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3D版《大闹天宫》首周收2000万

2013
12/10
22:02

中国动漫产业新闻网

国漫号
分享
数据
1888
0
0

中国动漫产业新闻网

国漫号
2013
/
12/10
22:02
1888
0
0

《喜羊羊4》首周末四天票房累计达7500万

动画片3D版《大闹天宫》首周收2000万

寒假刚至,盯准小朋友的国产动画品牌“喜羊羊与灰太狼”的第四部大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开心闯龙年》(简称《喜羊羊4》)便抢滩全国大银幕,1月12日首映当天票房轻松突破2000万,首周末四天票房累计达7500万,打破了该系列的历史纪录,而另一部进驻贺岁档的动画片3D版《大闹天宫》首周末票房据悉也劲收2000万元。看上去,这个寒假的国产动画片迎来了“火热钱景”。与此同时,2011年暑期档扎堆上映的《兔侠传奇》《魁拔》《藏獒多吉》等多部动画片的表现却力不从心,在炎炎夏日惨遭“票房冰河”。春节将至、“合家欢”氛围最浓的贺岁档,是否将成为国产动画片的福地。

近两年寒暑假电影票房对比

2011年-2012年

“暑假”

《魁拔》约300万;

《兔侠传奇》约1200万;

《藏獒多吉》约100万

“寒假”

《喜羊羊4》7500万(首周,以此推算,总票房有望突破2亿)

2010年-2011年

“暑假”

《长江7号爱地球》约1700万

“寒假”

《喜羊羊3》约1.5亿;《熊猫总动员》约4300万

“喜羊羊”创造的“寒假黄金档”

动画片一直是国产电影的一大“短板”,而2009年大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牛气冲天》(简称《喜羊羊》)一举拿下接近1亿元的票房,让国内动画片行业看到一线希望,也为动画片在贺岁档期间的市场潜力做了一次有力的试探。

上海联和院线副总吴鹤沪告诉记者,当初第一部《喜羊羊》上映前,曾把档期定为年初一,而他曾建议片方提前十余天上映,“因为《喜羊羊》不是贺岁片,是专门为小朋友准备的假期片,孩子什么时候放假,就什么时候上。”该片当年仅上海联和院线上映十天票房就达到千万,连续18天占据票房冠军宝座,为其后全国铺天盖地的“喜羊羊现象”打开先河。

三年来,“喜羊羊”电影系列每年准时出现在寒假第一天,一如既往地带去欢笑,票房不但稳中有升,而且也培养了孩子的观看习惯,如今去影院看“喜羊羊”成为许多家长犒劳孩子的“例行”礼物。

2011年12月中旬起,全国各大影院被《金陵十三钗》《龙门飞甲》占据,很多新片遭遇“影院一日游”。这个现象在《喜羊羊4》1月12日首映后立马转变。据片方透露,当日全国影院单日票房比前一天激增一倍,上海大光明影院1365座影厅场场座无虚席,所有《喜羊羊4》影票在开场前一天即就被抢光,全国多家影院大排长龙,一票难求。

与此同时,2011年寒假上映的动画片《熊猫总动员》拿下4000多万元票房、前不久登陆大银幕的3D版《大闹天宫》首周末也一举拿下了近2000万票房,这些成绩似乎让人看到动画片+寒假所产生的化学反应。”

国产动画片的“暑假滑铁卢”

相对于寒假越来越火爆的票房趋势,暑期档却至今没让国产动画片尝到太多甜头。2011年上映的《藏獒多吉》票房只约100万,耗资不菲的3D《兔侠传奇》也只拿下1200万,而同期上映的一部欧洲动画批片《动物总动员》票房却高达6100万,令2011年扎堆上映的国产动画“难兄难弟”相形见绌。

为何国产动画片在暑期档频频遭遇“票房滑铁卢”?不少业内人士批评中国动漫人被“喜羊羊”的成功冲昏了头脑,急于投资大银幕,而没有耐心像“喜羊羊”这样通过电视、漫画书、卡通玩偶等渠道培养动漫产业链,同时极度欠缺出色的创意、项目管理、市场营销人才。而吴鹤沪还提出了另一个观点:动画片的消费格局本来就是“小手牵大手”,家长带着小孩子合家同享,而暑期档正是迪士尼等好莱坞动画巨头的“火线地带”,像《玩具总动员3》《飞屋环游记》都放在这一时段,同时像《变形金刚》系列、《哈利·波特》系列等主打“合家欢”的影片也来势汹汹,分流了许多以家庭为结构的观众,因此国产动画片在暑期档的空间也所剩无几。

《喜羊羊》系列电影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随着动画片在国产电影份额中的稳定和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片方投资动画片,“2011年国产电影在暑期档的扎堆上映只是一个开始,往后的情形将更加百舸争流,因此,选择合适的档期显得尤为重要”。

昨日刚刚带着孩子看了《喜羊羊4》的郝女士告诉记者,之所以每年都选择看“喜羊羊”,不但是因为孩子对这一系列动画形象非常熟悉、喜爱,而且也因为年底天寒地冻,孩子的娱乐项目非常少,去影院看一场适合孩子的电影,感受新年将到的快乐气氛,也不失为一种两全的选择,“放暑假的时候就不一样,夏天可以带孩子去公园、游泳、玩轮滑,可玩的东西很多,不一定非得看电影”,郝女士这番话,从某种角度上解释了动画片在寒假大行其道的部分原因。

而《喜羊羊》的片方负责人对郝女士的观点表示赞同,动画片最恰当的档期就是孩子放假,暑假有紧迫补习升级压力,课外活动也多,寒假和春节期间就不同,所以《喜羊羊》系列坚持四年把档期定在寒假初期,“如果改在暑期档,不一定是正确的策略”。

■ 现实问题

“寒假”扎堆怎么办?

问:随着《喜羊羊》系列连续四年在寒假期间成功“吸金”、以及3D《大闹天宫》首周末2000万的票房和2011年制作平平、口碑一般的动画片《熊猫总动员》4000多万的成绩,令越来越多中国动画人对潜在的寒假“票仓”跃跃欲试。与长达两个月暑假相

比,仅20多天、且已被《喜羊羊》稳坐“山头”的寒假,是否能容纳更多的动画片?

