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崎骏经典作品《千与千寻》推出舞台剧也是吸引了很多人关注,除了2位饰演女主角的桥本环奈、上白石萌音之外,还有要如何呈现千寻进入神灵与妖怪世界的“汤屋”以及各种神仙妖怪。现在《千与千寻》舞台剧现场照公开,大家终于可以解开疑惑了。
千寻一家三口在车里的情形
我们可以看到演员的装扮都是尽量还原动画,场景也是非常还原。一些人无法饰演的妖怪,也经由操偶师的巧手达到活跃于舞台的效果。
锅炉爷爷也是非常的还原
动画电影《千与千寻》奠定了宫崎骏在西方世界殿堂级大师的地位。动画电影《千与千寻》上映后,分别获得了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长篇动画片电影奖和第5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并在全球取得了2 亿5000 万美元的票房收入,至今动画电影《千与千寻》仍是日本影史的票房冠军。这部动画电影《千与千寻》并不像《海底总动员》、《玩具总动员》等迪士尼、梦工厂的作品一样通篇皆是世界化的认可标准,它依然坚守着宫崎骏的日式传统风格,充满东方色彩的隐喻。可它依然能突破国界藩篱,突破文化差异,或许就是因为,《千与千寻》它所表达的是一种全球通用的语言:爱。与宫崎骏的上一部作品《幽灵公主》不同,宫崎骏未在《千与千寻》中刻意表达任何环保或反战的思想。当然,河神被污染成了腐烂神,这一情节是对人类破坏环境行为的谴责,但这并不是重点。一个胆小怯懦的小女孩迷失在光怪陆离的魔法世界中,逐渐成长,懂得了爱与被爱,并始终保持着真诚,最后回到原先的世界。这样一个故事,实际是在讲述从自我迷失道寻回自我的过程。魔法世界中的汤婆婆与人签订工作的契约后会将人的名字收走,是指人被操控,这是迷失的第一步。在巨大的浴场中,侍者们盯紧客人的钱袋,无脸怪用金子做诱惑吞掉三个人,是在暗喻,人被物欲吞噬,蒙住了双眼,这是迷失的第二步。而千寻能找到回家的路,没有最终迷失,是因为有爱在给她做指引,对小白的爱,对无脸怪的爱,对父母的爱,甚至对变成老鼠的大宝宝的爱,这些爱在她寻找回家的路上都至关重要。《幽灵公主》中神婆对阿席达卡说:见你所见,做你所做。千寻所作的一切,也是如此,不过给她谕示的,是心底的爱。无脸怪这个形象很隐晦,宫崎骏自始至终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答案。宫崎骏说:他只是我的一个灵感,然后不加修饰地放到了动画中。对他可以有很多种解读方式,我更倾向于认为他是人心中的欲念,他的本原是好的,如遇到千寻时,感受到千寻的真诚与爱,他也礼貌甚至虔诚。但蜂拥在他身边的是满眼金钱的人时,他变得只会贪婪地吞噬、攫取,一个纯净的灵魂被污染了。所以依然只有真诚的爱使他解脱,千寻带着他离开汤婆婆的声色场,在钱婆婆那里,在劳动与平淡中,他才回归到原先的灵魂。“在万物重生的早晨,来到静寂无声的窗前,一切归零之后渐渐充实,不再去追寻海的彼岸,耀眼的宝物一直就在这里,在我身上就可以发现。”在《千与千寻》片尾天籁般的歌声中,宫崎骏依然在诉说他对人生的思考,人总在不断
动画电影《千与千寻》奠定了宫崎骏在西方世界殿堂级大师的地位。动画电影《千与千寻》上映后,分别获得了第7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长篇动画片电影奖和第5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并在全球取得了2 亿5000 万美元的票房收入,至今动画电影《千与千寻》仍是日本影史的票房冠军。这部动画电影《千与千寻》并不像《海底总动员》、《玩具总动员》等迪士尼、梦工厂的作品一样通篇皆是世界化的认可标准,它依然坚守着宫崎骏的日式传统风格,充满东方色彩的隐喻。可它依然能突破国界藩篱,突破文化差异,或许就是因为,《千与千寻》它所表达的是一种全球通用的语言:爱。与宫崎骏的上一部作品《幽灵公主》不同,宫崎骏未在《千与千寻》中刻意表达任何环保或反战的思想。当然,河神被污染成了腐烂神,这一情节是对人类破坏环境行为的谴责,但这并不是重点。一个胆小怯懦的小女孩迷失在光怪陆离的魔法世界中,逐渐成长,懂得了爱与被爱,并始终保持着真诚,最后回到原先的世界。这样一个故事,实际是在讲述从自我迷失道寻回自我的过程。魔法世界中的汤婆婆与人签订工作的契约后会将人的名字收走,是指人被操控,这是迷失的第一步。在巨大的浴场中,侍者们盯紧客人的钱袋,无脸怪用金子做诱惑吞掉三个人,是在暗喻,人被物欲吞噬,蒙住了双眼,这是迷失的第二步。而千寻能找到回家的路,没有最终迷失,是因为有爱在给她做指引,对小白的爱,对无脸怪的爱,对父母的爱,甚至对变成老鼠的大宝宝的爱,这些爱在她寻找回家的路上都至关重要。《幽灵公主》中神婆对阿席达卡说:见你所见,做你所做。千寻所作的一切,也是如此,不过给她谕示的,是心底的爱。无脸怪这个形象很隐晦,宫崎骏自始至终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答案。宫崎骏说:他只是我的一个灵感,然后不加修饰地放到了动画中。对他可以有很多种解读方式,我更倾向于认为他是人心中的欲念,他的本原是好的,如遇到千寻时,感受到千寻的真诚与爱,他也礼貌甚至虔诚。但蜂拥在他身边的是满眼金钱的人时,他变得只会贪婪地吞噬、攫取,一个纯净的灵魂被污染了。所以依然只有真诚的爱使他解脱,千寻带着他离开汤婆婆的声色场,在钱婆婆那里,在劳动与平淡中,他才回归到原先的灵魂。“在万物重生的早晨,来到静寂无声的窗前,一切归零之后渐渐充实,不再去追寻海的彼岸,耀眼的宝物一直就在这里,在我身上就可以发现。”在《千与千寻》片尾天籁般的歌声中,宫崎骏依然在诉说他对人生的思考,人总在不断
