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经典作品《千与千寻》推出舞台剧也是吸引了很多人关注,除了2位饰演女主角的桥本环奈、上白石萌音之外,还有要如何呈现千寻进入神灵与妖怪世界的“汤屋”以及各种神仙妖怪。现在《千与千寻》舞台剧现场照公开,大家终于可以解开疑惑了。
千寻一家三口在车里的情形
我们可以看到演员的装扮都是尽量还原动画,场景也是非常还原。一些人无法饰演的妖怪,也经由操偶师的巧手达到活跃于舞台的效果。
锅炉爷爷也是非常的还原
如果说《功夫熊猫2》、《汽车总动员2》、《快乐的大脚2》纷纷登场的2011年是好莱坞动画电影续集年的话,那么2012年则可谓是国产动画续集年的开端——《喜羊羊与灰太狼4》、《赛尔号2》、《摩尔庄园2》、《超蛙战士2》、《麦兜当当伴我心》等依次在观众面前亮相。2013年,除了即将上映的《喜羊羊与灰太狼5》、《洛克王国2》、《魁拔2》以外,包括《神秘世界历险记2》、《我爱灰太狼2》等一系列动画主题电影的续集也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国产动画电影仿佛一下子进入了“续集”时代。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思维是否也跟随国产动画电影的步伐,及时地进入“续集”时代了呢?究竟动画电影为什么会拍续集,如何才能拍好续集,我们又该怎样欣赏和品味续集所带给我们的乐趣?这些问题,都会在国产动画的“续集时代”浮现出来,这里我们就抛砖引玉地做个预先解读吧!续集,顾名思义是在一部已经上映的影片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的与其具有相关性的作品。这种作品在剧情时序上可以是前作的后续,也可以是前作的前传,如果有多部同系列作品问世的话,续集还可能是夹在某两部作品中间发生的故事。从影片人物上看,续集可以全盘继承前作的主人公,也可以围绕前作中的一个小人物开发外传,比如《穿靴子的猫》就是《怪物史莱克》的一个人物外传续集。动画电影续集有几种?日本和美国好莱坞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续集理念。前者大多是剧场版模式的续集,后者则更多的是大片模式的续集。日本模式在日本,人气漫画会开发电视动画,而人气电视动画则会开发剧场版动画电影。像《哆啦A梦》、《蜡笔小新》、《名侦探柯南》、《海贼王》这样的品牌作品,每年都会推出一部新的剧场版动画。《哆啦A梦》堪称日本动画电影续集之王,从1980年起至今,几乎连续33年每年推出1部动画电影(仅2005年没有推出)。日本剧场版模式的动画电影续集的特点是,它其实更像是一集加长版的电视动画片,每年作品之间关联度不高,各自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一般在电影中不会给续作留下未解的悬念,而相对固定的放映周期也可以让观众形成一种习惯性期待。美国模式而在好莱坞,一个知名的动画品牌往往是从大资本运作的动画电影大片开始的。像《冰河时代》、《怪物史莱克》、《玩具总动员》等拥有3部以上的动画电影续集的品牌,都是先推出了1部动画电影,获得好的票房表现、人气关注度和市场口碑以后,进而开发后续作品的。美国大片模式的动画电影续集的特点是,续集与前作唇齿相依,因为它们的品牌打造和维系一般没有电视动画或者漫画可以依赖,前作往往会给续作留下一个待解的扣儿,而相对不固定的制作周期和突然宣布的制作决定,则会让观众形成一种惊喜性期待。中国模式中国动画电影的续集,目前主要采取的是日本剧场版模式,比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以及根据儿童社区游戏开发的每年一部的《赛尔号》、《摩尔庄园》、《洛克王国》大电影等等。《魁拔》系列是个另类,它有一个庞大的世界观,并且预先设计好要用5部电影的长度来讲述一个完整的大故事,所以它的前作和续作之间是像连续剧一样接续的关系,不看前作是基本没法看懂续集的,这其实不是续集的惯例做法。如何判断是否值得拍续集?这里有个基本观念,就是电影续集是对优秀品牌的奖励,而不是无竞争力品牌的培育方式。票房决定续集虽然一部电影在策划伊始就应该明确它是否会有续集——投资人很关心这一点,但是它是否真的能有续集,则几乎完全取决于它首部电影的票房成绩。票房大卖,一部本来没有计划出续集的影片也会重新计划出续集;票房不理想,一部本来计划出100部续集的影片可能1部续集都不会再做了。也许《喜羊羊》一开始就策划了要每年推出一部剧场版动画,但是真正让其做下去的只能是连年创记录的票房新高。市场就是这么简单,也就是这么残酷。只有那些被证明了品牌价值的作品,才会被投资人和市场奖励做续集,而之所以几乎所有动画电影一开始都策划有续集,是因为谁在一开始都有一个创造优秀品牌作品的梦想。并不是每一部成功的动画电影都会拍摄续集,比如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从来没有续集票房超过成本3倍才拍续集外国动画公司决定是否为一部影片制作续集最核心的考量就是它的票房与成本的关系。按照好莱坞资深电影制片人马克思。豪沃德所说,一般一部影片的票房收入超过了制作成本的3倍,制片人才会考虑去做它的续集。这其实很好理解,因为续集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观众想知道影片剧情结束以后发生的故事这种需求的存在,如果影片的票房不好,就说明没有那么多人想知道后续发生的事,那么拍摄续集也就完全没有必要了。