■ 成功者说

答:尽管吴鹤沪认为应保持谨慎,避免出现扎堆上映、恶性竞争现象,但《喜羊羊》的片方负责人则持乐观态度,“我认为只要影片品质过硬、适合观众口味,寒假期间,还是可以容纳两三部动画片”。不过,这位片方负责人提出国产动画片还是要“精耕细作”,“如果在寒假初期上映,会和《喜羊羊》相撞。如果太靠近春节,媒体宣传系统及发行都处于半休假、半工作状态,这给一些没有品牌基础的动画片造成限制。总而言之,最重要的还是前期做好品牌积累,才有动画大电影的爆发”。


免责声明:中国动漫产业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同类推荐

[喜羊羊]系列大电影票房走高原因剖析

1月16日,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飞马奇遇记》将登陆大银幕,作为《喜羊羊》大电影系列的第六部作品,这一次能否刷新票房纪录还是个未知数。已经上映的前五部作品累计票房达到6.38亿,而且这五部电影也占据了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排行榜的前五名。2012年上映的《喜羊羊4》劲收1.6亿票房,高居国产电影票房榜首位。但是,到了2013年1月,《喜羊羊5》的票房收报于1.2亿,较前一年《喜羊羊4》的1.6亿票房下跌了25%,《喜羊羊》开始走下坡路。如今,越来越多的国产动画电影涌现出来,制作逐渐精良,宣传策划更加成熟,《喜羊羊》的领先优势已经大不如前。一.《喜羊羊》系列大电影历年票房表现:从历年的票房成绩来看,《喜羊羊》系列绝对是国产动画中的霸主。2009年1月16日,《喜羊羊1》上映,最终票房收报于9000万,仅比当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飞屋环游记》少了500万。而在当年1月1日上映的美国动画大片《马达加斯加2》的票房只有3400万,还不到《喜羊羊1》的一半。第一部大电影开局喜人,接下来的四部《喜羊羊》的票房分别是1.26亿、1.42亿、1.6亿和1.2亿,这五部电影累计票房达到了6.38亿,平均每部电影的票房都超过了1.27亿,成绩惊人。而且,《喜羊羊》系列的每一部影片都会选择在1月份公映,每部电影在当时单月票房的占比几乎都超过了10%,2011年1月份全月票房8.2亿,《喜羊羊3》单片就贡献1.42亿,占比高达17%。前四部《喜羊羊》大电影的平均票房增长率达到19%,到了2013年,《喜羊羊5》遇冷,1月24日上映,首日票房和首周票房分别是1500万和6000万。2012年《喜羊羊4》的首日票房和首周票房分别是1900万和7300万,相比之下,《喜羊羊5》的成绩确实不算高,这也标志着该系列影片遇到了瓶颈。电视版风靡造就了庞大的受众群二.《喜羊羊》系列大电影票房走高原因剖析:原因1:电视版风靡造就了庞大的受众群《喜羊羊与灰太狼》电视版于2005年6月开播,目前全国已有近50家电视台播放了该动画作品。电视剧刚一开播,就通过一个个形象鲜明的卡通形象,以及轻松诙谐的故事风格,在国产动画作品中独树一帜,迅速吸引了一大批儿童观众,该动画片的最高收视率达到了惊人的17.3%,远远超过了同时段播出的境外动画片。《喜羊羊》系列动画的电视剧如今已经推出1050集,开播九年来,该剧一直占据着各大电视台动画片播放的黄金时段,一些动画频道更是全天候滚动播出。电视观众群的广泛,是《喜羊羊》大电影上映后票房爆棚的重要原因。原因2:孩子看电影家长陪同带动票房增长《喜羊羊》系列的受众群体无疑是儿童,主要年龄层在3-8岁之间,这也意味着他们几乎不可能自己去电影院观影,只能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观看。一个孩子去看电影,至少要有一个家长陪同,有时甚至是两到三个,一张电影票就变成了两张、三张,票房自然被拉升了起来。原因3:早期同类影片竞争少2009年《喜羊羊》系列第一部大电影上映时,这种由热播电视版改编的大电影动画作品还是少数。2009年内地上映的动画电影中,只有《麦兜兜响当当》同样属于改编作品,其余的动画片如《飞屋环游记》、《马达加斯加》等都是好莱坞动画大片,受众群年龄更大一些。《喜羊羊》在当时打出了差异化竞争的王牌,针对低幼观众,一击即中。下一页: 《喜羊羊》大电影系列遇到的困境[电影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同类影片抢占市场三.《喜羊羊》大电影系列遇到的困境:困境1:故事重复情节幼稚《喜羊羊》系列电影从一部开始,一直到今年的第六部,每部都是以当年的生肖属相来命名,永远不变的人物和看开头就能猜中结尾的故事情节,是目前该片最大的弊病。每部电影中,几只羊必定会经历一番历险,过程大同小异,结局也不会过于悲惨,故事太过俗套。可如今的小孩成长环境更加复杂,眼界也更宽了,如此幼稚的情节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观影需求。困境2:制作简单画面粗糙中国动画片的制作水准低下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点也体现在《喜羊羊》系列作品中。最新一部《喜羊羊与灰太狼之飞马奇遇记》,尽管在部分情节中加入了3D效果,让人物和场景看起来更有立体感,但整体来看还是一部制作相对粗糙的动画。困境3:受众群年龄逐渐增长《喜羊羊》系列动画作品如今已经播出了近9年,动画中的形象依旧童真,但当初的小观众们如今已经长大,他们对低年龄层作品的关注度自然会降低,早期的受众群体基本流失殆尽。尽管会有新的低年龄层观众进行补充,但是目前的动画市场已经不再是《喜羊羊》一家独大,像《洛克王国》、《熊出没》等同类动画片不断涌现,抢占了一大批低年龄层的观众,让《喜羊羊》的受众群出现了显著流失。困境4:同类影片抢占市场2013年上映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喜气洋洋过蛇年》依旧是当年的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冠军,但是一批国产动画电影已经开始崛起了。《赛尔号大电影3》在7月份上映,累计票房超过7500万,《洛克王国2》也取得了6500余万的票房,这些影片虽然还处于国产动画电影的第二梯队,但明显处于上升势头,有望超越《喜羊羊》。下一页: 《喜羊羊》系列大电影的发展方向[电影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做合家欢式的动画电影才是未来的发展之道四.《喜羊羊》系列大电影的发展方向:1.做合家欢式的动画电影目前中国的动画电影几乎全部是为低年龄层观众制作的,好莱坞式的合家欢动画并不存在,但是看看好莱坞的动画电影,几乎每一部的观众年龄层都很广泛,都适合全家一起去看。合家欢式的动画电影才是未来的发展之道,也是中国动画电影的出路之一。好莱坞动画《怪物史瑞克》系列中,融入了许多其他作品中的经典动画形象,这种创新性是首次出现,也是《怪物史瑞克》系列大卖的原因之一。《喜羊羊》系列也可以尝试将那些耳熟能详的形象融入到自己的大电影中,将观众年龄层提高。2.《喜羊羊》系列电影3D化目前好莱坞动画电影基本已经普及为3D版本,但国产3D动画电影依旧处于起步阶段,《熊出没》、《青蛙王国》等动画片已经开始尝试制作3D版本,但《喜羊羊》还没有涉及到这个领域。将于1月17日上映的《熊出没之夺宝熊兵》,就创下了国产动画电影3D制作费用新高,这部电影在寒假将成为《喜羊羊》最大的对手。所以,如果《喜羊羊》系列作品不尽快提高制作水平,跟上时代的步伐,很快就将被市场淘汰。