如果说《功夫熊猫2》、《汽车总动员2》、《快乐的大脚2》纷纷登场的2011年是好莱坞动画电影续集年的话,那么2012年则可谓是国产动画续集年的开端——《喜羊羊与灰太狼4》、《赛尔号2》、《摩尔庄园2》、《超蛙战士2》、《麦兜当当伴我心》等依次在观众面前亮相。2013年,除了即将上映的《喜羊羊与灰太狼5》、《洛克王国2》、《魁拔2》以外,包括《神秘世界历险记2》、《我爱灰太狼2》等一系列动画主题电影的续集也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国产动画电影仿佛一下子进入了“续集”时代。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思维是否也跟随国产动画电影的步伐,及时地进入“续集”时代了呢?究竟动画电影为什么会拍续集,如何才能拍好续集,我们又该怎样欣赏和品味续集所带给我们的乐趣?这些问题,都会在国产动画的“续集时代”浮现出来,这里我们就抛砖引玉地做个预先解读吧!续集,顾名思义是在一部已经上映的影片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的与其具有相关性的作品。这种作品在剧情时序上可以是前作的后续,也可以是前作的前传,如果有多部同系列作品问世的话,续集还可能是夹在某两部作品中间发生的故事。从影片人物上看,续集可以全盘继承前作的主人公,也可以围绕前作中的一个小人物开发外传,比如《穿靴子的猫》就是《怪物史莱克》的一个人物外传续集。动画电影续集有几种?日本和美国好莱坞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续集理念。前者大多是剧场版模式的续集,后者则更多的是大片模式的续集。日本模式在日本,人气漫画会开发电视动画,而人气电视动画则会开发剧场版动画电影。像《哆啦A梦》、《蜡笔小新》、《名侦探柯南》、《海贼王》这样的品牌作品,每年都会推出一部新的剧场版动画。《哆啦A梦》堪称日本动画电影续集之王,从1980年起至今,几乎连续33年每年推出1部动画电影(仅2005年没有推出)。日本剧场版模式的动画电影续集的特点是,它其实更像是一集加长版的电视动画片,每年作品之间关联度不高,各自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一般在电影中不会给续作留下未解的悬念,而相对固定的放映周期也可以让观众形成一种习惯性期待。美国模式而在好莱坞,一个知名的动画品牌往往是从大资本运作的动画电影大片开始的。像《冰河时代》、《怪物史莱克》、《玩具总动员》等拥有3部以上的动画电影续集的品牌,都是先推出了1部动画电影,获得好的票房表现、人气关注度和市场口碑以后,进而开发后续作品的。美国大片模式的动画电影续集的特点是,续集与前作唇齿相依,因为它们的品牌打造和维系一般没有电视动画或者漫画可以依赖,前作往往会给续作留下一个待解的扣儿,而相对不固定的制作周期和突然宣布的制作决定,则会让观众形成一种惊喜性期待。中国模式中国动画电影的续集,目前主要采取的是日本剧场版模式,比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以及根据儿童社区游戏开发的每年一部的《赛尔号》、《摩尔庄园》、《洛克王国》大电影等等。《魁拔》系列是个另类,它有一个庞大的世界观,并且预先设计好要用5部电影的长度来讲述一个完整的大故事,所以它的前作和续作之间是像连续剧一样接续的关系,不看前作是基本没法看懂续集的,这其实不是续集的惯例做法。如何判断是否值得拍续集?这里有个基本观念,就是电影续集是对优秀品牌的奖励,而不是无竞争力品牌的培育方式。票房决定续集虽然一部电影在策划伊始就应该明确它是否会有续集——投资人很关心这一点,但是它是否真的能有续集,则几乎完全取决于它首部电影的票房成绩。票房大卖,一部本来没有计划出续集的影片也会重新计划出续集;票房不理想,一部本来计划出100部续集的影片可能1部续集都不会再做了。也许《喜羊羊》一开始就策划了要每年推出一部剧场版动画,但是真正让其做下去的只能是连年创记录的票房新高。市场就是这么简单,也就是这么残酷。只有那些被证明了品牌价值的作品,才会被投资人和市场奖励做续集,而之所以几乎所有动画电影一开始都策划有续集,是因为谁在一开始都有一个创造优秀品牌作品的梦想。并不是每一部成功的动画电影都会拍摄续集,比如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从来没有续集票房超过成本3倍才拍续集外国动画公司决定是否为一部影片制作续集最核心的考量就是它的票房与成本的关系。按照好莱坞资深电影制片人马克思。豪沃德所说,一般一部影片的票房收入超过了制作成本的3倍,制片人才会考虑去做它的续集。这其实很好理解,因为续集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观众想知道影片剧情结束以后发生的故事这种需求的存在,如果影片的票房不好,就说明没有那么多人想知道后续发生的事,那么拍摄续集也就完全没有必要了。这里还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明知道票房一定会大卖也不去出续集的电影是存在的。宫崎骏的电影就是这样的。如果《龙猫》出了续集或者《千与千寻》出了续集,票房难道不会超高么?全世界的宫迷们都会去捧场的。但是吉卜力工作室是绝对不会为它们出续集的。续集最好几年出一部?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续集和前作之间相隔多长的时间比较合适?让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下表,它揭示了好莱坞主要动画公司推出动画片及其续集的时间关系。