这里还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明知道票房一定会大卖也不去出续集的电影是存在的。宫崎骏的电影就是这样的。如果《龙猫》出了续集或者《千与千寻》出了续集,票房难道不会超高么?全世界的宫迷们都会去捧场的。但是吉卜力工作室是绝对不会为它们出续集的。续集最好几年出一部?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续集和前作之间相隔多长的时间比较合适?让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下表,它揭示了好莱坞主要动画公司推出动画片及其续集的时间关系。从这份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好莱坞动画公司推出续集的时间一般都在前作问世后3-5年间。对这一间隔长度恪守得最为严格的是梦工厂动画公司,其次是福克斯。而这些公司的动画电影续集可谓均在一个恰当的时点上,既不会因为与前作过于邻近而导致观众的胃口还未被吊足之前就进行哺喂,也不会因为与前作过于遥远而导致观众的兴趣已经完全转移消失后再进行挽救。续集的票房取决于多个因素,续集本身的质量、宣发自不必说,前作所达到的高度、续集间隔以及该系列所形成的品牌号召力也都对续集的票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日本模式,一年一部 [web_page]在日本剧场版的模式下,前几部动画剧场版的票房一般是逐年上升的,而这种上升态势不可能永远保持下去,市场总归要饱和,所以到达某个高点后它就会下落并逐渐趋于稳定在某个较高的位置,而这个位置基本反映了该品牌的忠诚粉丝数。比如推出了32部剧场版的《哆啦A梦》大电影的票房已基本稳定在20亿日元-30亿日元之间,而从1997年开始每年推出1部的《名侦探柯南》剧场版则已基本稳定在30亿日元上下。美国模式,三五年一部在美国大片的模式下,因为前作往往有较大的市场影响力,所以续集的基本受众群是有保障的,而票贩的高低则主要取决于临近放映前的宣发和口碑营销。《玩具总动员3》全球票房达到10亿美元,远超《玩具总动员1》的3.6亿美元和《玩具总动员2》的4.8亿美元,主要就是超好的口碑起了作用。另外还有一些研究表明,续集与前作相隔得较为接近,容易激发更多的票房。同时,续集票房的衰落要比首部作品票房的衰落快,这是因为大部分对续集感兴趣的观众都希望尽早观看到续集的缘故。中国模式,效仿日本中反观中国动画的情况,除《喜羊羊》系列已经按照每年一部的频率拍到了第五部,2012年又衍生出暑期档的拓展版,可以想见,这个系列今后会保持每年两部(暑假、寒假各一部)的频率。其他几部作品则刚刚开始第二部的上映,频率大抵是一年一部,效仿日本的剧场版模式。正因为续集是对优秀品牌的奖励,所以拍摄续集才是一项需要慎之又慎的工作,其核心就是要延续品牌生命力,在保护品牌核心价值不变的基础上,延展和扩充品牌内涵。可以想见,如果《怪物史莱克》的续集完全推翻了其前作戏谑经典的风格,那么它不仅不会成功,反倒会拖累整个系列的品牌价值。所以,为一个优秀电影品牌推出续集并非是没有风险的。而人们之所以会乐此不疲地拍摄下去的原因就是,如果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和规律,续集大抵不会出太多意外。动画电影续集应该怎么拍?关联性 首先,续集作为与前作相关联的一部作品,它必须让观众感受到这种关联性,因为很大程度上这种关联性是人们观看续集的动因。比如,续集会解决前作留下的悬念,《功夫熊猫2》就解释了《功夫熊猫》中留下的一个问题:为什么熊猫的父亲会是一只鹅。续集与前作在关联性上的一个普适原则就是,同一人物必须具备相同的性格,整个故事的世界观也应该基本相同。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剧场版模式下,这种关联性可能并不表现在剧情的连接上,而可能表现在一些其他的形式方面。比如《名侦探柯南》的剧场版,每年都会出一道谜题给观众,每年在片尾曲结束之后都还有彩蛋出现,这几乎成为了一种文化被柯南迷们所熟识、接纳并欣然享受。在这方面,我们国产动画剧场版还需更加努力。《功夫熊猫2》通过引入新BOSS来为影片注入了新活力,并且大获成功其凭借6.17亿的国内票房成为迄今为止大陆市场最卖座的动画电影新颖性 其次,续集作为与前作不同的一部作品,它必须还要让观众感受到某种新颖性,而这种新颖性很大程度上则来自于全新的外部矛盾的引入,或者是一个新的内部矛盾的挖掘。《功夫熊猫2》相较《功夫熊猫》的新颖性主要就体现在外部矛盾的更新和升级上,它引入了一个掌握火器文明的孔雀沈王爷作为新的BOSS,让观众体会到一种全新的挑战;而《怪物史莱克4》呢,它的创新核心就集中于史莱克夫妇有了孩子以后面临新的家庭问题这样的内部矛盾上。结语:中国动画进入“续集”时代国产动画电影近几年刚刚从低迷的创作状态和市场状态中苏醒,“续集”的出现就是国产动画市场在成长的一个表征。越是在这样难能可贵的背景下,我们的动画业者便越要从更加职业的角度去认识“续集”的创作价值、掌握“续集”的营销方法,切不可只盯着眼前蝇头小利,盲目推出续集,把续集做烂,进而把一个本来很好的品牌做烂,这样就得不偿失了。