔号5:雷神崛起》将上映;8月6日,改编自《疯了!桂宝》系列漫画的《桂宝之爆笑闯宇宙》将上映;8月7日,被视作超强IP(知识产权)开发的《黑猫警长之翡翠之星》将正式登陆大银幕。此外,已经在下半年确定档期的国产动画电影有13部,其中包括《龙在哪里》《天生我刺》《小门神》等,占下半年将上映的动画电影总数的76%。与此同时,国产动画电影的创作与开发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热度。继联合发行《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后,微影时代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共同开发包括黑猫警长、阿凡提、葫芦兄弟等全国观众耳熟能详的300个优秀动画IP,这些深植于成年人记忆深处的经典动画IP将引发又一波全龄化动画电影热潮。而双方的此次合作将打造价值超过百亿的动画电影及周边市场。“中国的票房市场已经位列全球第二大,中国动画电影市场将大有可为。”作为中国米粒影业好莱坞团队中的一员,《碟中谍3》制片人比尔·波顿参与制作的动画电影《无敌乒乓兔》将于明年和全球观众见面。“现在最为重要的是做出好品质的影片,才能将中国电影带向国际。”毫无疑问,越来越多国产原创动画电影的出现,在推动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繁荣的同时,也必然会引发激烈的竞争。而动画电影的品质依旧是能从市场竞争中胜出的法宝。“今年暑期档,我们比较同行的作品,看到了优秀精心的制作,这对整个动画产业而言,都将带来好的示范和整体水平的提升。”米粒影业董事长张青表示,“只有用心制作和杜绝炒作,才能获得观众的青睐,观众最终会选择一部口碑好的影片走进影院。”
暑期档国产动画电影表现抢眼:《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成为首部票房过5亿元的国产动画;真人动画电影《捉妖记》连续刷新中国单日票房纪录。业内专家认为,国产原创动画电影眼下令人惊讶的市场表现,无疑释放了一个振奋人心的信号:国产动画已经渐渐摘掉“低幼”、“山寨”等帽子,以其精良的制作、完美的艺术演绎和打动人心的故事,逐步缩短与国外动画的差距。今年暑期档,一大波号称针对不同年龄层观众的国产动画正在袭来。7月23日,《赛尔号5:雷神崛起》将上映;8月6日,改编自《疯了!桂宝》系列漫画的《桂宝之爆笑闯宇宙》将上映;8月7日,被视作超强IP(知识产权)开发的《黑猫警长之翡翠之星》将正式登陆大银幕。此外,已经在下半年确定档期的国产动画电影有13部,其中包括《龙在哪里》《天生我刺》《小门神》等,占下半年将上映的动画电影总数的76%。与此同时,国产动画电影的创作与开发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热度。继联合发行《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后,微影时代与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共同开发包括黑猫警长、阿凡提、葫芦兄弟等全国观众耳熟能详的300个优秀动画IP,这些深植于成年人记忆深处的经典动画IP将引发又一波全龄化动画电影热潮。而双方的此次合作将打造价值超过百亿的动画电影及周边市场。“中国的票房市场已经位列全球第二大,中国动画电影市场将大有可为。”作为中国米粒影业好莱坞团队中的一员,《碟中谍3》制片人比尔·波顿参与制作的动画电影《无敌乒乓兔》将于明年和全球观众见面。“现在最为重要的是做出好品质的影片,才能将中国电影带向国际。”毫无疑问,越来越多国产原创动画电影的出现,在推动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繁荣的同时,也必然会引发激烈的竞争。而动画电影的品质依旧是能从市场竞争中胜出的法宝。“今年暑期档,我们比较同行的作品,看到了优秀精心的制作,这对整个动画产业而言,都将带来好的示范和整体水平的提升。”米粒影业董事长张青表示,“只有用心制作和杜绝炒作,才能获得观众的青睐,观众最终会选择一部口碑好的影片走进影院。”
