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久石让-宫崎骏动漫原声大型视听交响音乐会》自在星海音乐厅成功首演以来,成为热门话题,创造了场场一票难求的票房神话,应众多喜爱宫崎峻动画的乐迷们的强烈要求,主办方将于2015年6月26日在星海音乐厅再次举办音乐会,以满足宫崎峻和久石让的乐迷们。
从宫崎骏和久石让合作的最精彩的十部电影中选取经典音乐片段,编配整合为十首交响组曲。届时,《天空之城》、《千与千寻》、《魔女宅急便》、《风之谷》、《猫的报恩》、《龙猫》、《哈尔的移动城堡》、《幽灵公主》、《再见,萤火虫》、《悬崖上的金鱼姬》的原声音乐将伴随一幅幅精彩画面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温馨、浪漫而又大气磅礴的交响音乐的震撼效果迎面扑来,对于喜爱“宫崎骏电影配乐”的观众来说,无疑是一次视觉和听觉的绝佳享受。
被誉为“东方威廉姆斯”的日本电影配乐大师久石让和日本动画电影的领军人物宫崎骏合作的多部作品都深受大家喜爱。而《千与千寻——久石让-宫崎骏动漫原声视听大型交响音乐会》已经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演出接近100场,将宫崎骏的代表作品中最为大家喜爱、最优美动听、最令人感动的经典音乐呈现给热爱宫崎骏久石让的影迷和乐迷。那么,6月26日的交响音乐会你还等什么?
时间:2015.6.26
地点:星海音乐厅交响乐厅
票价:100\180\280\380\480\VIP(580元)
情侣套票698(2*380元)
合家欢套票798(3*280元)
经典动画电影《天空之城》,作为日本动漫巨匠宫崎骏得意之作之一,几乎无人不晓。其主题曲《伴随着你》(通称:天空之城)由著名音乐家久石让作曲,因让人落泪的优美曲调和动人心弦的美妙音律而闻名全球,而且还被改编成多种版本,成为流传的影视名曲。10月15日本周六19:30,《天空之城》宫崎骏·久石让动画视听音乐会将于国泰艺术中心上演,让我们在一个个经典的动漫形象,一曲曲熟悉的儿时音乐中重温宫崎骏动画的30年奇幻旅程。重温经典 感动30年动画旅程有人曾说宫崎骏让所有的人延续童年的梦想,而久石让令宫崎骏的所有梦想成真。作为日本动画界当之无愧的传奇大师,宫崎骏手执画笔,用最奇幻的色彩勾勒出一个个天马行空的世界,编织了一代人的童年。而他的金牌搭档音乐大师久石让则用美妙的音律赋予了宫崎骏动画作品或凄美、或灵动、或悠扬的灵魂。当旋律再起、画面再现之时,是否会勾起你记忆里那些孩提时代纯真无邪的梦?此次音乐会,伍迪与天使乐团邀请了优秀作曲家针对原曲富有针对性地重新做了编配,打造成了适合于室内乐及弦乐四重奏等演奏的版本。将充满天真童趣的《龙猫》、弥漫着时代的空灵与神秘的《幽灵公主》、音乐色彩斑斓又不失大和民族特色的《千与千寻》、糅合了美国乡村音乐与民谣风格的《魔女宅急便》等动画配乐如宝石一般精心串联,让观众重温经典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大师作品的理解。中国萨克斯王子与他的“天使”们此次为大家带来演出的是伍迪与天使乐团,是由萨克斯管与单簧管-伍迪、钢琴-李俊熙、第一小提琴-苏洁莹和陈诗琪、第二小提琴-李卓琳、中提琴-陈晨、大提琴-冀黎共七人组合而成。团长伍迪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为在中国乐坛萨克斯风演奏的领军人物,伍迪曾获得包括华语金曲奖“杰出华人演奏家”大奖在内的多项国内外大奖,被誉为中国的萨克斯风王子。轻松易懂的入门级音乐会说起音乐会,很多人会下意识地觉得是很阳春白雪高大上的东西,非音乐专业或爱好者的人往往怯于接触。而此次的天空之城动漫视听音乐会则正好为普通观众提供了了解体验音乐会魅力的绝佳机会!本场演出从《天空之城》《千与千寻》《龙猫》《风之谷》《哈尔的移动城堡》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宫崎骏动画作品中选曲,题材群众基础广泛,加以精心剪辑的多媒体视频,音乐与画面相结合,不仅能辅助观众对片中音乐的理解,大大增添的趣味性也让音乐会观演变得老少咸宜。如果您还没有走进过国泰音乐厅,这次《天空之城》宫崎骏·久石让动漫视听音乐会一定是您的音乐会入门好选择!国泰艺术中心近期演出>10月15日19:30 莱奥诺拉大提琴钢琴二重奏音乐会10月21日19:30 钢琴家元杰钢琴独奏音乐会10月21日19:30 《绝对经典》——重庆铜管五重奏经典古典音乐专场音乐会国泰票务:63860588 63860599国泰会员QQ群:136189208国泰新浪官方微博:@重庆国泰艺术中心国泰微信公众平台:重庆国泰艺术中心国泰艺术中心官方网站:http://www.cqgtzx.com重庆国泰艺术中心服务号>在线购票/在线选座
经典动画电影《天空之城》,作为日本动漫巨匠宫崎骏得意之作之一,几乎无人不晓。其主题曲《伴随着你》(通称:天空之城)由著名音乐家久石让作曲,因让人落泪的优美曲调和动人心弦的美妙音律而闻名全球,而且还被改编成多种版本,成为流传的影视名曲。10月15日本周六19:30,《天空之城》宫崎骏·久石让动画视听音乐会将于国泰艺术中心上演,让我们在一个个经典的动漫形象,一曲曲熟悉的儿时音乐中重温宫崎骏动画的30年奇幻旅程。重温经典 感动30年动画旅程有人曾说宫崎骏让所有的人延续童年的梦想,而久石让令宫崎骏的所有梦想成真。作为日本动画界当之无愧的传奇大师,宫崎骏手执画笔,用最奇幻的色彩勾勒出一个个天马行空的世界,编织了一代人的童年。而他的金牌搭档音乐大师久石让则用美妙的音律赋予了宫崎骏动画作品或凄美、或灵动、或悠扬的灵魂。当旋律再起、画面再现之时,是否会勾起你记忆里那些孩提时代纯真无邪的梦?此次音乐会,伍迪与天使乐团邀请了优秀作曲家针对原曲富有针对性地重新做了编配,打造成了适合于室内乐及弦乐四重奏等演奏的版本。将充满天真童趣的《龙猫》、弥漫着时代的空灵与神秘的《幽灵公主》、音乐色彩斑斓又不失大和民族特色的《千与千寻》、糅合了美国乡村音乐与民谣风格的《魔女宅急便》等动画配乐如宝石一般精心串联,让观众重温经典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大师作品的理解。中国萨克斯王子与他的“天使”们此次为大家带来演出的是伍迪与天使乐团,是由萨克斯管与单簧管-伍迪、钢琴-李俊熙、第一小提琴-苏洁莹和陈诗琪、第二小提琴-李卓琳、中提琴-陈晨、大提琴-冀黎共七人组合而成。团长伍迪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为在中国乐坛萨克斯风演奏的领军人物,伍迪曾获得包括华语金曲奖“杰出华人演奏家”大奖在内的多项国内外大奖,被誉为中国的萨克斯风王子。轻松易懂的入门级音乐会说起音乐会,很多人会下意识地觉得是很阳春白雪高大上的东西,非音乐专业或爱好者的人往往怯于接触。而此次的天空之城动漫视听音乐会则正好为普通观众提供了了解体验音乐会魅力的绝佳机会!本场演出从《天空之城》《千与千寻》《龙猫》《风之谷》《哈尔的移动城堡》等大家耳熟能详的经典宫崎骏动画作品中选曲,题材群众基础广泛,加以精心剪辑的多媒体视频,音乐与画面相结合,不仅能辅助观众对片中音乐的理解,大大增添的趣味性也让音乐会观演变得老少咸宜。如果您还没有走进过国泰音乐厅,这次《天空之城》宫崎骏·久石让动漫视听音乐会一定是您的音乐会入门好选择!国泰艺术中心近期演出>10月15日19:30 莱奥诺拉大提琴钢琴二重奏音乐会10月21日19:30 钢琴家元杰钢琴独奏音乐会10月21日19:30 《绝对经典》——重庆铜管五重奏经典古典音乐专场音乐会国泰票务:63860588 63860599国泰会员QQ群:136189208国泰新浪官方微博:@重庆国泰艺术中心国泰微信公众平台:重庆国泰艺术中心国泰艺术中心官方网站:http://www.cqgtzx.com重庆国泰艺术中心服务号>在线购票/在线选座