愿中国动画进入“续集”时代的同时,能进入一个更加职业化的时代,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如果说《功夫熊猫2》、《汽车总动员2》、《快乐的大脚2》纷纷登场的2011年是好莱坞动画电影续集年的话,那么2012年则可谓是国产动画续集年的开端——《喜羊羊与灰太狼4》、《赛尔号2》、《摩尔庄园2》、《超蛙战士2》、《麦兜当当伴我心》等依次在观众面前亮相。2013年,除了即将上映的《喜羊羊与灰太狼5》、《洛克王国2》、《魁拔2》以外,包括《神秘世界历险记2》、《我爱灰太狼2》等一系列动画主题电影的续集也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国产动画电影仿佛一下子进入了“续集”时代。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思维是否也跟随国产动画电影的步伐,及时地进入“续集”时代了呢?究竟动画电影为什么会拍续集,如何才能拍好续集,我们又该怎样欣赏和品味续集所带给我们的乐趣?这些问题,都会在国产动画的“续集时代”浮现出来,这里我们就抛砖引玉地做个预先解读吧!续集,顾名思义是在一部已经上映的影片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的与其具有相关性的作品。这种作品在剧情时序上可以是前作的后续,也可以是前作的前传,如果有多部同系列作品问世的话,续集还可能是夹在某两部作品中间发生的故事。从影片人物上看,续集可以全盘继承前作的主人公,也可以围绕前作中的一个小人物开发外传,比如《穿靴子的猫》就是《怪物史莱克》的一个人物外传续集。动画电影续集有几种?日本和美国好莱坞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续集理念。前者大多是剧场版模式的续集,后者则更多的是大片模式的续集。日本模式在日本,人气漫画会开发电视动画,而人气电视动画则会开发剧场版动画电影。像《哆啦A梦》、《蜡笔小新》、《名侦探柯南》、《海贼王》这样的品牌作品,每年都会推出一部新的剧场版动画。《哆啦A梦》堪称日本动画电影续集之王,从1980年起至今,几乎连续33年每年推出1部动画电影(仅2005年没有推出)。日本剧场版模式的动画电影续集的特点是,它其实更像是一集加长版的电视动画片,每年作品之间关联度不高,各自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一般在电影中不会给续作留下未解的悬念,而相对固定的放映周期也可以让观众形成一种习惯性期待。美国模式而在好莱坞,一个知名的动画品牌往往是从大资本运作的动画电影大片开始的。像《冰河时代》、《怪物史莱克》、《玩具总动员》等拥有3部以上的动画电影续集的品牌,都是先推出了1部动画电影,获得好的票房表现、人气关注度和市场口碑以后,进而开发后续作品的。美国大片模式的动画电影续集的特点是,续集与前作唇齿相依,因为它们的品牌打造和维系一般没有电视动画或者漫画可以依赖,前作往往会给续作留下一个待解的扣儿,而相对不固定的制作周期和突然宣布的制作决定,则会让观众形成一种惊喜性期待。中国模式中国动画电影的续集,目前主要采取的是日本剧场版模式,比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以及根据儿童社区游戏开发的每年一部的《赛尔号》、《摩尔庄园》、《洛克王国》大电影等等。《魁拔》系列是个另类,它有一个庞大的世界观,并且预先设计好要用5部电影的长度来讲述一个完整的大故事,所以它的前作和续作之间是像连续剧一样接续的关系,不看前作是基本没法看懂续集的,这其实不是续集的惯例做法。如何判断是否值得拍续集?这里有个基本观念,就是电影续集是对优秀品牌的奖励,而不是无竞争力品牌的培育方式。票房决定续集虽然一部电影在策划伊始就应该明确它是否会有续集——投资人很关心这一点,但是它是否真的能有续集,则几乎完全取决于它首部电影的票房成绩。票房大卖,一部本来没有计划出续集的影片也会重新计划出续集;票房不理想,一部本来计划出100部续集的影片可能1部续集都不会再做了。也许《喜羊羊》一开始就策划了要每年推出一部剧场版动画,但是真正让其做下去的只能是连年创记录的票房新高。市场就是这么简单,也就是这么残酷。只有那些被证明了品牌价值的作品,才会被投资人和市场奖励做续集,而之所以几乎所有动画电影一开始都策划有续集,是因为谁在一开始都有一个创造优秀品牌作品的梦想。并不是每一部成功的动画电影都会拍摄续集,比如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从来没有续集票房超过成本3倍才拍续集外国动画公司决定是否为一部影片制作续集最核心的考量就是它的票房与成本的关系。按照好莱坞资深电影制片人马克思。豪沃德所说,一般一部影片的票房收入超过了制作成本的3倍,制片人才会考虑去做它的续集。这其实很好理解,因为续集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观众想知道影片剧情结束以后发生的故事这种需求的存在,如果影片的票房不好,就说明没有那么多人想知道后续发生的事,那么拍摄续集也就完全没有必要了。这里还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明知道票房一定会大卖也不去出续集的电影是存在的。宫崎骏的电影就是这样的。如果《龙猫》出了续集或者《千与千寻》出了续集,票房难道不会超高么?全世界的宫迷们都会去捧场的。但是吉卜力工作室是绝对不会为它们出续集的。续集最好几年出一部?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续集和前作之间相隔多长的时间比较合适?