1月16日,电影《喜羊羊与灰太狼之飞马奇遇记》将登陆大银幕,作为《喜羊羊》大电影系列的第六部作品,这一次能否刷新票房纪录还是个未知数。已经上映的前五部作品累计票房达到6.38亿,而且这五部电影也占据了国产动画电影票房排行榜的前五名。2012年上映的《喜羊羊4》劲收1.6亿票房,高居国产电影票房榜首位。但是,到了2013年1月,《喜羊羊5》的票房收报于1.2亿,较前一年《喜羊羊4》的1.6亿票房下跌了25%,《喜羊羊》开始走下坡路。如今,越来越多的国产动画电影涌现出来,制作逐渐精良,宣传策划更加成熟,《喜羊羊》的领先优势已经大不如前。一.《喜羊羊》系列大电影历年票房表现:从历年的票房成绩来看,《喜羊羊》系列绝对是国产动画中的霸主。2009年1月16日,《喜羊羊1》上映,最终票房收报于9000万,仅比当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飞屋环游记》少了500万。而在当年1月1日上映的美国动画大片《马达加斯加2》的票房只有3400万,还不到《喜羊羊1》的一半。第一部大电影开局喜人,接下来的四部《喜羊羊》的票房分别是1.26亿、1.42亿、1.6亿和1.2亿,这五部电影累计票房达到了6.38亿,平均每部电影的票房都超过了1.27亿,成绩惊人。而且,《喜羊羊》系列的每一部影片都会选择在1月份公映,每部电影在当时单月票房的占比几乎都超过了10%,2011年1月份全月票房8.2亿,《喜羊羊3》单片就贡献1.42亿,占比高达17%。前四部《喜羊羊》大电影的平均票房增长率达到19%,到了2013年,《喜羊羊5》遇冷,1月24日上映,首日票房和首周票房分别是1500万和6000万。2012年《喜羊羊4》的首日票房和首周票房分别是1900万和7300万,相比之下,《喜羊羊5》的成绩确实不算高,这也标志着该系列影片遇到了瓶颈。电视版风靡造就了庞大的受众群二.《喜羊羊》系列大电影票房走高原因剖析:原因1:电视版风靡造就了庞大的受众群《喜羊羊与灰太狼》电视版于2005年6月开播,目前全国已有近50家电视台播放了该动画作品。电视剧刚一开播,就通过一个个形象鲜明的卡通形象,以及轻松诙谐的故事风格,在国产动画作品中独树一帜,迅速吸引了一大批儿童观众,该动画片的最高收视率达到了惊人的17.3%,远远超过了同时段播出的境外动画片。《喜羊羊》系列动画的电视剧如今已经推出1050集,开播九年来,该剧一直占据着各大电视台动画片播放的黄金时段,一些动画频道更是全天候滚动播出。电视观众群的广泛,是《喜羊羊》大电影上映后票房爆棚的重要原因。原因2:孩子看电影家长陪同带动票房增长《喜羊羊》系列的受众群体无疑是儿童,主要年龄层在3-8岁之间,这也意味着他们几乎不可能自己去电影院观影,只能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观看。一个孩子去看电影,至少要有一个家长陪同,有时甚至是两到三个,一张电影票就变成了两张、三张,票房自然被拉升了起来。原因3:早期同类影片竞争少2009年《喜羊羊》系列第一部大电影上映时,这种由热播电视版改编的大电影动画作品还是少数。2009年内地上映的动画电影中,只有《麦兜兜响当当》同样属于改编作品,其余的动画片如《飞屋环游记》、《马达加斯加》等都是好莱坞动画大片,受众群年龄更大一些。《喜羊羊》在当时打出了差异化竞争的王牌,针对低幼观众,一击即中。下一页: 《喜羊羊》大电影系列遇到的困境[电影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同类影片抢占市场三.《喜羊羊》大电影系列遇到的困境:困境1:故事重复情节幼稚《喜羊羊》系列电影从一部开始,一直到今年的第六部,每部都是以当年的生肖属相来命名,永远不变的人物和看开头就能猜中结尾的故事情节,是目前该片最大的弊病。每部电影中,几只羊必定会经历一番历险,过程大同小异,结局也不会过于悲惨,故事太过俗套。可如今的小孩成长环境更加复杂,眼界也更宽了,如此幼稚的情节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观影需求。困境2:制作简单画面粗糙中国动画片的制作水准低下已是不争的事实,这一点也体现在《喜羊羊》系列作品中。最新一部《喜羊羊与灰太狼之飞马奇遇记》,尽管在部分情节中加入了3D效果,让人物和场景看起来更有立体感,但整体来看还是一部制作相对粗糙的动画。困境3:受众群年龄逐渐增长《喜羊羊》系列动画作品如今已经播出了近9年,动画中的形象依旧童真,但当初的小观众们如今已经长大,他们对低年龄层作品的关注度自然会降低,早期的受众群体基本流失殆尽。尽管会有新的低年龄层观众进行补充,但是目前的动画市场已经不再是《喜羊羊》一家独大,像《洛克王国》、《熊出没》等同类动画片不断涌现,抢占了一大批低年龄层的观众,让《喜羊羊》的受众群出现了显著流失。困境4:同类影片抢占市场2013年上映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喜气洋洋过蛇年》依旧是当年的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冠军,但是一批国产动画电影已经开始崛起了。《赛尔号大电影3》在7月份上映,累计票房超过7500万,《洛克王国2》也取得了6500余万的票房,这些影片虽然还处于国产动画电影的第二梯队,但明显处于上升势头,有望超越《喜羊羊》。下一页: 《喜羊羊》系列大电影的发展方向[电影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做合家欢式的动画电影才是未来的发展之道四.《喜羊羊》系列大电影的发展方向:1.做合家欢式的动画电影目前中国的动画电影几乎全部是为低年龄层观众制作的,好莱坞式的合家欢动画并不存在,但是看看好莱坞的动画电影,几乎每一部的观众年龄层都很广泛,都适合全家一起去看。合家欢式的动画电影才是未来的发展之道,也是中国动画电影的出路之一。好莱坞动画《怪物史瑞克》系列中,融入了许多其他作品中的经典动画形象,这种创新性是首次出现,也是《怪物史瑞克》系列大卖的原因之一。《喜羊羊》系列也可以尝试将那些耳熟能详的形象融入到自己的大电影中,将观众年龄层提高。2.《喜羊羊》系列电影3D化目前好莱坞动画电影基本已经普及为3D版本,但国产3D动画电影依旧处于起步阶段,《熊出没》、《青蛙王国》等动画片已经开始尝试制作3D版本,但《喜羊羊》还没有涉及到这个领域。将于1月17日上映的《熊出没之夺宝熊兵》,就创下了国产动画电影3D制作费用新高,这部电影在寒假将成为《喜羊羊》最大的对手。所以,如果《喜羊羊》系列作品不尽快提高制作水平,跟上时代的步伐,很快就将被市场淘汰。

1720 0 0

寒假动画《熊出没2》走“萌路线”

本报讯(记者 罗薇薇 实习生 许雁钰) 即将于1月30日寒假期间公映的动画电影《熊出没之雪岭熊风》(简称《熊出没2》)昨天在南京新街口国际影城举行推介会。与电视剧版《熊出没》备受争议的“粗口”“暴力”等元素相比,电影版《熊出没2》无论是画风、故事还是台词上,都尽量做到“萌”。此前电视版《熊出没》曾因“暴力”、“粗口”等登上媒体黑榜,但电影版《熊出没》剔除了这些元素,变得更加适合儿童观看,电影版《熊出没》在去年贺岁档以2.46亿票房打破《喜羊羊4》此前保持的票房纪录,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卖座国产动画。今年《熊出没2》卷土重来,这一部故事发生在神秘的白熊山,为保护神秘的“雪熊”,熊大和熊二与反派大boss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共赴冒险之旅。相对于第一部,这次熊大和熊二角色设计更加呆萌,连反派光头强这次也回到了儿童时期,变成了可爱的“强子”,尽量照顾到儿童观众。此外,凭借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2》红起来的曹格一家不仅为影片代言,还联合演唱了主题曲,尤其是曹格女儿Grace更是萌化了不少粉丝。