从这份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好莱坞动画公司推出续集的时间一般都在前作问世后3-5年间。对这一间隔长度恪守得最为严格的是梦工厂动画公司,其次是福克斯。而这些公司的动画电影续集可谓均在一个恰当的时点上,既不会因为与前作过于邻近而导致观众的胃口还未被吊足之前就进行哺喂,也不会因为与前作过于遥远而导致观众的兴趣已经完全转移消失后再进行挽救。续集的票房取决于多个因素,续集本身的质量、宣发自不必说,前作所达到的高度、续集间隔以及该系列所形成的品牌号召力也都对续集的票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日本模式,一年一部 [web_page]在日本剧场版的模式下,前几部动画剧场版的票房一般是逐年上升的,而这种上升态势不可能永远保持下去,市场总归要饱和,所以到达某个高点后它就会下落并逐渐趋于稳定在某个较高的位置,而这个位置基本反映了该品牌的忠诚粉丝数。比如推出了32部剧场版的《哆啦A梦》大电影的票房已基本稳定在20亿日元-30亿日元之间,而从1997年开始每年推出1部的《名侦探柯南》剧场版则已基本稳定在30亿日元上下。美国模式,三五年一部在美国大片的模式下,因为前作往往有较大的市场影响力,所以续集的基本受众群是有保障的,而票贩的高低则主要取决于临近放映前的宣发和口碑营销。《玩具总动员3》全球票房达到10亿美元,远超《玩具总动员1》的3.6亿美元和《玩具总动员2》的4.8亿美元,主要就是超好的口碑起了作用。另外还有一些研究表明,续集与前作相隔得较为接近,容易激发更多的票房。同时,续集票房的衰落要比首部作品票房的衰落快,这是因为大部分对续集感兴趣的观众都希望尽早观看到续集的缘故。中国模式,效仿日本中反观中国动画的情况,除《喜羊羊》系列已经按照每年一部的频率拍到了第五部,2012年又衍生出暑期档的拓展版,可以想见,这个系列今后会保持每年两部(暑假、寒假各一部)的频率。其他几部作品则刚刚开始第二部的上映,频率大抵是一年一部,效仿日本的剧场版模式。正因为续集是对优秀品牌的奖励,所以拍摄续集才是一项需要慎之又慎的工作,其核心就是要延续品牌生命力,在保护品牌核心价值不变的基础上,延展和扩充品牌内涵。可以想见,如果《怪物史莱克》的续集完全推翻了其前作戏谑经典的风格,那么它不仅不会成功,反倒会拖累整个系列的品牌价值。所以,为一个优秀电影品牌推出续集并非是没有风险的。而人们之所以会乐此不疲地拍摄下去的原因就是,如果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和规律,续集大抵不会出太多意外。动画电影续集应该怎么拍?关联性 首先,续集作为与前作相关联的一部作品,它必须让观众感受到这种关联性,因为很大程度上这种关联性是人们观看续集的动因。比如,续集会解决前作留下的悬念,《功夫熊猫2》就解释了《功夫熊猫》中留下的一个问题:为什么熊猫的父亲会是一只鹅。续集与前作在关联性上的一个普适原则就是,同一人物必须具备相同的性格,整个故事的世界观也应该基本相同。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剧场版模式下,这种关联性可能并不表现在剧情的连接上,而可能表现在一些其他的形式方面。比如《名侦探柯南》的剧场版,每年都会出一道谜题给观众,每年在片尾曲结束之后都还有彩蛋出现,这几乎成为了一种文化被柯南迷们所熟识、接纳并欣然享受。在这方面,我们国产动画剧场版还需更加努力。《功夫熊猫2》通过引入新BOSS来为影片注入了新活力,并且大获成功其凭借6.17亿的国内票房成为迄今为止大陆市场最卖座的动画电影新颖性 其次,续集作为与前作不同的一部作品,它必须还要让观众感受到某种新颖性,而这种新颖性很大程度上则来自于全新的外部矛盾的引入,或者是一个新的内部矛盾的挖掘。《功夫熊猫2》相较《功夫熊猫》的新颖性主要就体现在外部矛盾的更新和升级上,它引入了一个掌握火器文明的孔雀沈王爷作为新的BOSS,让观众体会到一种全新的挑战;而《怪物史莱克4》呢,它的创新核心就集中于史莱克夫妇有了孩子以后面临新的家庭问题这样的内部矛盾上。结语:中国动画进入“续集”时代国产动画电影近几年刚刚从低迷的创作状态和市场状态中苏醒,“续集”的出现就是国产动画市场在成长的一个表征。越是在这样难能可贵的背景下,我们的动画业者便越要从更加职业的角度去认识“续集”的创作价值、掌握“续集”的营销方法,切不可只盯着眼前蝇头小利,盲目推出续集,把续集做烂,进而把一个本来很好的品牌做烂,这样就得不偿失了。愿中国动画进入“续集”时代的同时,能进入一个更加职业化的时代,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如果说《功夫熊猫2》、《汽车总动员2》、《快乐的大脚2》纷纷登场的2011年是好莱坞动画电影续集年的话,那么2012年则可谓是国产动画续集年的开端——《喜羊羊与灰太狼4》、《赛尔号2》、《摩尔庄园2》、《超蛙战士2》、《麦兜当当伴我心》等依次在观众面前亮相。2013年,除了即将上映的《喜羊羊与灰太狼5》、《洛克王国2》、《魁拔2》以外,包括《神秘世界历险记2》、《我爱灰太狼2》等一系列动画主题电影的续集也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之中。国产动画电影仿佛一下子进入了“续集”时代。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思维是否也跟随国产动画电影的步伐,及时地进入“续集”时代了呢?究竟动画电影为什么会拍续集,如何才能拍好续集,我们又该怎样欣赏和品味续集所带给我们的乐趣?这些问题,都会在国产动画的“续集时代”浮现出来,这里我们就抛砖引玉地做个预先解读吧!