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电影《我们的冬奥》“冰雪玫瑰”篇预告 冰墩墩与光头强同框亮相

2022
02/10
16:30

中国动漫产业网

国漫号
分享
数据
13854
4
0

中国动漫产业网

国漫号
2022
/
02/10
16:30
13854
4
0

动画电影《我们的冬奥》发布了“冰雪玫瑰”篇的预告和海报,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和小光头强、熊大熊二惊喜同框,它们在误入狗熊岭后将会和熊大熊二、光头强发生一系列有趣的故事。动画电影《我们的冬奥》将于2月19日上映。

《我们的冬奥》冰雪玫瑰篇预告:

《我们的冬奥》是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打造的动画电影,由林永长、李豪凌、庄昊、曲强联合执导。影片讲述了众多中国动画角色与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和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围绕冬奥村开村仪式展开的一个因为相遇而产生关于团结、梦想、勇气和拼搏的多篇章故事。

中国动漫产业网中国动漫产业网中国动漫产业网中国动漫产业网

媒体对象 小部件
免责声明:中国动漫产业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同类推荐

国产动漫去低幼化道阻且长

在被称为“国产电影保护月”的8月,有四部国产低幼动画片同期厮杀,除《白雪公主之神秘爸爸》(以下简称:白雪公主)外,《桂宝之爆笑闯宇宙》(以下简称:《桂宝》)、《洛克王国4:出发!巨人谷》(以下简称:《洛克4》)、《黑猫警长之翡翠之星》(以下简称:《黑猫警长》)的票房均已突破日均500万。一方面,国产影片的票房集中爆发,另一方面,动画背后的资本较量也随之浮上了水面,例如,从光线传媒半年报披露可管窥一些行业发展状态的端倪:上半年公司出资设立了6家子公司,主要负责影视动漫、IP版权的开发和购买、《查理九世》IP项目的开发以及《大圣归来》后续项目的研发。此外,在采访过程中,有多位专家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产动漫低幼化、经典IP受热捧都是规避风险的市场行为,长期来看,动漫产业去低幼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问题的关键在于:高价抢到的IP资源,是挣快钱还是耐新开发产品。国产动漫去低幼化道阻且长对于国产动画行业来说,2015年的暑期档就像是“灰姑娘的午夜档”,一部《大圣归来》使得这个普遍处于创作艰难的行业突然站在了聚光灯下,资本随之迅速涌入,IP投资成为了一种新热潮。然而,8月伊始,在暑期档的后半段,随着《大圣归来》的热潮逐渐降温,记者发现,从8月6日至13日,短短的8天内,就有包括《桂宝》、《洛克4》、《黑猫警长》、《白雪公主》在哪四部国产动画片先后上映。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这四部动画片均定位低幼儿童,这也意味着,在这个“国产电影保护月”,低幼国漫(低幼类国产动漫)票房厮杀将异常激烈。其中,《白雪公主》票房惨败,《证券日报》记者通过电影票房数据库公开数据统计,截至8月17日,《桂宝》累计票房5658万,日均票房约514.36万;《黑猫警长》累计票房达5768万,日均票房约576.8万;《白雪公主》累计票房521万,日均票房约59万;《洛克4》累计票房2537万,日均票房624.25万。票房5000万的概念是什么呢?举例来说,2012年至2014年上映的国产动漫《魁拔》,虽然豆瓣平均分高达7.8分,但其前三部总票房分别仅为305万、2535万、2425.08万;2011年上映揽获国内外诸多大奖的《兔侠传奇》投资高达1.2亿,票房也仅为1620万。“近年来,虽然国产动画市场环境有所好转,但并未有所突破。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的动画片集中定位于低幼动漫市场,技术成熟,剧情幼稚,只能吸引小朋友的眼睛,成人很难关注。”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然,国内动画市场并不成熟,贸然的去低幼化就意味着承担更多的金融风险,很有可能‘赔本赚吆喝’。”作为经典大众动画《兔侠传奇》的导演,孙立军曾向记者透露,此片彼时“做垮”了好几家出品方。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文化部游戏内容审查委员会委员、《动漫市场概论》作者杨闳文的认可,“国产动画片低幼化的形象深入人心,虽然优秀的国产成人动漫也不少,但是往往‘叫好不叫座’。”对此,《桂宝》导演王云飞在对记者的回应中表示,《桂宝》系列第二部会及时调整剧本,扩大受众范围,主体向去低幼化方向发展。资本追逐经典国漫IP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四部动画均借助了经典IP的热潮,“在《大圣归来》成功之前,低幼动漫一直是我国动画市场的主流。《喜羊羊》、《熊出没》等低幼动画均是借势经典IP,票房动辄上亿,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资本追逐经典IP也成为规避风险的最佳选择。”杨闳文如是说。“另一方面,‘粉丝经济’也是IP的价值的另一个体现,投资一个经典IP,相当于拥了包括读者群、粉丝群等庞大票房的保底团队,还能带动相关话题,在前期电影推广方面事半功倍。”事实上,在这些捆绑着经典IP的国产动画片背后,也不难发现上市公司的影子。其中,《黑猫警长》承载着几代人童年回忆的电影IP是由上影集团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的;而作为一个经典社区游戏IP,《洛克4》是由成立不久的“腾讯电影+”与光线传媒共同投资制作的;值得一提的是,《桂宝》的投资人多达八家公司,阵容十分庞大,其中包括首次投资中国动画的二十世纪福斯(20th Century Fox)、北京文化(25.37, -1.30, -4.87%)子公司北京摩天轮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及SMG尚世影业等公司共同出品。事实上,近年来经典动漫IP投资的概念悄然升温,各大集团也早有布局。8月12日,奥飞动漫(37.85, 0.00, 0.00%)正式宣布拟以9.04亿元交易作价,通过“现金+股票”的交易方式,收购“有妖气”母公司北京四月星空100%股权,其中股份支付3.28亿元,现金支付5.76亿元。此外,记者发现,光线传媒也在准备大举进军动画产业,据光线传媒2015年半年报披露,上半年公司出资设立了六家子公司,主要负责公司影视动漫项目、IP版权的开发和购买、《查理九世》IP项目的开发以及《大圣归来》后续项目的研发。此外,预计下半年还将有《龙之谷》、《大鱼海棠》、《秦时明月2》等搭载经典IP的动画上映。光线传媒表示,面对国内电影市场竞争,公司储备优质IP资源,进一步拓展公司电影的盈利模式,增加盈利渠道。“以被刘慈欣贱卖的《三体》代表,中国原创IP本身定价很低,现在受到资本热捧也算是拨乱反正。” 工业和信息化部互动媒体产业联盟数字文化工作组组长包冉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问题的关键在于:高价抢到的IP资源,是计划拍一部或一系列电影挣快钱了事,还是选择耐新开发全系列、长生命周期的产品。