让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下表,它揭示了好莱坞主要动画公司推出动画片及其续集的时间关系。从这份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好莱坞动画公司推出续集的时间一般都在前作问世后3-5年间。对这一间隔长度恪守得最为严格的是梦工厂动画公司,其次是福克斯。而这些公司的动画电影续集可谓均在一个恰当的时点上,既不会因为与前作过于邻近而导致观众的胃口还未被吊足之前就进行哺喂,也不会因为与前作过于遥远而导致观众的兴趣已经完全转移消失后再进行挽救。续集的票房取决于多个因素,续集本身的质量、宣发自不必说,前作所达到的高度、续集间隔以及该系列所形成的品牌号召力也都对续集的票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日本模式,一年一部 [web_page]在日本剧场版的模式下,前几部动画剧场版的票房一般是逐年上升的,而这种上升态势不可能永远保持下去,市场总归要饱和,所以到达某个高点后它就会下落并逐渐趋于稳定在某个较高的位置,而这个位置基本反映了该品牌的忠诚粉丝数。比如推出了32部剧场版的《哆啦A梦》大电影的票房已基本稳定在20亿日元-30亿日元之间,而从1997年开始每年推出1部的《名侦探柯南》剧场版则已基本稳定在30亿日元上下。美国模式,三五年一部在美国大片的模式下,因为前作往往有较大的市场影响力,所以续集的基本受众群是有保障的,而票贩的高低则主要取决于临近放映前的宣发和口碑营销。《玩具总动员3》全球票房达到10亿美元,远超《玩具总动员1》的3.6亿美元和《玩具总动员2》的4.8亿美元,主要就是超好的口碑起了作用。另外还有一些研究表明,续集与前作相隔得较为接近,容易激发更多的票房。同时,续集票房的衰落要比首部作品票房的衰落快,这是因为大部分对续集感兴趣的观众都希望尽早观看到续集的缘故。中国模式,效仿日本中反观中国动画的情况,除《喜羊羊》系列已经按照每年一部的频率拍到了第五部,2012年又衍生出暑期档的拓展版,可以想见,这个系列今后会保持每年两部(暑假、寒假各一部)的频率。其他几部作品则刚刚开始第二部的上映,频率大抵是一年一部,效仿日本的剧场版模式。正因为续集是对优秀品牌的奖励,所以拍摄续集才是一项需要慎之又慎的工作,其核心就是要延续品牌生命力,在保护品牌核心价值不变的基础上,延展和扩充品牌内涵。可以想见,如果《怪物史莱克》的续集完全推翻了其前作戏谑经典的风格,那么它不仅不会成功,反倒会拖累整个系列的品牌价值。所以,为一个优秀电影品牌推出续集并非是没有风险的。而人们之所以会乐此不疲地拍摄下去的原因就是,如果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和规律,续集大抵不会出太多意外。动画电影续集应该怎么拍?关联性 首先,续集作为与前作相关联的一部作品,它必须让观众感受到这种关联性,因为很大程度上这种关联性是人们观看续集的动因。比如,续集会解决前作留下的悬念,《功夫熊猫2》就解释了《功夫熊猫》中留下的一个问题:为什么熊猫的父亲会是一只鹅。续集与前作在关联性上的一个普适原则就是,同一人物必须具备相同的性格,整个故事的世界观也应该基本相同。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剧场版模式下,这种关联性可能并不表现在剧情的连接上,而可能表现在一些其他的形式方面。比如《名侦探柯南》的剧场版,每年都会出一道谜题给观众,每年在片尾曲结束之后都还有彩蛋出现,这几乎成为了一种文化被柯南迷们所熟识、接纳并欣然享受。在这方面,我们国产动画剧场版还需更加努力。《功夫熊猫2》通过引入新BOSS来为影片注入了新活力,并且大获成功其凭借6.17亿的国内票房成为迄今为止大陆市场最卖座的动画电影新颖性 其次,续集作为与前作不同的一部作品,它必须还要让观众感受到某种新颖性,而这种新颖性很大程度上则来自于全新的外部矛盾的引入,或者是一个新的内部矛盾的挖掘。《功夫熊猫2》相较《功夫熊猫》的新颖性主要就体现在外部矛盾的更新和升级上,它引入了一个掌握火器文明的孔雀沈王爷作为新的BOSS,让观众体会到一种全新的挑战;而《怪物史莱克4》呢,它的创新核心就集中于史莱克夫妇有了孩子以后面临新的家庭问题这样的内部矛盾上。结语:中国动画进入“续集”时代国产动画电影近几年刚刚从低迷的创作状态和市场状态中苏醒,“续集”的出现就是国产动画市场在成长的一个表征。越是在这样难能可贵的背景下,我们的动画业者便越要从更加职业的角度去认识“续集”的创作价值、掌握“续集”的营销方法,切不可只盯着眼前蝇头小利,盲目推出续集,把续集做烂,进而把一个本来很好的品牌做烂,这样就得不偿失了。愿中国动画进入“续集”时代的同时,能进入一个更加职业化的时代,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日前,由吉卜力工作室和法国Wild Bunch影业联手打造的动画电影《红海龟》(暂译名)曝光首款预告片。故事讲述了因海难漂流到荒岛的男子,在一只红海龟出现后经历的一系列奇遇。值得一提的是全片无对白。本片是吉卜力主将宫崎骏隐退后,工作室推出的首部作品,也是吉卜力成立以来首度与海外联合制作。《红海龟》由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得主、荷兰动画导演迈克尔·度德威特执导,著名动画导演高畑勋担当艺术指导。