3日晚,吉卜力工作室社长铃木敏夫透露,工作室已经终止了动画制作部门工作人员的契约,也就是说,吉卜力动画制作部门或将面临解散。不过,截至昨日,吉卜力官网也没有公布关于解散的消息。吉卜力工作室于1985年由导演宫崎骏和同事高畑勋、铃木敏夫等一起创建,至今诞生了无数动画名作,包括《天空之城》《龙猫》《红猪》《千与千寻》等宫崎骏的动画经典。去年有传闻称宫崎骏将退休,后来宫崎骏“出尔反尔”,继续做动画,但这一次他恐怕不想退休也不行了。铃木敏夫表示:“虽然很难说明白,吉卜力工作室大概会解散吧。更准确一点说,我们会进行一定的结构调整,宫崎骏去年引退是这件事的契机。”据了解,财务问题是引发吉卜力工作室危机的原因。虽然吉卜力工作室还在陆续推出新电影,但要继续下去,恐怕是个问题。“没有靠山,没有人提供资本,网络时代,艺术产生不了多少价值。”有影迷表示。其实,此事早有预兆。在纪录片《梦与狂想的王国》里,宫崎骏曾表示:“将来很明确,工作室会解散,我已经可以看到了,担心又有什么用呢,无可避免的。”不过,也有不少国内影迷比较乐观:“也许只是业务调整,不是解散。而且,动画风格不会随着工作室的解散而改变,那些原画师、脚本师会在新的工作室中继续创作。”此外,工作室的创始人高畑勋曾表示:“吉卜力不会中断动画制作,不能只用产业的眼光来看吉卜力。”
3日晚,吉卜力工作室社长铃木敏夫透露,工作室已经终止了动画制作部门工作人员的契约,也就是说,吉卜力动画制作部门或将面临解散。不过,截至昨日,吉卜力官网也没有公布关于解散的消息。吉卜力工作室于1985年由导演宫崎骏和同事高畑勋、铃木敏夫等一起创建,至今诞生了无数动画名作,包括《天空之城》《龙猫》《红猪》《千与千寻》等宫崎骏的动画经典。去年有传闻称宫崎骏将退休,后来宫崎骏“出尔反尔”,继续做动画,但这一次他恐怕不想退休也不行了。铃木敏夫表示:“虽然很难说明白,吉卜力工作室大概会解散吧。更准确一点说,我们会进行一定的结构调整,宫崎骏去年引退是这件事的契机。”据了解,财务问题是引发吉卜力工作室危机的原因。虽然吉卜力工作室还在陆续推出新电影,但要继续下去,恐怕是个问题。“没有靠山,没有人提供资本,网络时代,艺术产生不了多少价值。”有影迷表示。其实,此事早有预兆。在纪录片《梦与狂想的王国》里,宫崎骏曾表示:“将来很明确,工作室会解散,我已经可以看到了,担心又有什么用呢,无可避免的。”不过,也有不少国内影迷比较乐观:“也许只是业务调整,不是解散。而且,动画风格不会随着工作室的解散而改变,那些原画师、脚本师会在新的工作室中继续创作。”此外,工作室的创始人高畑勋曾表示:“吉卜力不会中断动画制作,不能只用产业的眼光来看吉卜力。”
金城象 《猫和老鼠》中的主角 《千与千寻》剧照最近,日本最新动画电影《哆啦A梦:伴我同行》风靡大陆各大院线,与此同时,刚刚推出的国产动画电影《汽车人总动员》却被人质疑“抄袭”美国动画电影《赛车总动员》,关于动漫影视剧的“原创力”话题再度引起热议。到底如何评价本土动漫的创作水准?瓶颈何在?一场包括宫崎骏等“大腕”手稿在内的正在广东美术馆开办的《世界动漫的中国学派》展览,也许能为此话题带来启示。7月3日,一部叫《汽车人总动员》的国产动画电影悄然上映,上映后票房并不理想,但却因为它的一张海报掀起轩然大波——由于《汽车人总动员》电影海报与皮克斯著名动画电影《赛车总动员》(由皮克斯制作,迪士尼发行,又名《汽车总动员》)海报如出一辙,动画主人公相似度甚高,该片被诸多影迷质疑抄袭,争论甚至引发国外媒体关注。7月24日将在广东省美术馆开办《世界动漫的中国学派》展览,会以众多动漫大师的手稿,为今天的动漫界带来启发。据悉,展览中95%以上的纸质展品都是手稿,带着大师们亲手绘制时的笔触、结构和灵气,包括万籁鸣的18幅《猴子捞月》系列连环画手稿、贺友直的28幅《小二黑结婚》连环画手稿、廖冰兄的12幅《十二生肖》漫画手稿、水墨动画《山水情》的31幅绘画手稿、动画片《葫芦兄弟》的美术原稿等,而国外知名的动漫作品如《丁丁·蓝莲花》、《蓝精灵》、《安徒生童话·拇指姑娘》、《天空之城》等也都有手稿参展。展览策展人、中国美协动漫艺委会副主任金城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把科学态度引进到动漫创作中羊城晚报:“中外动漫艺术展”的由来是怎样的?金城:在这十年间,我们的动漫发展走了一些弯路,所谓“产量大国”,过度地强调了动漫的产业功能,忽视了它的艺术功能。我认为,一开始就不应该将之作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去规划,而应该作为一个有责任、有艺术激情的创意来支持、扶持。我跟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一起策划《世界动漫的中国学派》,把中国动漫和外国动漫中的优秀作品放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展示,让一般公众、动漫爱好者、专业人士自由地感受、欣赏。展出的作品包括全世界动漫人心中的殿堂级人物宫崎骏的手稿原作。通过手稿你可以发现,宫崎骏那么大腕级别的艺术家,对于一个重复的动画镜头,都坚持手绘十幅甚至几十幅重复的手稿。人物从远到近,动作表情上微小的变化,老爷子都是亲力亲为地进行这些可以说是机械般的工作。我们中国的创意人才,有这么一种脚踏实地的工作方式,有这么一种对于艺术执着追求的初心吗?羊城晚报:所以说举办“中外动漫艺术展”就是希望为中国动漫提供一些借鉴?金城:是的。如果说今天我们的动漫行业基本都是做快餐,那么人家宫崎骏、好莱坞都是在做营养餐。《超能陆战队》、《冰雪奇缘》每一部新片,都让观众投入一种心灵旅程。即将上映的《功夫熊猫三》会让大家铆足了劲去看。这是动画片的魅力,真正能让我们进入到一种日常生活不可及、真人表演达不到的剧情故事当中。因此,今天的人们对于好的作品,是有着足够的期待、热情,也有着足够的金钱去支持的。动漫市场是存在的,一头热地去抓市场没有意义,我们需要更多地搞好创作。在这次展出当中,还可以看到欧洲最有名气的作品——《丁丁历险记》手稿。《丁丁历险记》的作者埃尔热先生,专门请当时还没出名的艺术家张聪明,一起来完成有关中国的场景、道具的刻画。可以说,西方的艺术家在很大程度上,把科学的态度引进到动漫创作之中,而我们的创作人最多只是娱乐的态度。好的动漫作品无一不是艺术创作者浇灌心血打磨出来的,而国内不负责任地抄袭、山寨的现象之多之恶劣,已经到了不仅仅是市场对它说“不”的程度,更到了急需让我们重视怎样引导动漫制作,如何规划动漫产业的地步。动漫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赚钱羊城晚报:国产动画《汽车人总动员》被指抄袭皮克斯动画《汽车总动员》,两部动画电影不仅片名类似,连海报、汽车人主角造型等都如出一辙。您怎么看这个现象?金城:在漫画中,艺术家或工作室主导的模式较多,基本上不存在抄袭剽窃的问题。而在动画中,商人主导、以逐利为目的情况就很明显。在他们看来,做动画就像山寨厂商模仿生产外国奢侈品品牌一样。在我看来,这就是因为中国动画公司的机制和国外的情况不一样。在国外,大多以由艺术家或工作室主导,即便是商业最成功的迪士尼,都是一群怀揣梦想、有自己艺术理念的人聚集在一起。我们看到,皮克斯、梦工厂,日本的宫崎骏吉卜力工作室都是这样。他们耗费大量心血、时间,打磨出一部首先能感动自己的作品,然后才能一上市就获得成功。而我们恰恰相反。我们的运营机制上有问题,体现为大多数以盈利为导向,把动漫当成一门生意来做,没有感动自己,也没有让自己产生激情。我入行多年,感觉真的要赚钱,没有梦想、激情,没有艺术素养的人,还是去选择其他更好赚钱的领域。实际上,动漫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赚钱。羊城晚报:“成功”抄袭的例子多吗?金城:不会成功的,也不可能成功的。动画说到底,最终还是需要通过艺术的表现力感染人,不是说组装几个零件就可以成为一个产品这么简单。它要有灵魂,这个灵魂就是艺术家投注在一部作品中的思想、才华,并要有独特的表现形式。而这些恰恰是无法山寨模仿的。通过组装零件的方式去制作动画,得出来的最多就是一个躯壳。而动画的成功靠的恰恰不是零件,而是灵魂。我们现在强调产业概念,令不少人对这个市场有了很大的期待,甚至掏出很多的“零花钱”支撑这个所谓的产业。结果发现没有拿出什么好东西让消费者真正喜欢的。久而久之,这反而在透支消费者的热情,也对不住消费者。