本报讯(记者 罗薇薇 实习生 许雁钰) 即将于1月30日寒假期间公映的动画电影《熊出没之雪岭熊风》(简称《熊出没2》)昨天在南京新街口国际影城举行推介会。与电视剧版《熊出没》备受争议的“粗口”“暴力”等元素相比,电影版《熊出没2》无论是画风、故事还是台词上,都尽量做到“萌”。此前电视版《熊出没》曾因“暴力”、“粗口”等登上媒体黑榜,但电影版《熊出没》剔除了这些元素,变得更加适合儿童观看,电影版《熊出没》在去年贺岁档以2.46亿票房打破《喜羊羊4》此前保持的票房纪录,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卖座国产动画。今年《熊出没2》卷土重来,这一部故事发生在神秘的白熊山,为保护神秘的“雪熊”,熊大和熊二与反派大boss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共赴冒险之旅。相对于第一部,这次熊大和熊二角色设计更加呆萌,连反派光头强这次也回到了儿童时期,变成了可爱的“强子”,尽量照顾到儿童观众。此外,凭借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2》红起来的曹格一家不仅为影片代言,还联合演唱了主题曲,尤其是曹格女儿Grace更是萌化了不少粉丝。

南京日报 3252天前
1576 0 0

动画电影《熊出没之雪岭熊风》走“萌路线”

即将于1月30日寒假期间公映的动画电影《熊出没之雪岭熊风》(简称《熊出没2》)昨天在南京新街口国际影城举行推介会。与电视剧版《熊出没》备受争议的“粗口”“暴力”等元素相比,电影版《熊出没2》无论是画风、故事还是台词上,都尽量做到“萌”。此前电视版《熊出没》曾因“暴力”、“粗口”等登上媒体黑榜,但电影版《熊出没》剔除了这些元素,变得更加适合儿童观看,电影版《熊出没》在去年贺岁档以2.46亿票房打破《喜羊羊4》此前保持的票房纪录,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卖座国产动画。今年《熊出没2》卷土重来,这一部故事发生在神秘的白熊山,为保护神秘的“雪熊”,熊大和熊二与反派大boss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共赴冒险之旅。相对于第一部,这次熊大和熊二角色设计更加呆萌,连反派光头强这次也回到了儿童时期,变成了可爱的“强子”,尽量照顾到儿童观众。此外,凭借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2》红起来的曹格一家不仅为影片代言,还联合演唱了主题曲,尤其是曹格女儿Grace更是萌化了不少粉丝。

即将于1月30日寒假期间公映的动画电影《熊出没之雪岭熊风》(简称《熊出没2》)昨天在南京新街口国际影城举行推介会。与电视剧版《熊出没》备受争议的“粗口”“暴力”等元素相比,电影版《熊出没2》无论是画风、故事还是台词上,都尽量做到“萌”。此前电视版《熊出没》曾因“暴力”、“粗口”等登上媒体黑榜,但电影版《熊出没》剔除了这些元素,变得更加适合儿童观看,电影版《熊出没》在去年贺岁档以2.46亿票房打破《喜羊羊4》此前保持的票房纪录,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卖座国产动画。今年《熊出没2》卷土重来,这一部故事发生在神秘的白熊山,为保护神秘的“雪熊”,熊大和熊二与反派大boss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共赴冒险之旅。相对于第一部,这次熊大和熊二角色设计更加呆萌,连反派光头强这次也回到了儿童时期,变成了可爱的“强子”,尽量照顾到儿童观众。此外,凭借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2》红起来的曹格一家不仅为影片代言,还联合演唱了主题曲,尤其是曹格女儿Grace更是萌化了不少粉丝。

1657 0 0

电影版“聪明的一休” 网友直呼毁童年

“不要着急,不要着急,休息,休息一会……”多数70后、80后听到这句台词,都会想起经典动画片《聪明的一休》。本月30日,一部由国产动漫公司翻拍的同名电影将登陆内地银幕。近期还传出一条消息:国内某投资商欲将上海美影厂制作的经典动画片《葫芦兄弟》翻拍成真人版电视剧。电影版《聪明的一休》在宣传时打出了“致童年”的旗号,但铁杆粉丝们却担心电影版会“毁童年”。《葫芦兄弟》翻拍真人版的消息传出后,更是有网友集体抵制翻拍,捍卫童年经典。经典动画翻拍版未面世就遭抵制——“一休”被评低幼,“葫芦娃”雷翻粉丝电影版《聪明的一休》曾计划在大年初一公映,之后又临时取消上映计划,调整至4月30日公映。这部打着“致童年”旗号的动画电影号称“原汁原味”,不仅请来“一休”的缔造者之一、日本动画作者石黑育,还邀请“一休师傅”的配音演员王晓燕“原音再现”。据主创介绍,电影弱化了一休复杂的身世背景,剧情以猜谜比赛为线索,围绕一件扑朔迷离的盗窃悬案展开。为了拉近与国内观众的距离,影片新增芙蓉国公主一角,她远渡重洋与一休师傅比猜谜、斗才智,还与安国寺的小和尚们缔结了深厚友谊。片方还特别强调了影片的教育意义——“教会大家智慧不是用来比赛的,而是应该帮助别人的”。不少网友据此猜测,电影版“一休”定位为“低幼观众群”,而一休的粉丝们年龄大都在二三十岁,低幼剧情能否吸引“大龄粉丝”也因此打上了一个问号。《葫芦兄弟》翻拍版则被网友称作“雷人剧”。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公示信息,这部真人版电视剧名叫《金刚葫芦娃》,题材为“古代传奇”,体裁为“喜剧”,计划拍摄40集。该剧内容提要是:贪玩贪吃的穿山甲打穿了猨翼山中伏羲之神的五百年封石,传说中的邪恶四妖红蝎精、黄鼬精、黑鼠精、绿蛇精遁出幽闭的封洞,重现江湖。卖炭翁刘老汉种下了七株葫芦,化身为七个身怀绝技的葫芦七兄弟。他们决定打败四妖,恢复猨翼山和斧头湖的宁静……看到剧情梗概,有人质疑道:“原作只有蛇精和蝎子精,凭空多出来的黄鼬精跟黑鼠精是为了增加集数吗?”还有人对该剧的喜剧定位很不满:“葫芦娃是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经典动画形象,如今难道要变成搞怪的喜剧小丑?”更有网友“跪求”片方:千万别拍成“雷剧”。黑猫警长、阿童木等都曾被翻拍——以怀旧的名义抢钱,致童年变毁童年两部经典动画片翻拍版还未面世,就遭遇了多方的质疑甚至抵制,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此前翻拍的不少经典动画片都成了“毁童年”的范例。早在2010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就推出了“经典动画复活计划”,但同年4月上映的电影版《黑猫警长》票房并不理想。此后上映的3D版《大闹天宫》虽然收获了5000万元,但票房仅为同期公映的《喜羊羊4》的三分之一。这些所谓的翻拍版,其实就是把经典动画原封不动地剪辑成90分钟或转制成3D版,利用观众对美好童年的眷恋大打“怀旧牌”,把观众“骗”进影院。国外动画经典《七龙珠》、《阿童木》、《忍者神龟》等也曾被翻拍成电影,虽然在故事和特效上做了不少文章,但在特效技术发达的今天,这些动画电影中制作简单的特效显得粗制滥造,故事也相当廉价,让观众直呼“烂片”。《变形金刚》系列成功有道——要超越原作, 故事特效一个都不能少经典动画翻拍也有成功的例子。全球最赚钱的电影《变形金刚》系列就是其中的典范,今年夏天将推出第四部。