在被称为“国产电影保护月”的8月,有四部国产低幼动画片同期厮杀,除《白雪公主之神秘爸爸》(以下简称:白雪公主)外,《桂宝之爆笑闯宇宙》(以下简称:《桂宝》)、《洛克王国4:出发!巨人谷》(以下简称:《洛克4》)、《黑猫警长之翡翠之星》(以下简称:《黑猫警长》)的票房均已突破日均500万。一方面,国产影片的票房集中爆发,另一方面,动画背后的资本较量也随之浮上了水面,例如,从光线传媒半年报披露可管窥一些行业发展状态的端倪:上半年公司出资设立了6家子公司,主要负责影视动漫、IP版权的开发和购买、《查理九世》IP项目的开发以及《大圣归来》后续项目的研发。此外,在采访过程中,有多位专家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国产动漫低幼化、经典IP受热捧都是规避风险的市场行为,长期来看,动漫产业去低幼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问题的关键在于:高价抢到的IP资源,是挣快钱还是耐新开发产品。国产动漫去低幼化道阻且长对于国产动画行业来说,2015年的暑期档就像是“灰姑娘的午夜档”,一部《大圣归来》使得这个普遍处于创作艰难的行业突然站在了聚光灯下,资本随之迅速涌入,IP投资成为了一种新热潮。然而,8月伊始,在暑期档的后半段,随着《大圣归来》的热潮逐渐降温,记者发现,从8月6日至13日,短短的8天内,就有包括《桂宝》、《洛克4》、《黑猫警长》、《白雪公主》在哪四部国产动画片先后上映。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这四部动画片均定位低幼儿童,这也意味着,在这个“国产电影保护月”,低幼国漫(低幼类国产动漫)票房厮杀将异常激烈。其中,《白雪公主》票房惨败,《证券日报》记者通过电影票房数据库公开数据统计,截至8月17日,《桂宝》累计票房5658万,日均票房约514.36万;《黑猫警长》累计票房达5768万,日均票房约576.8万;《白雪公主》累计票房521万,日均票房约59万;《洛克4》累计票房2537万,日均票房624.25万。票房5000万的概念是什么呢?举例来说,2012年至2014年上映的国产动漫《魁拔》,虽然豆瓣平均分高达7.8分,但其前三部总票房分别仅为305万、2535万、2425.08万;2011年上映揽获国内外诸多大奖的《兔侠传奇》投资高达1.2亿,票房也仅为1620万。“近年来,虽然国产动画市场环境有所好转,但并未有所突破。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的动画片集中定位于低幼动漫市场,技术成熟,剧情幼稚,只能吸引小朋友的眼睛,成人很难关注。”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孙立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然,国内动画市场并不成熟,贸然的去低幼化就意味着承担更多的金融风险,很有可能‘赔本赚吆喝’。”作为经典大众动画《兔侠传奇》的导演,孙立军曾向记者透露,此片彼时“做垮”了好几家出品方。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文化部游戏内容审查委员会委员、《动漫市场概论》作者杨闳文的认可,“国产动画片低幼化的形象深入人心,虽然优秀的国产成人动漫也不少,但是往往‘叫好不叫座’。”对此,《桂宝》导演王云飞在对记者的回应中表示,《桂宝》系列第二部会及时调整剧本,扩大受众范围,主体向去低幼化方向发展。资本追逐经典国漫IP更值得关注的是,这四部动画均借助了经典IP的热潮,“在《大圣归来》成功之前,低幼动漫一直是我国动画市场的主流。《喜羊羊》、《熊出没》等低幼动画均是借势经典IP,票房动辄上亿,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资本追逐经典IP也成为规避风险的最佳选择。”杨闳文如是说。“另一方面,‘粉丝经济’也是IP的价值的另一个体现,投资一个经典IP,相当于拥了包括读者群、粉丝群等庞大票房的保底团队,还能带动相关话题,在前期电影推广方面事半功倍。”事实上,在这些捆绑着经典IP的国产动画片背后,也不难发现上市公司的影子。其中,《黑猫警长》承载着几代人童年回忆的电影IP是由上影集团和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的;而作为一个经典社区游戏IP,《洛克4》是由成立不久的“腾讯电影+”与光线传媒共同投资制作的;值得一提的是,《桂宝》的投资人多达八家公司,阵容十分庞大,其中包括首次投资中国动画的二十世纪福斯(20th Century Fox)、北京文化(25.37, -1.30, -4.87%)子公司北京摩天轮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及SMG尚世影业等公司共同出品。事实上,近年来经典动漫IP投资的概念悄然升温,各大集团也早有布局。8月12日,奥飞动漫(37.85, 0.00, 0.00%)正式宣布拟以9.04亿元交易作价,通过“现金+股票”的交易方式,收购“有妖气”母公司北京四月星空100%股权,其中股份支付3.28亿元,现金支付5.76亿元。此外,记者发现,光线传媒也在准备大举进军动画产业,据光线传媒2015年半年报披露,上半年公司出资设立了六家子公司,主要负责公司影视动漫项目、IP版权的开发和购买、《查理九世》IP项目的开发以及《大圣归来》后续项目的研发。此外,预计下半年还将有《龙之谷》、《大鱼海棠》、《秦时明月2》等搭载经典IP的动画上映。光线传媒表示,面对国内电影市场竞争,公司储备优质IP资源,进一步拓展公司电影的盈利模式,增加盈利渠道。“以被刘慈欣贱卖的《三体》代表,中国原创IP本身定价很低,现在受到资本热捧也算是拨乱反正。” 工业和信息化部互动媒体产业联盟数字文化工作组组长包冉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问题的关键在于:高价抢到的IP资源,是计划拍一部或一系列电影挣快钱了事,还是选择耐新开发全系列、长生命周期的产品。