动漫其实和其他绝大部分的行业一样,其中的70%-80%是不赚钱的,真正赚钱的好的动画片、非常畅销的漫画,也就那么一些作品,都是属于金字塔的顶端。把动漫当作摇钱树,实际上只是某些人一厢情愿的幻想。羊城晚报:国产动漫也有一些卖座的作品,比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但人们对这类动画片的评价也不一样。金城:这是因为我们成功的作品太少了,只有那么几部像《喜羊羊与灰太狼》那样相对成功作品,人们因此对它们寄予了太多的厚望,这是它们所不能承受的。这种片子在中国这么卖座,拿到国外去,虽然也可能是一部好的喜剧类型片,但它只是青少年的娱乐动画。就像日本的《蜡笔小新》也很不错,但要把它和宫崎骏的片子比,无论是表现力、思想性,都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所以,我认为是我们的优秀作品太少了,才导致《喜羊羊与灰太狼》承受了太多的压力,这是不应该出现的情况。动漫没有艺术就无法立足羊城晚报:在今天越来越发达的电脑技术面前,像宫崎骏那样坚持手工作坊式的创作,甚至坚持作品全部以手绘完成,已经非常稀少了。金城:情况不是这样的。对于手绘的看法,国内和国外的确有点两重天。我参观过不少国外的动画公司工作室,无一不提倡手绘,哪里都是手绘作品,感觉铺天盖地的。国外很重视手绘,大艺术家没有不手绘的,年轻人的目标是成为大艺术家,自然也没有不重视手绘的。进入动漫这个领域,首先应是有艺术才华、艺术理想的人,只掌握一些设计技巧、后期技术是不会被招进来的。当年中国上海美影厂也都是一些艺术家聚集在一起,这是艺术氛围的问题。在中国公司里,很少见到手绘作品。这一点恰恰是中国人的误解,不仅一般的观众误解,连这一行里面的人都以为用电脑、3D技术可以取代一切。其实,技术归根结底只是一种工具。电脑技术也是建立在艺术家的创作和想象力的基础之上,3D技术体现的,依然是艺术家的世界观、价值观。对艺术角色的塑造、造型的推敲不是任何工具可以解决的。越是在互联网、高科技的时代,手绘反而愈加珍贵愈加重要,不是说随着技术的发展,就可以渐渐把它忽略了。艺术对于动漫的未来是十分重要的。羊城晚报:在美国,大的动画公司在推广高质量动画片的时候,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以逐利为目的的动画公司是如何对待动画的艺术性的?金城:他们其实有平衡的一面。好莱坞的动画公司,无论是梦工厂、迪士尼,还是蓝天工作室,在我的理解里,他们首先有一个前提,就是没有艺术,动漫作品难以立足,这已经成为了他们企业的价值观和基本立场。国外凡是成功的动画公司,都是首先把艺术作为动画的底线,只有技术的动画只是一个躯壳,难以唤起人们对你的作品的喜爱。现在也很流行通过营销手法,赚来一点观众和票房,有的观众会被营销吸引来看你的东西,但那只是一时的。所以老牌的大公司,都是明白这个道理,就像欧洲的奢侈品品牌一样,都坚守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和理念。发自内心的喜欢,才能感动别人羊城晚报:动漫角色形象是动漫作品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您怎么看今天中外动漫角色形象塑造的差异?金城:今天中国人做动漫角色造型几乎都是拍脑门的,几个年轻人关在屋子里,上网看看别人怎么做的,然后模仿别人做。世界上永远没有模仿别人能够得到成功的事,一定是独立的创意才能冒出头。怎么才能有创意呢?依我所知,就“大白”这个形象的走路细节而言,就动用了大数据的方式。迪士尼搜集了多种走路的方式,比如三岁儿童的走路方式,比如企鹅怎么走路 ,他们的脚丫怎么落地,肌肉的运动,等等细节,然后嫁接到他们的角色上,再进行多次的对比、修改,最终选择了以企鹅走路的姿势为原型。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今天的动漫艺术家、动画片的导演、美术设计,要像科学家一样,有着科学分析、科学的思维。又比如说《丁丁历险记》的作者埃尔热先生,他在漫画里面设计了飞机的形象,当时是没有飞机的,但后来被科学家所采用,也就是说,他对飞行技术的精确把握,确实到了科学家一样的地步。中国的动画公司,似乎很少会使用这样的方式,更别说愿意投入心血和资金这样做一部作品,因而他们往往最终也赚不了钱。羊城晚报:当把中外动漫的经典形象放在一起看时,您的感觉是怎样的?金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中国的动画连环画,全部都是有生命力的。今年我们到了法国、俄罗斯办展览,这些中国传统动画,比如《三毛流浪记》、《牧笛》、《大闹天宫》,等等,即便今天拿出来,依然对人们具有感染力。回过头看,当初在创作这些作品的时候,那个模式事实上是和国外一样的。也就说,他们前期在创作的阶段,一定是对一个作品反复打磨直至成功,才把它投入到后期的生产阶段。这种特别注重前期研发的模式,和今天的国外是一样的。可是,如今我们的动漫制作却不重视研发了,决策都是老板拍脑门。其实谁拍脑门都没有用,因为动漫首先是你得自己发自内心地喜欢,然后才能感动别人。总的来说,中国的动漫创作者在历史上,一度能够沉下心来,把一根草、一片云彩都做出生命力来。而今天我们一年生产20多万分钟的动画,却几乎看不到一片感动你的云彩了。中外知名动漫形象龙猫《龙猫》是吉卜力工作室于1988年推出的一部动画电影,由宫崎骏执导。电影描写的是日本在经济高度发展前存在的美丽自然,那个只有孩子才能看见的不可思议世界,因为唤起观众的乡愁而广受大众欢迎。老夫子《老夫子》,作者王泽,是在华人社区中十分著名的漫画。它画风诙谐地呈现了六十年以来华人生活的底蕴与人生百态,风靡香港。其中,老夫子、大番薯和秦先生都是王泽笔下的人物,本来各自成书,毫无关连,后来都被安排在《老夫子》出现,成为好友。老夫子漫画严肃地表达了对上个世纪60—80年代间香港社会的看法,批评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种种弊端。蓝精灵《蓝精灵》1958年由比利时漫画家贝约及其夫人共同创作。蓝精灵是一群由100多个深蓝色肤色、三个苹果高的人形小生物所组成的精灵群体。他们的生活原本该是完美的,然而,有一个坏巫师名叫格格巫,整天想办法要抓这些小精灵,他养的宠物阿兹猫总是想把蓝精灵当点心吃掉。于是性格各异的蓝精灵与邪恶的魔法师格格巫及他的坏猫阿兹猫之间,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较量,故事情节由此展开。丁丁历险记《丁丁历险记》是比利时画家埃尔热的著名系列漫画作品。故事的灵感来自于丹麦作家和演员帕勒·哈尔德的环球旅行经历,当时年仅15岁的他用44天环游了世界。《丁丁历险记》自1929年1月10日起在比利时报纸上开始双周连载,这个乐观而富于冒险精神的小记者和他的忠实爱犬——白雪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丁丁历险记》的故事虽然已有百年历史,但时到今天仍然拥有相当多的爱好者和纪念者,在欧洲,这个系列漫画仍在不断重版之中。蝙蝠侠蝙蝠侠由鲍勃·凯恩和比尔·芬格创作,是一名虚构的超级英雄角色。角色首次登场于1939年5月的《侦探漫画》,最初被称为“蝙蝠人”,后来还有“黑暗骑士”、“世界最伟大的侦探”等其他称号。蝙蝠侠如今已经是美国文化的代表之一。三毛流浪记《三毛流浪记》是中国漫画家张乐平于1935年创作的,其主角“三毛”到现在仍然是中国最著名和受人喜爱的虚构人物之一。《三毛流浪记》所说的是原为富家子弟的12-15岁少年三毛因为日本侵略而失去了父母,沦陷为孤儿,多次寻找母亲未果。他曾经做过多种苦力,例如擦鞋工等,但多次被地痞、日本军人等陷害。张乐平想表达对年轻难民的关注,尤其是在街上流浪的孤儿,他们命运的大转变都是发生在1949年以后。
