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影忍者》首次发布20周年纪念纯金收藏卡牌!独家限量20张

2022
11/01
14:08

游民星空

国漫号
分享
数据
100251
5
0

游民星空

国漫号
2022
/
11/01
14:08
100251
5
0

今年正值人气动画《火影忍者》开播20周年纪念,为此国内知名收藏品牌漫代聚焦携手皮乐中国官方推出了一款极具纪念价值的纯金卡牌及贵金属收藏卡礼盒,这也是《火影忍者》首次推出以黄金材质打造的卡牌类收藏品,无论是稀有度还是收藏价值,都堪称目前相关周边产品中的顶流。

游民星空

游民星空

此前,游戏王、宝可梦等知名IP也曾发布过黄金材质的收藏卡牌,令无数收藏家趋之若鹜。此类商品在二级市场中的价格一度达到过八位数的天价,可见此类稀缺贵金属藏品在爱好者们心目中的地位。

游民星空

游民星空

极致纯金打造,突破卡牌品类边界的顶级收藏


纯金卡牌本体由11克Au999纯金打造,这不仅是卡牌这一收藏类别中从未有过的尝试,更是为所有着迷于《火影忍者》的收藏家们准备的一份镇宅之宝。

游民星空

黄金材质的尊贵自不必说,卡牌还采用仅有黄金才能完美体现的制作工艺,呈现出独有的幻彩质感。顶级的材质加上顶级的工艺,卡牌本身的设计当然也不会让人失望,由火影忍者主角漩涡鸣人的最终形态“六道仙人模式”为核心,在背景中融入了各个时期鸣人的代表性形象,20年鸣人和各位火影迷们一路走来的火影之路,汇于这一张黄金卡牌上。

游民星空

卡背设计同样暗藏玄机,在《火影忍者》动画20周年纪念专属LOGO的基础上,还加入了国人熟悉的2022年生肖“虎”的图案,这是否暗示了未来还会有更多生肖主题的火影藏品等待各位收集?让我们拭目以待!


全方位诠释火影,20周年最重磅纪念产品


如此贵重的纯金卡牌,要怎样才能入手呢?令人意外的是,纯金卡并没有定下一个高昂的价格让人花大钱购买,反而采用了抽奖赠送的形式让大家都能有平等的机会获得。火影迷们只需要购买本次20周年纪念的最重磅的产品之一——火影忍者镀金卡牌礼盒,就有机会免费获得。


每盒镀金卡牌礼盒内随机包含3张不同的《火影忍者》镀金卡牌以及1张有奖兑换卡,扫描兑换卡上的二维码即可随机获得纯金卡牌。而镀金卡牌本身也同样拥有极高的工艺品质和设计水准,24K真金电镀处理,让卡牌金光闪耀,对比各种纸质卡牌产品难以摆脱的廉价感,高大上的质感让人难以抗拒。同时金属制品常见的掉漆掉色问题也通过工艺处理完美解决,毫无疑问是希望长期保存的收藏家们的首选。

游民星空

卡牌表面采用独有的精雕纹理工艺,不仅能够体现金属的闪耀色泽与质感,更能为卡牌图案提供丰富的层次感,让光线在卡牌上流转闪耀,赏心悦目。拥有华丽质感的同时,卡牌正面的超清UV印刷的火影人物依旧能够鲜活呈现。

游民星空

整套贵金属卡牌共有8款不同设计,涵盖了火影原作中的【成长】、【传承】、【羁绊】三大主题。不难看出,制作人绝对是资深火影迷,大家最津津乐道的那些话题,无论是鸣人、佐助、小樱三位主角20年来一步步成长、传说三忍与新生代忍者之间的忍道传承,还是鸣人与佐助、父母之间的真挚羁绊,都能组合展现。

游民星空

如果能够全套集齐,还能收获一个惊喜彩蛋——当你根据特定顺序组将所有8张卡牌的牌背进行组合,就可以发现那块经典的“火影岩”出现在你面前。真正专业的火影收藏家,想必得至少入手两套,这样才能同时展示精致无比的卡面和卡背。

游民星空

火影忍者动画20周年纪念贵金属卡牌礼盒由《火影忍者》动画中国版权代理皮乐中国授权,正版潮玩开发商漫代聚焦研发,11月14日正式上架Z宇宙漫代聚焦微信小程序及得物APP。