1673 3 0

2017年暑期档动画观察:国产动画如何走出瓶颈期

《大护法》曾引起关注暑期档还没有结束,就有网友在“国产动画吧”中焦急地讨论起了今年是否近年来国产动画“最差暑期档”的话题——相比2015年创造排片奇迹的《大圣归来》,2016年稳扎稳打的多部好莱坞动画,今年的确显得相对沉闷。2015年暑期档动画《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不仅以9.5亿元的骄人成绩历史性地刷新了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更激发了观众对国产动画前所未有的热情和信心。《大圣归来》与2016年的《大鱼海棠》(票房5.6亿元)、今年的《大护法》(票房0.8亿元)一起被网友们并称为国产动画的“三大”。正是它们的发力,让除了动漫迷之外的普通观众也看到了国产动画面向成人观众的强大吸引力。然而摆在眼前的另一面却是,面对越来越高的热情和期望,“三大”系列的票房持续走低。于是,在热切的期望和后继乏力的困境之间,国产动画如何走出瓶颈期就成了我们更关心的话题。走出“黑马”迷思冷静对待“国漫崛起”截至目前,今年暑期档动画基本呈现为一片独大的局面——7月上映的《神偷奶爸3》在没有其他好莱坞动画竞争的背景下,票房轻松过10亿元,相比之下《大护法》的0.8亿元就显得不够“成功”;6月上映的《哆啦A梦:大雄的南极冰冰凉大冒险》延续了这一超级IP的佳绩,收获1.4亿元:除此之外的其他动画片则几乎陷入了“无声”的状态。《玩偶奇兵》《大耳朵图图之美食狂想曲》《豆福传》和《阿唐奇遇》均没有超过5000万元,《牧野传奇》和《大象林旺之一炮成名》更显惨淡。8月档的最大看点是正在上映的《赛尔号大电影6》和《十万个冷笑话2》。截至8月24日,《赛尔号大电影6》的票房为约8634万元,《十万个冷笑话2》票房为约9657万元,均没有改变暑期动画档整个大盘的可能。“最差”所参照的显然是“三大”系列在票房和口碑上的巨大成功,尤其是作为国产动画崛起代表作的强势“黑马”《大圣归来》,让人们不自觉地就将它划定为国产动画的生产标准和产出要求,似乎一定要像“大圣”那样成功才算成功。客观地说,《大圣归来》的“自来水”票房奇迹几乎不可复制,否则同样饱含情怀的《大鱼海棠》和口碑甚佳的《大护法》就不应该在票房上相距如此之大。因此,面对国产动画的瓶颈,我们更应该做的正是走出“黑马”迷思,冷静对待“国漫崛起”。在“三大”系列傲人的票房战绩背后,还有一些大家不太熟悉的数据,比如近5年大约2/3的国产动画片都没能取得超过2000万元的票房,又如《魁拔》系列前3部总投资过亿元,但票房却不足6000万元。也就是说,与其以《大圣归来》为标杆,将2017暑期档看作是严重退步,不如将其视作一个提醒:我们的国产动画崛起之路还很艰苦,“大圣”更适合看做一个阶段性成果。再来看一组更有说服力的数据:2016年暑期档的25部动画总共斩获24亿元票房,其中6部——《愤怒的小鸟》(票房5.1亿元)《海底总动员2》(票房2.5亿元)《哆啦A梦:新大雄的日本诞生》(票房1.1亿元)《大鱼海棠》(票房5.6亿元)《爱宠大机密》(票房3.8亿元)《冰川时代5:星际碰撞》(票房4.4亿元)——就贡献了22.5亿元,也就是说剩下的19部平均票房不足800万,而这才是国产动画的真实处境。从这个角度来看,2017暑期档动画并非真的是质量锐减导致“最差”,而是在没有大量引进国外动画和缺少国产“黑马”背景下的总量下跌。精心打磨内容探索国产动画类型化当然,即便我们不对2017暑期档动画过分苛责,也不能就此回避国产动画电影在一波高潮之后遭遇的瓶颈问题。“三大”系列的票房走低再一次向我们验证了口碑不是保证,影片自身才是,更准确地说,合理的类型化才是。以日和风格的《十万个冷笑话》和美漫风格的《大圣归来》为例,合理的类型化是基础,在框架之下完善叙事、打磨细节是根本保证。在这个基础上,前者调用了近年来流行的糗文化/吐槽文化,在TV版剧集中培养了大批粉丝,后者则激活了《西游记》这个传统经典。换句话说,这两部电影的成功绝不是国漫精神的显灵,而是创作者的成功。在类型化的基础上还要对故事进行耐心的打磨,制作技术提升的基础上,剧本仍然是关键。针对儿童的低幼动画通常需要观众的前期培养,比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赛尔号》《大耳朵图图》等,在电视剧版的播放中就累积了一批小观众。而全年龄段的非低幼动画则对剧本有更高要求,尤其是在众多好莱坞动画的培养下,观众对故事的要求已经逐渐提高,仅凭支持国产漫画的口号并不能走太远,更重要的还是如何用类型来激活自己的文化。以“中国的皮克斯”为目标的追光动画,连续两部作品《小门神》和《阿唐奇遇》都遭遇了票房失利。应该说,注重技术的追光动画的确提升了国产动画的制作水平,但剧本的平庸显然才是其失利的关键原因。《小门神》将故事分为天上和人间两条线,试图在二者交汇之下激活即将失落的传统文化,然而事实却是,门神这条线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不够充分,人间的故事又过于说教。比起《小门神》来,《阿唐奇遇》的好莱坞化更明显,看起来像是一部中国版的《玩具总动员》。然而问题也还是出在剧本,成人观众认为叙事过于简单,华丽的技术流于中国元素的堆砌,低幼观众则又觉得不够有趣,于是再次回到前面提到的类型化问题。定位不准和剧本粗糙是追光动画遭遇失败的根本原因。总之,对待国产动画,我们既应当有更高的要求,也应当有更多的耐心。我们一方面要明白,在日式漫画和美式漫画的夹缝中,要想走出自己的风格仍旧是艰难的,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国产动画市场的拓展还有着很大的空间。尽管今年暑期档动画显得战斗力不足,但整个国产动漫的确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无论是各大众筹平台源源不断的原创动画项目,还是Bilibili网站的大力推介,整个产出环境已经开始好转,一批又一批的潜在观众正在培养中。只要我们能讲出更多有趣的故事,相信未来一定能激活更多的观众。