金城象 《猫和老鼠》中的主角 《千与千寻》剧照最近,日本最新动画电影《哆啦A梦:伴我同行》风靡大陆各大院线,与此同时,刚刚推出的国产动画电影《汽车人总动员》却被人质疑“抄袭”美国动画电影《赛车总动员》,关于动漫影视剧的“原创力”话题再度引起热议。到底如何评价本土动漫的创作水准?瓶颈何在?一场包括宫崎骏等“大腕”手稿在内的正在广东美术馆开办的《世界动漫的中国学派》展览,也许能为此话题带来启示。7月3日,一部叫《汽车人总动员》的国产动画电影悄然上映,上映后票房并不理想,但却因为它的一张海报掀起轩然大波——由于《汽车人总动员》电影海报与皮克斯著名动画电影《赛车总动员》(由皮克斯制作,迪士尼发行,又名《汽车总动员》)海报如出一辙,动画主人公相似度甚高,该片被诸多影迷质疑抄袭,争论甚至引发国外媒体关注。7月24日将在广东省美术馆开办《世界动漫的中国学派》展览,会以众多动漫大师的手稿,为今天的动漫界带来启发。据悉,展览中95%以上的纸质展品都是手稿,带着大师们亲手绘制时的笔触、结构和灵气,包括万籁鸣的18幅《猴子捞月》系列连环画手稿、贺友直的28幅《小二黑结婚》连环画手稿、廖冰兄的12幅《十二生肖》漫画手稿、水墨动画《山水情》的31幅绘画手稿、动画片《葫芦兄弟》的美术原稿等,而国外知名的动漫作品如《丁丁·蓝莲花》、《蓝精灵》、《安徒生童话·拇指姑娘》、《天空之城》等也都有手稿参展。展览策展人、中国美协动漫艺委会副主任金城接受羊城晚报记者专访——把科学态度引进到动漫创作中羊城晚报:“中外动漫艺术展”的由来是怎样的?金城:在这十年间,我们的动漫发展走了一些弯路,所谓“产量大国”,过度地强调了动漫的产业功能,忽视了它的艺术功能。我认为,一开始就不应该将之作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去规划,而应该作为一个有责任、有艺术激情的创意来支持、扶持。我跟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一起策划《世界动漫的中国学派》,把中国动漫和外国动漫中的优秀作品放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展示,让一般公众、动漫爱好者、专业人士自由地感受、欣赏。展出的作品包括全世界动漫人心中的殿堂级人物宫崎骏的手稿原作。通过手稿你可以发现,宫崎骏那么大腕级别的艺术家,对于一个重复的动画镜头,都坚持手绘十幅甚至几十幅重复的手稿。人物从远到近,动作表情上微小的变化,老爷子都是亲力亲为地进行这些可以说是机械般的工作。我们中国的创意人才,有这么一种脚踏实地的工作方式,有这么一种对于艺术执着追求的初心吗?羊城晚报:所以说举办“中外动漫艺术展”就是希望为中国动漫提供一些借鉴?金城:是的。如果说今天我们的动漫行业基本都是做快餐,那么人家宫崎骏、好莱坞都是在做营养餐。《超能陆战队》、《冰雪奇缘》每一部新片,都让观众投入一种心灵旅程。即将上映的《功夫熊猫三》会让大家铆足了劲去看。这是动画片的魅力,真正能让我们进入到一种日常生活不可及、真人表演达不到的剧情故事当中。因此,今天的人们对于好的作品,是有着足够的期待、热情,也有着足够的金钱去支持的。动漫市场是存在的,一头热地去抓市场没有意义,我们需要更多地搞好创作。在这次展出当中,还可以看到欧洲最有名气的作品——《丁丁历险记》手稿。《丁丁历险记》的作者埃尔热先生,专门请当时还没出名的艺术家张聪明,一起来完成有关中国的场景、道具的刻画。可以说,西方的艺术家在很大程度上,把科学的态度引进到动漫创作之中,而我们的创作人最多只是娱乐的态度。好的动漫作品无一不是艺术创作者浇灌心血打磨出来的,而国内不负责任地抄袭、山寨的现象之多之恶劣,已经到了不仅仅是市场对它说“不”的程度,更到了急需让我们重视怎样引导动漫制作,如何规划动漫产业的地步。动漫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赚钱羊城晚报:国产动画《汽车人总动员》被指抄袭皮克斯动画《汽车总动员》,两部动画电影不仅片名类似,连海报、汽车人主角造型等都如出一辙。您怎么看这个现象?金城:在漫画中,艺术家或工作室主导的模式较多,基本上不存在抄袭剽窃的问题。而在动画中,商人主导、以逐利为目的情况就很明显。在他们看来,做动画就像山寨厂商模仿生产外国奢侈品品牌一样。在我看来,这就是因为中国动画公司的机制和国外的情况不一样。在国外,大多以由艺术家或工作室主导,即便是商业最成功的迪士尼,都是一群怀揣梦想、有自己艺术理念的人聚集在一起。我们看到,皮克斯、梦工厂,日本的宫崎骏吉卜力工作室都是这样。他们耗费大量心血、时间,打磨出一部首先能感动自己的作品,然后才能一上市就获得成功。而我们恰恰相反。我们的运营机制上有问题,体现为大多数以盈利为导向,把动漫当成一门生意来做,没有感动自己,也没有让自己产生激情。我入行多年,感觉真的要赚钱,没有梦想、激情,没有艺术素养的人,还是去选择其他更好赚钱的领域。实际上,动漫没有想象中那么好赚钱。羊城晚报:“成功”抄袭的例子多吗?金城:不会成功的,也不可能成功的。动画说到底,最终还是需要通过艺术的表现力感染人,不是说组装几个零件就可以成为一个产品这么简单。它要有灵魂,这个灵魂就是艺术家投注在一部作品中的思想、才华,并要有独特的表现形式。而这些恰恰是无法山寨模仿的。通过组装零件的方式去制作动画,得出来的最多就是一个躯壳。而动画的成功靠的恰恰不是零件,而是灵魂。我们现在强调产业概念,令不少人对这个市场有了很大的期待,甚至掏出很多的“零花钱”支撑这个所谓的产业。结果发现没有拿出什么好东西让消费者真正喜欢的。久而久之,这反而在透支消费者的热情,也对不住消费者。动漫其实和其他绝大部分的行业一样,其中的70%-80%是不赚钱的,真正赚钱的好的动画片、非常畅销的漫画,也就那么一些作品,都是属于金字塔的顶端。把动漫当作摇钱树,实际上只是某些人一厢情愿的幻想。羊城晚报:国产动漫也有一些卖座的作品,比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但人们对这类动画片的评价也不一样。金城:这是因为我们成功的作品太少了,只有那么几部像《喜羊羊与灰太狼》那样相对成功作品,人们因此对它们寄予了太多的厚望,这是它们所不能承受的。这种片子在中国这么卖座,拿到国外去,虽然也可能是一部好的喜剧类型片,但它只是青少年的娱乐动画。就像日本的《蜡笔小新》也很不错,但要把它和宫崎骏的片子比,无论是表现力、思想性,都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所以,我认为是我们的优秀作品太少了,才导致《喜羊羊与灰太狼》承受了太多的压力,这是不应该出现的情况。动漫没有艺术就无法立足羊城晚报:在今天越来越发达的电脑技术面前,像宫崎骏那样坚持手工作坊式的创作,甚至坚持作品全部以手绘完成,已经非常稀少了。金城:情况不是这样的。对于手绘的看法,国内和国外的确有点两重天。我参观过不少国外的动画公司工作室,无一不提倡手绘,哪里都是手绘作品,感觉铺天盖地的。国外很重视手绘,大艺术家没有不手绘的,年轻人的目标是成为大艺术家,自然也没有不重视手绘的。进入动漫这个领域,首先应是有艺术才华、艺术理想的人,只掌握一些设计技巧、后期技术是不会被招进来的。当年中国上海美影厂也都是一些艺术家聚集在一起,这是艺术氛围的问题。在中国公司里,很少见到手绘作品。这一点恰恰是中国人的误解,不仅一般的观众误解,连这一行里面的人都以为用电脑、3D技术可以取代一切。其实,技术归根结底只是一种工具。电脑技术也是建立在艺术家的创作和想象力的基础之上,3D技术体现的,依然是艺术家的世界观、价值观。对艺术角色的塑造、造型的推敲不是任何工具可以解决的。越是在互联网、高科技的时代,手绘反而愈加珍贵愈加重要,不是说随着技术的发展,就可以渐渐把它忽略了。艺术对于动漫的未来是十分重要的。羊城晚报:在美国,大的动画公司在推广高质量动画片的时候,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以逐利为目的的动画公司是如何对待动画的艺术性的?金城:他们其实有平衡的一面。好莱坞的动画公司,无论是梦工厂、迪士尼,还是蓝天工作室,在我的理解里,他们首先有一个前提,就是没有艺术,动漫作品难以立足,这已经成为了他们企业的价值观和基本立场。国外凡是成功的动画公司,都是首先把艺术作为动画的底线,只有技术的动画只是一个躯壳,难以唤起人们对你的作品的喜爱。现在也很流行通过营销手法,赚来一点观众和票房,有的观众会被营销吸引来看你的东西,但那只是一时的。