游民星空

游民星空

线上线下各大潮玩店铺亦可购买,欢迎火影收藏家莅临选购。

游民星空 图像 小部件
免责声明:中国动漫产业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同类推荐

进击的国漫:平台和内容将成突围关键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孙中山先生的这句名言,在漫画行业的变迁中似乎也得到了印证。20 世纪初期,在新文化运动和上海滩文化的双重影响下,中国也曾经孕育出张光宇这位叱咤风云的画坛干将,出自其手的孙悟空形象一直被奉为中国漫画史上的经典之作。在张光宇眼中,完成作品的行为只不过是一系列工序当中的一环,包括印刷、发行和展出在内的后续环节也和作品的传播效果息息相关。换言之,渠道和平台在作品的成功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时代在不断变迁,漫画的载体和形式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但人们对于漫画的热情似乎并没有丝毫减弱。随着智能手机完成对用户注意力的全面接管,漫画的主要载体也逐渐从纸媒和电脑屏幕过渡到手机屏幕,而 app 则成为了漫画作品的重要发布渠道。本文将基于极光大数据iAPP监测平台提供的数据,对三大主流漫画app的数据进行分析,借以考察国内漫画类app以及国产漫画的市场前景。三大发布平台:快看漫画、腾讯动漫和爱动漫根据极光大数据 iAPP 监测平台提供的数据,目前在移动设备上渗透率排名前三的漫画app平台分别为快看漫画、腾讯动漫以及电信旗下的爱动漫平台。在3 月 26 日,极光大数据统计到的数据显示,快看漫画以 2.89% 的渗透率稳坐第一位,而腾讯动漫和爱动漫则分别以 1.73% 和 0.7% 的渗透率排在第二、三位。值得注意的是,快看漫画的渗透率在今年 1、2 月份始终维持较快的增速,峰值高达 3.47% 的水平。日活跃用户数是平台人气指数的直观反映,在日活跃用户指标上,快看漫画再度占据了领先位置。由极光大数据 iAPP 平台监测得到的最新数据显示,在 3 月 26 日当天,快看漫画的日活跃用户数高达 830 万,而腾讯动漫和爱动漫则分别为 259 万和 55 万。为了适应用户在手机屏幕上的阅读习惯,目前移动漫画平台普遍以轻阅读模式为主,内容也大多以条漫的方式呈现。进入应用后,快看漫画和腾讯动漫会根据用户选择的性别推荐相关内容,而爱动漫则没有这方面的设定。这难免让人感到好奇:这些平台在用户年龄比例的分布上究竟存在哪些特点?在用户年龄分布上,由极光大数据 iAPP 平台提供的数据显示快看漫画的低龄化特征最为明显,24 岁以下用户占比达 74.56%,腾讯动漫在相同年龄区间上的用户占比也接近 70%。即便是占比最低的爱动漫,其 24 岁以下用户占比也超过 50%。或许是因为用户以年轻群体为主,这三款动漫平台上的热门作品主要集中在奇幻、搞笑、热血和悬疑等几大类型。更鼓舞人心的是,国产漫画作品在这三个平台上均拥有较高占比,而且在人气上也有着不错的表现。即便是在拥有《海贼王》、《火影忍者》和《银魂》等一众人气日漫作品入口的腾讯动漫,人气榜排名前十的作品仍然以国产漫画为主。内容为核心竞争力,而 IP 则是盈利关键随着内容逐步上升为动漫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优秀的漫画家和原创作品也成为了各大平台争相抢夺的“香饽饽”。据官网数据显示,目前快看漫画上的签约作品已经超过 1000 部,其中粉丝过百万的作品超过 150 部,签约漫画家超过 500 位。而腾讯动漫的签约漫画家也超过 600 位。在过去,漫画家的签约方主要是杂志和报刊。但伴随着纸媒日渐式微,许多签约漫画家的收入水平其实并不乐观。在改签移动漫画平台后,漫画家除了可以获得固定稿酬之外,还可以享受作品上架所带来的分成。倘若作品的人气足够火爆,作者甚至可以从后续的 IP 衍生产品中获益。在这方面,快看漫画的表现尤其自信。在采访中,联合创始人叶名香曾表示快看漫画会为签约作者提供业界最具竞争力的待遇水平。除此以外,快看团队还会和作者就内容开展沟通,甚至还会在人设、脚本、视觉、排版、封面和营销等维度上向作者提供协助。据悉,爆款漫画《整容游戏》就是在这种联合创作机制下诞生的,在上线后长期占据热门榜单 TOP 3 位置。目前移动漫画平台的盈利通道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会员收费、广告、周边产品销售和作品的改编等等。腾讯动漫和爱动漫均有付费会员独享的内容通道,而快看漫画则暂未开启付费模式,作品改编依然是平台目前主要的盈利手段,将漫画故事作为 IP、种子或者载体,最后孵化成网络剧、电影或者游戏进行变现。在漫画作品的改编上,快看漫画和腾讯动漫走在了前面。在 2016 年末,快看漫画曾宣布要将旗下的《快把我哥带走》、《单恋大作战》和《零分偶像》等 6 部作品改编成影视剧,其中《快把我哥带走》的动漫版已经在腾讯视频首发,电影版则由万达影业操刀。与此同时,腾讯动漫也公布了《时空使徒》、《理想禁区》、《从前有座灵剑山2》和《银之守墓人》等几部作品的动画改编计划,部分作品甚至还会登陆日本市场。考虑到漫画受众和游戏受众具有天然的重合度,漫画改编成手游显然也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变现渠道。在去年举办的行业大会上,腾讯动漫曾表示会将旗下部分 IP 授权改编成游戏,涉及的作品包括《从前有座灵剑山》、《银之守墓人》、《妖怪名单》和《中国惊奇先生》等。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国漫已经逐步摆脱了“稚嫩”和“粗糙”等标签。随着行业持续发展,围绕资本、平台、作者和读者的良性生态将会得到建立。届时漫画家可以从资本、平台和读者身上吸收养分,并产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反哺;资本和平台可以通过会员制度以及对内容的后续运营实现盈利;读者也在优秀的漫画和周边产品中收获乐趣。有了良性生态的加持,国漫的崛起值得期待。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孙中山先生的这句名言,在漫画行业的变迁中似乎也得到了印证。20 世纪初期,在新文化运动和上海滩文化的双重影响下,中国也曾经孕育出张光宇这位叱咤风云的画坛干将,出自其手的孙悟空形象一直被奉为中国漫画史上的经典之作。在张光宇眼中,完成作品的行为只不过是一系列工序当中的一环,包括印刷、发行和展出在内的后续环节也和作品的传播效果息息相关。换言之,渠道和平台在作品的成功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时代在不断变迁,漫画的载体和形式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但人们对于漫画的热情似乎并没有丝毫减弱。随着智能手机完成对用户注意力的全面接管,漫画的主要载体也逐渐从纸媒和电脑屏幕过渡到手机屏幕,而 app 则成为了漫画作品的重要发布渠道。本文将基于极光大数据iAPP监测平台提供的数据,对三大主流漫画app的数据进行分析,借以考察国内漫画类app以及国产漫画的市场前景。三大发布平台:快看漫画、腾讯动漫和爱动漫根据极光大数据 iAPP 监测平台提供的数据,目前在移动设备上渗透率排名前三的漫画app平台分别为快看漫画、腾讯动漫以及电信旗下的爱动漫平台。在3 月 26 日,极光大数据统计到的数据显示,快看漫画以 2.89% 的渗透率稳坐第一位,而腾讯动漫和爱动漫则分别以 1.73% 和 0.7% 的渗透率排在第二、三位。值得注意的是,快看漫画的渗透率在今年 1、2 月份始终维持较快的增速,峰值高达 3.47% 的水平。日活跃用户数是平台人气指数的直观反映,在日活跃用户指标上,快看漫画再度占据了领先位置。由极光大数据 iAPP 平台监测得到的最新数据显示,在 3 月 26 日当天,快看漫画的日活跃用户数高达 830 万,而腾讯动漫和爱动漫则分别为 259 万和 55 万。为了适应用户在手机屏幕上的阅读习惯,目前移动漫画平台普遍以轻阅读模式为主,内容也大多以条漫的方式呈现。进入应用后,快看漫画和腾讯动漫会根据用户选择的性别推荐相关内容,而爱动漫则没有这方面的设定。这难免让人感到好奇:这些平台在用户年龄比例的分布上究竟存在哪些特点?在用户年龄分布上,由极光大数据 iAPP 平台提供的数据显示快看漫画的低龄化特征最为明显,24 岁以下用户占比达 74.56%,腾讯动漫在相同年龄区间上的用户占比也接近 70%。即便是占比最低的爱动漫,其 24 岁以下用户占比也超过 50%。或许是因为用户以年轻群体为主,这三款动漫平台上的热门作品主要集中在奇幻、搞笑、热血和悬疑等几大类型。更鼓舞人心的是,国产漫画作品在这三个平台上均拥有较高占比,而且在人气上也有着不错的表现。即便是在拥有《海贼王》、《火影忍者》和《银魂》等一众人气日漫作品入口的腾讯动漫,人气榜排名前十的作品仍然以国产漫画为主。内容为核心竞争力,而 IP 则是盈利关键随着内容逐步上升为动漫平台的核心竞争力,优秀的漫画家和原创作品也成为了各大平台争相抢夺的“香饽饽”。据官网数据显示,目前快看漫画上的签约作品已经超过 1000 部,其中粉丝过百万的作品超过 150 部,签约漫画家超过 500 位。而腾讯动漫的签约漫画家也超过 600 位。在过去,漫画家的签约方主要是杂志和报刊。但伴随着纸媒日渐式微,许多签约漫画家的收入水平其实并不乐观。在改签移动漫画平台后,漫画家除了可以获得固定稿酬之外,还可以享受作品上架所带来的分成。倘若作品的人气足够火爆,作者甚至可以从后续的 IP 衍生产品中获益。在这方面,快看漫画的表现尤其自信。在采访中,联合创始人叶名香曾表示快看漫画会为签约作者提供业界最具竞争力的待遇水平。除此以外,快看团队还会和作者就内容开展沟通,甚至还会在人设、脚本、视觉、排版、封面和营销等维度上向作者提供协助。据悉,爆款漫画《整容游戏》就是在这种联合创作机制下诞生的,在上线后长期占据热门榜单 TOP 3 位置。目前移动漫画平台的盈利通道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会员收费、广告、周边产品销售和作品的改编等等。腾讯动漫和爱动漫均有付费会员独享的内容通道,而快看漫画则暂未开启付费模式,作品改编依然是平台目前主要的盈利手段,将漫画故事作为 IP、种子或者载体,最后孵化成网络剧、电影或者游戏进行变现。在漫画作品的改编上,快看漫画和腾讯动漫走在了前面。在 2016 年末,快看漫画曾宣布要将旗下的《快把我哥带走》、《单恋大作战》和《零分偶像》等 6 部作品改编成影视剧,其中《快把我哥带走》的动漫版已经在腾讯视频首发,电影版则由万达影业操刀。与此同时,腾讯动漫也公布了《时空使徒》、《理想禁区》、《从前有座灵剑山2》和《银之守墓人》等几部作品的动画改编计划,部分作品甚至还会登陆日本市场。考虑到漫画受众和游戏受众具有天然的重合度,漫画改编成手游显然也是一个值得尝试的变现渠道。在去年举办的行业大会上,腾讯动漫曾表示会将旗下部分 IP 授权改编成游戏,涉及的作品包括《从前有座灵剑山》、《银之守墓人》、《妖怪名单》和《中国惊奇先生》等。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国漫已经逐步摆脱了“稚嫩”和“粗糙”等标签。随着行业持续发展,围绕资本、平台、作者和读者的良性生态将会得到建立。届时漫画家可以从资本、平台和读者身上吸收养分,并产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反哺;资本和平台可以通过会员制度以及对内容的后续运营实现盈利;读者也在优秀的漫画和周边产品中收获乐趣。有了良性生态的加持,国漫的崛起值得期待。