《大护法》曾引起关注暑期档还没有结束,就有网友在“国产动画吧”中焦急地讨论起了今年是否近年来国产动画“最差暑期档”的话题——相比2015年创造排片奇迹的《大圣归来》,2016年稳扎稳打的多部好莱坞动画,今年的确显得相对沉闷。2015年暑期档动画《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不仅以9.5亿元的骄人成绩历史性地刷新了动画电影的票房纪录,更激发了观众对国产动画前所未有的热情和信心。《大圣归来》与2016年的《大鱼海棠》(票房5.6亿元)、今年的《大护法》(票房0.8亿元)一起被网友们并称为国产动画的“三大”。正是它们的发力,让除了动漫迷之外的普通观众也看到了国产动画面向成人观众的强大吸引力。然而摆在眼前的另一面却是,面对越来越高的热情和期望,“三大”系列的票房持续走低。于是,在热切的期望和后继乏力的困境之间,国产动画如何走出瓶颈期就成了我们更关心的话题。走出“黑马”迷思冷静对待“国漫崛起”截至目前,今年暑期档动画基本呈现为一片独大的局面——7月上映的《神偷奶爸3》在没有其他好莱坞动画竞争的背景下,票房轻松过10亿元,相比之下《大护法》的0.8亿元就显得不够“成功”;6月上映的《哆啦A梦:大雄的南极冰冰凉大冒险》延续了这一超级IP的佳绩,收获1.4亿元:除此之外的其他动画片则几乎陷入了“无声”的状态。《玩偶奇兵》《大耳朵图图之美食狂想曲》《豆福传》和《阿唐奇遇》均没有超过5000万元,《牧野传奇》和《大象林旺之一炮成名》更显惨淡。8月档的最大看点是正在上映的《赛尔号大电影6》和《十万个冷笑话2》。截至8月24日,《赛尔号大电影6》的票房为约8634万元,《十万个冷笑话2》票房为约9657万元,均没有改变暑期动画档整个大盘的可能。“最差”所参照的显然是“三大”系列在票房和口碑上的巨大成功,尤其是作为国产动画崛起代表作的强势“黑马”《大圣归来》,让人们不自觉地就将它划定为国产动画的生产标准和产出要求,似乎一定要像“大圣”那样成功才算成功。客观地说,《大圣归来》的“自来水”票房奇迹几乎不可复制,否则同样饱含情怀的《大鱼海棠》和口碑甚佳的《大护法》就不应该在票房上相距如此之大。因此,面对国产动画的瓶颈,我们更应该做的正是走出“黑马”迷思,冷静对待“国漫崛起”。在“三大”系列傲人的票房战绩背后,还有一些大家不太熟悉的数据,比如近5年大约2/3的国产动画片都没能取得超过2000万元的票房,又如《魁拔》系列前3部总投资过亿元,但票房却不足6000万元。也就是说,与其以《大圣归来》为标杆,将2017暑期档看作是严重退步,不如将其视作一个提醒:我们的国产动画崛起之路还很艰苦,“大圣”更适合看做一个阶段性成果。再来看一组更有说服力的数据:2016年暑期档的25部动画总共斩获24亿元票房,其中6部——《愤怒的小鸟》(票房5.1亿元)《海底总动员2》(票房2.5亿元)《哆啦A梦:新大雄的日本诞生》(票房1.1亿元)《大鱼海棠》(票房5.6亿元)《爱宠大机密》(票房3.8亿元)《冰川时代5:星际碰撞》(票房4.4亿元)——就贡献了22.5亿元,也就是说剩下的19部平均票房不足800万,而这才是国产动画的真实处境。从这个角度来看,2017暑期档动画并非真的是质量锐减导致“最差”,而是在没有大量引进国外动画和缺少国产“黑马”背景下的总量下跌。精心打磨内容探索国产动画类型化当然,即便我们不对2017暑期档动画过分苛责,也不能就此回避国产动画电影在一波高潮之后遭遇的瓶颈问题。