续集,顾名思义是在一部已经上映的影片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的与其具有相关性的作品。这种作品在剧情时序上可以是前作的后续,也可以是前作的前传,如果有多部同系列作品问世的话,续集还可能是夹在某两部作品中间发生的故事。从影片人物上看,续集可以全盘继承前作的主人公,也可以围绕前作中的一个小人物开发外传,比如《穿靴子的猫》就是《怪物史莱克》的一个人物外传续集。动画电影续集有几种?日本和美国好莱坞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续集理念。前者大多是剧场版模式的续集,后者则更多的是大片模式的续集。日本模式在日本,人气漫画会开发电视动画,而人气电视动画则会开发剧场版动画电影。像《哆啦A梦》、《蜡笔小新》、《名侦探柯南》、《海贼王》这样的品牌作品,每年都会推出一部新的剧场版动画。《哆啦A梦》堪称日本动画电影续集之王,从1980年起至今,几乎连续33年每年推出1部动画电影(仅2005年没有推出)。日本剧场版模式的动画电影续集的特点是,它其实更像是一集加长版的电视动画片,每年作品之间关联度不高,各自讲述一个完整的故事,一般在电影中不会给续作留下未解的悬念,而相对固定的放映周期也可以让观众形成一种习惯性期待。美国模式而在好莱坞,一个知名的动画品牌往往是从大资本运作的动画电影大片开始的。像《冰河时代》、《怪物史莱克》、《玩具总动员》等拥有3部以上的动画电影续集的品牌,都是先推出了1部动画电影,获得好的票房表现、人气关注度和市场口碑以后,进而开发后续作品的。美国大片模式的动画电影续集的特点是,续集与前作唇齿相依,因为它们的品牌打造和维系一般没有电视动画或者漫画可以依赖,前作往往会给续作留下一个待解的扣儿,而相对不固定的制作周期和突然宣布的制作决定,则会让观众形成一种惊喜性期待。中国模式中国动画电影的续集,目前主要采取的是日本剧场版模式,比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以及根据儿童社区游戏开发的每年一部的《赛尔号》、《摩尔庄园》、《洛克王国》大电影等等。《魁拔》系列是个另类,它有一个庞大的世界观,并且预先设计好要用5部电影的长度来讲述一个完整的大故事,所以它的前作和续作之间是像连续剧一样接续的关系,不看前作是基本没法看懂续集的,这其实不是续集的惯例做法。如何判断是否值得拍续集?这里有个基本观念,就是电影续集是对优秀品牌的奖励,而不是无竞争力品牌的培育方式。票房决定续集虽然一部电影在策划伊始就应该明确它是否会有续集——投资人很关心这一点,但是它是否真的能有续集,则几乎完全取决于它首部电影的票房成绩。票房大卖,一部本来没有计划出续集的影片也会重新计划出续集;票房不理想,一部本来计划出100部续集的影片可能1部续集都不会再做了。也许《喜羊羊》一开始就策划了要每年推出一部剧场版动画,但是真正让其做下去的只能是连年创记录的票房新高。市场就是这么简单,也就是这么残酷。只有那些被证明了品牌价值的作品,才会被投资人和市场奖励做续集,而之所以几乎所有动画电影一开始都策划有续集,是因为谁在一开始都有一个创造优秀品牌作品的梦想。并不是每一部成功的动画电影都会拍摄续集,比如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从来没有续集票房超过成本3倍才拍续集外国动画公司决定是否为一部影片制作续集最核心的考量就是它的票房与成本的关系。按照好莱坞资深电影制片人马克思。豪沃德所说,一般一部影片的票房收入超过了制作成本的3倍,制片人才会考虑去做它的续集。这其实很好理解,因为续集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观众想知道影片剧情结束以后发生的故事这种需求的存在,如果影片的票房不好,就说明没有那么多人想知道后续发生的事,那么拍摄续集也就完全没有必要了。这里还有一个特殊情况,就是明知道票房一定会大卖也不去出续集的电影是存在的。宫崎骏的电影就是这样的。如果《龙猫》出了续集或者《千与千寻》出了续集,票房难道不会超高么?全世界的宫迷们都会去捧场的。但是吉卜力工作室是绝对不会为它们出续集的。续集最好几年出一部?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续集和前作之间相隔多长的时间比较合适?让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下表,它揭示了好莱坞主要动画公司推出动画片及其续集的时间关系。从这份统计中我们可以看出,好莱坞动画公司推出续集的时间一般都在前作问世后3-5年间。对这一间隔长度恪守得最为严格的是梦工厂动画公司,其次是福克斯。而这些公司的动画电影续集可谓均在一个恰当的时点上,既不会因为与前作过于邻近而导致观众的胃口还未被吊足之前就进行哺喂,也不会因为与前作过于遥远而导致观众的兴趣已经完全转移消失后再进行挽救。续集的票房取决于多个因素,续集本身的质量、宣发自不必说,前作所达到的高度、续集间隔以及该系列所形成的品牌号召力也都对续集的票房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日本模式,一年一部 [web_page]在日本剧场版的模式下,前几部动画剧场版的票房一般是逐年上升的,而这种上升态势不可能永远保持下去,市场总归要饱和,所以到达某个高点后它就会下落并逐渐趋于稳定在某个较高的位置,而这个位置基本反映了该品牌的忠诚粉丝数。比如推出了32部剧场版的《哆啦A梦》大电影的票房已基本稳定在20亿日元-30亿日元之间,而从1997年开始每年推出1部的《名侦探柯南》剧场版则已基本稳定在30亿日元上下。美国模式,三五年一部在美国大片的模式下,因为前作往往有较大的市场影响力,所以续集的基本受众群是有保障的,而票贩的高低则主要取决于临近放映前的宣发和口碑营销。