极客网 3016天前
2969 0 0

中国动漫:“六神”不安 市场骨感

编者按:动漫产业根据收入模式可划分成版权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前者包括电视动画、动画电影、网络动漫、手机动漫、动漫出版、动漫音像制品、动漫舞台剧等,后者包括玩具、服装、游戏、食品、家居、文具、主题乐园等,两大市场依靠授权和品牌管理业务作为衔接。我国动漫产业产值究竟有多大?很难统计。因为动漫上市企业少,企业运营数据不公开,加之产业链长等原因,导致统计复杂。艺恩咨询在《2011—2012年中国动漫产业投资研究报告》中采取细分市场份额的统计方法,估出2012年中国动漫市场总体份额约为321亿元,其中,近1/3来自动漫玩具,1/3来自其他衍生品,剩下100亿元才真正来自动漫内容。11月底,一篇名为《国产动漫,您哪儿错了?》的深度分析文章在微博、微信和一些专业网站上引起业内外人士热议、转发,该文在1.6万字的篇幅里,谈到了国产动漫所遭遇的困境,并从创作人、电视台、产业补贴、动漫衍生品、审查制度、盗版六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点出产业困局的内外因。本版择要编发此文,希望能给广大读者提供一个认识国产动漫的新角度和新思路。创作人:哑巴吃黄连在一种惯性思维下,我们常会将“作品不好”等同于“作者不行”,笔者常听到两种批评和一种幻想:国人创作的作品在本土不卖座,国人的创意能力和技术能力太差;找老外来救国产动漫。这3种声音不免以偏概全,行业整体的低效不代表该行业中没有优秀的创作人和作品,更不代表老外就能救中国动漫。首先,无论国产动画还是国产漫画在中国都是能卖座的。在漫画战场上,国产作品《尸兄》正在和日本漫画《火影忍者》胶着竞争第一的位置;在动画电影榜单上,《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开心闯龙年》以1.65亿元居首,对比中国十几年来引进的近50部海外动画电影,能超过这个成绩的仅有《功夫熊猫》系列、《冰河世纪4》、《疯狂原始人》、《马达加斯加3》、《怪物大学》。其次,国人的技术和创意能力并不差。据笔者在商务社交网络Linkedin上的统计,美国三大顶级动画工作室中,中国人占了约5%,如果算上所有华人和不会说汉语的“ABC”,这个比例接近10%,可以说,在好莱坞动画圈成名的导演和编剧中,都有华人的身影。再看看大陆地区的动画公司,2012年有两家公司参与了有史以来最贵的超A类(质量)动画电影《驯龙高手》的制作,至于近年来参与到国际B级(质量)剧集ODM和OEM开发的公司和团队更是数不胜数,只不过因为他们的名字没有出现在那些作品上,所以很少国人知晓。最后,谈谈那些海外“救星”们。很多国内企业有意愿与他们合作,可是“救星”们的要价太高,囊中羞涩的国内企业只能答应他们的兼职合作,诸如每周一两次的远程会议,这样的合作方式能给我们带来多少真正的力量?电视台:不会跟市场过不去对于直接面对观众的动漫媒体渠道尤其是卡通频道,创作人是又爱又恨:爱电视上的高曝光率,那意味着相应的播出补贴和动漫衍生品开发商的青睐;恨播出渠道手握大权带来的强势和霸道,难免“人在屋檐下”之感。然而,不管创作人对渠道何种态度,都不能改变当前制播市场的供需不平衡。据有关部门调研,2012年动画节目播出总量为11.7193万分钟,但当年的动画生产总量近26万分钟,即便不考虑重复播放,播出率也只有45%。制播市场供需不平衡直接导致了动画卖不出好价钱,但更重要的原因则在于收视率。2012年,六大少儿频道的平均收视率在0.0283%至0.2437%,其中收视率最高的央视少儿在所有卫视中排名第11位,最低的江苏优漫在所有卫视中排名第46位,使各大卡通频道的广告价值落后相应地区卫视很多,这种困境最突出的是上海炫动卡通:晚8点黄金时段,炫动卡通15秒广告价格是9000元,而对应地区的东方卫视15秒广告价格是7.8万元。数据显示,全国38家卡通频道年均用于动画片采购的总经费不足5000万元,如按市场价格计算,5000万元差不多可以采购1万分钟动画,但一个动画频道每年至少需要3万分钟动画才够全年滚动播放,剩下2万分钟钱从何而来呢?万般无奈下,动漫企业倒贴卡通频道播出的怪现象就出现了。产业补贴:局中的博弈困境以播出补贴为代表的产业补贴可说是动漫企业的谋生手段之一,但近几年颇受质疑,有人甚至认为是它阻碍了国产动漫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对于补贴需要一分为二来看。问题的一面是,中央和地方政府该不该发补贴?该发。国产动漫像一个正学走路的孩子,大人来扶小孩子一把没什么错。另一面则是,有的孩子刚能站稳,有的孩子已能走几步,对能力不同的孩子怎么扶?现实情况中,相关部门在决定如何发放补贴时会陷入一种纠结——这些钱是否更适合给那些已经做得不错的企业呢?所以,很多扶持政策中都明确列出了“门槛”,如上海市的申报门槛是原创漫画“出版物首印数2万册以上或总印数6万册以上”,原创动画剧集“在省级以上电视台播出”,原创动画电影是“1000万元以上票房”, 动漫衍生品是“年收益达到500万元以上”。由此可见,大部分动漫扶持政策的扶持对象是行业强者而非新人。各种补贴让强者越强,市场份额越来越大,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扼杀了中小动漫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但若因此怪罪政策制定者,认为他们搞不清扶持主体,又显得太激进了。是选择扶持初创企业,面对可能血本无归、无法向纳税人交代的风险,还是投资那些有社会影响力的行业龙头和大企业,坐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让补贴落到最需要它们的人的手上是需要时间的。首先,政策制定者和大众需要时间建立“扶弱共识”;其次,需要时间建立相对透明的制度。在二者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如果贸然把补贴放给初创企业,除了给大众舆论落下更多寻租和腐败的话柄之外,没有实际意义。[web_page]动漫衍生品:软弱的“救世主”近年来,动漫衍生品渐入人们视野,并一度被业界当成了“救世主”。最近国内两家动漫衍生品相关企业因业务火爆常被人提及,一家是奥飞动漫,另一家是酷漫居:前者是上市动漫玩具企业,长期受投资者追捧,今年9月和10月分别收购了《喜羊羊与灰太狼》全部版权与两家手游公司;后者是动漫家具企业,拥有多个迪斯尼主题的家具产品,今年初刚获得天图资本1亿元B轮投资,在淘宝网“双11”活动中以2800万元的总销量获得儿童家具冠军。于是,很多原本做动漫内容的企业逢人必讲自己也在做衍生品,一种产业逻辑开始风行:10元的普通杯子贴上一个动漫形象就能卖20元,多好的生意。遗憾的是,照着这个思路发展的动漫企业八成以上仍然生存困难,并没有奥飞动漫和酷漫居那么幸运,因为他们忽略了最重要的4点:其一,玩具和家具是刚需,动漫不是。其二,酷漫居能风靡的本质并非依赖迪斯尼的品牌影响力,而是它学习宜家将家具模块化打包,解决了家具的运输问题。其三,未形成品牌效应的动漫不能给实物产品带来曝光度和流量,市场不会买账。其四,“动漫版权收入和动漫衍生品收入应为一比三”的黄金规则是谣传,比如迪斯尼今年上半年的版权收入和衍生品收入的比值为1.75∶1,衍生品并不是动漫营收的大块头。可见,忽略内容而空谈衍生品,是一件不符合产业逻辑的事。审查制度:常挨打的“出头鸟”目前中国影视审查制度将动画作品“一刀切”给了小朋友,这令广大创作人深感“镣铐”之苦。其实,审查制度本身并无问题,其“黑名单”包括违法、反动、危害国家安全、涉民族问题、涉宗教问题、侵害未成年人等主题,符合所有人的预期,但争议在于审查尺度波动很大,时松时紧,给创作人带来的是一种不公平之感,很多吃过暗亏的影视动漫人士有机会就会吐槽“审查制度是作品的最大杀手”。无法否认,审查制度的尺度问题确实会限制部分动画创意的发挥,影响到观众群体,但如果就此在“审查制度”和“中国无法诞生优秀动画作品”之间建立因果联系,那是大谬。对比美国情况来看看。《疯狂原始人》、《玩具总动员》、《冰河世纪》等作品在美国被定为G级(即大众级,不涉及宗教、政治、黄赌毒等),小孩、大人都喜欢看。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只有一个,因为优质的、老少咸宜的作品是不受制度约束的。退一步说,即便有制度束缚,好作品仍有诞生的空间,举例来说,为什么美国漫画中出了那么多超级英雄,而其他题材寥寥无几?这其实正是“审查”的结果。1954年,有“连环漫画克星”之称的弗雷德里克·沃瑟姆推出《纯真的诱惑》一书,狠批了美国漫画内容的“重口味”, 继而引发美国反连环漫画运动及美国国会关于漫画的听证会。此后,美国漫画杂志协会诞生,美国漫画出版法典生效,美国漫画进入严苛的“审查时代”。理论上,美国难以再有优秀的漫画作品了,但机灵的美国漫画家们找到了符合美国国情又无懈可击的题材——超级英雄,并将其发扬光大,这何尝不是一种“戴着镣铐的舞蹈”。因此,对于审查制度,笔者想说:在真正的舞者眼中,镣铐不仅仅是一个金属障碍,更是艺术创作的一个特种武器。盗版:折射消费心态的镜子在谈到动漫衍生品卖不好的原因时,有人将其归为两个字:盗版。但是,如果设身处地想想:我们什么时候会去买盗版呢?常规答案有两种:一是正规渠道买不到,二是正版商品太贵。我们什么时候会主动选择正版商品呢?是在该商品是常用品且能代表“面子”的时候,比如衣服、包、手机……但动漫作品比较尴尬,它既不是人们的刚需,也不是可炫耀的常用品,被消费者冷落也就再正常不过了。而盗版,只是这种消费心态的折射而已。当上述六方都各有其存在的理由及不得已的苦衷时,讨论国产动漫为何效能不高就不能简单粗暴地将原因归结为其中一方或几方。笔者认为,中国动漫当前面临内外因之困:外因是市场太骨感——几百亿元的产值抽去与动漫内容本体不相关的水分后不过百亿元,而动漫消费需求也没有得到市场认可,所以,当无数的资金、教育机构、展会涌入这个产业之后,仍不见我们想见的效果;内因则是超长产业链条中的零和博弈——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都在玩一局零和博弈的窝里斗游戏,没有纵横联合的意识,个体获益再多,都不能从根本解决各方需求。这样的局面有破解方法吗?或许有的。第一,心态归零,动漫产业不是随便就能把人吃撑的大盘子,一切得从零做起;第二,另寻套路,这是有中国特色的动漫市场,拷贝海外模式,以成熟市场的套路来应对新兴市场就像用高射炮打蚊子;第三,孵化市场,来自政府和社会的辅助性资源应当进入孵化市场的领域,踏实做长线活动;第四,自我领悟,动漫人不要再去哀求产业链的自我净化,行动在当下,去整合那些可以整合的资源,让自己顺着互联网的龙卷风,成为站在风口上的那只“猪”,起飞——世界在变,今天有人在用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做营销,明天互联网就可成为动漫作品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营销工具。作者江杰,系动漫经纪人,刊登有删减,读者如需索取文中例证及案例可扫描右侧二维码。