“三大”系列的票房走低再一次向我们验证了口碑不是保证,影片自身才是,更准确地说,合理的类型化才是。以日和风格的《十万个冷笑话》和美漫风格的《大圣归来》为例,合理的类型化是基础,在框架之下完善叙事、打磨细节是根本保证。在这个基础上,前者调用了近年来流行的糗文化/吐槽文化,在TV版剧集中培养了大批粉丝,后者则激活了《西游记》这个传统经典。换句话说,这两部电影的成功绝不是国漫精神的显灵,而是创作者的成功。在类型化的基础上还要对故事进行耐心的打磨,制作技术提升的基础上,剧本仍然是关键。针对儿童的低幼动画通常需要观众的前期培养,比如《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赛尔号》《大耳朵图图》等,在电视剧版的播放中就累积了一批小观众。而全年龄段的非低幼动画则对剧本有更高要求,尤其是在众多好莱坞动画的培养下,观众对故事的要求已经逐渐提高,仅凭支持国产漫画的口号并不能走太远,更重要的还是如何用类型来激活自己的文化。以“中国的皮克斯”为目标的追光动画,连续两部作品《小门神》和《阿唐奇遇》都遭遇了票房失利。应该说,注重技术的追光动画的确提升了国产动画的制作水平,但剧本的平庸显然才是其失利的关键原因。《小门神》将故事分为天上和人间两条线,试图在二者交汇之下激活即将失落的传统文化,然而事实却是,门神这条线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不够充分,人间的故事又过于说教。比起《小门神》来,《阿唐奇遇》的好莱坞化更明显,看起来像是一部中国版的《玩具总动员》。然而问题也还是出在剧本,成人观众认为叙事过于简单,华丽的技术流于中国元素的堆砌,低幼观众则又觉得不够有趣,于是再次回到前面提到的类型化问题。定位不准和剧本粗糙是追光动画遭遇失败的根本原因。总之,对待国产动画,我们既应当有更高的要求,也应当有更多的耐心。我们一方面要明白,在日式漫画和美式漫画的夹缝中,要想走出自己的风格仍旧是艰难的,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国产动画市场的拓展还有着很大的空间。尽管今年暑期档动画显得战斗力不足,但整个国产动漫的确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无论是各大众筹平台源源不断的原创动画项目,还是Bilibili网站的大力推介,整个产出环境已经开始好转,一批又一批的潜在观众正在培养中。只要我们能讲出更多有趣的故事,相信未来一定能激活更多的观众。

电影网 2228天前
1584 1 0

[熊出没3]终极预告 熊大变马戏团明星献表演

1905电影网讯 《熊出没》大电影第三部《熊出没之熊心归来》将于2016年1月16日全国公映。近日,电影片方发布终极预告,预告片一开始光头强挥着魔术棒高喊“ladies and 乡亲们,欢迎你们来到奇幻的魔术世界”,紧接着已变身马戏团大明星的熊大光鲜出场表演空中飞人,而吉吉毛毛在黑夜里吓得魂不附体双手合十连称“东北虎不吃东北猴”让人忍俊不禁。《熊出没》大电影已到第三部,陪伴了许多人的成长,《熊出没之熊心归来》不仅有更多的角色加入,还有视觉更丰富的场景。预告中令人目不暇接的马戏表演戏份,优美壮丽的海岛场景都是工作人员到俄罗斯国家大马戏、北欧海岛等世界各地实地考察后制作出来的。《熊出没之熊心归来》将于2016年1月16日2D、3D同步上映。