《玩具总动员3》全球票房达到10亿美元,远超《玩具总动员1》的3.6亿美元和《玩具总动员2》的4.8亿美元,主要就是超好的口碑起了作用。另外还有一些研究表明,续集与前作相隔得较为接近,容易激发更多的票房。同时,续集票房的衰落要比首部作品票房的衰落快,这是因为大部分对续集感兴趣的观众都希望尽早观看到续集的缘故。中国模式,效仿日本中反观中国动画的情况,除《喜羊羊》系列已经按照每年一部的频率拍到了第五部,2012年又衍生出暑期档的拓展版,可以想见,这个系列今后会保持每年两部(暑假、寒假各一部)的频率。其他几部作品则刚刚开始第二部的上映,频率大抵是一年一部,效仿日本的剧场版模式。正因为续集是对优秀品牌的奖励,所以拍摄续集才是一项需要慎之又慎的工作,其核心就是要延续品牌生命力,在保护品牌核心价值不变的基础上,延展和扩充品牌内涵。可以想见,如果《怪物史莱克》的续集完全推翻了其前作戏谑经典的风格,那么它不仅不会成功,反倒会拖累整个系列的品牌价值。所以,为一个优秀电影品牌推出续集并非是没有风险的。而人们之所以会乐此不疲地拍摄下去的原因就是,如果掌握了基本的方法和规律,续集大抵不会出太多意外。动画电影续集应该怎么拍?关联性 首先,续集作为与前作相关联的一部作品,它必须让观众感受到这种关联性,因为很大程度上这种关联性是人们观看续集的动因。比如,续集会解决前作留下的悬念,《功夫熊猫2》就解释了《功夫熊猫》中留下的一个问题:为什么熊猫的父亲会是一只鹅。续集与前作在关联性上的一个普适原则就是,同一人物必须具备相同的性格,整个故事的世界观也应该基本相同。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剧场版模式下,这种关联性可能并不表现在剧情的连接上,而可能表现在一些其他的形式方面。比如《名侦探柯南》的剧场版,每年都会出一道谜题给观众,每年在片尾曲结束之后都还有彩蛋出现,这几乎成为了一种文化被柯南迷们所熟识、接纳并欣然享受。在这方面,我们国产动画剧场版还需更加努力。《功夫熊猫2》通过引入新BOSS来为影片注入了新活力,并且大获成功其凭借6.17亿的国内票房成为迄今为止大陆市场最卖座的动画电影新颖性 其次,续集作为与前作不同的一部作品,它必须还要让观众感受到某种新颖性,而这种新颖性很大程度上则来自于全新的外部矛盾的引入,或者是一个新的内部矛盾的挖掘。《功夫熊猫2》相较《功夫熊猫》的新颖性主要就体现在外部矛盾的更新和升级上,它引入了一个掌握火器文明的孔雀沈王爷作为新的BOSS,让观众体会到一种全新的挑战;而《怪物史莱克4》呢,它的创新核心就集中于史莱克夫妇有了孩子以后面临新的家庭问题这样的内部矛盾上。结语:中国动画进入“续集”时代国产动画电影近几年刚刚从低迷的创作状态和市场状态中苏醒,“续集”的出现就是国产动画市场在成长的一个表征。越是在这样难能可贵的背景下,我们的动画业者便越要从更加职业的角度去认识“续集”的创作价值、掌握“续集”的营销方法,切不可只盯着眼前蝇头小利,盲目推出续集,把续集做烂,进而把一个本来很好的品牌做烂,这样就得不偿失了。愿中国动画进入“续集”时代的同时,能进入一个更加职业化的时代,拥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动画角色的演技大体可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人物原案 + 设定、分镜 + 原画、声优一、人物原案 + 设定人物原案说明人物外形和特征,人物设定描绘人物从各个角度看过去的样子、人物在各种情绪下的表情、人物一些细致的特征。这两点类似于真人影视中,演员对于角色的理解,即角色应给人什么感觉,怎么去塑造这种感觉。【例子】(内容出自纪录片《虞美人盛开的山坡·父与子 300 天的战争》)《虞美人盛开的山坡》创作过程中,关于女主角小海的塑造,宫崎吾朗(导演)和宫崎骏曾存在分歧。宫崎吾朗过于在意小海幼时失去亲人的情节,使得笔下的小海成了个有些阴郁的角色,也因此其设定图被宫崎骏评价为追忆死人的表情。宫崎骏认为人物要画得更生动活泼,不然故事会过于灰暗。监制铃木敏夫得知二者的分歧后,表示支持宫崎骏的观点,他认为角色应锤炼得更有魅力。但即使确认了女主角的性格,问题仍没有解决,宫崎骏一直认为宫崎吾朗等人画的设定图没有灵气。为了塑造更丰满的形象,宫崎吾朗只好从新构思,但始终没灵感。这时,宫崎骏托人送来一张画:画中小海身体前倾, 大步迈在上学的路上,熟练地和路过的大叔打招呼。宫崎骏的画仿佛赋予角色生命,小海活泼的一面跃然纸上。看过该画后,宫崎吾朗开始抓住感觉,笔下的小海也变得开朗起来。二、分镜 + 原画分镜确认人物、台词和场景的时间空间关系,原画的任务是画出关键帧,即关键动作和表情。这两点类似于真人影视中,演员在具体情境下表现出来的肢体动作和表情。【例一】上图是宫崎骏画的《千与千寻》分镜稿的两张,左边是动画刚开始要进入隧道,右边是动画快结束要离开隧道,内容都是千寻拽着妈妈的手,但二者有所区别。左边的千寻拽得更紧,表情满是委屈,表现出千寻不满爸妈的决定,又因害怕不敢独自一人待着的心理。右边的千寻则较为放松,表现出的是不愿再和家人分开的心理。这种区别在成品中表现得更加明显。【例二】(内容出自纪录片《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创作的秘密》)在《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中,有一处阿莉埃蒂初次出任务,无意间被少年发现并转身离去的场景。下面是作画人提交的原画。米林宏昌(导演)觉得此处阿莉埃蒂的情感需要更加着重描绘。经过一番思索后,他亲自对原画进行修改。(修正后添加了低下头,抿着嘴的表情。)通过诸多细微的动作,表现出阿莉埃蒂尽管被少年吸引,却不得不离去的复杂心情。