编者按:动漫产业根据收入模式可划分成版权市场和衍生品市场,前者包括电视动画、动画电影、网络动漫、手机动漫、动漫出版、动漫音像制品、动漫舞台剧等,后者包括玩具、服装、游戏、食品、家居、文具、主题乐园等,两大市场依靠授权和品牌管理业务作为衔接。我国动漫产业产值究竟有多大?很难统计。因为动漫上市企业少,企业运营数据不公开,加之产业链长等原因,导致统计复杂。艺恩咨询在《2011—2012年中国动漫产业投资研究报告》中采取细分市场份额的统计方法,估出2012年中国动漫市场总体份额约为321亿元,其中,近1/3来自动漫玩具,1/3来自其他衍生品,剩下100亿元才真正来自动漫内容。11月底,一篇名为《国产动漫,您哪儿错了?》的深度分析文章在微博、微信和一些专业网站上引起业内外人士热议、转发,该文在1.6万字的篇幅里,谈到了国产动漫所遭遇的困境,并从创作人、电视台、产业补贴、动漫衍生品、审查制度、盗版六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点出产业困局的内外因。本版择要编发此文,希望能给广大读者提供一个认识国产动漫的新角度和新思路。创作人:哑巴吃黄连在一种惯性思维下,我们常会将“作品不好”等同于“作者不行”,笔者常听到两种批评和一种幻想:国人创作的作品在本土不卖座,国人的创意能力和技术能力太差;找老外来救国产动漫。这3种声音不免以偏概全,行业整体的低效不代表该行业中没有优秀的创作人和作品,更不代表老外就能救中国动漫。首先,无论国产动画还是国产漫画在中国都是能卖座的。在漫画战场上,国产作品《尸兄》正在和日本漫画《火影忍者》胶着竞争第一的位置;在动画电影榜单上,《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开心闯龙年》以1.65亿元居首,对比中国十几年来引进的近50部海外动画电影,能超过这个成绩的仅有《功夫熊猫》系列、《冰河世纪4》、《疯狂原始人》、《马达加斯加3》、《怪物大学》。其次,国人的技术和创意能力并不差。据笔者在商务社交网络Linkedin上的统计,美国三大顶级动画工作室中,中国人占了约5%,如果算上所有华人和不会说汉语的“ABC”,这个比例接近10%,可以说,在好莱坞动画圈成名的导演和编剧中,都有华人的身影。再看看大陆地区的动画公司,2012年有两家公司参与了有史以来最贵的超A类(质量)动画电影《驯龙高手》的制作,至于近年来参与到国际B级(质量)剧集ODM和OEM开发的公司和团队更是数不胜数,只不过因为他们的名字没有出现在那些作品上,所以很少国人知晓。最后,谈谈那些海外“救星”们。很多国内企业有意愿与他们合作,可是“救星”们的要价太高,囊中羞涩的国内企业只能答应他们的兼职合作,诸如每周一两次的远程会议,这样的合作方式能给我们带来多少真正的力量?电视台:不会跟市场过不去对于直接面对观众的动漫媒体渠道尤其是卡通频道,创作人是又爱又恨:爱电视上的高曝光率,那意味着相应的播出补贴和动漫衍生品开发商的青睐;恨播出渠道手握大权带来的强势和霸道,难免“人在屋檐下”之感。然而,不管创作人对渠道何种态度,都不能改变当前制播市场的供需不平衡。据有关部门调研,2012年动画节目播出总量为11.7193万分钟,但当年的动画生产总量近26万分钟,即便不考虑重复播放,播出率也只有45%。制播市场供需不平衡直接导致了动画卖不出好价钱,但更重要的原因则在于收视率。2012年,六大少儿频道的平均收视率在0.0283%至0.2437%,其中收视率最高的央视少儿在所有卫视中排名第11位,最低的江苏优漫在所有卫视中排名第46位,使各大卡通频道的广告价值落后相应地区卫视很多,这种困境最突出的是上海炫动卡通:晚8点黄金时段,炫动卡通15秒广告价格是9000元,而对应地区的东方卫视15秒广告价格是7.8万元。数据显示,全国38家卡通频道年均用于动画片采购的总经费不足5000万元,如按市场价格计算,5000万元差不多可以采购1万分钟动画,但一个动画频道每年至少需要3万分钟动画才够全年滚动播放,剩下2万分钟钱从何而来呢?万般无奈下,动漫企业倒贴卡通频道播出的怪现象就出现了。产业补贴:局中的博弈困境以播出补贴为代表的产业补贴可说是动漫企业的谋生手段之一,但近几年颇受质疑,有人甚至认为是它阻碍了国产动漫的健康发展。笔者认为,对于补贴需要一分为二来看。问题的一面是,中央和地方政府该不该发补贴?该发。国产动漫像一个正学走路的孩子,大人来扶小孩子一把没什么错。另一面则是,有的孩子刚能站稳,有的孩子已能走几步,对能力不同的孩子怎么扶?现实情况中,相关部门在决定如何发放补贴时会陷入一种纠结——这些钱是否更适合给那些已经做得不错的企业呢?所以,很多扶持政策中都明确列出了“门槛”,如上海市的申报门槛是原创漫画“出版物首印数2万册以上或总印数6万册以上”,原创动画剧集“在省级以上电视台播出”,原创动画电影是“1000万元以上票房”, 动漫衍生品是“年收益达到500万元以上”。由此可见,大部分动漫扶持政策的扶持对象是行业强者而非新人。各种补贴让强者越强,市场份额越来越大,这在某种程度上是扼杀了中小动漫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但若因此怪罪政策制定者,认为他们搞不清扶持主体,又显得太激进了。是选择扶持初创企业,面对可能血本无归、无法向纳税人交代的风险,还是投资那些有社会影响力的行业龙头和大企业,坐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相信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让补贴落到最需要它们的人的手上是需要时间的。首先,政策制定者和大众需要时间建立“扶弱共识”;其次,需要时间建立相对透明的制度。在二者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如果贸然把补贴放给初创企业,除了给大众舆论落下更多寻租和腐败的话柄之外,没有实际意义。[web_page]动漫衍生品:软弱的“救世主”近年来,动漫衍生品渐入人们视野,并一度被业界当成了“救世主”。最近国内两家动漫衍生品相关企业因业务火爆常被人提及,一家是奥飞动漫,另一家是酷漫居:前者是上市动漫玩具企业,长期受投资者追捧,今年9月和10月分别收购了《喜羊羊与灰太狼》全部版权与两家手游公司;后者是动漫家具企业,拥有多个迪斯尼主题的家具产品,今年初刚获得天图资本1亿元B轮投资,在淘宝网“双11”活动中以2800万元的总销量获得儿童家具冠军。于是,很多原本做动漫内容的企业逢人必讲自己也在做衍生品,一种产业逻辑开始风行:10元的普通杯子贴上一个动漫形象就能卖20元,多好的生意。遗憾的是,照着这个思路发展的动漫企业八成以上仍然生存困难,并没有奥飞动漫和酷漫居那么幸运,因为他们忽略了最重要的4点:其一,玩具和家具是刚需,动漫不是。其二,酷漫居能风靡的本质并非依赖迪斯尼的品牌影响力,而是它学习宜家将家具模块化打包,解决了家具的运输问题。其三,未形成品牌效应的动漫不能给实物产品带来曝光度和流量,市场不会买账。其四,“动漫版权收入和动漫衍生品收入应为一比三”的黄金规则是谣传,比如迪斯尼今年上半年的版权收入和衍生品收入的比值为1.75∶1,衍生品并不是动漫营收的大块头。可见,忽略内容而空谈衍生品,是一件不符合产业逻辑的事。审查制度:常挨打的“出头鸟”目前中国影视审查制度将动画作品“一刀切”给了小朋友,这令广大创作人深感“镣铐”之苦。其实,审查制度本身并无问题,其“黑名单”包括违法、反动、危害国家安全、涉民族问题、涉宗教问题、侵害未成年人等主题,符合所有人的预期,但争议在于审查尺度波动很大,时松时紧,给创作人带来的是一种不公平之感,很多吃过暗亏的影视动漫人士有机会就会吐槽“审查制度是作品的最大杀手”。无法否认,审查制度的尺度问题确实会限制部分动画创意的发挥,影响到观众群体,但如果就此在“审查制度”和“中国无法诞生优秀动画作品”之间建立因果联系,那是大谬。对比美国情况来看看。《疯狂原始人》、《玩具总动员》、《冰河世纪》等作品在美国被定为G级(即大众级,不涉及宗教、政治、黄赌毒等),小孩、大人都喜欢看。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只有一个,因为优质的、老少咸宜的作品是不受制度约束的。退一步说,即便有制度束缚,好作品仍有诞生的空间,举例来说,为什么美国漫画中出了那么多超级英雄,而其他题材寥寥无几?这其实正是“审查”的结果。1954年,有“连环漫画克星”之称的弗雷德里克·沃瑟姆推出《纯真的诱惑》一书,狠批了美国漫画内容的“重口味”, 继而引发美国反连环漫画运动及美国国会关于漫画的听证会。此后,美国漫画杂志协会诞生,美国漫画出版法典生效,美国漫画进入严苛的“审查时代”。理论上,美国难以再有优秀的漫画作品了,但机灵的美国漫画家们找到了符合美国国情又无懈可击的题材——超级英雄,并将其发扬光大,这何尝不是一种“戴着镣铐的舞蹈”。因此,对于审查制度,笔者想说:在真正的舞者眼中,镣铐不仅仅是一个金属障碍,更是艺术创作的一个特种武器。盗版:折射消费心态的镜子在谈到动漫衍生品卖不好的原因时,有人将其归为两个字:盗版。但是,如果设身处地想想:我们什么时候会去买盗版呢?常规答案有两种:一是正规渠道买不到,二是正版商品太贵。我们什么时候会主动选择正版商品呢?是在该商品是常用品且能代表“面子”的时候,比如衣服、包、手机……但动漫作品比较尴尬,它既不是人们的刚需,也不是可炫耀的常用品,被消费者冷落也就再正常不过了。而盗版,只是这种消费心态的折射而已。当上述六方都各有其存在的理由及不得已的苦衷时,讨论国产动漫为何效能不高就不能简单粗暴地将原因归结为其中一方或几方。笔者认为,中国动漫当前面临内外因之困:外因是市场太骨感——几百亿元的产值抽去与动漫内容本体不相关的水分后不过百亿元,而动漫消费需求也没有得到市场认可,所以,当无数的资金、教育机构、展会涌入这个产业之后,仍不见我们想见的效果;内因则是超长产业链条中的零和博弈——产业链各环节的企业都在玩一局零和博弈的窝里斗游戏,没有纵横联合的意识,个体获益再多,都不能从根本解决各方需求。这样的局面有破解方法吗?或许有的。第一,心态归零,动漫产业不是随便就能把人吃撑的大盘子,一切得从零做起;第二,另寻套路,这是有中国特色的动漫市场,拷贝海外模式,以成熟市场的套路来应对新兴市场就像用高射炮打蚊子;第三,孵化市场,来自政府和社会的辅助性资源应当进入孵化市场的领域,踏实做长线活动;第四,自我领悟,动漫人不要再去哀求产业链的自我净化,行动在当下,去整合那些可以整合的资源,让自己顺着互联网的龙卷风,成为站在风口上的那只“猪”,起飞——世界在变,今天有人在用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做营销,明天互联网就可成为动漫作品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营销工具。作者江杰,系动漫经纪人,刊登有删减,读者如需索取文中例证及案例可扫描右侧二维码。