本片已入选本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将于今日迎来全球首映。【故事】“某座岛的故事”,是《红海龟》日文片名的副标题,也揭示了本片的脉络。主人公因海难漂流至荒岛,自制木筏试图逃离之时,遇到了一只红色海龟的阻挠。之后出现了一名红发女子,男主人公与其相爱、生子,渐渐在荒岛定居。然而一家三口的桃源生活却被突如其来的海啸打破,夫妇二人遭遇丧子之痛。画面最后,红海龟缓慢地游向远方。这种以生命与自然为重心,充满奇幻味道的现实题材,《龙猫》、《千与千寻》等吉卜力电影中都不难寻。导演度德威特在采访中也曾表示,希望本片可以传达出对自然和人类生命的深深敬畏。《红海龟》欧洲动画混搭日本审美在去年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会场,吉卜力工作室公布了72岁的主将宫崎骏将正式隐退的消息。制作了《龙猫》、《千与千寻》等佳作的吉卜力,素来以特色鲜明的画风和题材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欢迎,宫崎骏隐退后工作室会有怎样的转变,成为海内外动画爱好者注目的焦点。此回《红海龟》的上映,为“后宫崎骏”时代的吉卜力描绘出一个大致的轮廓。初见预告片不难发现,影片的视觉设计带有强烈的欧洲动画色彩,但在艺术指导高畑勋的把控下,吉卜力的特色仍得到很大发挥。朴素的二维手绘,动态的海浪砂石的绘制仍打着日本动画工业的烙印,静态画面之中,竹林和主人公在巨石上的构图简洁而富有禅意,这种极具东方意韵的表达,自然是吉卜力的功劳。日法荷三国的这次“混血”,并未让人消化不良。《红海龟》构想10年,制作8年法国Wild Bunch影业曾于2008年拜访吉卜力工作室,对《父与女》有很大兴趣的宫崎骏希望与导演度德威特见一面,并表示“如果吉卜力起用外国导演,一定会选择度德威特”。之后,吉卜力正式向度德威特提出执导邀请。度德威特起初对这个企划并不感兴趣,直到听闻吉卜力也参与制作,终于2015年确定担任本片导演。期间,度德威特暂居在吉卜力工作室所在的东京都小金井市,在那里完成了最初的剧本和分镜,经过高畑勋的再次检查,项目转移到法国进行正式制作。度德威特曾于2001年凭借《父与女》摘下第73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父与女》强烈的手绘风格,无对白,与度德威特多年从事绘本制作有关。Wild Bunch影业近年在商业片和艺术片领域都有所建树,更出现了《阿黛尔的生活》这样的话题作,而动画电影领域却从未涉及。吉卜力选择Wild Bunch影业作为首度海外联合制作的对象,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尝试。对于这次合作,吉卜力制作人铃木敏夫表示:“构想10年,制作8年,友人度德威特的作品能够在戛纳电影节展映,目睹了制作过程的我也感到十分荣幸。”【无对白,怎么看】本片秉承度德威特的一贯风格,对白几乎没有,只靠画面讲故事、传达情绪。这对于作品中名言金句频出的吉卜力来说无疑是个挑战,纵观吉卜力历史,这样的作品是从没出现过的。而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大众要如何接受一部无对白动画,也值得观望。
日前,由吉卜力工作室和法国Wild Bunch影业联手打造的动画电影《红海龟》(暂译名)曝光首款预告片。故事讲述了因海难漂流到荒岛的男子,在一只红海龟出现后经历的一系列奇遇。值得一提的是全片无对白。本片是吉卜力主将宫崎骏隐退后,工作室推出的首部作品,也是吉卜力成立以来首度与海外联合制作。《红海龟》由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得主、荷兰动画导演迈克尔·度德威特执导,著名动画导演高畑勋担当艺术指导。本片已入选本届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将于今日迎来全球首映。【故事】“某座岛的故事”,是《红海龟》日文片名的副标题,也揭示了本片的脉络。主人公因海难漂流至荒岛,自制木筏试图逃离之时,遇到了一只红色海龟的阻挠。之后出现了一名红发女子,男主人公与其相爱、生子,渐渐在荒岛定居。然而一家三口的桃源生活却被突如其来的海啸打破,夫妇二人遭遇丧子之痛。画面最后,红海龟缓慢地游向远方。这种以生命与自然为重心,充满奇幻味道的现实题材,《龙猫》、《千与千寻》等吉卜力电影中都不难寻。导演度德威特在采访中也曾表示,希望本片可以传达出对自然和人类生命的深深敬畏。《红海龟》欧洲动画混搭日本审美在去年第70届威尼斯电影节会场,吉卜力工作室公布了72岁的主将宫崎骏将正式隐退的消息。制作了《龙猫》、《千与千寻》等佳作的吉卜力,素来以特色鲜明的画风和题材在世界范围内受到欢迎,宫崎骏隐退后工作室会有怎样的转变,成为海内外动画爱好者注目的焦点。此回《红海龟》的上映,为“后宫崎骏”时代的吉卜力描绘出一个大致的轮廓。初见预告片不难发现,影片的视觉设计带有强烈的欧洲动画色彩,但在艺术指导高畑勋的把控下,吉卜力的特色仍得到很大发挥。朴素的二维手绘,动态的海浪砂石的绘制仍打着日本动画工业的烙印,静态画面之中,竹林和主人公在巨石上的构图简洁而富有禅意,这种极具东方意韵的表达,自然是吉卜力的功劳。日法荷三国的这次“混血”,并未让人消化不良。《红海龟》构想10年,制作8年法国Wild Bunch影业曾于2008年拜访吉卜力工作室,对《父与女》有很大兴趣的宫崎骏希望与导演度德威特见一面,并表示“如果吉卜力起用外国导演,一定会选择度德威特”。