动画方面想表达角色的喜怒哀乐十分简单,嘴角向上就是笑,向下就是悲,流着泪就是哭,瞪着眼就是怒……但这还远远不够,一部好的作品要能精确地表达角色复杂的情感,其中微表情和肢体语言的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就得靠靠细心的观察和精湛的画功,有时更需要点天赋。特别说明:1.全动画要求尽可能详细地描绘出所有角色的动作和表情变化,而有限动画因成本限制需省去很多动作和表情,结果就是全动画的角色要生动许多,可简单理解为,全动画的角色演技要好于有限动画。2.搞笑动画(特别是美国动画和一些日本早期动画)的角色在肢体语言和表情上经常有夸张化的处理,有点类似于卓别林的肢体语言和金·凯瑞的表情,要如何评价其演技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三、声优声优作为动画角色的灵魂,在传达情感,塑造性格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想有个直观的感觉,可以对比一些作品的国内配音版和原音版,大部分可以听出明显的差距。当然,并不是所有日本声优的配音都能达到及格线,比如花泽香菜刚出道时的作品就被批评为棒读,比如今年 7 月番《猜谜王》女主的棒读几乎毁掉了这部作品,有兴趣者可自行搜索,这里不再详细展开。
《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动画角色的演技大体可从三个方面体现出来:人物原案 + 设定、分镜 + 原画、声优一、人物原案 + 设定人物原案说明人物外形和特征,人物设定描绘人物从各个角度看过去的样子、人物在各种情绪下的表情、人物一些细致的特征。这两点类似于真人影视中,演员对于角色的理解,即角色应给人什么感觉,怎么去塑造这种感觉。【例子】(内容出自纪录片《虞美人盛开的山坡·父与子 300 天的战争》)《虞美人盛开的山坡》创作过程中,关于女主角小海的塑造,宫崎吾朗(导演)和宫崎骏曾存在分歧。宫崎吾朗过于在意小海幼时失去亲人的情节,使得笔下的小海成了个有些阴郁的角色,也因此其设定图被宫崎骏评价为追忆死人的表情。宫崎骏认为人物要画得更生动活泼,不然故事会过于灰暗。监制铃木敏夫得知二者的分歧后,表示支持宫崎骏的观点,他认为角色应锤炼得更有魅力。但即使确认了女主角的性格,问题仍没有解决,宫崎骏一直认为宫崎吾朗等人画的设定图没有灵气。为了塑造更丰满的形象,宫崎吾朗只好从新构思,但始终没灵感。这时,宫崎骏托人送来一张画:画中小海身体前倾, 大步迈在上学的路上,熟练地和路过的大叔打招呼。宫崎骏的画仿佛赋予角色生命,小海活泼的一面跃然纸上。看过该画后,宫崎吾朗开始抓住感觉,笔下的小海也变得开朗起来。二、分镜 + 原画分镜确认人物、台词和场景的时间空间关系,原画的任务是画出关键帧,即关键动作和表情。这两点类似于真人影视中,演员在具体情境下表现出来的肢体动作和表情。【例一】上图是宫崎骏画的《千与千寻》分镜稿的两张,左边是动画刚开始要进入隧道,右边是动画快结束要离开隧道,内容都是千寻拽着妈妈的手,但二者有所区别。左边的千寻拽得更紧,表情满是委屈,表现出千寻不满爸妈的决定,又因害怕不敢独自一人待着的心理。右边的千寻则较为放松,表现出的是不愿再和家人分开的心理。这种区别在成品中表现得更加明显。【例二】(内容出自纪录片《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创作的秘密》)在《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中,有一处阿莉埃蒂初次出任务,无意间被少年发现并转身离去的场景。下面是作画人提交的原画。米林宏昌(导演)觉得此处阿莉埃蒂的情感需要更加着重描绘。经过一番思索后,他亲自对原画进行修改。(修正后添加了低下头,抿着嘴的表情。)通过诸多细微的动作,表现出阿莉埃蒂尽管被少年吸引,却不得不离去的复杂心情。动画方面想表达角色的喜怒哀乐十分简单,嘴角向上就是笑,向下就是悲,流着泪就是哭,瞪着眼就是怒……但这还远远不够,一部好的作品要能精确地表达角色复杂的情感,其中微表情和肢体语言的配合就显得尤为重要,而这就得靠靠细心的观察和精湛的画功,有时更需要点天赋。特别说明:1.全动画要求尽可能详细地描绘出所有角色的动作和表情变化,而有限动画因成本限制需省去很多动作和表情,结果就是全动画的角色要生动许多,可简单理解为,全动画的角色演技要好于有限动画。2.搞笑动画(特别是美国动画和一些日本早期动画)的角色在肢体语言和表情上经常有夸张化的处理,有点类似于卓别林的肢体语言和金·凯瑞的表情,要如何评价其演技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三、声优声优作为动画角色的灵魂,在传达情感,塑造性格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若想有个直观的感觉,可以对比一些作品的国内配音版和原音版,大部分可以听出明显的差距。当然,并不是所有日本声优的配音都能达到及格线,比如花泽香菜刚出道时的作品就被批评为棒读,比如今年 7 月番《猜谜王》女主的棒读几乎毁掉了这部作品,有兴趣者可自行搜索,这里不再详细展开。