中国文化报 4229天前
3225 0 0

日本动漫来抢粉丝 情怀成敲门砖

《火影忍者剧场版:博人传》剧照上映6天的日本动画电影《火影忍者:博人传》(以下简称《火影》)交出了7000万元的票房成绩,引起80后、90后热情追捧。2月26日,《圣斗士星矢:圣域传说》(以下简称《星矢》)将在全国公映,该片受众比《火影》更多,票房预期更是被各方看好。在《哆啦A梦:伴我同行》(以下简称《机器猫》)、《名侦探柯蓝》之后,这两部在中国最具知名度的日本动画电影开始抢滩中国电影市场,他们的成功是否对纠结中的中国动画电影有启示? 《圣斗士》剧照主打情怀牌粉丝电影针对一个年代《火影》是纯粹的粉丝电影,这让该片在排厅的时候还吃了不少亏。记者从成都各大影城获悉,上周四该片首映的时候,平均只排了两个厅。不过,就是这两个厅产生了高票房和好口碑。本周成都各影城都已经加厅排映该片,不少影迷通过网络发表各种评论,引发粉丝讨论。粉丝对影片的认可程度非常高,在豆瓣网分数高达8.3。在峨影1958影城,还出现漫画迷包场的情况。参加了包场活动的武艺说:“我们中有IT男,有文艺女,但当我们都坐下来看《火影》的时候,我们的话题和身份都统一了。”同样是日本动漫电影版,同样是粉丝电影,《星矢》今日也在全国公映。“我已经买了首映当天晚上的电影票,今晚不要老公陪,不带儿子看,我一个人去回忆一下。”80后粉丝岳蕾说,这是她小学到初中最重要的成长记忆,也是漫画出品30年来第一次登上内地电影院,没有理由不支持。该片发行方阿里影业很早就在经营这种“情怀”。阿里影业宣传业务部燕子告诉记者,发行方联合动漫粉丝在全国线上线下发起征集活动,联合圣斗士衍生品公司,发起十二黄金圣斗士展览等活动。本周末,《星矢》的展览活动就会在成都金牛万达举行。“我们不希望只针对电影进行宣传,而是针对那个年代,将话题延伸到电影院之外,这才能让更多影迷参加讨论。”成都百丽宫影城业务经理李昆表示,《火影》《星矢》卖得好,但不是像《功夫熊猫3》那样一天几千万。这种“好”目前只专属于日本动画电影,有固定观众群,有好口碑,上座率稳定,适合长线放映。太平洋影院王府井店经理王彦表示,这两部电影都不属于大片,依然做出这样的成绩,已经比很多国产动画电影要好多了。 《机器猫》剧照形成品牌让主角和观众一起成长和《玩具总动员》《头脑特工队》《疯狂原始人》等好莱坞动画电影不同,日本动画电影从来没有享受同步大片待遇,几乎都是晚半年或者一年才在中国上映。从票房上来看,除了去年的《机器猫》之外,也没有大红大紫过。但这类电影却有着自己固定的观众,在电影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先有好莱坞卡通以大片姿态在中国抢票房,后有日本动漫以粉丝电影的姿态抢票房,国产动画电影已经被市场逼着升级换代。《熊出没3》今年获得2.8亿元的票房,并没有达到预期。“以前大家光想着从好莱坞学技术,这次也能从日本动画电影中学习到很多。”《熊出没3》投资方卡通先生影业副总经理王彦兵分析,从产业上来说,日本在知识产权保护上更严格,在全产业的开发上更完善,电影票房其实只是整个动画项目收入的很少一部分。这两方面我国正在逐步完善,但还需要整个行业和社会一起来完成,转变进程不会很快。“不过从制作上,我们却能学到很多经验,比如树立品牌。”《火影》《星矢》在当年都是给小学生看的漫画,由于这两部作品本身质量很好,当年的孩子长大了,依然会对原作充满感情。比如《火影》,这部漫画一直坚持创作到了今天,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故事体系,主角和大家一起成长,形成一种陪伴,牢牢拴住观众。从影迷来看,这种陪伴是买票的动力;对业内来说,因为高质量持续创作树立了品牌,所以能够帮助影片留住影迷。低幼一直是国产动画电影备受诟病的地方,但要细分市场,低幼不能全抛弃。王彦兵觉得,日本动漫的题材也涉及到低幼的层面,但镜头、台词、内核一点都不低幼,至少不是傻傻的低幼。“3、4岁的孩子语境怎么样,笑点在哪里,关心什么事情,并不是几个大人开个会就能抓住的。”王彦兵说,现在小观众和当年《喜羊羊》的小观众已经有很大的不同,实际上他们不是要排斥低幼,而是要和现在低幼观众真正接轨。

《火影忍者剧场版:博人传》剧照上映6天的日本动画电影《火影忍者:博人传》(以下简称《火影》)交出了7000万元的票房成绩,引起80后、90后热情追捧。2月26日,《圣斗士星矢:圣域传说》(以下简称《星矢》)将在全国公映,该片受众比《火影》更多,票房预期更是被各方看好。在《哆啦A梦:伴我同行》(以下简称《机器猫》)、《名侦探柯蓝》之后,这两部在中国最具知名度的日本动画电影开始抢滩中国电影市场,他们的成功是否对纠结中的中国动画电影有启示? 《圣斗士》剧照主打情怀牌粉丝电影针对一个年代《火影》是纯粹的粉丝电影,这让该片在排厅的时候还吃了不少亏。记者从成都各大影城获悉,上周四该片首映的时候,平均只排了两个厅。不过,就是这两个厅产生了高票房和好口碑。本周成都各影城都已经加厅排映该片,不少影迷通过网络发表各种评论,引发粉丝讨论。粉丝对影片的认可程度非常高,在豆瓣网分数高达8.3。在峨影1958影城,还出现漫画迷包场的情况。参加了包场活动的武艺说:“我们中有IT男,有文艺女,但当我们都坐下来看《火影》的时候,我们的话题和身份都统一了。”同样是日本动漫电影版,同样是粉丝电影,《星矢》今日也在全国公映。“我已经买了首映当天晚上的电影票,今晚不要老公陪,不带儿子看,我一个人去回忆一下。”80后粉丝岳蕾说,这是她小学到初中最重要的成长记忆,也是漫画出品30年来第一次登上内地电影院,没有理由不支持。该片发行方阿里影业很早就在经营这种“情怀”。阿里影业宣传业务部燕子告诉记者,发行方联合动漫粉丝在全国线上线下发起征集活动,联合圣斗士衍生品公司,发起十二黄金圣斗士展览等活动。本周末,《星矢》的展览活动就会在成都金牛万达举行。“我们不希望只针对电影进行宣传,而是针对那个年代,将话题延伸到电影院之外,这才能让更多影迷参加讨论。”成都百丽宫影城业务经理李昆表示,《火影》《星矢》卖得好,但不是像《功夫熊猫3》那样一天几千万。这种“好”目前只专属于日本动画电影,有固定观众群,有好口碑,上座率稳定,适合长线放映。太平洋影院王府井店经理王彦表示,这两部电影都不属于大片,依然做出这样的成绩,已经比很多国产动画电影要好多了。 《机器猫》剧照形成品牌让主角和观众一起成长和《玩具总动员》《头脑特工队》《疯狂原始人》等好莱坞动画电影不同,日本动画电影从来没有享受同步大片待遇,几乎都是晚半年或者一年才在中国上映。从票房上来看,除了去年的《机器猫》之外,也没有大红大紫过。但这类电影却有着自己固定的观众,在电影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先有好莱坞卡通以大片姿态在中国抢票房,后有日本动漫以粉丝电影的姿态抢票房,国产动画电影已经被市场逼着升级换代。《熊出没3》今年获得2.8亿元的票房,并没有达到预期。“以前大家光想着从好莱坞学技术,这次也能从日本动画电影中学习到很多。”《熊出没3》投资方卡通先生影业副总经理王彦兵分析,从产业上来说,日本在知识产权保护上更严格,在全产业的开发上更完善,电影票房其实只是整个动画项目收入的很少一部分。这两方面我国正在逐步完善,但还需要整个行业和社会一起来完成,转变进程不会很快。“不过从制作上,我们却能学到很多经验,比如树立品牌。”《火影》《星矢》在当年都是给小学生看的漫画,由于这两部作品本身质量很好,当年的孩子长大了,依然会对原作充满感情。比如《火影》,这部漫画一直坚持创作到了今天,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故事体系,主角和大家一起成长,形成一种陪伴,牢牢拴住观众。从影迷来看,这种陪伴是买票的动力;对业内来说,因为高质量持续创作树立了品牌,所以能够帮助影片留住影迷。低幼一直是国产动画电影备受诟病的地方,但要细分市场,低幼不能全抛弃。王彦兵觉得,日本动漫的题材也涉及到低幼的层面,但镜头、台词、内核一点都不低幼,至少不是傻傻的低幼。“3、4岁的孩子语境怎么样,笑点在哪里,关心什么事情,并不是几个大人开个会就能抓住的。”王彦兵说,现在小观众和当年《喜羊羊》的小观众已经有很大的不同,实际上他们不是要排斥低幼,而是要和现在低幼观众真正接轨。