导语:互联网会给中国动画产业带来什么?一、 互联网推动中国影院动画发展 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从票房来看,国产动画电影票房2012年有4.7亿元,2013年达到6.6亿元,2014年增长到11亿元,2015年全国共51部动画电影,总票房约45亿,其中《大圣归来》票房达到9.6亿,成为中国国产影院动画票房总冠军。国产动画市场这块蛋糕越做越大。(一)市场化运作依托互联网 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国产动画电影产业的方方面面都有鲜明的网络印记,如《赛尔号》系列、《洛克王国》系列、《龙之谷:破晓奇兵》等都是根据网络游戏改编而成,有一定的受众基础,保证了初步票房。 在投融资环节,国产动画电影常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其中众筹是最有代表性的方式。《十万个冷笑话》第一个试水众筹,筹集到137万元投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通过众筹获得了89位投资人780万元的资金,影片在片尾字幕滚动百位投资人的名单及投资人孩子的VCR以致谢,票房大卖为他们带来了超过3000万元的得利。 国产动画电影在播放环节也有所创新,如《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就试验了弹幕专场,使“弹幕吐槽”这一充满互联网气息的产物登上了大银幕。 (二)互联网“病毒式传播”让作品价值不断提升 在发行营销环节,网络的力量也不容小视,《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由于没有经费宣传,在院线只获得了一成的排片,然而良好的口碑不断在网上发酵,网友纷纷充当“自来水”,票房连续上升,影院也因此增加了排片。 如果《大圣归来》没有微信朋友圈的宣传加入,我觉得也不会有这么好的呈现,做传播就是要把陌生人社交转到熟人社交,从熟人社交转成电商购买,这点对于大圣归来的团队帮助非常大。以众筹为主的社交电商运营时代到来,但是比筹资金、筹资源更重要的是筹社群,每个人都有几百个朋友。他们不仅是投资人,还是电影最大的营销人,还有可能是最大的团购者。在今天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宣传影院动画一定要聚焦两点,第一是用户的运营,第二是内容的运营,满足用户的需求,满足用户对内容的期望。网络的发展让作品的相关消息存在于受众的视野中更持久,只要有人转载,受众就会增加,这种病毒式传播让作品的价值不断增长。二、互联网推动电视动画发展(一)新媒体推动电视动画传播 现如今众多动画APP利用社交平台、视频网站等方式交叉纵横,实现了多媒体、多角度、多渠道、立体化的传播模式,让动画摆脱了书籍和电视的束缚可以随时随地传播。2015年,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动画行业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随着传统媒体的没落,“互联网+动画”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主流。网络技术将动画行业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和整合,达到最大化传播的效果,目前各大主流视频平台均有自己独播的动画资源和板块,除此之外A站、B站、酷米、淘米等动画垂直平台在网民尤其是青年网民中间大受欢迎。 近些年来,弹幕文化迅速崛起,这种二次元的交流方式给观众一种实时互动的感觉,增加了视频观看的独特体验,而动画作品也是弹幕文化的重要流行阵营。除此之外,御宅文化、腐文化、中二文化、二次元等从动画中发展出来的新时代青年流行文化借助互联网快速传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动画二次元风格。 (二)电视动画利用大数据的发展1、动画片视频可以作为货架 现在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少,要求网络动画要有全民动画的概念,其实现在社会消费动画的主流群体已经是85后和90后了。这么多主流动画本应该是做给青少年看的,之所以网络平台播的海外动画大家都去看,而国产动画片鲜为人知,就是因为国产动画片对这一客户群体的把握不明显,没有照顾到这个群体。 