“不要着急,不要着急,休息,休息一会……”多数70后、80后听到这句台词,都会想起经典动画片《聪明的一休》。本月30日,一部由国产动漫公司翻拍的同名电影将登陆内地银幕。近期还传出一条消息:国内某投资商欲将上海美影厂制作的经典动画片《葫芦兄弟》翻拍成真人版电视剧。电影版《聪明的一休》在宣传时打出了“致童年”的旗号,但铁杆粉丝们却担心电影版会“毁童年”。《葫芦兄弟》翻拍真人版的消息传出后,更是有网友集体抵制翻拍,捍卫童年经典。经典动画翻拍版未面世就遭抵制——“一休”被评低幼,“葫芦娃”雷翻粉丝电影版《聪明的一休》曾计划在大年初一公映,之后又临时取消上映计划,调整至4月30日公映。这部打着“致童年”旗号的动画电影号称“原汁原味”,不仅请来“一休”的缔造者之一、日本动画作者石黑育,还邀请“一休师傅”的配音演员王晓燕“原音再现”。据主创介绍,电影弱化了一休复杂的身世背景,剧情以猜谜比赛为线索,围绕一件扑朔迷离的盗窃悬案展开。为了拉近与国内观众的距离,影片新增芙蓉国公主一角,她远渡重洋与一休师傅比猜谜、斗才智,还与安国寺的小和尚们缔结了深厚友谊。片方还特别强调了影片的教育意义——“教会大家智慧不是用来比赛的,而是应该帮助别人的”。不少网友据此猜测,电影版“一休”定位为“低幼观众群”,而一休的粉丝们年龄大都在二三十岁,低幼剧情能否吸引“大龄粉丝”也因此打上了一个问号。《葫芦兄弟》翻拍版则被网友称作“雷人剧”。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公示信息,这部真人版电视剧名叫《金刚葫芦娃》,题材为“古代传奇”,体裁为“喜剧”,计划拍摄40集。该剧内容提要是:贪玩贪吃的穿山甲打穿了猨翼山中伏羲之神的五百年封石,传说中的邪恶四妖红蝎精、黄鼬精、黑鼠精、绿蛇精遁出幽闭的封洞,重现江湖。卖炭翁刘老汉种下了七株葫芦,化身为七个身怀绝技的葫芦七兄弟。他们决定打败四妖,恢复猨翼山和斧头湖的宁静……看到剧情梗概,有人质疑道:“原作只有蛇精和蝎子精,凭空多出来的黄鼬精跟黑鼠精是为了增加集数吗?”还有人对该剧的喜剧定位很不满:“葫芦娃是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经典动画形象,如今难道要变成搞怪的喜剧小丑?”更有网友“跪求”片方:千万别拍成“雷剧”。黑猫警长、阿童木等都曾被翻拍——以怀旧的名义抢钱,致童年变毁童年两部经典动画片翻拍版还未面世,就遭遇了多方的质疑甚至抵制,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此前翻拍的不少经典动画片都成了“毁童年”的范例。早在2010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就推出了“经典动画复活计划”,但同年4月上映的电影版《黑猫警长》票房并不理想。此后上映的3D版《大闹天宫》虽然收获了5000万元,但票房仅为同期公映的《喜羊羊4》的三分之一。这些所谓的翻拍版,其实就是把经典动画原封不动地剪辑成90分钟或转制成3D版,利用观众对美好童年的眷恋大打“怀旧牌”,把观众“骗”进影院。国外动画经典《七龙珠》、《阿童木》、《忍者神龟》等也曾被翻拍成电影,虽然在故事和特效上做了不少文章,但在特效技术发达的今天,这些动画电影中制作简单的特效显得粗制滥造,故事也相当廉价,让观众直呼“烂片”。《变形金刚》系列成功有道——要超越原作, 故事特效一个都不能少经典动画翻拍也有成功的例子。全球最赚钱的电影《变形金刚》系列就是其中的典范,今年夏天将推出第四部。