2516 0 0

[星游记]发全新预告片 中国版海贼王回归动漫网络院线

曾经一度掀起热血动漫潮的《星游记》今日发行全新预告“再飞行”,期待故事继续的粉丝们热血沸腾。《星游记》第一季曾于2011年10月播出,可惜在播出26集之后就暂停了整部动画的制作。不过仅仅的26集,却创造了多个中国动漫纪录,超过1.5亿的播放量,高达9.3分的评分,使其即使播出结束3年多之后,依然是不少动漫迷心目中国产热血动画的顶点之作。8月3日,由全擎娱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光线影业、彩条屋影业、360网络院线、音乐风云榜联合出品的热血动画《星游记》发布首支PV——“再飞行”。“再飞行”寓意《星游记》的强势回归,也是制作团队与粉丝拉钩的约定。“为了守护自己的信念和梦想”,PV将带领大家回顾《星游记》里那些充满泪笑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热血贲张的感动。《星游记》PV制作水平全面进步,原主力团队心血新作《星游记》(Rainbow Sea)是一部26集科幻热血动画,坚信奇迹的少年们出发前往太空深处的黑洞,寻找被全宇宙视为谎言的梦想之地--彩虹海。 2011年在第十五届“首尔国际动漫节”上,《星游记》一举斩获动画作品类“最佳创意奖”。这支PV(宣传视频)的制作人员,正是当初第一季的主力团队,怀着“星游梦”三年之后再聚首,他们在制作上花费了不少心血。虽然《星游记》首支PV只是回顾了以往的故事,但是却引发了粉丝的讨论,许多粉丝感慨“还是那个味道,画风进步了啊”,“咕咚国王归来啦,这比大圣归来还让人感动啊”,“笛亚是我的女神”……不仅如此,许多不甚了解《星游记》的人在提前观看PV后,对于PV的制作水平也给予了认可,有别于三维动画的精美二维画面,达到了国内同类制作的巅峰水平。对于《星游记》后续的故事发展,制作团队也有了非常棒的创意,但是在PV中却卖起了关子,让人摸不透《星游记》将如何“再飞行”,故事如何继续,是制作动画剧集还是电影,这些都等待下一支PV揭晓答案。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热血动画,树立国内动画市场新旗帜其实,无论是去年的《秦时明月大电影》《龙之谷》,还是今年暑期档已破七亿票房大关,创造票房奇迹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亦或是互联网上《尸兄》《中国惊奇先生》等高人气的网络动画剧,无不昭示着青少年向国产动画正逐渐成为动画市场的主流。而纵观国内动画市场的布局,一派欣欣向荣之下热血冒险动画却依然处于短板境地。与日本《海贼王》、《火影忍者》等热血动漫占有半边天下的情况相比,国内动画市场热血动漫明显缺失。《星游记》正是国内热血动画的代表作之一,正如PV中所说的那样,“信念和梦想,会付出难以想象的痛苦代价,冒险仍在继续,我们并肩作战”。《星游记》充满泪笑的故事,口味不重回味悠长,不腐不基友谊万岁。两大行业巨头公司强强联手,打造行业首个动漫网络院线虽然PV中并未提及《星游记》之后的制作模式,但是出品方除全擎以外,光线影业、彩条屋影业、360网络院线、音乐风云榜担任联合出品方,如此强大的后台也让更多人看好《星游记》的前景。从《赛尔号》、《洛克王国》到《秦时明月大电影》、《大鱼海棠》、《我叫MT》、《龙之谷》等,光线影业一直看重国产动画市场的发展,而光线传媒和奇虎360合资公司——360网络院线,此次独家首发《星游记》也是打造业内首个动漫网络院线的开端。动漫是电影领域稀缺但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360网络院线此番在动漫内容上的发力,也是整合电影产业链的又一全新举措。依靠上游光线影业和彩条屋影业的强大精品IP发掘以及制造实力,360网络院线作为联合出品和网络发行平台,动漫网络院线必将吸引到更多年轻互联网用户。作为动漫网络院线第一部力作,《星游记》将在不久之后在360网络院线上全网独家首播。

曾经一度掀起热血动漫潮的《星游记》今日发行全新预告“再飞行”,期待故事继续的粉丝们热血沸腾。《星游记》第一季曾于2011年10月播出,可惜在播出26集之后就暂停了整部动画的制作。不过仅仅的26集,却创造了多个中国动漫纪录,超过1.5亿的播放量,高达9.3分的评分,使其即使播出结束3年多之后,依然是不少动漫迷心目中国产热血动画的顶点之作。8月3日,由全擎娱乐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光线影业、彩条屋影业、360网络院线、音乐风云榜联合出品的热血动画《星游记》发布首支PV——“再飞行”。“再飞行”寓意《星游记》的强势回归,也是制作团队与粉丝拉钩的约定。“为了守护自己的信念和梦想”,PV将带领大家回顾《星游记》里那些充满泪笑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热血贲张的感动。《星游记》PV制作水平全面进步,原主力团队心血新作《星游记》(Rainbow Sea)是一部26集科幻热血动画,坚信奇迹的少年们出发前往太空深处的黑洞,寻找被全宇宙视为谎言的梦想之地--彩虹海。 2011年在第十五届“首尔国际动漫节”上,《星游记》一举斩获动画作品类“最佳创意奖”。这支PV(宣传视频)的制作人员,正是当初第一季的主力团队,怀着“星游梦”三年之后再聚首,他们在制作上花费了不少心血。虽然《星游记》首支PV只是回顾了以往的故事,但是却引发了粉丝的讨论,许多粉丝感慨“还是那个味道,画风进步了啊”,“咕咚国王归来啦,这比大圣归来还让人感动啊”,“笛亚是我的女神”……不仅如此,许多不甚了解《星游记》的人在提前观看PV后,对于PV的制作水平也给予了认可,有别于三维动画的精美二维画面,达到了国内同类制作的巅峰水平。对于《星游记》后续的故事发展,制作团队也有了非常棒的创意,但是在PV中却卖起了关子,让人摸不透《星游记》将如何“再飞行”,故事如何继续,是制作动画剧集还是电影,这些都等待下一支PV揭晓答案。致力打造中国最好的热血动画,树立国内动画市场新旗帜其实,无论是去年的《秦时明月大电影》《龙之谷》,还是今年暑期档已破七亿票房大关,创造票房奇迹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亦或是互联网上《尸兄》《中国惊奇先生》等高人气的网络动画剧,无不昭示着青少年向国产动画正逐渐成为动画市场的主流。而纵观国内动画市场的布局,一派欣欣向荣之下热血冒险动画却依然处于短板境地。与日本《海贼王》、《火影忍者》等热血动漫占有半边天下的情况相比,国内动画市场热血动漫明显缺失。《星游记》正是国内热血动画的代表作之一,正如PV中所说的那样,“信念和梦想,会付出难以想象的痛苦代价,冒险仍在继续,我们并肩作战”。《星游记》充满泪笑的故事,口味不重回味悠长,不腐不基友谊万岁。两大行业巨头公司强强联手,打造行业首个动漫网络院线虽然PV中并未提及《星游记》之后的制作模式,但是出品方除全擎以外,光线影业、彩条屋影业、360网络院线、音乐风云榜担任联合出品方,如此强大的后台也让更多人看好《星游记》的前景。从《赛尔号》、《洛克王国》到《秦时明月大电影》、《大鱼海棠》、《我叫MT》、《龙之谷》等,光线影业一直看重国产动画市场的发展,而光线传媒和奇虎360合资公司——360网络院线,此次独家首发《星游记》也是打造业内首个动漫网络院线的开端。动漫是电影领域稀缺但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360网络院线此番在动漫内容上的发力,也是整合电影产业链的又一全新举措。依靠上游光线影业和彩条屋影业的强大精品IP发掘以及制造实力,360网络院线作为联合出品和网络发行平台,动漫网络院线必将吸引到更多年轻互联网用户。作为动漫网络院线第一部力作,《星游记》将在不久之后在360网络院线上全网独家首播。

3106 0 0

中国二次元动漫比日本到底差在哪儿?