在收益方面广告是非常突出的点。未来视频点播模式,可以把视频作为货架,观众看一下或者点一个暂停,可能就会有类似的品牌弹出,动画片是可以跟电商结合起来的。2、大数据追踪用户行为,给电商带来新启迪 互联网的发展让许多对某件事物有共同爱好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情感共鸣圈。挖掘大数据,就能精准找到不同的受众圈子。随着4G时代的到来与短视频的兴起,与用户的互动不仅仅是照片,而是非常炫的视频的特效。这样的内容很打动人心,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感性的好感。大数据给动画企业带来很重要的价值,比如粉丝管理,从品牌高度直接沟通到企业的消费者、粉丝,这是互联网大数据提供非常好的条件和平台。(三)互联网为成人动画提供场所 玄机动画《秦时明月》系列前两部曾在电视上播出,但是由于动画本身定位受众是青少年甚至成人,而中国的电视动画频道的定位基本都是12岁以下的儿童,别的电视台又不播出动画,所以后面的几部都是直接在优酷土豆上面独播靠流量和网站支付的独播费获取收益。若森数字的《画江湖》系列动画直接打上了“18岁以下禁止观看”的字样在各大视频网站播出,放弃了电视动画这条路。不得不说中国动画现在面临很尴尬的境地就是消费者大部分都已经是成年人了,而动画内容却往往以低幼向为主,导致动画的经济收入很不理想,投资方看到收益不好自然会放弃投资,没有了投资,动画项目就不能良好运营。所以,互联网的发展很好的为成人动画提供了场所,并且催生了一系列的赢利点:官方手游、官方淘宝店、动画相关的cosplay活动…… 三、未来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国动画产业 未来,中国动画产业将形成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模式、电影院为高端传播模式的两条路线,动画产品的内容将会是最终主导动画产品价值的主要因素。在面向全年龄化传播的过程中,中国动画产业要形成自己庞大、健康、稳定的产业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美国依靠电影、日本依靠漫画、韩国依靠游戏不同,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电视媒体推动,电影院大银幕次之。所以,谈到动画产业的未来,必须思考中国电视和电影的发展。当下,中国动画走进“互联网+”的时代,未来将呈现出三大走向。走向一:网络动画红火发展,影院动画全龄化趋向明显。 网络动画可谓电视动画的延续,它的形态还将通过网络动画的形式延续下去。在此期间,通过受众的选择和市场的过滤,精品动画将展现出优势,劣质动画将很快被淘汰,可以说,中国动画提高质量的节点到来。 电影院大银幕逐渐变成动画产品的新舞台,互联网增加了动画产品的亲和力,大银幕则提升了动画产品的内容和艺术价值。从现在的市场现象来看,几年前霸占大银幕的《喜羊羊》系列大电影和《熊出没》大电影正在走下坡路,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说明了中国动画市场未来正在朝全年龄的角度发展,纯粹面向少年儿童的动画产品如果不提升内容品质必将会被淘汰。 走向二:动画视频网站付费模式。 中国的付费电视发展一直困难重重,原因是消费习惯问题。但是网站的付费会员大家却都不反感,现在的青少年对这一模式也很适应,将来很可能动画也走向付费会员观看的道路,或者和腾讯这样的公司合作,开通QQ会员就可以免费观看视频动画一类的做法,考虑到到受众群体的年龄和经济实力,价钱可能不高,但是如果点击次数很多并且形成稳定的受众,衍生品发展态势又良好的话,不啻为电视动画一条很好的出路。 走向三:“动画+”。 动画在网络或者影院播出只是一个品牌、一个IP的开始,在它之后还会有动画的衍生品和各种相关的品牌价值延伸,比如说网络动画改编成网游和电视剧、舞台剧甚至小说。动画产业不单单只是动画,它的价值是和跟它相关的产业和产品形式密切相关的,迪士尼在做影院动画的时候就将品牌的概念展现得淋漓尽致,不仅仅是影院动画的上映,之后还有原声大碟、DVD光盘、书籍、形象授权以及迪士尼乐园虚拟人物的增加,为迪士尼乐园增添了门票收入。由此,动画进入“互联网+”下的“动画+”时代。 作者:王童