2067 0 0

电影版“聪明的一休”30日公映 网友直呼毁童年

“不要着急,不要着急,休息,休息一会……”多数70后、80后听到这句台词,都会想起经典动画片《聪明的一休》。本月30日,一部由国产动漫公司翻拍的同名电影将登陆内地银幕。近期还传出一条消息:国内某投资商欲将上海美影厂制作的经典动画片《葫芦兄弟》翻拍成真人版电视剧。 电影版《聪明的一休》在宣传时打出了“致童年”的旗号,但铁杆粉丝们却担心电影版会“毁童年”。《葫芦兄弟》翻拍真人版的消息传出后,更是有网友集体抵制翻拍,捍卫童年经典。 经典动画翻拍版未面世就遭抵制—— “一休”被评低幼,“葫芦娃”雷翻粉丝 电影版《聪明的一休》曾计划在大年初一公映,之后又临时取消上映计划,调整至4月30日公映。这部打着“致童年”旗号的动画电影号称“原汁原味”,不仅请来“一休”的缔造者之一、日本动画作者石黑育,还邀请“一休师傅”的配音演员王晓燕“原音再现”。 据主创介绍,电影弱化了一休复杂的身世背景,剧情以猜谜比赛为线索,围绕一件扑朔迷离的盗窃悬案展开。为了拉近与国内观众的距离,影片新增芙蓉国公主一角,她远渡重洋与一休师傅比猜谜、斗才智,还与安国寺的小和尚们缔结了深厚友谊。片方还特别强调了影片的教育意义——“教会大家智慧不是用来比赛的,而是应该帮助别人的”。不少网友据此猜测,电影版“一休”定位为“低幼观众群”,而一休的粉丝们年龄大都在二三十岁,低幼剧情能否吸引“大龄粉丝”也因此打上了一个问号。 《葫芦兄弟》翻拍版则被网友称作“雷人剧”。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公示信息,这部真人版电视剧名叫《金刚葫芦娃》,题材为“古代传奇”,体裁为“喜剧”,计划拍摄40集。该剧内容提要是:贪玩贪吃的穿山甲打穿了猨翼山中伏羲之神的五百年封石,传说中的邪恶四妖红蝎精、黄鼬精、黑鼠精、绿蛇精遁出幽闭的封洞,重现江湖。卖炭翁刘老汉种下了七株葫芦,化身为七个身怀绝技的葫芦七兄弟。他们决定打败四妖,恢复猨翼山和斧头湖的宁静……看到剧情梗概,有人质疑道:“原作只有蛇精和蝎子精,凭空多出来的黄鼬精跟黑鼠精是为了增加集数吗?”还有人对该剧的喜剧定位很不满:“葫芦娃是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经典动画形象,如今难道要变成搞怪的喜剧小丑?”更有网友“跪求”片方:千万别拍成“雷剧”。 黑猫警长、阿童木等都曾被翻拍—— 以怀旧的名义抢钱,致童年变毁童年 两部经典动画片翻拍版还未面世,就遭遇了多方的质疑甚至抵制,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此前翻拍的不少经典动画片都成了“毁童年”的范例。 早在2010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就推出了“经典动画复活计划”,但同年4月上映的电影版《黑猫警长》票房并不理想。此后上映的3D版《大闹天宫》虽然收获了5000万元,但票房仅为同期公映的《喜羊羊4》的三分之一。这些所谓的翻拍版,其实就是把经典动画原封不动地剪辑成90分钟或转制成3D版,利用观众对美好童年的眷恋大打“怀旧牌”,把观众“骗”进影院。 国外动画经典《七龙珠》、《阿童木》、《忍者神龟》等也曾被翻拍成电影,虽然在故事和特效上做了不少文章,但在特效技术发达的今天,这些动画电影中制作简单的特效显得粗制滥造,故事也相当廉价,让观众直呼“烂片”。 《变形金刚》系列成功有道—— 要超越原作, 故事特效一个都不能少 经典动画翻拍也有成功的例子。全球最赚钱的电影《变形金刚》系列就是其中的典范,今年夏天将推出第四部。 好莱坞电影研究专家毕成功认为,《变形金刚》系列的成功有其必然性:“首先,影片特效做得太好了,不会像《七龙珠》、《忍者神龟》那样忽悠观众;其次,投资也比其他影片高,制作方可以将钱花到该花的地方去;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导演迈克尔·贝在改编上花了很多工夫,除了一个全新的故事,连变形金刚的造型都是重新设计的。” 同样改编自经典动画的《蓝精灵》曾在国内卷走2.6亿元票房,被誉为“最会打怀旧牌”的翻拍动画片。不过,该系列的第二部却因故事简陋、毫无创意遭遇恶评,票房也不尽如人意。 电影导演江洋表示,翻拍经典可以借助原作人气吸引铁杆粉丝,但要进行二次创作却往往会吃力不讨好,“一方面需要尊重原著,满足长大了的观众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要增添新元素,来吸引新观众,这比原创一个新故事更难,投入也要更多。这也是为什么《变形金刚》系列能成功,而多数翻拍动画却票房惨淡的原因所在。” 记者 罗薇薇

“不要着急,不要着急,休息,休息一会……”多数70后、80后听到这句台词,都会想起经典动画片《聪明的一休》。本月30日,一部由国产动漫公司翻拍的同名电影将登陆内地银幕。近期还传出一条消息:国内某投资商欲将上海美影厂制作的经典动画片《葫芦兄弟》翻拍成真人版电视剧。 电影版《聪明的一休》在宣传时打出了“致童年”的旗号,但铁杆粉丝们却担心电影版会“毁童年”。《葫芦兄弟》翻拍真人版的消息传出后,更是有网友集体抵制翻拍,捍卫童年经典。 经典动画翻拍版未面世就遭抵制—— “一休”被评低幼,“葫芦娃”雷翻粉丝 电影版《聪明的一休》曾计划在大年初一公映,之后又临时取消上映计划,调整至4月30日公映。这部打着“致童年”旗号的动画电影号称“原汁原味”,不仅请来“一休”的缔造者之一、日本动画作者石黑育,还邀请“一休师傅”的配音演员王晓燕“原音再现”。 据主创介绍,电影弱化了一休复杂的身世背景,剧情以猜谜比赛为线索,围绕一件扑朔迷离的盗窃悬案展开。为了拉近与国内观众的距离,影片新增芙蓉国公主一角,她远渡重洋与一休师傅比猜谜、斗才智,还与安国寺的小和尚们缔结了深厚友谊。片方还特别强调了影片的教育意义——“教会大家智慧不是用来比赛的,而是应该帮助别人的”。不少网友据此猜测,电影版“一休”定位为“低幼观众群”,而一休的粉丝们年龄大都在二三十岁,低幼剧情能否吸引“大龄粉丝”也因此打上了一个问号。 《葫芦兄弟》翻拍版则被网友称作“雷人剧”。根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公示信息,这部真人版电视剧名叫《金刚葫芦娃》,题材为“古代传奇”,体裁为“喜剧”,计划拍摄40集。该剧内容提要是:贪玩贪吃的穿山甲打穿了猨翼山中伏羲之神的五百年封石,传说中的邪恶四妖红蝎精、黄鼬精、黑鼠精、绿蛇精遁出幽闭的封洞,重现江湖。卖炭翁刘老汉种下了七株葫芦,化身为七个身怀绝技的葫芦七兄弟。他们决定打败四妖,恢复猨翼山和斧头湖的宁静……看到剧情梗概,有人质疑道:“原作只有蛇精和蝎子精,凭空多出来的黄鼬精跟黑鼠精是为了增加集数吗?”还有人对该剧的喜剧定位很不满:“葫芦娃是上世纪80年代创作的经典动画形象,如今难道要变成搞怪的喜剧小丑?”更有网友“跪求”片方:千万别拍成“雷剧”。 黑猫警长、阿童木等都曾被翻拍—— 以怀旧的名义抢钱,致童年变毁童年 两部经典动画片翻拍版还未面世,就遭遇了多方的质疑甚至抵制,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此前翻拍的不少经典动画片都成了“毁童年”的范例。 早在2010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就推出了“经典动画复活计划”,但同年4月上映的电影版《黑猫警长》票房并不理想。此后上映的3D版《大闹天宫》虽然收获了5000万元,但票房仅为同期公映的《喜羊羊4》的三分之一。这些所谓的翻拍版,其实就是把经典动画原封不动地剪辑成90分钟或转制成3D版,利用观众对美好童年的眷恋大打“怀旧牌”,把观众“骗”进影院。 国外动画经典《七龙珠》、《阿童木》、《忍者神龟》等也曾被翻拍成电影,虽然在故事和特效上做了不少文章,但在特效技术发达的今天,这些动画电影中制作简单的特效显得粗制滥造,故事也相当廉价,让观众直呼“烂片”。 《变形金刚》系列成功有道—— 要超越原作, 故事特效一个都不能少 经典动画翻拍也有成功的例子。全球最赚钱的电影《变形金刚》系列就是其中的典范,今年夏天将推出第四部。 好莱坞电影研究专家毕成功认为,《变形金刚》系列的成功有其必然性:“首先,影片特效做得太好了,不会像《七龙珠》、《忍者神龟》那样忽悠观众;其次,投资也比其他影片高,制作方可以将钱花到该花的地方去;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导演迈克尔·贝在改编上花了很多工夫,除了一个全新的故事,连变形金刚的造型都是重新设计的。” 同样改编自经典动画的《蓝精灵》曾在国内卷走2.6亿元票房,被誉为“最会打怀旧牌”的翻拍动画片。不过,该系列的第二部却因故事简陋、毫无创意遭遇恶评,票房也不尽如人意。 电影导演江洋表示,翻拍经典可以借助原作人气吸引铁杆粉丝,但要进行二次创作却往往会吃力不讨好,“一方面需要尊重原著,满足长大了的观众的需求,另一方面又要增添新元素,来吸引新观众,这比原创一个新故事更难,投入也要更多。这也是为什么《变形金刚》系列能成功,而多数翻拍动画却票房惨淡的原因所在。” 记者 罗薇薇