日本票房Ranking(2014.8.23-2014.8.24)虽然没有进入榜单,但本周日本票房最大的惊喜之一就是在公映20几周后,迪士尼动画电影《冰雪奇缘》的观影动员人数正式突破了2000万人次,这也是日本电影历史上继宫崎骏经典作品《千与千寻的神隐》后第二部突破200万动员人数的电影。本周的电影票房榜单呈现出一种稳定的状态,《Stand by Me 哆啦a梦》顺利V3,上映三周后票房顺利突破45亿日元,达到了46.33亿日元。不过该片本周的票房较上周下滑较多,为4亿8667万6700日元。不过它依然是暑期档最大的票房赢家。与上周相同,榜单上的第二位至第四位保持不变《Hot Road》本周累计票房超过了10亿日元,虽然与松竹为这部新片定下的最终票房还有一定距离,但相信最终超过20亿日元不是问题。紧随其后的《浪客剑心 京都大火篇》票房已经逼近40亿日元大关,并且在该片出口的第一个海外市场菲律宾市场表现出色,刷新了其“非好莱坞海外电影”的票房纪录。《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本周依旧排在榜单的第四位,下周突破25亿日元将不是问题。华纳新片《不惧风暴》本周公映第一周上榜排在第五位,周末两天累计动员10万4233人,收获1亿3532万3000日元票房,这部运用最尖端技术和POV影像制造出临场感,描绘全球史上最大规模和破坏力龙卷风的电影所制造的效应也席卷了日本,作为新片来说成绩不俗。排在票房榜单6-9位的作品也与上周几无差别,除了《记忆中玛妮》和《哥斯拉》互换位置之外差别不大,吉卜力新片《记忆中的玛妮》在传出吉卜力导演宫崎骏引退后重新引发了话题性,公映三周后本周票房依然近亿日元,累计票房还差一点点就可以突破30亿日元大关。《哥斯拉》的票房也在卡在30亿日元关卡上,不过在下周这两部作品都很有把握形成突破。在榜单10位和11位的是两部新片,东映出品,三池崇史执导的恐怖片《喰女》,这部作品的改编自日本恐怖电影的原点作品《四谷怪谈》,三池崇史将这部作品的背景更新到现代社会,启用市川海老藏作为该片的主演。这部作品以194块屏幕的规模在全国上映,首周两天动员人数3万1853人,票房达到了4314万2500日元,曾与三池崇史合作过的女星柴咲幸和伊藤英明、中西美帆、麻衣子、根岸季衣等人均出演了该片。以1000万左右的差距没能进入票房榜单前十的是《新剧场版 头文字D Legend 1:觉醒》,这部新片本周正式上映并揽获了3000万左右的票房,这个成绩在本周表现也算相当不错。原标题:《哆啦A梦》突破45亿 《浪客剑心》刷新记录 来源:搜狐娱乐
日本票房Ranking(2014.8.23-2014.8.24)虽然没有进入榜单,但本周日本票房最大的惊喜之一就是在公映20几周后,迪士尼动画电影《冰雪奇缘》的观影动员人数正式突破了2000万人次,这也是日本电影历史上继宫崎骏经典作品《千与千寻的神隐》后第二部突破200万动员人数的电影。本周的电影票房榜单呈现出一种稳定的状态,《Stand by Me 哆啦a梦》顺利V3,上映三周后票房顺利突破45亿日元,达到了46.33亿日元。不过该片本周的票房较上周下滑较多,为4亿8667万6700日元。不过它依然是暑期档最大的票房赢家。与上周相同,榜单上的第二位至第四位保持不变《Hot Road》本周累计票房超过了10亿日元,虽然与松竹为这部新片定下的最终票房还有一定距离,但相信最终超过20亿日元不是问题。紧随其后的《浪客剑心 京都大火篇》票房已经逼近40亿日元大关,并且在该片出口的第一个海外市场菲律宾市场表现出色,刷新了其“非好莱坞海外电影”的票房纪录。《变形金刚4:绝迹重生》本周依旧排在榜单的第四位,下周突破25亿日元将不是问题。华纳新片《不惧风暴》本周公映第一周上榜排在第五位,周末两天累计动员10万4233人,收获1亿3532万3000日元票房,这部运用最尖端技术和POV影像制造出临场感,描绘全球史上最大规模和破坏力龙卷风的电影所制造的效应也席卷了日本,作为新片来说成绩不俗。排在票房榜单6-9位的作品也与上周几无差别,除了《记忆中玛妮》和《哥斯拉》互换位置之外差别不大,吉卜力新片《记忆中的玛妮》在传出吉卜力导演宫崎骏引退后重新引发了话题性,公映三周后本周票房依然近亿日元,累计票房还差一点点就可以突破30亿日元大关。《哥斯拉》的票房也在卡在30亿日元关卡上,不过在下周这两部作品都很有把握形成突破。在榜单10位和11位的是两部新片,东映出品,三池崇史执导的恐怖片《喰女》,这部作品的改编自日本恐怖电影的原点作品《四谷怪谈》,三池崇史将这部作品的背景更新到现代社会,启用市川海老藏作为该片的主演。这部作品以194块屏幕的规模在全国上映,首周两天动员人数3万1853人,票房达到了4314万2500日元,曾与三池崇史合作过的女星柴咲幸和伊藤英明、中西美帆、麻衣子、根岸季衣等人均出演了该片。以1000万左右的差距没能进入票房榜单前十的是《新剧场版 头文字D Legend 1:觉醒》,这部新片本周正式上映并揽获了3000万左右的票房,这个成绩在本周表现也算相当不错。原标题:《哆啦A梦》突破45亿 《浪客剑心》刷新记录 来源:搜狐娱乐
3日晚,吉卜力工作室社长铃木敏夫透露,工作室已经终止了动画制作部门工作人员的契约,也就是说,吉卜力动画制作部门或将面临解散。不过,截至昨日,吉卜力官网也没有公布关于解散的消息。吉卜力工作室于1985年由导演宫崎骏和同事高畑勋、铃木敏夫等一起创建,至今诞生了无数动画名作,包括《天空之城》《龙猫》《红猪》《千与千寻》等宫崎骏的动画经典。去年有传闻称宫崎骏将退休,后来宫崎骏“出尔反尔”,继续做动画,但这一次他恐怕不想退休也不行了。铃木敏夫表示:“虽然很难说明白,吉卜力工作室大概会解散吧。更准确一点说,我们会进行一定的结构调整,宫崎骏去年引退是这件事的契机。”据了解,财务问题是引发吉卜力工作室危机的原因。虽然吉卜力工作室还在陆续推出新电影,但要继续下去,恐怕是个问题。“没有靠山,没有人提供资本,网络时代,艺术产生不了多少价值。”有影迷表示。其实,此事早有预兆。在纪录片《梦与狂想的王国》里,宫崎骏曾表示:“将来很明确,工作室会解散,我已经可以看到了,担心又有什么用呢,无可避免的。”不过,也有不少国内影迷比较乐观:“也许只是业务调整,不是解散。而且,动画风格不会随着工作室的解散而改变,那些原画师、脚本师会在新的工作室中继续创作。”此外,工作室的创始人高畑勋曾表示:“吉卜力不会中断动画制作,不能只用产业的眼光来看吉卜力。”