1905电影网讯 《熊出没》大电影第三部《熊出没之熊心归来》将于2016年1月16日全国公映。近日,电影片方发布终极预告,预告片一开始光头强挥着魔术棒高喊“ladies and 乡亲们,欢迎你们来到奇幻的魔术世界”,紧接着已变身马戏团大明星的熊大光鲜出场表演空中飞人,而吉吉毛毛在黑夜里吓得魂不附体双手合十连称“东北虎不吃东北猴”让人忍俊不禁。《熊出没》大电影已到第三部,陪伴了许多人的成长,《熊出没之熊心归来》不仅有更多的角色加入,还有视觉更丰富的场景。预告中令人目不暇接的马戏表演戏份,优美壮丽的海岛场景都是工作人员到俄罗斯国家大马戏、北欧海岛等世界各地实地考察后制作出来的。《熊出没之熊心归来》将于2016年1月16日2D、3D同步上映。

1905电影网 2835天前
1585 0 0

“熊出没”文化科技龙头 华强方特迎来发展新阶段

“熊出没”文化科技龙头 华强方特迎来发展新阶段

“熊出没”文化科技龙头 华强方特迎来发展新阶段

动漫界 1631天前
1908 0 0

动画大电影抢滩寒假档

2016年伊始,国产动画电影就开始纷纷发力,正在热映的《小门神》票房不俗,瞄准寒假的《熊出没3》和农历新年的《年兽大作战》也不甘示弱。《小门神》票房破纪录3D动画电影《小门神》元月一日开年公映。作为元旦档难得的合家欢影片,《小门神》首日斩获不俗战绩,不仅一举拿下元旦上座率冠军,更以3500万元打破国产动画电影首日票房纪录。此外,旋律上口的主题曲《门打开》也获点赞。据了解,这次担任《小门神》电影配乐的是好莱坞的华裔音乐大师王宗贤。这位曾经拿过艾美奖最佳音乐大奖的音乐家,曾经与成龙、李安、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等多名大导演合作,王菲的成名曲《我愿意》就出自他的编曲。主题曲《门打开》的制作人是著名音乐人许环良,他也是众所周知的林俊杰、陈洁仪、蔡淳佳等知名歌手的恩师。《熊出没3》陪你长大《熊出没》大电影第三部《熊出没之熊心归来》也在元旦期间举行了“熊出没伴你成长”提前观影活动,家长们陪孩子看《熊出没3》度过了欢乐时光。在天津的观影现场记者了解到,不少带着孩子来看的家长,起初是为了哄孩子,没想到自己看得比孩子还激动。他们表示《熊出没3》令人印象深刻的桥段不少。除了故事本身,影片中熊大因不堪重负离开森林也引发许多家长的思考,有家长认为:“以前觉得孩子看动画片是图个热闹,现在才觉得很多东西是耳濡目染,选择一部好电影也很重要。”《年兽大作战》石头献唱由宁浩出品、张扬导演的合家欢动画电影《年兽大作战》,元旦曝光了片中首支插曲《小猪歌》音频。《小猪歌》是演员郭涛的儿子石头首次为电影献唱单曲,而同样参演本片的郭涛更是高调点赞儿子在《年兽大作战》里的灵性表现。石头还在电影《年兽大作战》中为萌猪小东配音,石头表示会向自己的朋友推荐《年兽大作战》,让他们去影院观看。

2016年伊始,国产动画电影就开始纷纷发力,正在热映的《小门神》票房不俗,瞄准寒假的《熊出没3》和农历新年的《年兽大作战》也不甘示弱。《小门神》票房破纪录3D动画电影《小门神》元月一日开年公映。作为元旦档难得的合家欢影片,《小门神》首日斩获不俗战绩,不仅一举拿下元旦上座率冠军,更以3500万元打破国产动画电影首日票房纪录。此外,旋律上口的主题曲《门打开》也获点赞。据了解,这次担任《小门神》电影配乐的是好莱坞的华裔音乐大师王宗贤。这位曾经拿过艾美奖最佳音乐大奖的音乐家,曾经与成龙、李安、史蒂文·斯皮尔伯格等多名大导演合作,王菲的成名曲《我愿意》就出自他的编曲。主题曲《门打开》的制作人是著名音乐人许环良,他也是众所周知的林俊杰、陈洁仪、蔡淳佳等知名歌手的恩师。《熊出没3》陪你长大《熊出没》大电影第三部《熊出没之熊心归来》也在元旦期间举行了“熊出没伴你成长”提前观影活动,家长们陪孩子看《熊出没3》度过了欢乐时光。在天津的观影现场记者了解到,不少带着孩子来看的家长,起初是为了哄孩子,没想到自己看得比孩子还激动。他们表示《熊出没3》令人印象深刻的桥段不少。除了故事本身,影片中熊大因不堪重负离开森林也引发许多家长的思考,有家长认为:“以前觉得孩子看动画片是图个热闹,现在才觉得很多东西是耳濡目染,选择一部好电影也很重要。”《年兽大作战》石头献唱由宁浩出品、张扬导演的合家欢动画电影《年兽大作战》,元旦曝光了片中首支插曲《小猪歌》音频。《小猪歌》是演员郭涛的儿子石头首次为电影献唱单曲,而同样参演本片的郭涛更是高调点赞儿子在《年兽大作战》里的灵性表现。石头还在电影《年兽大作战》中为萌猪小东配音,石头表示会向自己的朋友推荐《年兽大作战》,让他们去影院观看。