南京日报 3526天前
1801 0 0

中国动画的新目标:爸妈看着也喜欢

■ “互联网”“大电影”时代,中国原创动漫寻求平台突破 令《十万个冷笑话》在中国动漫界名声大噪的事情是,这部动画通过众筹的方式,成功借助粉丝的力量投资拍摄大电影。 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CCG EXPO)会场的showgirl在休息区。 早报见习记者 杨博 图 Showgirl齐跳《小苹果》,展会现场很多细节折射着网络流行文化的元素。 早报见习记者 杨博 图 互联网、大电影,中国原创动漫正在这两个维度上寻找突破。 同往届相比,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CCG EXPO)上,中国原创动漫的制作公司摊位变多了,去cosplay(角色扮演)中国原创动漫形象的孩子们也变多了。CCG期间,两个有关中国原创动漫主创见面会的火爆场面,也同样折射出,中国动漫生态正在发生着改变。 视频网站审查严对中国动漫未必是坏事 7月12日,CCG主办方举行了一场名为“泡面番大脸萌”的中国网络番剧主创见面会。 “泡面番”和“大脸萌”都是流行在互联网上的网络新词。 “泡面番”指的是,用吃一碗泡面的时间,能够看完的一部网络动漫剧集,基本上,目前一集中国网络动漫片的时长大概在10分钟。 “大脸萌”则是“大联盟”的谐音,同时也含有幕后主创团队的意思。 当日的见面会上,当今中国网络动漫最红的几部剧的主创都来到了现场,其中就包括《十冷》、《尸兄》、《有神么》、《超有病》、《撸时代》、《不可能恋爱》和《死灵编码》等剧的主创,以及北斗企鹅工作室、音熊联盟等配音团队。 见面会上,台上台下都对《十冷》在中国原创动漫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表示感谢。《十冷》是《十万个冷笑话》的简称,2012年7月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了第一集,3小时内转发破万,动画经过传播之后,三天内播放总量迅速突破1000万次。并且在YouTube上,同期播放量也突破了60万次。 《超有病》导演危胜锴说,当他第一次看到《十冷》就被剧情的“无底线”震撼到,他当时感叹,原来这样的动漫作品居然也可以公开传播,“这也为我自己的创作打开了思路。” 《十冷》导演卢恒宇表示,过去中国有关部门对于动漫的定位存在偏差,认为动画片就是拍给儿童看的,这导致了中国原创动漫多年来被诟病为“幼稚”、“无趣”、“强制灌输思想”等,“为什么中国的动漫就不能像其他国家的动漫作品那样疯狂,那样富有创意呢?”他说。 卢恒宇说:“以前动漫播出平台是以电视为主,现在成了网络,在互联网时代,中国原创动漫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 《有神么》导演皮雀说:“现在年轻人生活太累了,我们就是希望给大家一些喜闻乐见的东西,轻松一下。”正因此,中国当前的网络动漫在内容上往往以恶搞为主。 不过,伴随着“泡面番”在视频网站上的热播,也暴露出了中国原创动漫生产环节的许多问题与瓶颈。比如,配音人才相对缺乏,音熊联盟的配音导演沈达威表示,这几年,他在为中国动漫配音时都碰到同一个问题:“故事梗概不知道,甚至画面都还没有画出来,只有几个圆圈和打叉做代替。”沈达威说,从配音角度,他希望中国原创动漫主创们能够在流程上进一步优化。而《有神么》导演曾阿牛(曾煌宗)则表示,由于国内好的配音团队凤毛麟角,曾发生过几部“泡面番”配音时间撞车的尴尬局面。 “泡面番”碰到的另一个问题是尺度,以《尸兄》为例,同期中国原创网络动漫中曾同时上线几部僵尸题材的动画片,可最终都被视频网站下架了:“因为现在国家没有一个明确政策告诉你,这个碗里只能放面,那个盆里不准放米饭,所以我们必须要懂得自我约束。”《尸兄》导演李姝洁也认为,视频网站层面的严格审查对中国动漫发展而言,也并不一定是件坏事。 寻找游戏与动漫结合点 开发动漫电影市场 《十冷》在网络上已经放到了第二季,另一件令《十冷》在中国动漫界名声大噪的事情是,这部动画片通过众筹的方式,成功借助粉丝的力量投资拍摄大电影。 事实上,这两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已经不止一部电影引入了众筹的概念,而许多互联网公司,比如阿里巴巴也曾联合金融机构推出名为“娱乐宝”的理财产品试水电影。 中国原创动漫之所以争先恐后投入大电影,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电影比卖版权、算流量、搞周边,投资回报更高。2013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217.69亿元,相比2012年增长了27.5%。银幕数也以每天14块的速度递增,全年共新增银幕5077块。在中国电影产业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国产动画也有了长足的进步。2013年,全国上映动画电影33部,其中22部国产动画及2部中外合拍动画电影,共计斩获6.28亿元的票房,尽管低于进口动画,但相较于2012年上涨了57%,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从历年的票房成绩来看,《喜羊羊》系列绝对是国产动画中的霸主。2009年1月16日,《喜羊羊1》上映,最终票房收报于9000万元,仅比当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飞屋环游记》少了500万元。而在当年1月1日上映的美国动画大片《马达加斯加2》的票房只有3400万元,还不到《喜羊羊1》的一半。但是到了2013年1月,《喜羊羊5》的票房是1.2亿元,较前一年《喜羊羊4》的1.6亿元票房下跌了25%,《喜羊羊》开始走下坡路。如今,越来越多的国产动画电影涌现出来,制作逐渐精良,宣传策划更加成熟,《喜羊羊》的领先优势已经大不如前。 7月13日,CCG主办方举行了另一场名为“中国原创动画电影MAX力量大集结”的国产动画电影主创见面会上,小朋友们如数家珍地说出众多国产动漫人物的名字、技能,也在客观上反映出,中国动漫在电影呈现上,仍然主打“儿童牌”。 《开心超人2》的导演黄伟明说:“以前,中国动画电影的目标是,爸妈陪着看不睡着。现在,目标已经升级为,爸妈看着也喜欢。”他说,中国家庭愿意在亲子项目上花钱,而看电影又有一种仪式感。 翻看2014年上映或即将上映的动画片就可以看出,许多动画电影设定的主要消费人群就是0-10岁年龄段,比如《洛克王国3》、《神笔马良》、《金箍棒传奇之太岁的逆袭》等。 也有一些中国动漫电影开始把观影人群年龄段放在了10-20岁,比如《秦时明月》等。该片制片人杨智超说,他们希望在开发中国动漫电影市场的同时,寻找游戏与动漫的结合点。据悉,为了配合这部大电影,将在游戏客户端以及动画“番外篇”中加入新角色。