所以老牌的大公司,都是明白这个道理,就像欧洲的奢侈品品牌一样,都坚守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和理念。发自内心的喜欢,才能感动别人羊城晚报:动漫角色形象是动漫作品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您怎么看今天中外动漫角色形象塑造的差异?金城:今天中国人做动漫角色造型几乎都是拍脑门的,几个年轻人关在屋子里,上网看看别人怎么做的,然后模仿别人做。世界上永远没有模仿别人能够得到成功的事,一定是独立的创意才能冒出头。怎么才能有创意呢?依我所知,就“大白”这个形象的走路细节而言,就动用了大数据的方式。迪士尼搜集了多种走路的方式,比如三岁儿童的走路方式,比如企鹅怎么走路 ,他们的脚丫怎么落地,肌肉的运动,等等细节,然后嫁接到他们的角色上,再进行多次的对比、修改,最终选择了以企鹅走路的姿势为原型。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今天的动漫艺术家、动画片的导演、美术设计,要像科学家一样,有着科学分析、科学的思维。又比如说《丁丁历险记》的作者埃尔热先生,他在漫画里面设计了飞机的形象,当时是没有飞机的,但后来被科学家所采用,也就是说,他对飞行技术的精确把握,确实到了科学家一样的地步。中国的动画公司,似乎很少会使用这样的方式,更别说愿意投入心血和资金这样做一部作品,因而他们往往最终也赚不了钱。羊城晚报:当把中外动漫的经典形象放在一起看时,您的感觉是怎样的?金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中国的动画连环画,全部都是有生命力的。今年我们到了法国、俄罗斯办展览,这些中国传统动画,比如《三毛流浪记》、《牧笛》、《大闹天宫》,等等,即便今天拿出来,依然对人们具有感染力。回过头看,当初在创作这些作品的时候,那个模式事实上是和国外一样的。也就说,他们前期在创作的阶段,一定是对一个作品反复打磨直至成功,才把它投入到后期的生产阶段。这种特别注重前期研发的模式,和今天的国外是一样的。可是,如今我们的动漫制作却不重视研发了,决策都是老板拍脑门。其实谁拍脑门都没有用,因为动漫首先是你得自己发自内心地喜欢,然后才能感动别人。总的来说,中国的动漫创作者在历史上,一度能够沉下心来,把一根草、一片云彩都做出生命力来。而今天我们一年生产20多万分钟的动画,却几乎看不到一片感动你的云彩了。中外知名动漫形象龙猫《龙猫》是吉卜力工作室于1988年推出的一部动画电影,由宫崎骏执导。电影描写的是日本在经济高度发展前存在的美丽自然,那个只有孩子才能看见的不可思议世界,因为唤起观众的乡愁而广受大众欢迎。老夫子《老夫子》,作者王泽,是在华人社区中十分著名的漫画。它画风诙谐地呈现了六十年以来华人生活的底蕴与人生百态,风靡香港。其中,老夫子、大番薯和秦先生都是王泽笔下的人物,本来各自成书,毫无关连,后来都被安排在《老夫子》出现,成为好友。老夫子漫画严肃地表达了对上个世纪60—80年代间香港社会的看法,批评中西文化交流中的种种弊端。蓝精灵《蓝精灵》1958年由比利时漫画家贝约及其夫人共同创作。蓝精灵是一群由100多个深蓝色肤色、三个苹果高的人形小生物所组成的精灵群体。他们的生活原本该是完美的,然而,有一个坏巫师名叫格格巫,整天想办法要抓这些小精灵,他养的宠物阿兹猫总是想把蓝精灵当点心吃掉。于是性格各异的蓝精灵与邪恶的魔法师格格巫及他的坏猫阿兹猫之间,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较量,故事情节由此展开。丁丁历险记《丁丁历险记》是比利时画家埃尔热的著名系列漫画作品。故事的灵感来自于丹麦作家和演员帕勒·哈尔德的环球旅行经历,当时年仅15岁的他用44天环游了世界。《丁丁历险记》自1929年1月10日起在比利时报纸上开始双周连载,这个乐观而富于冒险精神的小记者和他的忠实爱犬——白雪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兴趣。《丁丁历险记》的故事虽然已有百年历史,但时到今天仍然拥有相当多的爱好者和纪念者,在欧洲,这个系列漫画仍在不断重版之中。蝙蝠侠蝙蝠侠由鲍勃·凯恩和比尔·芬格创作,是一名虚构的超级英雄角色。角色首次登场于1939年5月的《侦探漫画》,最初被称为“蝙蝠人”,后来还有“黑暗骑士”、“世界最伟大的侦探”等其他称号。蝙蝠侠如今已经是美国文化的代表之一。三毛流浪记《三毛流浪记》是中国漫画家张乐平于1935年创作的,其主角“三毛”到现在仍然是中国最著名和受人喜爱的虚构人物之一。《三毛流浪记》所说的是原为富家子弟的12-15岁少年三毛因为日本侵略而失去了父母,沦陷为孤儿,多次寻找母亲未果。他曾经做过多种苦力,例如擦鞋工等,但多次被地痞、日本军人等陷害。张乐平想表达对年轻难民的关注,尤其是在街上流浪的孤儿,他们命运的大转变都是发生在1949年以后。
月初,宫崎骏宣布正式隐退。作为日本动画电影的灵魂人物,宫崎骏的每一次传出退休消息,都能引起关于接班人的热议。遗憾的是,曾受宫崎骏青睐、监督了《侧耳倾听》的近藤喜文不幸于1998年早逝,而因创造了《千年女优》而享誉动画界的今敏同样难逃命运的魔爪,于2010年辞世。到底哪一位动漫导演能成为宫崎骏的接班人和日本动画电影的领军人物?●庵野秀明(53岁): 最被看好的接班人代表作:《新世纪福音战士》、《冒险少女娜汀亚(剧场版)》早年庵野秀明被招去为宫崎骏画《风之谷》,宫崎骏让他负责画巨神兵。后与宫崎骏有矛盾。这个自谦的天才在多年以后以一部惊世骇俗的《新世纪福音战士》改写了动漫史,且在剧场版上映时与《幽灵公主》同档竞技。《新世纪福音战士》以复杂的情节构思、晦涩的人物对白、玄妙的世界观构架而引人注目,其剧情设计不断被日后的动画所模仿,且在思想层面上所涉及的世界毁灭预言、对神的复杂矛盾态度等都使之具有前所未有的哲学深度。吉卜力的电影制作人铃木敏夫称,“今后十年将是庵野秀明的时代!”近期动态:庵野秀明在《起风了》担任配音,还有意拍《风之谷》的续集。●大友克洋(59岁): 手绘画风最接近宫崎骏代表作:《蒸汽男孩》、《阿基拉》、《大都会》在手绘漫画领域,大友克洋的影响力仅次于手冢治虫,而在动画电影上,也一再有人将他冠为宫崎骏的接班人。以《蒸汽男孩》为例,影片对机器世界的描绘让人想起宫崎骏的《哈尔的移动城堡》,而少年用科技阻止战争的做法以及影片对只重利益的商人、丧失正义价值观的科学家父亲的批判等,都与宫崎骏的作品异曲同工。大友克洋对机器有着执着的迷恋,以此为外衣质询着科技与人类的复杂关系。此外,他全手绘的画面风格也与宫崎骏十分相似。近期动态:新作《短暂和平》今年7月上映,获得好口碑。●押井守(62岁): 作品承载哲学思考代表作:《攻壳机动队》、《机动警察》押井守没有其他日本动画导演的绘画功底,但却利用数码技术与电影化视听控制能力创造了阴暗冰冷的未来世界图景,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里总是承载着深刻的哲学思考,追问着“现实与虚构”、“生命与机器”、“人与世界”等辩证问题。代表作《攻壳机动队》展示了灰暗的未来城市街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情况下人却面临着难以摆脱的宿命。近期动态:新作《最后的德鲁伊:加尔姆战争》明年上映。●高畑勋(78岁): 与宫崎骏同辈的大师代表作:《萤火虫之墓》、《岁月的童话》、《百变狸猫》、《我的邻居山田君》1985年与宫崎骏共创吉卜力工作室的高畑勋,担任了《天空之城》等经典作品的制作人,而他自己执导的《萤火虫之墓》则以一种有别于宫崎骏的现实主义风格朴实真挚地描绘了战火中相依为命的兄妹情感,感人肺腑;其《岁月的童话》同样将焦点对准了普通人,且深入更为日常的平淡生活里,细腻描绘一个女孩的童年记忆与生活感触。随后的《百变狸猫》则展现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热闹张扬中将动物、鬼怪、法术以及其他日本传统文化给予结合,探讨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可以说是在偏离自己写实路线的同时创造性地发扬宫崎骏的风格。