今晚报 2831天前
1591 0 0

国内动漫产业市场潜力巨大

日前《火影忍者》完结,引发了众动漫迷的热议和国内动漫界对自身的思考。纵观中国动漫设计行业,没有形成大型领导企业统领市场的格局,就近两年市场反响来看,仅有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作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和深圳华强(000062)数字动漫有限公司创作的《熊出没》系列动漫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其他动漫作品无法吸引公众眼光。国内动漫产业市场潜力巨大美国的动漫产业世界第一,已经有百年的历史,成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日本、韩国等国家才开始陆续崛起,形成了目前美、日、韩三足鼎立的世界动漫格局。目前中国在世界动漫产业中还未有一足之地,国内动漫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在国家十二五计划中,动漫产业已列入国家发展的重要对象。2012年11月,“国家动漫品牌建设和保护计划”,公布了第四批通过认定的动漫企业和动漫产品名单;2013年7月,广电总局发展国产动漫电影9条措施,加大对国产电影在资金、宣传合作、播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同时,新媒体动漫的发展,为传统动漫内容的推广和商业化运作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据《2014年中国动漫产业投资发展潜力浅析》分析,到2014年,中国动漫市场规模将达30亿元。且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未来手机动漫的用户规模和市场潜力还将持续快速增长。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吴江波在2014年底举行的中国智能内容及开发者大会之数字动漫发展论坛上曾表示,“与韩国的情况相类似,以网络动漫和手机动漫为代表的新媒体动漫,近两年在我国开始表现出十分强劲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已成为我国动漫产业新的增长点。”据文化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动漫产业规模达到870.85亿元,国内动漫企业约4600余家,从业人数近22万人,2013年我国核心动漫产品出口额达到10.2亿元,同比增长22.80%。吴江波当时表示,在新媒体领域,我国的动漫产业不仅与国外动漫强国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而且我国还拥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打造动漫产业链盛世骄阳作为中国领先的新媒体影视节目整合、发行和运营公司,目前国内最大的影视节目数字版权整合运营商。公司凭借资源与敏锐的市场观察力,面对国内动漫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公司开始着力打造动漫产业链。盛世骄阳将与国际知名动画制作公司MACROGRAPH合作,强强联手,打造全新的海外动漫品牌形象。MACROGRAPH公司由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ETRI) “数字虚拟演员Digital Actor ”研究组的原班研究院员于2007年4月成立。MACROGRAPH拥有数字虚拟演员,数字虚拟生物,模拟流体等高附加值的CG技术,在研发内部特有软件能力的基础上,制作海外大型影视项目。同时,盛世骄阳拥有一支优秀的综合化人才团队,由影视传媒专家、视频技术工程师、多年运营商经验的精英人才组成。盛世骄阳拥有优质幼教/动漫资源超过15,000集,包括《蓝猫淘气3000问》、《四大名著》、《中华德育故事》、《双语不用教》、《左右脑智力开发》、《幼儿启蒙英语系列》、《幼儿儿歌系列》、《一千零一夜》、《睡前小故事》等优质资源。同时,盛世骄阳还拥有“新动漫”上星频道的独家运营权利。新动漫频道隶属于辽宁电视台数字电视频道,是向全国传送的有线数字付费电视频道。新动漫频道全天24小时播出,目前已经覆盖全国41个省市地区,覆盖用户超过1.28亿。未来《新动漫》频道将继续增加用户覆盖规模,并与国内外著名动画制作机构联合推出最新的动漫作品、设立虚拟形象代言、推出自制栏目及主持人等提升频道的价值。线下服务将充分利用《新动漫》频道的宣传资源,与动漫后产品厂商、动漫乐园等进行互动活动,代理销售动漫后产品。同时,盛世骄阳与互联网视频门户网站、有线网络运营商、电信网络运营商、OTT TV运营商以及移动运营商合作设立动漫节目专区。消费者可以通过付费点播、广告植入等方式观看动漫资源。皇氏集团收购盛世骄阳去年11月份收购御嘉影视,正式进军影视产业的的皇氏集团(002329),近日发布公告称,将对盛世骄阳发起全面收购。相关动漫业内人士对此并购十分看好,一方面,由于动漫的受众主要为儿童、青少年及部分女性消费者,皇氏集团可以通过新动漫频道进行产品和品牌宣传,且目标性强,到达率较高;另一方面,盛世骄阳可以依靠和借助上市公司平台,更好的融资发展,与国际接轨,发展国内动漫产业。据盛世骄阳相关负责人透露,盛世骄阳对自身的动漫产业链信心十足。公司预计2015年运营新动漫频道收入目标3000万元,收入包括付费分成收入、动漫衍生产品收入、动漫产品线上及线下活动收入等。资本市场对此并购也十分看好,一位基金经理表示,皇氏集团在收购御嘉影视,完成影视制作上游产业链布局后,又瞄准市场潜力巨大的动漫产业,可见其涉足影视发展的坚定信念。同时,盛世骄阳还拥有强大的影视传播渠道、丰富的影视版权资源、专业的影视运营团队等优势,有助于皇氏集团完善“影视制作—新媒体运营—终端传播”的影视发展战略。