导语:互联网会给中国动画产业带来什么?一、 互联网推动中国影院动画发展 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从票房来看,国产动画电影票房2012年有4.7亿元,2013年达到6.6亿元,2014年增长到11亿元,2015年全国共51部动画电影,总票房约45亿,其中《大圣归来》票房达到9.6亿,成为中国国产影院动画票房总冠军。国产动画市场这块蛋糕越做越大。(一)市场化运作依托互联网 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国产动画电影产业的方方面面都有鲜明的网络印记,如《赛尔号》系列、《洛克王国》系列、《龙之谷:破晓奇兵》等都是根据网络游戏改编而成,有一定的受众基础,保证了初步票房。 在投融资环节,国产动画电影常借助互联网的力量,其中众筹是最有代表性的方式。《十万个冷笑话》第一个试水众筹,筹集到137万元投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通过众筹获得了89位投资人780万元的资金,影片在片尾字幕滚动百位投资人的名单及投资人孩子的VCR以致谢,票房大卖为他们带来了超过3000万元的得利。 国产动画电影在播放环节也有所创新,如《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就试验了弹幕专场,使“弹幕吐槽”这一充满互联网气息的产物登上了大银幕。 (二)互联网“病毒式传播”让作品价值不断提升 在发行营销环节,网络的力量也不容小视,《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由于没有经费宣传,在院线只获得了一成的排片,然而良好的口碑不断在网上发酵,网友纷纷充当“自来水”,票房连续上升,影院也因此增加了排片。 如果《大圣归来》没有微信朋友圈的宣传加入,我觉得也不会有这么好的呈现,做传播就是要把陌生人社交转到熟人社交,从熟人社交转成电商购买,这点对于大圣归来的团队帮助非常大。以众筹为主的社交电商运营时代到来,但是比筹资金、筹资源更重要的是筹社群,每个人都有几百个朋友。他们不仅是投资人,还是电影最大的营销人,还有可能是最大的团购者。在今天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宣传影院动画一定要聚焦两点,第一是用户的运营,第二是内容的运营,满足用户的需求,满足用户对内容的期望。网络的发展让作品的相关消息存在于受众的视野中更持久,只要有人转载,受众就会增加,这种病毒式传播让作品的价值不断增长。二、互联网推动电视动画发展(一)新媒体推动电视动画传播 现如今众多动画APP利用社交平台、视频网站等方式交叉纵横,实现了多媒体、多角度、多渠道、立体化的传播模式,让动画摆脱了书籍和电视的束缚可以随时随地传播。2015年,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动画行业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随着传统媒体的没落,“互联网+动画”的发展趋势已经成为主流。网络技术将动画行业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和整合,达到最大化传播的效果,目前各大主流视频平台均有自己独播的动画资源和板块,除此之外A站、B站、酷米、淘米等动画垂直平台在网民尤其是青年网民中间大受欢迎。 近些年来,弹幕文化迅速崛起,这种二次元的交流方式给观众一种实时互动的感觉,增加了视频观看的独特体验,而动画作品也是弹幕文化的重要流行阵营。除此之外,御宅文化、腐文化、中二文化、二次元等从动画中发展出来的新时代青年流行文化借助互联网快速传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动画二次元风格。 (二)电视动画利用大数据的发展1、动画片视频可以作为货架 现在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少,要求网络动画要有全民动画的概念,其实现在社会消费动画的主流群体已经是85后和90后了。这么多主流动画本应该是做给青少年看的,之所以网络平台播的海外动画大家都去看,而国产动画片鲜为人知,就是因为国产动画片对这一客户群体的把握不明显,没有照顾到这个群体。 在收益方面广告是非常突出的点。未来视频点播模式,可以把视频作为货架,观众看一下或者点一个暂停,可能就会有类似的品牌弹出,动画片是可以跟电商结合起来的。