之后,吉卜力正式向度德威特提出执导邀请。度德威特起初对这个企划并不感兴趣,直到听闻吉卜力也参与制作,终于2015年确定担任本片导演。期间,度德威特暂居在吉卜力工作室所在的东京都小金井市,在那里完成了最初的剧本和分镜,经过高畑勋的再次检查,项目转移到法国进行正式制作。度德威特曾于2001年凭借《父与女》摘下第73届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父与女》强烈的手绘风格,无对白,与度德威特多年从事绘本制作有关。Wild Bunch影业近年在商业片和艺术片领域都有所建树,更出现了《阿黛尔的生活》这样的话题作,而动画电影领域却从未涉及。吉卜力选择Wild Bunch影业作为首度海外联合制作的对象,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尝试。对于这次合作,吉卜力制作人铃木敏夫表示:“构想10年,制作8年,友人度德威特的作品能够在戛纳电影节展映,目睹了制作过程的我也感到十分荣幸。”【无对白,怎么看】本片秉承度德威特的一贯风格,对白几乎没有,只靠画面讲故事、传达情绪。这对于作品中名言金句频出的吉卜力来说无疑是个挑战,纵观吉卜力历史,这样的作品是从没出现过的。而在这样一个快节奏的时代,大众要如何接受一部无对白动画,也值得观望。
提起日本动画,会自然联想到《千与千寻》、《哆啦A梦》;提起美国动画,会联想到《冰雪奇缘》、《冰河世纪》;提起中国动画,除了一部唤醒国人情怀的《大圣归来》,似乎就只剩下80年代《大闹天宫》、《铁扇公主》那些模糊的记忆。30多年后的今天国产原创动画的境遇就像一个小学还没毕业的孩子,而好莱坞工业动画早已进入博士后阵营里虎视眈眈。成功没有捷径,大浪淘沙后“偏执者”胜。动画产业是精英产业,是人才高度集中的共同体。一部优秀作品的生成往往需要几百人花上几年时间不断打磨完成,哪怕是高度工业化的好莱坞动画工厂,也无法摆脱时间这道枷锁的束缚,所以,业内常常用“耐得住寂寞”、“偏执狂”、“孤独求败”等词语来形容动画产业集群里面的娇子。时间毒害灵感,流行转瞬即逝,如何抓住几年后受众的内心,是摆在每一位动画人面前的重大课题。好莱坞工业化制作认为,文化领先不如科技领先,人工智能的开发设计首当其冲。而在中国,“颠覆”式剧情创作在近几年的电影市场上慢慢生根,《捉妖记》塑造了中国真人电影中的动画明星,《大圣归来》用了八年时间颠覆了西游人物的性格,唐僧成了呆萌的小孩儿,孙悟空成了颓废的大叔;而即将在10月23日上映的动画电影《龙在哪里?》用了九年时间颠覆了中国传统十二生肖的故事,从生肖重选,拟人化的角色形象入手,赋予社会人的性格特征;这之后还有几部多年筹备的动画电影即将以优良制作开辟中国原创动画的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个行业真的没有你们看上去那么光鲜。”电影《龙在哪里?》的导演胡陞忠如是说,“在创作之初,我经常在是寂寞中疯狂的爱上那些角色,而后将动画的情节在现实中不断的演练,还要运用力学、光学等一系列物理常识塑造最真实的动感。”是的,这个行业的门槛理应是很高的,如果不能走在制作行业的前端,就不要轻易的尝试跨过动画电影这道门,特别是那些企图在电影市场中浑水摸鱼者,其结果只能是靠山寨而归入或低幼、或寄生的境地。锁定东方文化精髓,是中国原创动画责无旁贷的使命。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有数不清的瑰宝等待我们去挖掘。以《功夫熊猫》为例,这部备受关爱的好莱坞大作只是套了个中国元素的壳子,植入的内涵完全是美国式的。《龙在哪里?》却反其道而行之,以南方小镇为背景,以小眼睛"中国货"为基调,摒弃了美国、日本的动画味道,连天宫都被打造成红墙内外的宫殿范,拟人化的形象不断演绎诙谐段子,细细品味好似一副人间百态的优美画卷似曾相识。“妖”捉了,“大圣”回来了,龙在哪?一个行业的整体质变,需要依靠业内无数个体的量变推动。在中国电影市场即将成为世界电影中心的时代,好莱坞机构纷纷涌入寻求合作,电影票房纪录被屡屡刷新。时不我待,需要更多的“偏执者”集合起来,锁定东方文化精髓,做最美的自己。
提起日本动画,会自然联想到《千与千寻》、《哆啦A梦》;提起美国动画,会联想到《冰雪奇缘》、《冰河世纪》;提起中国动画,除了一部唤醒国人情怀的《大圣归来》,似乎就只剩下80年代《大闹天宫》、《铁扇公主》那些模糊的记忆。30多年后的今天国产原创动画的境遇就像一个小学还没毕业的孩子,而好莱坞工业动画早已进入博士后阵营里虎视眈眈。成功没有捷径,大浪淘沙后“偏执者”胜。动画产业是精英产业,是人才高度集中的共同体。一部优秀作品的生成往往需要几百人花上几年时间不断打磨完成,哪怕是高度工业化的好莱坞动画工厂,也无法摆脱时间这道枷锁的束缚,所以,业内常常用“耐得住寂寞”、“偏执狂”、“孤独求败”等词语来形容动画产业集群里面的娇子。时间毒害灵感,流行转瞬即逝,如何抓住几年后受众的内心,是摆在每一位动画人面前的重大课题。好莱坞工业化制作认为,文化领先不如科技领先,人工智能的开发设计首当其冲。而在中国,“颠覆”式剧情创作在近几年的电影市场上慢慢生根,《捉妖记》塑造了中国真人电影中的动画明星,《大圣归来》用了八年时间颠覆了西游人物的性格,唐僧成了呆萌的小孩儿,孙悟空成了颓废的大叔;而即将在10月23日上映的动画电影《龙在哪里?》用了九年时间颠覆了中国传统十二生肖的故事,从生肖重选,拟人化的角色形象入手,赋予社会人的性格特征;这之后还有几部多年筹备的动画电影即将以优良制作开辟中国原创动画的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个行业真的没有你们看上去那么光鲜。”