日前《火影忍者》完结,引发了众动漫迷的热议和国内动漫界对自身的思考。纵观中国动漫设计行业,没有形成大型领导企业统领市场的格局,就近两年市场反响来看,仅有广东原创动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作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系列和深圳华强(000062)数字动漫有限公司创作的《熊出没》系列动漫受到消费者的认可,其他动漫作品无法吸引公众眼光。国内动漫产业市场潜力巨大美国的动漫产业世界第一,已经有百年的历史,成为六大支柱产业之一。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日本、韩国等国家才开始陆续崛起,形成了目前美、日、韩三足鼎立的世界动漫格局。目前中国在世界动漫产业中还未有一足之地,国内动漫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在国家十二五计划中,动漫产业已列入国家发展的重要对象。2012年11月,“国家动漫品牌建设和保护计划”,公布了第四批通过认定的动漫企业和动漫产品名单;2013年7月,广电总局发展国产动漫电影9条措施,加大对国产电影在资金、宣传合作、播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同时,新媒体动漫的发展,为传统动漫内容的推广和商业化运作提供了新的市场机遇,据《2014年中国动漫产业投资发展潜力浅析》分析,到2014年,中国动漫市场规模将达30亿元。且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未来手机动漫的用户规模和市场潜力还将持续快速增长。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吴江波在2014年底举行的中国智能内容及开发者大会之数字动漫发展论坛上曾表示,“与韩国的情况相类似,以网络动漫和手机动漫为代表的新媒体动漫,近两年在我国开始表现出十分强劲的发展潜力和增长空间,已成为我国动漫产业新的增长点。”据文化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动漫产业规模达到870.85亿元,国内动漫企业约4600余家,从业人数近22万人,2013年我国核心动漫产品出口额达到10.2亿元,同比增长22.80%。吴江波当时表示,在新媒体领域,我国的动漫产业不仅与国外动漫强国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而且我国还拥有着巨大的消费市场潜力。打造动漫产业链盛世骄阳作为中国领先的新媒体影视节目整合、发行和运营公司,目前国内最大的影视节目数字版权整合运营商。公司凭借资源与敏锐的市场观察力,面对国内动漫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公司开始着力打造动漫产业链。盛世骄阳将与国际知名动画制作公司MACROGRAPH合作,强强联手,打造全新的海外动漫品牌形象。MACROGRAPH公司由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ETRI) “数字虚拟演员Digital Actor ”研究组的原班研究院员于2007年4月成立。MACROGRAPH拥有数字虚拟演员,数字虚拟生物,模拟流体等高附加值的CG技术,在研发内部特有软件能力的基础上,制作海外大型影视项目。同时,盛世骄阳拥有一支优秀的综合化人才团队,由影视传媒专家、视频技术工程师、多年运营商经验的精英人才组成。盛世骄阳拥有优质幼教/动漫资源超过15,000集,包括《蓝猫淘气3000问》、《四大名著》、《中华德育故事》、《双语不用教》、《左右脑智力开发》、《幼儿启蒙英语系列》、《幼儿儿歌系列》、《一千零一夜》、《睡前小故事》等优质资源。同时,盛世骄阳还拥有“新动漫”上星频道的独家运营权利。新动漫频道隶属于辽宁电视台数字电视频道,是向全国传送的有线数字付费电视频道。新动漫频道全天24小时播出,目前已经覆盖全国41个省市地区,覆盖用户超过1.28亿。未来《新动漫》频道将继续增加用户覆盖规模,并与国内外著名动画制作机构联合推出最新的动漫作品、设立虚拟形象代言、推出自制栏目及主持人等提升频道的价值。线下服务将充分利用《新动漫》频道的宣传资源,与动漫后产品厂商、动漫乐园等进行互动活动,代理销售动漫后产品。同时,盛世骄阳与互联网视频门户网站、有线网络运营商、电信网络运营商、OTT TV运营商以及移动运营商合作设立动漫节目专区。消费者可以通过付费点播、广告植入等方式观看动漫资源。皇氏集团收购盛世骄阳去年11月份收购御嘉影视,正式进军影视产业的的皇氏集团(002329),近日发布公告称,将对盛世骄阳发起全面收购。相关动漫业内人士对此并购十分看好,一方面,由于动漫的受众主要为儿童、青少年及部分女性消费者,皇氏集团可以通过新动漫频道进行产品和品牌宣传,且目标性强,到达率较高;另一方面,盛世骄阳可以依靠和借助上市公司平台,更好的融资发展,与国际接轨,发展国内动漫产业。据盛世骄阳相关负责人透露,盛世骄阳对自身的动漫产业链信心十足。公司预计2015年运营新动漫频道收入目标3000万元,收入包括付费分成收入、动漫衍生产品收入、动漫产品线上及线下活动收入等。资本市场对此并购也十分看好,一位基金经理表示,皇氏集团在收购御嘉影视,完成影视制作上游产业链布局后,又瞄准市场潜力巨大的动漫产业,可见其涉足影视发展的坚定信念。同时,盛世骄阳还拥有强大的影视传播渠道、丰富的影视版权资源、专业的影视运营团队等优势,有助于皇氏集团完善“影视制作—新媒体运营—终端传播”的影视发展战略。

2821 1 0

合作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