2、大数据追踪用户行为,给电商带来新启迪 互联网的发展让许多对某件事物有共同爱好的人们聚集在一起,形成一个情感共鸣圈。挖掘大数据,就能精准找到不同的受众圈子。随着4G时代的到来与短视频的兴起,与用户的互动不仅仅是照片,而是非常炫的视频的特效。这样的内容很打动人心,为消费者带来更多感性的好感。大数据给动画企业带来很重要的价值,比如粉丝管理,从品牌高度直接沟通到企业的消费者、粉丝,这是互联网大数据提供非常好的条件和平台。(三)互联网为成人动画提供场所 玄机动画《秦时明月》系列前两部曾在电视上播出,但是由于动画本身定位受众是青少年甚至成人,而中国的电视动画频道的定位基本都是12岁以下的儿童,别的电视台又不播出动画,所以后面的几部都是直接在优酷土豆上面独播靠流量和网站支付的独播费获取收益。若森数字的《画江湖》系列动画直接打上了“18岁以下禁止观看”的字样在各大视频网站播出,放弃了电视动画这条路。不得不说中国动画现在面临很尴尬的境地就是消费者大部分都已经是成年人了,而动画内容却往往以低幼向为主,导致动画的经济收入很不理想,投资方看到收益不好自然会放弃投资,没有了投资,动画项目就不能良好运营。所以,互联网的发展很好的为成人动画提供了场所,并且催生了一系列的赢利点:官方手游、官方淘宝店、动画相关的cosplay活动…… 三、未来互联网环境下的中国动画产业 未来,中国动画产业将形成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模式、电影院为高端传播模式的两条路线,动画产品的内容将会是最终主导动画产品价值的主要因素。在面向全年龄化传播的过程中,中国动画产业要形成自己庞大、健康、稳定的产业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美国依靠电影、日本依靠漫画、韩国依靠游戏不同,我国动画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电视媒体推动,电影院大银幕次之。所以,谈到动画产业的未来,必须思考中国电视和电影的发展。当下,中国动画走进“互联网+”的时代,未来将呈现出三大走向。走向一:网络动画红火发展,影院动画全龄化趋向明显。 网络动画可谓电视动画的延续,它的形态还将通过网络动画的形式延续下去。在此期间,通过受众的选择和市场的过滤,精品动画将展现出优势,劣质动画将很快被淘汰,可以说,中国动画提高质量的节点到来。 电影院大银幕逐渐变成动画产品的新舞台,互联网增加了动画产品的亲和力,大银幕则提升了动画产品的内容和艺术价值。从现在的市场现象来看,几年前霸占大银幕的《喜羊羊》系列大电影和《熊出没》大电影正在走下坡路,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说明了中国动画市场未来正在朝全年龄的角度发展,纯粹面向少年儿童的动画产品如果不提升内容品质必将会被淘汰。 走向二:动画视频网站付费模式。 中国的付费电视发展一直困难重重,原因是消费习惯问题。但是网站的付费会员大家却都不反感,现在的青少年对这一模式也很适应,将来很可能动画也走向付费会员观看的道路,或者和腾讯这样的公司合作,开通QQ会员就可以免费观看视频动画一类的做法,考虑到到受众群体的年龄和经济实力,价钱可能不高,但是如果点击次数很多并且形成稳定的受众,衍生品发展态势又良好的话,不啻为电视动画一条很好的出路。 走向三:“动画+”。 动画在网络或者影院播出只是一个品牌、一个IP的开始,在它之后还会有动画的衍生品和各种相关的品牌价值延伸,比如说网络动画改编成网游和电视剧、舞台剧甚至小说。动画产业不单单只是动画,它的价值是和跟它相关的产业和产品形式密切相关的,迪士尼在做影院动画的时候就将品牌的概念展现得淋漓尽致,不仅仅是影院动画的上映,之后还有原声大碟、DVD光盘、书籍、形象授权以及迪士尼乐园虚拟人物的增加,为迪士尼乐园增添了门票收入。由此,动画进入“互联网+”下的“动画+”时代。 作者:王童