现在国内的二次元手游分类主要可以分为IP和原创两大类,其中IP可能分为海外动漫IP改编(如《火影忍者》《航海王起航》)和国产动漫IP改编(如《十万个冷笑话》《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原创可以分为海外原创(如《扩散性百万亚瑟王》)和国内原创(如《崩坏学园2》《暖暖环游世界》),而对于海外来说,更多的是以日本为主。那么对于中日的二次元游戏来说,哪里的和尚更会念经呢?日本动漫IP VS 国产动漫IP日漫IP对于二次元用户的影响力毋庸置疑,但高价的IP及复杂的授权和监修,导致不少厂商选择打擦边球,盗版IP手游充斥市场,而这些游戏普遍存在质量低下、用户体验差等问题,还损坏了原IP的品牌形象,投资了用户的期待值。《Fate》IP相关游戏同时由于日本动漫IP授权的周期产且流程相对繁琐,对缺乏禁言的国内厂商来说是不低的门槛,同时也导致一些当下热门的动画IP无法快速转换为手游,实现手游变现。同样随着厂商对IP购买力度的维权力度加大,如2014年胜利游戏起诉5家《火影忍者》盗版手游公司,2015年,中国大陆奥特曼版权总代理——新创华(SCLA)针对国内奥特曼版权盗版乱象启动的“冬雷行动”等国家对版权问题重视度的提升,盗版游戏的生存空间逐渐被压缩,未来将会面临下架甚至赔款等风险,正版化成为大势所趋。当然,虽然日本动漫IP尽管面临授权、监督周期长等,但其巨大的覆盖人群和由此带来的粉丝经济仍然会让厂商们趋之若鹜,随着精准的IP选择、经验的积累、合作的加深,未来日本动漫IP改编手游会走向成熟,将充分发挥IP的价值。日漫IP未来发展趋势在国产动漫IP方面,受限于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优秀动漫IP数量的稀少,国产动漫(非低幼向)IP改编手游数量已非常尚,但是和日本动漫IP相比,国产动漫IP手游的曝光指数要相对较高。有数据显示,8款国产IP手游曝光指数达9511K,而10款日本IP手游曝光指数仅为8739K。国漫IP特点除此之外,尽管互联网平台的兴起带来大量作品,但优质产品数量少,导致国产动漫在年轻的二次元用户中渗透率较低,影响力不足。国漫IP未来发展趋势当然随着泛娱乐的兴起,资本对二次元行业的重视将推动国产动漫加速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化,但优质IP的积累仍需要时间,短期内国产动漫IP仍是存量市场,同一IP的多家授权或多类型改编成为主流。日本原创VS国产原创日本原创手游的画风、设计、声优与喜爱日系作品的二次元人群匹配度高,同时品质和完成度也较高。但尽管在日本市场已被验证成功,并有不少床罩流水的现象级产品,但是在国内的表现却并不如预期。如上架九天内计入ios畅销榜TOP30的《怪物弹珠》在国内上线11个月即停运;同时在日本长期TOP前20的《勇者前线》在国内上线不到6个月即下架,而带来这些的最主要问题是日本原创手游很难实行本地化。所以对于日本原创手游来说,随着国内发行商经验的积累,在前后期各个环节中做足准备,把握主动权,日本原创二次元手游在国内的本地化难题将有望得到解决,优质的日本原创手游在国内有较大的施展空间,而有海外游戏引进经验街垒的厂商未来会占据更大优势。回到国内,2015年众多中小团队为挖掘细分市场突破口而推出一众原创二次元游戏如《战舰少女》《冒险与挖矿》,尽管整体游戏数量和种类有所拓展,但是不少产品口有二次元的名号,实际产品参差不齐,而二次元用户对游戏的高要求反映在市场表现上,优胜劣汰成为必然。同时国内目前原创二次元手游研发商以垂直型二次元企业为主,由于这类游戏没有IP依托需要对二次元了解更深,因而成为垂直企业的转战场,但垂直厂商在研发和运营经验及能力上的却反也导致了目前国内原创二次元手游的发展局限。相较于IP改编以及日本原创引进而言,自由度最高的国内原创二次元手游未来的想象空间也更为巨大。随着常山个成熟化,产品的创新化,以及类型的多元化,未来将会出现更多优质的原创二次元手游,而真正优质的游戏用户群体也将进一步扩大,甚至推动非二次元用户转化。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四大类别各有千秋。日本动漫IP改编方面,优势在于对二次元用户影响力大,推广成本低但盗版现象严重;相比较而言国漫IP更接地气,便于和IP方联动推广。日本原创二次元特点在于在日本已被验证成功但本地化难度高,而国产原创二次元则自由度高,想象空间巨大但缺乏IP支撑,对产品品质有更高要求。

现在国内的二次元手游分类主要可以分为IP和原创两大类,其中IP可能分为海外动漫IP改编(如《火影忍者》《航海王起航》)和国产动漫IP改编(如《十万个冷笑话》《那年那兔那些事儿》);原创可以分为海外原创(如《扩散性百万亚瑟王》)和国内原创(如《崩坏学园2》《暖暖环游世界》),而对于海外来说,更多的是以日本为主。那么对于中日的二次元游戏来说,哪里的和尚更会念经呢?日本动漫IP VS 国产动漫IP日漫IP对于二次元用户的影响力毋庸置疑,但高价的IP及复杂的授权和监修,导致不少厂商选择打擦边球,盗版IP手游充斥市场,而这些游戏普遍存在质量低下、用户体验差等问题,还损坏了原IP的品牌形象,投资了用户的期待值。《Fate》IP相关游戏同时由于日本动漫IP授权的周期产且流程相对繁琐,对缺乏禁言的国内厂商来说是不低的门槛,同时也导致一些当下热门的动画IP无法快速转换为手游,实现手游变现。同样随着厂商对IP购买力度的维权力度加大,如2014年胜利游戏起诉5家《火影忍者》盗版手游公司,2015年,中国大陆奥特曼版权总代理——新创华(SCLA)针对国内奥特曼版权盗版乱象启动的“冬雷行动”等国家对版权问题重视度的提升,盗版游戏的生存空间逐渐被压缩,未来将会面临下架甚至赔款等风险,正版化成为大势所趋。当然,虽然日本动漫IP尽管面临授权、监督周期长等,但其巨大的覆盖人群和由此带来的粉丝经济仍然会让厂商们趋之若鹜,随着精准的IP选择、经验的积累、合作的加深,未来日本动漫IP改编手游会走向成熟,将充分发挥IP的价值。日漫IP未来发展趋势在国产动漫IP方面,受限于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优秀动漫IP数量的稀少,国产动漫(非低幼向)IP改编手游数量已非常尚,但是和日本动漫IP相比,国产动漫IP手游的曝光指数要相对较高。有数据显示,8款国产IP手游曝光指数达9511K,而10款日本IP手游曝光指数仅为8739K。国漫IP特点除此之外,尽管互联网平台的兴起带来大量作品,但优质产品数量少,导致国产动漫在年轻的二次元用户中渗透率较低,影响力不足。国漫IP未来发展趋势当然随着泛娱乐的兴起,资本对二次元行业的重视将推动国产动漫加速发展并逐步走向成熟化,但优质IP的积累仍需要时间,短期内国产动漫IP仍是存量市场,同一IP的多家授权或多类型改编成为主流。日本原创VS国产原创日本原创手游的画风、设计、声优与喜爱日系作品的二次元人群匹配度高,同时品质和完成度也较高。但尽管在日本市场已被验证成功,并有不少床罩流水的现象级产品,但是在国内的表现却并不如预期。如上架九天内计入ios畅销榜TOP30的《怪物弹珠》在国内上线11个月即停运;同时在日本长期TOP前20的《勇者前线》在国内上线不到6个月即下架,而带来这些的最主要问题是日本原创手游很难实行本地化。所以对于日本原创手游来说,随着国内发行商经验的积累,在前后期各个环节中做足准备,把握主动权,日本原创二次元手游在国内的本地化难题将有望得到解决,优质的日本原创手游在国内有较大的施展空间,而有海外游戏引进经验街垒的厂商未来会占据更大优势。回到国内,2015年众多中小团队为挖掘细分市场突破口而推出一众原创二次元游戏如《战舰少女》《冒险与挖矿》,尽管整体游戏数量和种类有所拓展,但是不少产品口有二次元的名号,实际产品参差不齐,而二次元用户对游戏的高要求反映在市场表现上,优胜劣汰成为必然。同时国内目前原创二次元手游研发商以垂直型二次元企业为主,由于这类游戏没有IP依托需要对二次元了解更深,因而成为垂直企业的转战场,但垂直厂商在研发和运营经验及能力上的却反也导致了目前国内原创二次元手游的发展局限。相较于IP改编以及日本原创引进而言,自由度最高的国内原创二次元手游未来的想象空间也更为巨大。随着常山个成熟化,产品的创新化,以及类型的多元化,未来将会出现更多优质的原创二次元手游,而真正优质的游戏用户群体也将进一步扩大,甚至推动非二次元用户转化。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四大类别各有千秋。日本动漫IP改编方面,优势在于对二次元用户影响力大,推广成本低但盗版现象严重;相比较而言国漫IP更接地气,便于和IP方联动推广。日本原创二次元特点在于在日本已被验证成功但本地化难度高,而国产原创二次元则自由度高,想象空间巨大但缺乏IP支撑,对产品品质有更高要求。

3640 0 0

日媒评选“最希望看到续集的漫画”