近期动态:新作《辉姬夜物语》即将公映,外界一致看好票房。●渡边信一郎(48岁) 富有冒险精神代表作:《超时空要塞》、《星际牛仔》渡边信一郎在1995年与河森正治联合执导的《超时空要塞PLUS》,通过野心勃勃的虚拟歌星莎朗对人的诱惑来探讨人的意志与生存价值。影片画工精良,有些作战镜头尤为绚烂,大量引入电脑动画的做法使其带有实验的性质。他的《星际牛仔》在制作之时甚至被认为是太过冒险的作品而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影片结尾时的太空华尔兹片段让人想起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2004年他还参与拍摄了《黑客帝国动画版》。近期动态:暂无新作问世。●新海诚(40岁):永远的小清新范儿代表作:《秒速五厘米》、《言语之庭》新海诚的作品常弥漫着淡淡的忧伤,他擅长描写人物细腻的内心情感,内心独白的使用较频繁,无论对自然景物还是对生活细节都有独特而细致的观察与想象。他极其注重光线与色彩的运用,譬如雾光、夕阳、午后树下的光斑等富有层次的自然光,而灯光的设计也同样基于情节与人物情感的需要而变化多端。所有这些元素共同铸造了影片的视觉效果,因而有人说他的作品每一个画面都可以用来做墙纸。近期动态:新作《言语之庭》开始讲故事,被业内看好。●宫崎吾朗(46岁):进步中的新人代表作:《虞美人盛开的山坡》、《地海战记》作为宫崎骏的儿子,宫崎吾朗直到2006年才推出了自己的处女作《地海战记》,除了继承父亲清新秀丽的手绘画风外,在故事上也可以看到其受父亲自然环保观念等影响。但2011年推出的《虞美人盛开的山坡》却难再受到宽容对待,影片像是宫崎骏与高畑勋的低端合体,画风上像极了宫崎骏却缺乏引人注目的视觉元素与想象力,故事上平淡舒缓让人想起《岁月的童话》,却缺乏娓娓道来的叙事功力及细腻有度的情感抒发。近期动态:无长片作品问世。记者观察好故事才有未来◎ 尹春芳日本动画电影风靡全球。其无论在制作方面的技术、市场、国民需求还是资金投入的方面都是大手笔。诸多硬件投入的背后,人才问题从未被忽视。相比于好莱坞的流水线式的作业产品,日本动画电影保存了强烈的民族性和东方风格,这本来取之于中国的文化被日本完整清晰且生动地反映在电影中,值得深思。最典型的代表便是宫崎骏,《千与千寻》中展现了东方神韵和禅宗;细田守的《夏日大作战》呈现的伦理观是孔孟之道的根本。人才的前仆后继令日本动画电影的风格呈现多元化,押井守的“蒸汽朋克”、今敏的“现实与虚幻”、新海诚的“视觉至上”、庵野秀明的“哲学深意”……,这些丰富了日本动画电影的内容。抛去技术、想象力、资金这些元素之后,我们会发现,一部动画电影最终能打动人心的秘诀还在于讲了一个好故事。好故事决定了一部电影的未来。可惜的是,这条世界公认的准则在中国并不成立,无论是动画电影,还是普通电影。
月初,宫崎骏宣布正式隐退。作为日本动画电影的灵魂人物,宫崎骏的每一次传出退休消息,都能引起关于接班人的热议。遗憾的是,曾受宫崎骏青睐、监督了《侧耳倾听》的近藤喜文不幸于1998年早逝,而因创造了《千年女优》而享誉动画界的今敏同样难逃命运的魔爪,于2010年辞世。到底哪一位动漫导演能成为宫崎骏的接班人和日本动画电影的领军人物?●庵野秀明(53岁): 最被看好的接班人代表作:《新世纪福音战士》、《冒险少女娜汀亚(剧场版)》早年庵野秀明被招去为宫崎骏画《风之谷》,宫崎骏让他负责画巨神兵。后与宫崎骏有矛盾。这个自谦的天才在多年以后以一部惊世骇俗的《新世纪福音战士》改写了动漫史,且在剧场版上映时与《幽灵公主》同档竞技。《新世纪福音战士》以复杂的情节构思、晦涩的人物对白、玄妙的世界观构架而引人注目,其剧情设计不断被日后的动画所模仿,且在思想层面上所涉及的世界毁灭预言、对神的复杂矛盾态度等都使之具有前所未有的哲学深度。吉卜力的电影制作人铃木敏夫称,“今后十年将是庵野秀明的时代!”近期动态:庵野秀明在《起风了》担任配音,还有意拍《风之谷》的续集。●大友克洋(59岁): 手绘画风最接近宫崎骏代表作:《蒸汽男孩》、《阿基拉》、《大都会》在手绘漫画领域,大友克洋的影响力仅次于手冢治虫,而在动画电影上,也一再有人将他冠为宫崎骏的接班人。以《蒸汽男孩》为例,影片对机器世界的描绘让人想起宫崎骏的《哈尔的移动城堡》,而少年用科技阻止战争的做法以及影片对只重利益的商人、丧失正义价值观的科学家父亲的批判等,都与宫崎骏的作品异曲同工。大友克洋对机器有着执着的迷恋,以此为外衣质询着科技与人类的复杂关系。此外,他全手绘的画面风格也与宫崎骏十分相似。近期动态:新作《短暂和平》今年7月上映,获得好口碑。●押井守(62岁): 作品承载哲学思考代表作:《攻壳机动队》、《机动警察》押井守没有其他日本动画导演的绘画功底,但却利用数码技术与电影化视听控制能力创造了阴暗冰冷的未来世界图景,更重要的是,他的作品里总是承载着深刻的哲学思考,追问着“现实与虚构”、“生命与机器”、“人与世界”等辩证问题。代表作《攻壳机动队》展示了灰暗的未来城市街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情况下人却面临着难以摆脱的宿命。近期动态:新作《最后的德鲁伊:加尔姆战争》明年上映。●高畑勋(78岁): 与宫崎骏同辈的大师代表作:《萤火虫之墓》、《岁月的童话》、《百变狸猫》、《我的邻居山田君》1985年与宫崎骏共创吉卜力工作室的高畑勋,担任了《天空之城》等经典作品的制作人,而他自己执导的《萤火虫之墓》则以一种有别于宫崎骏的现实主义风格朴实真挚地描绘了战火中相依为命的兄妹情感,感人肺腑;其《岁月的童话》同样将焦点对准了普通人,且深入更为日常的平淡生活里,细腻描绘一个女孩的童年记忆与生活感触。随后的《百变狸猫》则展现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在热闹张扬中将动物、鬼怪、法术以及其他日本传统文化给予结合,探讨人与自然的微妙关系,可以说是在偏离自己写实路线的同时创造性地发扬宫崎骏的风格。近期动态:新作《辉姬夜物语》即将公映,外界一致看好票房。●渡边信一郎(48岁) 富有冒险精神代表作:《超时空要塞》、《星际牛仔》渡边信一郎在1995年与河森正治联合执导的《超时空要塞PLUS》,通过野心勃勃的虚拟歌星莎朗对人的诱惑来探讨人的意志与生存价值。影片画工精良,有些作战镜头尤为绚烂,大量引入电脑动画的做法使其带有实验的性质。他的《星际牛仔》在制作之时甚至被认为是太过冒险的作品而面临着不小的压力,影片结尾时的太空华尔兹片段让人想起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2004年他还参与拍摄了《黑客帝国动画版》。近期动态:暂无新作问世。●新海诚(40岁):永远的小清新范儿代表作:《秒速五厘米》、《言语之庭》新海诚的作品常弥漫着淡淡的忧伤,他擅长描写人物细腻的内心情感,内心独白的使用较频繁,无论对自然景物还是对生活细节都有独特而细致的观察与想象。他极其注重光线与色彩的运用,譬如雾光、夕阳、午后树下的光斑等富有层次的自然光,而灯光的设计也同样基于情节与人物情感的需要而变化多端。所有这些元素共同铸造了影片的视觉效果,因而有人说他的作品每一个画面都可以用来做墙纸。近期动态:新作《言语之庭》开始讲故事,被业内看好。●宫崎吾朗(46岁):进步中的新人代表作:《虞美人盛开的山坡》、《地海战记》作为宫崎骏的儿子,宫崎吾朗直到2006年才推出了自己的处女作《地海战记》,除了继承父亲清新秀丽的手绘画风外,在故事上也可以看到其受父亲自然环保观念等影响。但2011年推出的《虞美人盛开的山坡》却难再受到宽容对待,影片像是宫崎骏与高畑勋的低端合体,画风上像极了宫崎骏却缺乏引人注目的视觉元素与想象力,故事上平淡舒缓让人想起《岁月的童话》,却缺乏娓娓道来的叙事功力及细腻有度的情感抒发。近期动态:无长片作品问世。记者观察好故事才有未来◎ 尹春芳日本动画电影风靡全球。其无论在制作方面的技术、市场、国民需求还是资金投入的方面都是大手笔。诸多硬件投入的背后,人才问题从未被忽视。相比于好莱坞的流水线式的作业产品,日本动画电影保存了强烈的民族性和东方风格,这本来取之于中国的文化被日本完整清晰且生动地反映在电影中,值得深思。最典型的代表便是宫崎骏,《千与千寻》中展现了东方神韵和禅宗;细田守的《夏日大作战》呈现的伦理观是孔孟之道的根本。人才的前仆后继令日本动画电影的风格呈现多元化,押井守的“蒸汽朋克”、今敏的“现实与虚幻”、新海诚的“视觉至上”、庵野秀明的“哲学深意”……,这些丰富了日本动画电影的内容。抛去技术、想象力、资金这些元素之后,我们会发现,一部动画电影最终能打动人心的秘诀还在于讲了一个好故事。好故事决定了一部电影的未来。可惜的是,这条世界公认的准则在中国并不成立,无论是动画电影,还是普通电影。