3日晚,吉卜力工作室社长铃木敏夫透露,工作室已经终止了动画制作部门工作人员的契约,也就是说,吉卜力动画制作部门或将面临解散。不过,截至昨日,吉卜力官网也没有公布关于解散的消息。吉卜力工作室于1985年由导演宫崎骏和同事高畑勋、铃木敏夫等一起创建,至今诞生了无数动画名作,包括《天空之城》《龙猫》《红猪》《千与千寻》等宫崎骏的动画经典。去年有传闻称宫崎骏将退休,后来宫崎骏“出尔反尔”,继续做动画,但这一次他恐怕不想退休也不行了。铃木敏夫表示:“虽然很难说明白,吉卜力工作室大概会解散吧。更准确一点说,我们会进行一定的结构调整,宫崎骏去年引退是这件事的契机。”据了解,财务问题是引发吉卜力工作室危机的原因。虽然吉卜力工作室还在陆续推出新电影,但要继续下去,恐怕是个问题。“没有靠山,没有人提供资本,网络时代,艺术产生不了多少价值。”有影迷表示。其实,此事早有预兆。在纪录片《梦与狂想的王国》里,宫崎骏曾表示:“将来很明确,工作室会解散,我已经可以看到了,担心又有什么用呢,无可避免的。”不过,也有不少国内影迷比较乐观:“也许只是业务调整,不是解散。而且,动画风格不会随着工作室的解散而改变,那些原画师、脚本师会在新的工作室中继续创作。”此外,工作室的创始人高畑勋曾表示:“吉卜力不会中断动画制作,不能只用产业的眼光来看吉卜力。”
《大世界》海报1905电影网讯 第54届金马奖于上周六落下帷幕,最佳动画长片奖由刘健执导的动画电影《大世界》(原名《好极了》)获得,这是内地动画电影在该奖项上实现了零的突破。本届金马的获奖影片中,斩获最佳影片的《血观音》和收获五项大奖的《大佛普拉斯》截至目前都没有确切的定档消息。因此先前已经发布预告并定档2018年1月12日的《大世界》备受大家关注,成为近期话题度较高的影片。刘健获奖《大世界》由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刘健自编自导、历时三年、一人手绘独立完成。此前他的动画电影处女作《刺痛我》曾入选50届昂西动画节最佳动画长片奖竞赛单元,并荣获国内外多项大奖。金马奖组委会评价《大世界》:“错综复杂的关系与纵横交织的欲望,展现了极为犀利的批判视野”。该片画风独特,极致现实又不失幽默,真实展现了“大世界”里“小人物”的命运。正如电影的标语所描述的一样“每个人都想改变命运,我们终被命运改变”。制片人杨城在台上和导演一起发表了《大世界》的获奖感言,“如果想有持续的做电影的热情,票房不重要,奖项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找到电影和自我的深层关系,这样才会在做电影的过程中找到幸福感,也才能和电影走的更远”,表达了独立创作者对电影和动画的坚持和热爱。《大世界》导演刘健获奖此前《大世界》入围第67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是首部入围三大国际电影节的国产动画电影。上一次获此殊荣的亚洲动画还是2001年日本导演宫崎骏的《千与千寻》。著名电影媒体Indie Wire评价《大世界》:“如果昆汀的《低俗小说》制作成一部发生在当代中国的动画片,大概就是这样子。”据悉,《大世界》即将开启全国范围的高校路演,这也是本片第一次面对公众的大规模看片活动,相信会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惊喜。动画电影《大世界》将于2018年1月12日全国上映,届时大家能在大银幕上一睹这部风格独特的作品。
《大世界》海报1905电影网讯 第54届金马奖于上周六落下帷幕,最佳动画长片奖由刘健执导的动画电影《大世界》(原名《好极了》)获得,这是内地动画电影在该奖项上实现了零的突破。本届金马的获奖影片中,斩获最佳影片的《血观音》和收获五项大奖的《大佛普拉斯》截至目前都没有确切的定档消息。因此先前已经发布预告并定档2018年1月12日的《大世界》备受大家关注,成为近期话题度较高的影片。刘健获奖《大世界》由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刘健自编自导、历时三年、一人手绘独立完成。此前他的动画电影处女作《刺痛我》曾入选50届昂西动画节最佳动画长片奖竞赛单元,并荣获国内外多项大奖。金马奖组委会评价《大世界》:“错综复杂的关系与纵横交织的欲望,展现了极为犀利的批判视野”。该片画风独特,极致现实又不失幽默,真实展现了“大世界”里“小人物”的命运。正如电影的标语所描述的一样“每个人都想改变命运,我们终被命运改变”。制片人杨城在台上和导演一起发表了《大世界》的获奖感言,“如果想有持续的做电影的热情,票房不重要,奖项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找到电影和自我的深层关系,这样才会在做电影的过程中找到幸福感,也才能和电影走的更远”,表达了独立创作者对电影和动画的坚持和热爱。《大世界》导演刘健获奖此前《大世界》入围第67届柏林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是首部入围三大国际电影节的国产动画电影。上一次获此殊荣的亚洲动画还是2001年日本导演宫崎骏的《千与千寻》。著名电影媒体Indie Wire评价《大世界》:“如果昆汀的《低俗小说》制作成一部发生在当代中国的动画片,大概就是这样子。”据悉,《大世界》即将开启全国范围的高校路演,这也是本片第一次面对公众的大规模看片活动,相信会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惊喜。动画电影《大世界》将于2018年1月12日全国上映,届时大家能在大银幕上一睹这部风格独特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