日本漫画可以说影响了不少人的成长,而对于一些已经结局的作品,依然有很多读者希望能够看到续集。近日就有日本媒体评选了“最希望看到续集的漫画”,下面看一下结果是什么吧!★传说中的体育漫画,堂堂正正地获得收尾第一位《灌篮高手》(井上雄彦/集英社)这次获得第一名的作品可以说是体育漫画的代表,它就是《灌篮高手》。尽管原作连载已经结束差不多20年了,但是如今依然有着很出色的人气,并且在本次问卷当中也以压倒性的票数获胜。作品中,以红毛为特征的不良少年·樱木花道通过接触篮球改变了自己人生的轨迹,并且在练习跟比赛当中学到了“和同伴的羁绊”、“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的道理。这样的内容触动了很多读者的心。而篮球队教练安西的那句“现在放弃了,比赛就提前结束了”也成为经典的名言。另外作者井上本人曾经说:“我在想要画续集的时候会去创作的”,而2004年他也曾经在废弃的校舍黑板上画过“后日谈”。因此在粉丝们当中,很有不少人期待今后或许会有续集发布的消息吧。★虽然动画也不错,但漫画也请再努力一些吧!第二位《龙珠》(鸟山明/集英社)而排在第二名的则是《龙珠》。这也是在长达10年的时间当中支撑《周刊少年JUMP》的战斗漫画。而以主人公·孙悟空为中心的战斗也让无数的少年们感到热血沸腾吧。这样的人气不光在国内,甚至于都引发了好莱坞的关注,并且制作真人电影。尽管对此很多粉丝将其视为“黑历史”,不过也说明了作品受到了多少人的喜爱。另外目前正在播出的动画《龙珠超》便是作者·鸟山明担任剧情原案的,为此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如果说能够趁这个机会推出续集漫画,恐怕粉丝们将无比欢喜吧?<img width="550" height="330" alt="日媒评选“最希望看到续集的漫画”" src="http://www.dongman.gov.cn/xinwen/guoji/201508/W020150827363833448711.jpg" oldsrc="W020150827363833448711.jpg" i2s_init="0" i2s_filters="{"OR":[{"property":"offsetParent","operator":"==","value":null,"weight":-20},{"property":"parentNode.parentNode.className","operator":"~=","value":"ui-switchable-panel","weight":-20},{"property":"id","operator":"~=","value":"ad","weight":-20},{"property":"parentNode.parentNode.className","operator":"~=","value":"reco-content","weight":-20},{"property":"offsetParent.className","operator":"~=","value":"adRotary","weight":-20},{"property":"src","operator":"~=","value":"logo","weight":-20},{"property":"className","operator":"~=","value":"advertisement","weight":-20},{"property":"className","operator":"~=","value":"teaser","weight":-20},{"property":"getBoundingClientRect:top","operator":"<","value":0,"weight":-20},{"property":"getBoundingClientRect:left","operator":"<","value":0,"weight":-20}]}"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type: none; list-style-position: outside; border: none;"/>★即便男性也很喜欢的人气少女漫画第三位《花样男子》(神尾叶子/集英社)这是本次榜单当中唯一的少女漫画,主人公牧野在同统领学校的“F4”发生冲突的过程当中不断拉进彼此距离,作品不但深受女性好评,也赢得了很多男性的支持。目前作品已经被改编为动画、电视剧、电影等,特别是井上真央×松本润的作品更是创造了惊人的纪录。或许因为太多的人要求看续集的关系,从2015年2月开始,作者连载了正统的续集作品《花后晴天~花男Next Season~》,作品以“F4”毕业后的学校为舞台,刻画了新角色们的故事。当然对于粉丝们而言,可能对于牧野和道明寺后来的事情更加感兴趣吧!★或许是电视剧的影响,作品至今都有着不可撼动的人气并列第四位《死亡笔记》(大场鸫:原作、小畑健:作画/集英社)目前因为电视剧引发话题的《死亡笔记》排名第四位。夜神月得到了一本“只要在上面写名字,名字的主人就会死”的死亡笔记,而为了阻止他的行为,名侦探L跟夜神月展开了激烈的心里头脑战。这部作品看起来完全不像是少年漫画,里面的角色不断死亡,甚至于最后连L跟主人公夜神月都走向了终结。2008年,作品曾经以“特别篇”的形式推出过短篇作品,讲述在月死亡之后出现新的继承者的故事。这么说来的话,只要死亡笔记还在,那么事件就会不断上演……吧?★还是让作者稍微休息一下吧并列第四位《火影忍者》(岸本齐史/集英社)去年,忍者题材作品《火影忍者》迎来了大结局。本次也并列排在了第四名。和《航海王》一样,这也是《周刊少年JUMP》多年的顶梁柱,不光是国内,因为忍者题材的关系,作品在海外同样赢得了爆发的人气。主人公鸣人也是唯一一个以漫画角色的身份拿下“世界尊敬的100名日本人”的存在。虽然本篇剧情刚结束,但2015年作者又开始了新剧情的短期连载,另外目前剧场版等作品还在上映当中。按照作者所言:“请让我休息吧(苦笑)”,因此如果期待续集的话,那还是再多等一会儿吧。除此之外,很多往年的经典作品也有人期待续集,例如《YAWARA!》、《乱马1/2》、《明日之丈》等,恐怕今后它们也将继续留在读者们心中吧……漫画真的是个好东西!

日本漫画可以说影响了不少人的成长,而对于一些已经结局的作品,依然有很多读者希望能够看到续集。近日就有日本媒体评选了“最希望看到续集的漫画”,下面看一下结果是什么吧!★传说中的体育漫画,堂堂正正地获得收尾第一位《灌篮高手》(井上雄彦/集英社)这次获得第一名的作品可以说是体育漫画的代表,它就是《灌篮高手》。尽管原作连载已经结束差不多20年了,但是如今依然有着很出色的人气,并且在本次问卷当中也以压倒性的票数获胜。作品中,以红毛为特征的不良少年·樱木花道通过接触篮球改变了自己人生的轨迹,并且在练习跟比赛当中学到了“和同伴的羁绊”、“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的道理。这样的内容触动了很多读者的心。而篮球队教练安西的那句“现在放弃了,比赛就提前结束了”也成为经典的名言。另外作者井上本人曾经说:“我在想要画续集的时候会去创作的”,而2004年他也曾经在废弃的校舍黑板上画过“后日谈”。因此在粉丝们当中,很有不少人期待今后或许会有续集发布的消息吧。★虽然动画也不错,但漫画也请再努力一些吧!第二位《龙珠》(鸟山明/集英社)而排在第二名的则是《龙珠》。这也是在长达10年的时间当中支撑《周刊少年JUMP》的战斗漫画。而以主人公·孙悟空为中心的战斗也让无数的少年们感到热血沸腾吧。这样的人气不光在国内,甚至于都引发了好莱坞的关注,并且制作真人电影。尽管对此很多粉丝将其视为“黑历史”,不过也说明了作品受到了多少人的喜爱。另外目前正在播出的动画《龙珠超》便是作者·鸟山明担任剧情原案的,为此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如果说能够趁这个机会推出续集漫画,恐怕粉丝们将无比欢喜吧?<img width="550" height="330" alt="日媒评选“最希望看到续集的漫画”" src="http://www.dongman.gov.cn/xinwen/guoji/201508/W020150827363833448711.jpg" oldsrc="W020150827363833448711.jpg" i2s_init="0" i2s_filters="{"OR":[{"property":"offsetParent","operator":"==","value":null,"weight":-20},{"property":"parentNode.parentNode.className","operator":"~=","value":"ui-switchable-panel","weight":-20},{"property":"id","operator":"~=","value":"ad","weight":-20},{"property":"parentNode.parentNode.className","operator":"~=","value":"reco-content","weight":-20},{"property":"offsetParent.className","operator":"~=","value":"adRotary","weight":-20},{"property":"src","operator":"~=","value":"logo","weight":-20},{"property":"className","operator":"~=","value":"advertisement","weight":-20},{"property":"className","operator":"~=","value":"teaser","weight":-20},{"property":"getBoundingClientRect:top","operator":"<","value":0,"weight":-20},{"property":"getBoundingClientRect:left","operator":"<","value":0,"weight":-20}]}" style="margin: 0px; padding: 0px; list-style-type: none; list-style-position: outside; border: none;"/>★即便男性也很喜欢的人气少女漫画第三位《花样男子》(神尾叶子/集英社)这是本次榜单当中唯一的少女漫画,主人公牧野在同统领学校的“F4”发生冲突的过程当中不断拉进彼此距离,作品不但深受女性好评,也赢得了很多男性的支持。目前作品已经被改编为动画、电视剧、电影等,特别是井上真央×松本润的作品更是创造了惊人的纪录。或许因为太多的人要求看续集的关系,从2015年2月开始,作者连载了正统的续集作品《花后晴天~花男Next Season~》,作品以“F4”毕业后的学校为舞台,刻画了新角色们的故事。当然对于粉丝们而言,可能对于牧野和道明寺后来的事情更加感兴趣吧!★或许是电视剧的影响,作品至今都有着不可撼动的人气并列第四位《死亡笔记》(大场鸫:原作、小畑健:作画/集英社)目前因为电视剧引发话题的《死亡笔记》排名第四位。夜神月得到了一本“只要在上面写名字,名字的主人就会死”的死亡笔记,而为了阻止他的行为,名侦探L跟夜神月展开了激烈的心里头脑战。这部作品看起来完全不像是少年漫画,里面的角色不断死亡,甚至于最后连L跟主人公夜神月都走向了终结。2008年,作品曾经以“特别篇”的形式推出过短篇作品,讲述在月死亡之后出现新的继承者的故事。这么说来的话,只要死亡笔记还在,那么事件就会不断上演……吧?★还是让作者稍微休息一下吧并列第四位《火影忍者》(岸本齐史/集英社)去年,忍者题材作品《火影忍者》迎来了大结局。本次也并列排在了第四名。和《航海王》一样,这也是《周刊少年JUMP》多年的顶梁柱,不光是国内,因为忍者题材的关系,作品在海外同样赢得了爆发的人气。主人公鸣人也是唯一一个以漫画角色的身份拿下“世界尊敬的100名日本人”的存在。虽然本篇剧情刚结束,但2015年作者又开始了新剧情的短期连载,另外目前剧场版等作品还在上映当中。按照作者所言:“请让我休息吧(苦笑)”,因此如果期待续集的话,那还是再多等一会儿吧。除此之外,很多往年的经典作品也有人期待续集,例如《YAWARA!》、《乱马1/2》、《明日之丈》等,恐怕今后它们也将继续留在读者们心中吧……漫画真的是个好东西!

腾讯动漫 3605天前
2158 0 0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