日本视频网站“NICONICO动画”决定,将于9月6日向全球直播“吉卜力工作室 宫崎骏监督隐退记者会”,时间为当地时间9月6日周五下午14时(北京时间下午13时)。在9月1日威尼斯电影节上,吉卜力工作室的星野康二社长宣布了著名动画导演宫崎骏即将从长篇动画电影制作中隐退。同时预告宫崎骏将于9月6日在日本举办发表会,亲自向媒体和粉丝宣布隐退。 宫崎骏导演曾经制作过《风之谷》《天空之城》《千与千寻》等名作的宫崎骏导演,是代表了日本的动画监督,被外媒评价为“日本的华尔特迪斯尼”,他的退休在海内外引起很大反响。随着宫崎骏的隐退,7月20日开始在日本上映,目前累计票房88亿日元的《起风了》也成为其最后的长篇动画电影。
日本视频网站“NICONICO动画”决定,将于9月6日向全球直播“吉卜力工作室 宫崎骏监督隐退记者会”,时间为当地时间9月6日周五下午14时(北京时间下午13时)。在9月1日威尼斯电影节上,吉卜力工作室的星野康二社长宣布了著名动画导演宫崎骏即将从长篇动画电影制作中隐退。同时预告宫崎骏将于9月6日在日本举办发表会,亲自向媒体和粉丝宣布隐退。 宫崎骏导演曾经制作过《风之谷》《天空之城》《千与千寻》等名作的宫崎骏导演,是代表了日本的动画监督,被外媒评价为“日本的华尔特迪斯尼”,他的退休在海内外引起很大反响。随着宫崎骏的隐退,7月20日开始在日本上映,目前累计票房88亿日元的《起风了》也成为其最后的长篇动画电影。
宫崎骏的画像和他创作过的各种角色 当地时间9月1日,作为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入围影片,宫崎骏新片《起风了》在丽都岛进行了首映仪式。因为身体抱恙,宫崎骏先生并未亲临现场,而吉卜力工作室主席星野康二先生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在《起风了》之后,宫崎骏将不再拍摄长片。宫崎骏今年72岁,1963年进入东映动画公司,1985年与高畑勋共同创立吉卜力工作室。从事动画多年,宫崎骏及旗下的吉卜力一直坚持手绘2D动画,并为世人供奉了《龙猫》、《千与千寻》、《风之谷》、《悬崖上的金鱼姬》等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在宫崎骏宣布隐退的当下,让我们以关键词的形式,串联起他50年低调却荣耀的半生吧。情结:漫画与飞机宫崎骏的父亲经营着一家军工性质的飞机工厂,从理论上来说,他是个富二代。但由于身体不好,即便幼年享受着极度自由的环境,他也没堕落成一个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少年时期的宫崎骏最大的爱好是画静物,而他最常接触的物件就是飞机。所以很好理解,漫画和飞机这两个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名词,为何会成为他日后割舍不掉的情结。早在大学时代,宫崎骏便表现出对漫画的惊人迷恋。由于大学里没有漫画社,他加入了跟漫画社最接近的儿童文学研究会,社员据说只有他一人。这段时间,宫崎骏的漫画特别高产,还向贷本漫画社投过稿。日后,宫崎骏的名作之一《风之谷》,便是根据自己的漫画改编而来。此外,创意来源于安徒生童话的《悬崖上的金鱼姬》,也跟他加入过儿童文学研究会的经历脱不了干系。当然,漫画生涯对宫崎骏最大的影响,就是让他崇尚2D手绘动画的制作。《悬崖上的金鱼姬》全片共使用17万幅手绘图,由70名员工合力花费一年半时间完成。现在你总能理解,为何宫崎骏的导演作品总是创作奇慢了吧。至于对飞机乃至飞行器的沉溺,就相对比较直观了。吉卜力工作室的名字,便源于二战时期一款意大利侦察机。而《红猪》、《天空之城》、《哈尔的移动城堡》等片,都毫不避嫌地表达了宫崎骏本人赤裸的飞行情结。标识:少女与环保宫崎骏作品大家都很熟悉,各种解读文本也很多,再聊难免老调重弹。他作品中更有意思的东西,反倒是一些“惯性”创作理念,比如总是以少女为主角,总是在聊环保理念。宫崎骏的少女主角代表作毫无疑问是1984年的《风之谷》,谈到为何不把娜乌西卡这个强力战士设计成男性,宫崎骏的回答是,“男性过于好斗,娜乌西卡显然不能那么肤浅。”这句话自此成了宫崎骏作品的标签,除了《天空之城》等少数几部作品,大部分的宫崎骏作品,都在讲着一个小女孩如何带着纯真抵抗世界的故事。环保理念的植入,也一直是宫崎骏电影的母题。《风之谷》的灵感来源于水俣湾汞污染,《千与千寻》讲的则是浪费粮食要受到惩罚的简单道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龙猫等一系列经典形象证明,宫崎骏作品中从来不乏想象力,但他笔下的主角却始终都是相貌普通、能力一般的寻常角色。宫崎骏自己解释说,这样做的目的是,“孩子们看完片子后会相信这个故事,因为主角跟他们一样,都是普通人。”从这点来看,美式动画的猎奇设置和并不落下风的想象力,对比宫崎骏,还是欠缺了一些人文关怀。本人:低调且古怪不要被宫崎骏温暖的作品给骗了,他本人可不是那种笑眯眯的和蔼老人。这倒不是说他脾气不好,而是他因为固执而有点儿捉摸不透。宫崎骏给世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低调。《哈尔的移动城堡》在北美上映前后,老人家随便找了个理由,便全程缺席宣传。算是他人生最高顶点的《千与千寻》,当年上映时得到了首相的捧场,但回过头,宫崎骏一点面子不给,公开批评人家当众念错字的糗事。采访宫崎骏也不是件易事,因为他鲜少接受采访,而且总是能够弄得采访者灰头土脸。曾经有记者想拍马屁,在采访过程中表示,自己和孩子一遍遍看他的动画,结果被宫崎骏一顿批评,“我的片子最好不要看超过两遍,孩子花太多时间在电影上不是好事,这会让他们忽略现实世界”。可以想象,在宫崎骏身边生活,会是怎样的高压体验,这一点他的儿子宫崎吾朗肯定最清楚。吾朗导演处女作上映时,曾被宫崎骏当众批评制作糟糕,两人关系最差时,甚至迎面走路要绕道而行。但我们说了,这是宫崎骏的固执,他绝对不是个坏脾气的人,《悬崖上的金鱼姬》,就是宫崎骏以自己儿子的经历创作的动画。至于环保思想,也是宫崎骏在现实中常提及的东西。他甚至曾经半开玩笑地说,“我想看到东京被大海淹没,NTV(日本电视公司)的电视塔成为孤岛。我想看到曼哈顿成为水下之城……我对这一切感到兴奋。金钱和欲望,所有这一切会走向崩溃,绿色的杂草将接管世界”。>>点击观看宫崎骏经典作品回顾展<<宫崎骏导演作品年表及简评:1979年《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之城》宫崎骏动画长片处女作,根据同名电视动画改编,但却是全新的独立故事。片中的欧式建筑风格,在以后的《天空之城》、《红猪》、《哈尔的移动城堡》中均有展示。1984年《风之谷》根据宫崎骏自己的同名长篇漫画改编,宫崎骏的少女设定和环保理念开始呈现。但影片在北美发行时删减了整整21分钟,另宫崎骏本人十分暴怒。1986年《天空之城》吉卜力工作室的开山作品,灵感来源于《格列佛游记》,片中飞行机器人的设计灵感则来源于雨燕。影片融合了蒸汽朋克、飞行古堡等西式风格,对《红猪》、《哈尔的移动城堡》等片有巨大影响。1988年《龙猫》宫崎骏本人最满意的作品,也是其职业生涯最经典的代表作之一。1989年《魔女宅急便》根据日本作家角野荣子同名作改编,也是宫崎骏首次挑战少女成长的题材。之所以会挑战该题材,是源于宫崎骏在岳父家中消夏时,跟小女孩们一起阅读的体验。1992年《红猪》宫崎骏曾经在采访中表示,《红猪》是最有其本人性格特色的电影,重补拍续集的他,甚至还想过拍《红猪2》。影片根据宫崎骏在一本模型杂志上连载的漫画故事改编而来,原作只是一个名叫《飞空艇时代》的短篇。1997年《幽灵公主》宫崎骏短期隐退后复出首作,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经费最高的作品,票房收入也打破日本本土纪录。此后不久,被当作接班人培养的近藤喜文导演过劳而死,宫崎骏的隐退计划被迫延迟。2001年《千与千寻》宫崎骏第一部成功打入西方、并广受世界范围赞誉的作品。它不仅超越《泰坦尼克号》成为日本最卖座电影,而且拿下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等多个国际大奖。2004年《哈尔的移动城堡》根据戴安娜·维尼·琼斯同名作品改编,同样入围了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提名。2008年《悬崖上的金鱼姬》吉卜力重返手绘的复古大作,拍摄来源于吉卜力成员集体度假时休憩的小城旅馆,灵感则来自安徒生童话。拍片期间,宫崎骏已觉身体不适,每周要定期做三次按摩。2013年《起风了》宫崎骏正式隐退之作。