电影《龙在哪里?》的导演胡陞忠如是说,“在创作之初,我经常在是寂寞中疯狂的爱上那些角色,而后将动画的情节在现实中不断的演练,还要运用力学、光学等一系列物理常识塑造最真实的动感。”是的,这个行业的门槛理应是很高的,如果不能走在制作行业的前端,就不要轻易的尝试跨过动画电影这道门,特别是那些企图在电影市场中浑水摸鱼者,其结果只能是靠山寨而归入或低幼、或寄生的境地。锁定东方文化精髓,是中国原创动画责无旁贷的使命。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有数不清的瑰宝等待我们去挖掘。以《功夫熊猫》为例,这部备受关爱的好莱坞大作只是套了个中国元素的壳子,植入的内涵完全是美国式的。《龙在哪里?》却反其道而行之,以南方小镇为背景,以小眼睛"中国货"为基调,摒弃了美国、日本的动画味道,连天宫都被打造成红墙内外的宫殿范,拟人化的形象不断演绎诙谐段子,细细品味好似一副人间百态的优美画卷似曾相识。“妖”捉了,“大圣”回来了,龙在哪?一个行业的整体质变,需要依靠业内无数个体的量变推动。在中国电影市场即将成为世界电影中心的时代,好莱坞机构纷纷涌入寻求合作,电影票房纪录被屡屡刷新。时不我待,需要更多的“偏执者”集合起来,锁定东方文化精髓,做最美的自己。
天空之城 时间:2012.04.15 2012.06.01 场馆:北京音乐厅音乐会简介:日本著名配乐大师久石让以其优美浪漫,气势磅礴的音乐创作风格,深深打动着世界各国的观众,特别是自1982年为宫崎骏的动画电影《风之谷》创作音乐开始,久石让一直担任宫崎骏动画电影作品的音乐监督至今,从充满童趣的《龙猫》到灵动飘逸的《天空之城》,从承载着深沉思考的《幽灵公主》到神秘梦幻的《千与千寻》等,他为每一部作品创作的配乐都堪称精品。与此同时,作为一位多产而活跃的音乐人,久石让还担任了多部影视作品及广告的音乐创作,曾多次获得各大电影节评选的最佳电影配乐奖项,从日本电影《菊次郎的夏天》及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入殓师》到为中国电影《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等影片创作的配乐等,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久石让也由此赢得了“东方威廉姆斯”的美誉,成为世界级的电影音乐大师。在本场音乐会中北京麦森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作出品内容上,给观众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天空之城》等宫崎骏动画代表作品中最受观众欢迎、最优美动听,最令人感动的音乐,还可以聆听到他为电影《菊次郎的夏天》、《入殓师》、电视剧《坂上之云》及广告音乐的经典之作,集萃了久石让音乐创作在各个领域的精品,有一些作品在国内是首度公开演出。届时,音乐会现场的交响乐队精湛的演奏配合着一幅幅精彩的画面,必定会带给观众无与伦比的震撼效果,可谓视觉和听觉的绝佳享受。乐音之美往往在于能够触及人的心灵,久石让的音乐作品无疑拥有这种感人至深的,治愈般的神奇力量,让我们一起乘着音乐的翅膀翱翔在这美妙的“天空之城”。
天空之城 时间:2012.04.15 2012.06.01 场馆:北京音乐厅音乐会简介:日本著名配乐大师久石让以其优美浪漫,气势磅礴的音乐创作风格,深深打动着世界各国的观众,特别是自1982年为宫崎骏的动画电影《风之谷》创作音乐开始,久石让一直担任宫崎骏动画电影作品的音乐监督至今,从充满童趣的《龙猫》到灵动飘逸的《天空之城》,从承载着深沉思考的《幽灵公主》到神秘梦幻的《千与千寻》等,他为每一部作品创作的配乐都堪称精品。与此同时,作为一位多产而活跃的音乐人,久石让还担任了多部影视作品及广告的音乐创作,曾多次获得各大电影节评选的最佳电影配乐奖项,从日本电影《菊次郎的夏天》及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电影《入殓师》到为中国电影《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等影片创作的配乐等,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久石让也由此赢得了“东方威廉姆斯”的美誉,成为世界级的电影音乐大师。在本场音乐会中北京麦森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制作出品内容上,给观众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天空之城》等宫崎骏动画代表作品中最受观众欢迎、最优美动听,最令人感动的音乐,还可以聆听到他为电影《菊次郎的夏天》、《入殓师》、电视剧《坂上之云》及广告音乐的经典之作,集萃了久石让音乐创作在各个领域的精品,有一些作品在国内是首度公开演出。届时,音乐会现场的交响乐队精湛的演奏配合着一幅幅精彩的画面,必定会带给观众无与伦比的震撼效果,可谓视觉和听觉的绝佳享受。乐音之美往往在于能够触及人的心灵,久石让的音乐作品无疑拥有这种感人至深的,治愈般的神奇力量,让我们一起乘着音乐的翅膀翱翔在这美妙的“天空之城”。