从上映时间看,6部作品分布均匀,两两并立占据了1月份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但其实,早几个月前,我们所知道的动画电影“元旦档”还是三足鼎立的格局,是谁离开了“元旦档”?《昆塔2反转星球》延期上映在“动画电影元年”2015年之后,2016年动画电影市场开篇可谓热闹,春节前的1月就有6部动画电影上映:1日的《小门神》和《皇帝的新装之圣诞大明星》、16日的《熊出没之熊心归来》和《果宝特攻之水果大逃亡》、26日的《鼠来宝4萌在囧途》(美)、29日的《功夫熊猫3》(中美合拍)。从上映时间看,6部作品分布均匀,两两并立占据了1月份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但其实,早几个月前,我们所知道的动画电影“元旦档”还是三足鼎立的格局,是谁离开了“元旦档”?留在该档期的市场反响如何?接力上场的战斗力指数怎样?延期了,当然看不见;上映了,也看不见?在8个月前的2015年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杭州本土生产的动画电影《昆塔2反转星球》宣布定档2016年1月1日,当时公布的几款海报均明确标有上映日期。但今年元旦期间,在影院并未看到《昆塔2反转星球》的上映消息。“我们在2015年秋天决定延期上映,因当时还没有确定具体档期,也就没有对外公布。”该片出品方浙江博采传媒市场部经理屠骋告诉记者,之所以延期上映,主要是源于对影片的品质要求,“我们在前期的故事打磨以及技术开发上花了较大心血,对角色和内容做了很多升级调整,希望将目标观众群从原来的低龄儿童拓宽到青少年及家庭,用更好的作品征服观众。”据介绍,目前《昆塔2反转星球》正处在中后期阶段。对于业内传出的《昆塔2》将延期到6月1日上映”一说,屠骋表示,那只是暂时定档,并未最终确认,还需要和发行公司及其他合作方共同商定。“凡事有它必须要遵循的规律,档期选择也是这样。”如果说《昆塔2》因为延期上映而确确实实地看不见,那么,选择在1月1日上映的《皇帝的新装之圣诞大明星》则陷入了另一种“看不见”——排片太少。“偌大北京城,只有一家影院在放,场次还少得可怜,真是应了片名。”一位业内人士说。公开资料显示,《皇帝的新装之圣诞大明星》完全颠覆了我们少时读过的经典童话《皇帝的新装》,故事发生在时尚的动物王国,新上任的小皇帝要举办一场“皇帝的新装”服装设计大赛,裤裤和斯斯是王国服装学院的一对学渣小鬼,考试失利后混进王宫,没想到设计的衣服得到了小皇帝的喜欢。后来经一场场闹剧,二人获颁王国“最佳明星设计师”称号。从剧情介绍看,本片的目标观众群显然是少年儿童,故事改编的颠覆度是足够了,但很难说有助于儿童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之类。不过,我们不能因此就说片子不考虑孩子,毕竟,本片宣传的一大亮点是“三维2D动画电影”以及“一部绿色2D不伤儿童眼睛的原生态动画电影”。遗憾的是,本片票房无从可见,也就无从判断2D版本对儿童观影选择的影响力有多大了。众说纷纭《小门神》上映了却没有票房成绩,这对国产动画电影而言并非稀奇事,毕竟,国产动画电影上映者众多,一年三四十部片子闯院线,而票房突出者只是极少数。但对于《小门神》,业界从一开始就寄予了厚望。据网络资料,该片是追光动画160人的团队耗时29个月之作,王微执导并编剧,高晓松、白客、易小星、季冠霖等人配音,阿里巴巴作为联合出品方从云计算方面助力,宣发则有“BAT+格瓦拉”参与。片子的技术成就从以下几组数据可知:全片有1940个镜头,总渲染核小时数超过《功夫熊猫2》和《超能陆战队》等片,达到8000万核小时;每个动画师一天只能制作一秒动画;片中场景复杂的馄饨店中一个不到4秒的镜头用了337天打磨……就元旦上映首日票房看,《小门神》以2782万元超过了去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首日票房1799.7万元,但首周过后,排片率从11.5%下滑至不足4%,与此同时,网络上对《小门神》的评价多可概括为“制作精良,故事欠佳”。《小门神》讲了个什么样的故事?住在度朔山的门神两兄弟神荼、郁垒因人间不再崇敬神仙、张贴年画而面临下岗危机,年轻气盛的郁垒决定放出“年”这只怪兽,让人间重新相信神仙的力量,他和神荼先后来到人间的南浔古镇,遇到了开传统馄饨店的母女俩,在一系列事件之后,他们打退了“年”,各自有了新的生活方向。对于片中颇受争议的双线叙事方式以及经济危机、再就业、改变等非低幼向的故事要素,王微在日前腾讯娱乐采访中表示,写故事的时候就是两条线,人间小女孩和神荼那块针对小朋友,而郁垒做的事情相对来说比较成人化,所以就写了改变传统。“有可能是瞄得有些高了,整个电影制作周期很长,过程中总觉得有些东西表达得不够,就不断丰富细节,有些点可能密集了一些。”他以做菜打比方,“《小门神》不是川菜,我们这道菜是淮扬菜,你不喜欢也没有办法。