宫崎骏的画像和他创作过的各种角色 当地时间9月1日,作为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入围影片,宫崎骏新片《起风了》在丽都岛进行了首映仪式。因为身体抱恙,宫崎骏先生并未亲临现场,而吉卜力工作室主席星野康二先生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在《起风了》之后,宫崎骏将不再拍摄长片。宫崎骏今年72岁,1963年进入东映动画公司,1985年与高畑勋共同创立吉卜力工作室。从事动画多年,宫崎骏及旗下的吉卜力一直坚持手绘2D动画,并为世人供奉了《龙猫》、《千与千寻》、《风之谷》、《悬崖上的金鱼姬》等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在宫崎骏宣布隐退的当下,让我们以关键词的形式,串联起他50年低调却荣耀的半生吧。情结:漫画与飞机宫崎骏的父亲经营着一家军工性质的飞机工厂,从理论上来说,他是个富二代。但由于身体不好,即便幼年享受着极度自由的环境,他也没堕落成一个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少年时期的宫崎骏最大的爱好是画静物,而他最常接触的物件就是飞机。所以很好理解,漫画和飞机这两个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名词,为何会成为他日后割舍不掉的情结。早在大学时代,宫崎骏便表现出对漫画的惊人迷恋。由于大学里没有漫画社,他加入了跟漫画社最接近的儿童文学研究会,社员据说只有他一人。这段时间,宫崎骏的漫画特别高产,还向贷本漫画社投过稿。日后,宫崎骏的名作之一《风之谷》,便是根据自己的漫画改编而来。此外,创意来源于安徒生童话的《悬崖上的金鱼姬》,也跟他加入过儿童文学研究会的经历脱不了干系。当然,漫画生涯对宫崎骏最大的影响,就是让他崇尚2D手绘动画的制作。《悬崖上的金鱼姬》全片共使用17万幅手绘图,由70名员工合力花费一年半时间完成。现在你总能理解,为何宫崎骏的导演作品总是创作奇慢了吧。至于对飞机乃至飞行器的沉溺,就相对比较直观了。吉卜力工作室的名字,便源于二战时期一款意大利侦察机。而《红猪》、《天空之城》、《哈尔的移动城堡》等片,都毫不避嫌地表达了宫崎骏本人赤裸的飞行情结。标识:少女与环保宫崎骏作品大家都很熟悉,各种解读文本也很多,再聊难免老调重弹。他作品中更有意思的东西,反倒是一些“惯性”创作理念,比如总是以少女为主角,总是在聊环保理念。宫崎骏的少女主角代表作毫无疑问是1984年的《风之谷》,谈到为何不把娜乌西卡这个强力战士设计成男性,宫崎骏的回答是,“男性过于好斗,娜乌西卡显然不能那么肤浅。”这句话自此成了宫崎骏作品的标签,除了《天空之城》等少数几部作品,大部分的宫崎骏作品,都在讲着一个小女孩如何带着纯真抵抗世界的故事。环保理念的植入,也一直是宫崎骏电影的母题。《风之谷》的灵感来源于水俣湾汞污染,《千与千寻》讲的则是浪费粮食要受到惩罚的简单道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龙猫等一系列经典形象证明,宫崎骏作品中从来不乏想象力,但他笔下的主角却始终都是相貌普通、能力一般的寻常角色。宫崎骏自己解释说,这样做的目的是,“孩子们看完片子后会相信这个故事,因为主角跟他们一样,都是普通人。”从这点来看,美式动画的猎奇设置和并不落下风的想象力,对比宫崎骏,还是欠缺了一些人文关怀。本人:低调且古怪不要被宫崎骏温暖的作品给骗了,他本人可不是那种笑眯眯的和蔼老人。这倒不是说他脾气不好,而是他因为固执而有点儿捉摸不透。宫崎骏给世人最大的印象就是低调。《哈尔的移动城堡》在北美上映前后,老人家随便找了个理由,便全程缺席宣传。算是他人生最高顶点的《千与千寻》,当年上映时得到了首相的捧场,但回过头,宫崎骏一点面子不给,公开批评人家当众念错字的糗事。采访宫崎骏也不是件易事,因为他鲜少接受采访,而且总是能够弄得采访者灰头土脸。曾经有记者想拍马屁,在采访过程中表示,自己和孩子一遍遍看他的动画,结果被宫崎骏一顿批评,“我的片子最好不要看超过两遍,孩子花太多时间在电影上不是好事,这会让他们忽略现实世界”。可以想象,在宫崎骏身边生活,会是怎样的高压体验,这一点他的儿子宫崎吾朗肯定最清楚。吾朗导演处女作上映时,曾被宫崎骏当众批评制作糟糕,两人关系最差时,甚至迎面走路要绕道而行。但我们说了,这是宫崎骏的固执,他绝对不是个坏脾气的人,《悬崖上的金鱼姬》,就是宫崎骏以自己儿子的经历创作的动画。至于环保思想,也是宫崎骏在现实中常提及的东西。他甚至曾经半开玩笑地说,“我想看到东京被大海淹没,NTV(日本电视公司)的电视塔成为孤岛。我想看到曼哈顿成为水下之城……我对这一切感到兴奋。金钱和欲望,所有这一切会走向崩溃,绿色的杂草将接管世界”。>>点击观看宫崎骏经典作品回顾展<<宫崎骏导演作品年表及简评:1979年《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之城》宫崎骏动画长片处女作,根据同名电视动画改编,但却是全新的独立故事。片中的欧式建筑风格,在以后的《天空之城》、《红猪》、《哈尔的移动城堡》中均有展示。1984年《风之谷》根据宫崎骏自己的同名长篇漫画改编,宫崎骏的少女设定和环保理念开始呈现。但影片在北美发行时删减了整整21分钟,另宫崎骏本人十分暴怒。1986年《天空之城》吉卜力工作室的开山作品,灵感来源于《格列佛游记》,片中飞行机器人的设计灵感则来源于雨燕。影片融合了蒸汽朋克、飞行古堡等西式风格,对《红猪》、《哈尔的移动城堡》等片有巨大影响。1988年《龙猫》宫崎骏本人最满意的作品,也是其职业生涯最经典的代表作之一。1989年《魔女宅急便》根据日本作家角野荣子同名作改编,也是宫崎骏首次挑战少女成长的题材。之所以会挑战该题材,是源于宫崎骏在岳父家中消夏时,跟小女孩们一起阅读的体验。1992年《红猪》宫崎骏曾经在采访中表示,《红猪》是最有其本人性格特色的电影,重补拍续集的他,甚至还想过拍《红猪2》。影片根据宫崎骏在一本模型杂志上连载的漫画故事改编而来,原作只是一个名叫《飞空艇时代》的短篇。1997年《幽灵公主》宫崎骏短期隐退后复出首作,吉卜力工作室制作经费最高的作品,票房收入也打破日本本土纪录。此后不久,被当作接班人培养的近藤喜文导演过劳而死,宫崎骏的隐退计划被迫延迟。2001年《千与千寻》宫崎骏第一部成功打入西方、并广受世界范围赞誉的作品。它不仅超越《泰坦尼克号》成为日本最卖座电影,而且拿下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奖等多个国际大奖。2004年《哈尔的移动城堡》根据戴安娜·维尼·琼斯同名作品改编,同样入围了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的提名。2008年《悬崖上的金鱼姬》吉卜力重返手绘的复古大作,拍摄来源于吉卜力成员集体度假时休憩的小城旅馆,灵感则来自安徒生童话。拍片期间,宫崎骏已觉身体不适,每周要定期做三次按摩。2013年《起风了》宫崎骏正式隐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