■ “互联网”“大电影”时代,中国原创动漫寻求平台突破 令《十万个冷笑话》在中国动漫界名声大噪的事情是,这部动画通过众筹的方式,成功借助粉丝的力量投资拍摄大电影。 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CCG EXPO)会场的showgirl在休息区。 早报见习记者 杨博 图 Showgirl齐跳《小苹果》,展会现场很多细节折射着网络流行文化的元素。 早报见习记者 杨博 图 互联网、大电影,中国原创动漫正在这两个维度上寻找突破。 同往届相比,第十届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CCG EXPO)上,中国原创动漫的制作公司摊位变多了,去cosplay(角色扮演)中国原创动漫形象的孩子们也变多了。CCG期间,两个有关中国原创动漫主创见面会的火爆场面,也同样折射出,中国动漫生态正在发生着改变。 视频网站审查严对中国动漫未必是坏事 7月12日,CCG主办方举行了一场名为“泡面番大脸萌”的中国网络番剧主创见面会。 “泡面番”和“大脸萌”都是流行在互联网上的网络新词。 “泡面番”指的是,用吃一碗泡面的时间,能够看完的一部网络动漫剧集,基本上,目前一集中国网络动漫片的时长大概在10分钟。 “大脸萌”则是“大联盟”的谐音,同时也含有幕后主创团队的意思。 当日的见面会上,当今中国网络动漫最红的几部剧的主创都来到了现场,其中就包括《十冷》、《尸兄》、《有神么》、《超有病》、《撸时代》、《不可能恋爱》和《死灵编码》等剧的主创,以及北斗企鹅工作室、音熊联盟等配音团队。 见面会上,台上台下都对《十冷》在中国原创动漫领域的开创性贡献表示感谢。《十冷》是《十万个冷笑话》的简称,2012年7月在新浪微博上发布了第一集,3小时内转发破万,动画经过传播之后,三天内播放总量迅速突破1000万次。并且在YouTube上,同期播放量也突破了60万次。 《超有病》导演危胜锴说,当他第一次看到《十冷》就被剧情的“无底线”震撼到,他当时感叹,原来这样的动漫作品居然也可以公开传播,“这也为我自己的创作打开了思路。” 《十冷》导演卢恒宇表示,过去中国有关部门对于动漫的定位存在偏差,认为动画片就是拍给儿童看的,这导致了中国原创动漫多年来被诟病为“幼稚”、“无趣”、“强制灌输思想”等,“为什么中国的动漫就不能像其他国家的动漫作品那样疯狂,那样富有创意呢?”他说。 卢恒宇说:“以前动漫播出平台是以电视为主,现在成了网络,在互联网时代,中国原创动漫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 《有神么》导演皮雀说:“现在年轻人生活太累了,我们就是希望给大家一些喜闻乐见的东西,轻松一下。”正因此,中国当前的网络动漫在内容上往往以恶搞为主。 不过,伴随着“泡面番”在视频网站上的热播,也暴露出了中国原创动漫生产环节的许多问题与瓶颈。比如,配音人才相对缺乏,音熊联盟的配音导演沈达威表示,这几年,他在为中国动漫配音时都碰到同一个问题:“故事梗概不知道,甚至画面都还没有画出来,只有几个圆圈和打叉做代替。”沈达威说,从配音角度,他希望中国原创动漫主创们能够在流程上进一步优化。而《有神么》导演曾阿牛(曾煌宗)则表示,由于国内好的配音团队凤毛麟角,曾发生过几部“泡面番”配音时间撞车的尴尬局面。 “泡面番”碰到的另一个问题是尺度,以《尸兄》为例,同期中国原创网络动漫中曾同时上线几部僵尸题材的动画片,可最终都被视频网站下架了:“因为现在国家没有一个明确政策告诉你,这个碗里只能放面,那个盆里不准放米饭,所以我们必须要懂得自我约束。”《尸兄》导演李姝洁也认为,视频网站层面的严格审查对中国动漫发展而言,也并不一定是件坏事。 寻找游戏与动漫结合点 开发动漫电影市场 《十冷》在网络上已经放到了第二季,另一件令《十冷》在中国动漫界名声大噪的事情是,这部动画片通过众筹的方式,成功借助粉丝的力量投资拍摄大电影。 事实上,这两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已经不止一部电影引入了众筹的概念,而许多互联网公司,比如阿里巴巴也曾联合金融机构推出名为“娱乐宝”的理财产品试水电影。 中国原创动漫之所以争先恐后投入大电影,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电影比卖版权、算流量、搞周边,投资回报更高。2013年中国电影票房达到217.69亿元,相比2012年增长了27.5%。银幕数也以每天14块的速度递增,全年共新增银幕5077块。在中国电影产业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国产动画也有了长足的进步。2013年,全国上映动画电影33部,其中22部国产动画及2部中外合拍动画电影,共计斩获6.28亿元的票房,尽管低于进口动画,但相较于2012年上涨了57%,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从历年的票房成绩来看,《喜羊羊》系列绝对是国产动画中的霸主。2009年1月16日,《喜羊羊1》上映,最终票房收报于9000万元,仅比当年动画电影票房冠军《飞屋环游记》少了500万元。而在当年1月1日上映的美国动画大片《马达加斯加2》的票房只有3400万元,还不到《喜羊羊1》的一半。但是到了2013年1月,《喜羊羊5》的票房是1.2亿元,较前一年《喜羊羊4》的1.6亿元票房下跌了25%,《喜羊羊》开始走下坡路。如今,越来越多的国产动画电影涌现出来,制作逐渐精良,宣传策划更加成熟,《喜羊羊》的领先优势已经大不如前。 7月13日,CCG主办方举行了另一场名为“中国原创动画电影MAX力量大集结”的国产动画电影主创见面会上,小朋友们如数家珍地说出众多国产动漫人物的名字、技能,也在客观上反映出,中国动漫在电影呈现上,仍然主打“儿童牌”。 《开心超人2》的导演黄伟明说:“以前,中国动画电影的目标是,爸妈陪着看不睡着。现在,目标已经升级为,爸妈看着也喜欢。”他说,中国家庭愿意在亲子项目上花钱,而看电影又有一种仪式感。 翻看2014年上映或即将上映的动画片就可以看出,许多动画电影设定的主要消费人群就是0-10岁年龄段,比如《洛克王国3》、《神笔马良》、《金箍棒传奇之太岁的逆袭》等。 也有一些中国动漫电影开始把观影人群年龄段放在了10-20岁,比如《秦时明月》等。该片制片人杨智超说,他们希望在开发中国动漫电影市场的同时,寻找游戏与动漫的结合点。据悉,为了配合这部大电影,将在游戏客户端以及动画“番外篇”中加入新角色。

东方早报 3434天前
2321 0 0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