我们第一次做菜,下的料是不是有些太重了?对轻重的把握也在学习中。”有业内人士指出,《大圣归来》让观众对国漫有了信心,但也让观众的口味变得更挑剔,在《大圣归来》让我们相信国漫技术上可以追得上好莱坞之后,《小门神》要做但没有做到的是——让观众相信中国动漫创作者也能讲好一个匹敌好莱坞的故事。“如果没有去年夏天田晓鹏八年磨一剑的《大圣归来》,这部《小门神》想来应该戴上国产动画更多荣耀桂冠。”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张冠仁这样写道。要当票房第一的“熊猫”虽然上映日期不在元旦,但“熊”和“水果们”也没闲着。1月1日,《熊出没之熊心归来》在山东青岛点映,该片讲述被泥石流冲走的熊大为马戏团所救并收留,成为马戏明星的它面对森林动物神秘失踪的危机和马戏团背后的秘密作出抉择的故事。与前两部《熊出没》动画电影每部只增加了一个新角色相比,本片增加了七八个新角色,包括三只蠢萌贱的短腿柯基犬、威风不失柔情的马戏团领头大猩猩、话唠鹦鹉情侣等。显然,增加角色是为了适应马戏团剧情的设置,此举虽会削弱“铁三角”熊大、熊二、光头强,如光头强完全被大猩猩取代,戏份大减,几乎沦为“打酱油”,但从另一方面说,倒也为影片增加了新看点。号称“国内首部动画歌舞电影”的《果宝特攻之水果大逃亡》则于元旦期间在上海、广州、南京、无锡等12座城市举行了超前点映活动,据称上座率在80%以上,片中的音乐及歌舞场面让观众印象深刻。稍晚于影片上映,1月22日,《果宝特攻》同名儿童音乐舞台剧也将上演。1月26日上映的《鼠来宝4萌在囧途》同样以歌舞为卖点。《鼠来宝》是美国二十世纪福斯旗下广受欢迎的一个电影系列,自2007年第一部面世以来,前3部全球票房累计超过10亿美元,片中三只会唱歌跳舞的花栗鼠曾是红极一时的全民偶像,受到各个年龄段观众的喜爱。谁跳的歌舞更好看?选水果还是选花栗鼠?观众还来不及多犹豫一会儿,会功夫的熊猫上场了。《功夫熊猫》第一部、第二部在2008年和2011年分别拿下了1.82亿元和6.17亿元的票房,这一次,它的目标据说是“再次成为中国上映的动画电影票房第一”。
从上映时间看,6部作品分布均匀,两两并立占据了1月份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但其实,早几个月前,我们所知道的动画电影“元旦档”还是三足鼎立的格局,是谁离开了“元旦档”?《昆塔2反转星球》延期上映在“动画电影元年”2015年之后,2016年动画电影市场开篇可谓热闹,春节前的1月就有6部动画电影上映:1日的《小门神》和《皇帝的新装之圣诞大明星》、16日的《熊出没之熊心归来》和《果宝特攻之水果大逃亡》、26日的《鼠来宝4萌在囧途》(美)、29日的《功夫熊猫3》(中美合拍)。从上映时间看,6部作品分布均匀,两两并立占据了1月份的开头、中间和结尾。但其实,早几个月前,我们所知道的动画电影“元旦档”还是三足鼎立的格局,是谁离开了“元旦档”?留在该档期的市场反响如何?接力上场的战斗力指数怎样?延期了,当然看不见;上映了,也看不见?在8个月前的2015年第十一届中国国际动漫节上,杭州本土生产的动画电影《昆塔2反转星球》宣布定档2016年1月1日,当时公布的几款海报均明确标有上映日期。但今年元旦期间,在影院并未看到《昆塔2反转星球》的上映消息。“我们在2015年秋天决定延期上映,因当时还没有确定具体档期,也就没有对外公布。”该片出品方浙江博采传媒市场部经理屠骋告诉记者,之所以延期上映,主要是源于对影片的品质要求,“我们在前期的故事打磨以及技术开发上花了较大心血,对角色和内容做了很多升级调整,希望将目标观众群从原来的低龄儿童拓宽到青少年及家庭,用更好的作品征服观众。”据介绍,目前《昆塔2反转星球》正处在中后期阶段。对于业内传出的《昆塔2》将延期到6月1日上映”一说,屠骋表示,那只是暂时定档,并未最终确认,还需要和发行公司及其他合作方共同商定。“凡事有它必须要遵循的规律,档期选择也是这样。”如果说《昆塔2》因为延期上映而确确实实地看不见,那么,选择在1月1日上映的《皇帝的新装之圣诞大明星》则陷入了另一种“看不见”——排片太少。“偌大北京城,只有一家影院在放,场次还少得可怜,真是应了片名。”一位业内人士说。公开资料显示,《皇帝的新装之圣诞大明星》完全颠覆了我们少时读过的经典童话《皇帝的新装》,故事发生在时尚的动物王国,新上任的小皇帝要举办一场“皇帝的新装”服装设计大赛,裤裤和斯斯是王国服装学院的一对学渣小鬼,考试失利后混进王宫,没想到设计的衣服得到了小皇帝的喜欢。