《千与千寻——久石让-宫崎骏动漫原声大型视听交响音乐会》自在星海音乐厅成功首演以来,成为热门话题,创造了场场一票难求的票房神话,应众多喜爱宫崎峻动画的乐迷们的强烈要求,主办方将于2015年6月26日在星海音乐厅再次举办音乐会,以满足宫崎峻和久石让的乐迷们。从宫崎骏和久石让合作的最精彩的十部电影中选取经典音乐片段,编配整合为十首交响组曲。届时,《天空之城》、《千与千寻》、《魔女宅急便》、《风之谷》、《猫的报恩》、《龙猫》、《哈尔的移动城堡》、《幽灵公主》、《再见,萤火虫》、《悬崖上的金鱼姬》的原声音乐将伴随一幅幅精彩画面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温馨、浪漫而又大气磅礴的交响音乐的震撼效果迎面扑来,对于喜爱“宫崎骏电影配乐”的观众来说,无疑是一次视觉和听觉的绝佳享受。被誉为“东方威廉姆斯”的日本电影配乐大师久石让和日本动画电影的领军人物宫崎骏合作的多部作品都深受大家喜爱。而《千与千寻——久石让-宫崎骏动漫原声视听大型交响音乐会》已经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演出接近100场,将宫崎骏的代表作品中最为大家喜爱、最优美动听、最令人感动的经典音乐呈现给热爱宫崎骏久石让的影迷和乐迷。那么,6月26日的交响音乐会你还等什么?时间:2015.6.26地点:星海音乐厅交响乐厅票价:100\180\280\380\480\VIP(580元)情侣套票698(2*380元)合家欢套票798(3*280元)
《千与千寻——久石让-宫崎骏动漫原声大型视听交响音乐会》自在星海音乐厅成功首演以来,成为热门话题,创造了场场一票难求的票房神话,应众多喜爱宫崎峻动画的乐迷们的强烈要求,主办方将于2015年6月26日在星海音乐厅再次举办音乐会,以满足宫崎峻和久石让的乐迷们。从宫崎骏和久石让合作的最精彩的十部电影中选取经典音乐片段,编配整合为十首交响组曲。届时,《天空之城》、《千与千寻》、《魔女宅急便》、《风之谷》、《猫的报恩》、《龙猫》、《哈尔的移动城堡》、《幽灵公主》、《再见,萤火虫》、《悬崖上的金鱼姬》的原声音乐将伴随一幅幅精彩画面呈现在观众面前。这温馨、浪漫而又大气磅礴的交响音乐的震撼效果迎面扑来,对于喜爱“宫崎骏电影配乐”的观众来说,无疑是一次视觉和听觉的绝佳享受。被誉为“东方威廉姆斯”的日本电影配乐大师久石让和日本动画电影的领军人物宫崎骏合作的多部作品都深受大家喜爱。而《千与千寻——久石让-宫崎骏动漫原声视听大型交响音乐会》已经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演出接近100场,将宫崎骏的代表作品中最为大家喜爱、最优美动听、最令人感动的经典音乐呈现给热爱宫崎骏久石让的影迷和乐迷。那么,6月26日的交响音乐会你还等什么?时间:2015.6.26地点:星海音乐厅交响乐厅票价:100\180\280\380\480\VIP(580元)情侣套票698(2*380元)合家欢套票798(3*280元)
据日本媒体报道,为纪念宫崎骏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11月21日日本台在周五晚间档播出动画电影《千与千寻》,虽然是第七次在电视上播放,但该片人气仍然很高,收视率高达19.6%。2001年7月上映的《千与千寻》曾荣获奥斯卡最佳长篇动画奖,影片讲述十岁少女荻野千寻和父母搬家时中途迷路,误闯进一个人类不该进入的小镇,千寻的父母因贪吃被变成了猪,而她在白龙的帮助下给澡堂老板汤婆婆打工,经历各种困难拯救父母。该片票房收入高达304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5.8亿元),是日本历代票房史上的冠军,2003年还得到奥斯卡最佳长篇动画称号。2003年1月24日该片在日本台播出时拿到了46.9%的惊人收视,从2012年7月6日至今该片已经在电视上播出七次,这次的成绩比2012年播出时收视更高,可见该片的人气之高。为了满足粉丝要求,日本台这次延长节目时间,在《千与千寻》正片播出前还播放了一段视频,包括1997年上映的《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之城》和2013年上映的《起风了》等作品的片段,追寻大师的足迹。
据日本媒体报道,为纪念宫崎骏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11月21日日本台在周五晚间档播出动画电影《千与千寻》,虽然是第七次在电视上播放,但该片人气仍然很高,收视率高达19.6%。2001年7月上映的《千与千寻》曾荣获奥斯卡最佳长篇动画奖,影片讲述十岁少女荻野千寻和父母搬家时中途迷路,误闯进一个人类不该进入的小镇,千寻的父母因贪吃被变成了猪,而她在白龙的帮助下给澡堂老板汤婆婆打工,经历各种困难拯救父母。该片票房收入高达304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15.8亿元),是日本历代票房史上的冠军,2003年还得到奥斯卡最佳长篇动画称号。2003年1月24日该片在日本台播出时拿到了46.9%的惊人收视,从2012年7月6日至今该片已经在电视上播出七次,这次的成绩比2012年播出时收视更高,可见该片的人气之高。为了满足粉丝要求,日本台这次延长节目时间,在《千与千寻》正片播出前还播放了一段视频,包括1997年上映的《鲁邦三世卡里奥斯特罗之城》和2013年上映的《起风了》等作品的片段,追寻大师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