后来经一场场闹剧,二人获颁王国“最佳明星设计师”称号。从剧情介绍看,本片的目标观众群显然是少年儿童,故事改编的颠覆度是足够了,但很难说有助于儿童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之类。不过,我们不能因此就说片子不考虑孩子,毕竟,本片宣传的一大亮点是“三维2D动画电影”以及“一部绿色2D不伤儿童眼睛的原生态动画电影”。遗憾的是,本片票房无从可见,也就无从判断2D版本对儿童观影选择的影响力有多大了。众说纷纭《小门神》上映了却没有票房成绩,这对国产动画电影而言并非稀奇事,毕竟,国产动画电影上映者众多,一年三四十部片子闯院线,而票房突出者只是极少数。但对于《小门神》,业界从一开始就寄予了厚望。据网络资料,该片是追光动画160人的团队耗时29个月之作,王微执导并编剧,高晓松、白客、易小星、季冠霖等人配音,阿里巴巴作为联合出品方从云计算方面助力,宣发则有“BAT+格瓦拉”参与。片子的技术成就从以下几组数据可知:全片有1940个镜头,总渲染核小时数超过《功夫熊猫2》和《超能陆战队》等片,达到8000万核小时;每个动画师一天只能制作一秒动画;片中场景复杂的馄饨店中一个不到4秒的镜头用了337天打磨……就元旦上映首日票房看,《小门神》以2782万元超过了去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首日票房1799.7万元,但首周过后,排片率从11.5%下滑至不足4%,与此同时,网络上对《小门神》的评价多可概括为“制作精良,故事欠佳”。《小门神》讲了个什么样的故事?住在度朔山的门神两兄弟神荼、郁垒因人间不再崇敬神仙、张贴年画而面临下岗危机,年轻气盛的郁垒决定放出“年”这只怪兽,让人间重新相信神仙的力量,他和神荼先后来到人间的南浔古镇,遇到了开传统馄饨店的母女俩,在一系列事件之后,他们打退了“年”,各自有了新的生活方向。对于片中颇受争议的双线叙事方式以及经济危机、再就业、改变等非低幼向的故事要素,王微在日前腾讯娱乐采访中表示,写故事的时候就是两条线,人间小女孩和神荼那块针对小朋友,而郁垒做的事情相对来说比较成人化,所以就写了改变传统。“有可能是瞄得有些高了,整个电影制作周期很长,过程中总觉得有些东西表达得不够,就不断丰富细节,有些点可能密集了一些。”他以做菜打比方,“《小门神》不是川菜,我们这道菜是淮扬菜,你不喜欢也没有办法。我们第一次做菜,下的料是不是有些太重了?对轻重的把握也在学习中。”有业内人士指出,《大圣归来》让观众对国漫有了信心,但也让观众的口味变得更挑剔,在《大圣归来》让我们相信国漫技术上可以追得上好莱坞之后,《小门神》要做但没有做到的是——让观众相信中国动漫创作者也能讲好一个匹敌好莱坞的故事。“如果没有去年夏天田晓鹏八年磨一剑的《大圣归来》,这部《小门神》想来应该戴上国产动画更多荣耀桂冠。” 腾讯《大家》专栏作者张冠仁这样写道。要当票房第一的“熊猫”虽然上映日期不在元旦,但“熊”和“水果们”也没闲着。1月1日,《熊出没之熊心归来》在山东青岛点映,该片讲述被泥石流冲走的熊大为马戏团所救并收留,成为马戏明星的它面对森林动物神秘失踪的危机和马戏团背后的秘密作出抉择的故事。与前两部《熊出没》动画电影每部只增加了一个新角色相比,本片增加了七八个新角色,包括三只蠢萌贱的短腿柯基犬、威风不失柔情的马戏团领头大猩猩、话唠鹦鹉情侣等。显然,增加角色是为了适应马戏团剧情的设置,此举虽会削弱“铁三角”熊大、熊二、光头强,如光头强完全被大猩猩取代,戏份大减,几乎沦为“打酱油”,但从另一方面说,倒也为影片增加了新看点。号称“国内首部动画歌舞电影”的《果宝特攻之水果大逃亡》则于元旦期间在上海、广州、南京、无锡等12座城市举行了超前点映活动,据称上座率在80%以上,片中的音乐及歌舞场面让观众印象深刻。稍晚于影片上映,1月22日,《果宝特攻》同名儿童音乐舞台剧也将上演。1月26日上映的《鼠来宝4萌在囧途》同样以歌舞为卖点。《鼠来宝》是美国二十世纪福斯旗下广受欢迎的一个电影系列,自2007年第一部面世以来,前3部全球票房累计超过10亿美元,片中三只会唱歌跳舞的花栗鼠曾是红极一时的全民偶像,受到各个年龄段观众的喜爱。谁跳的歌舞更好看?选水果还是选花栗鼠?观众还来不及多犹豫一会儿,会功夫的熊猫上场了。《功夫熊猫》第一部、第二部在2008年和2011年分别拿下了1.82亿元和6.17亿元的票房,这一次,它的目标据说是“再次成为中国上映的动画电影票房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