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作为汉民族传统服饰的汉服在年轻人中再次掀起了热潮,据媒体报道,目前购买汉服及周边配饰、参与各种活动的爱好者数量已经达到了200万!而且,这些汉服爱好者穿着各式各样的汉服在街上行走,在古建筑旁穿梭拍摄艺术照,并把照片po到各大社交平台上,使得汉服文化被更多人看到,汉服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
那么,有一些爱好者初入圈子,除了到各类古色古香的建筑物、小桥流水的河边拍摄照片,还有哪些新奇的玩法呢?今天我们就来看一看汉服还能怎么玩!
首先肯定是寻找具有相同爱好的小伙伴一起分享自己的汉服见闻啦!同袍APP就是汉服爱好者聚集的优质社区!同袍APP是一款旨在宣传汉服文化,并为汉服爱好者提供交流平台。在同袍APP内,你可以展示自己新买的漂亮汉服和配饰,或者分享自己的汉服趣闻,也可以学习汉服相关的知识,还可以寻找志趣相投的爱好者一起交流。这里也有很多不定时举办的线下活动,报名线下活动,面基同袍!
鼠年春节就要到了,同袍APP推出了庆祝新年的活动——“点亮你的新年心愿单”。春节期间(1月22日-2月1日),只要登陆同袍APP,在首页找到活动页面,戳进去许下自己的愿望,点亮心愿灯,只要累计点亮5盏心愿灯,你写在愿望清单上的愿望就有机会被全部实现!同袍APP将会从连续点灯的同袍中抽取3名最有诚意、最幸运的欧皇清空心愿单!
点亮新年心愿单活动页面
不仅如此,同袍APP还携手子衣明堂汉服、汉尚华莲汉服、京渝堂汉服、重回汉唐汉服、池夏汉风原创铺子5位心愿大使从每天点亮心愿灯的人中抽取3位欧皇,派发价值不等的汉服大礼包,每天都有3位哦!
精美礼品展示
还没完!参与同袍APP话题#2020我的新年愿望单#互动,写下你对大家的新年祝福,同袍APP将从互动中再抽取33位天选之子,送出由5位心愿大使及汉服配饰商家毓羽阁等提供的额外同袍新春福利!
目前,同袍APP已经汇集了大量好看又有趣的小哥哥小姐姐,他们在这里传播汉服文化,结交好友,为自己的爱好找到了一个可以分享的平台。
同袍APP内页
此外,汉服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各种游戏节、艺术节中,参加这些节日的展出,是玩转汉服的不二之选!2019年CGF中国游戏节上,就出现了不少汉服展位,这些展位不仅展示了各具特色的汉服款式,还精心布置了古风韵味的拍照场景,组织了各种好玩的互动游戏,为汉服爱好者及更广大的游戏爱好者呈现了一场有趣的汉服盛宴。在同袍APP的展位,上到头发花白但童心不减的奶奶,下到咿呀学语憨态可掬的小朋友,都玩的不亦乐乎,了解汉服文化,射箭游戏小试牛刀,让大家在活动中收获满满。
CGF中国游戏节同袍APP展位盛况
各种线下活动也是汉服爱好者们的最爱。线下聚会拍照,交流切磋妆容技艺,一起夜行游园,玩的不亦乐乎!在周末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讨论游乐,一周的疲惫也都烟消云散。同袍APP同样有各种线下活动的报名渠道哦!
汉服的玩法越来越多,爱好者们也找到各种途径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了。如果你已经被汉服吸引,可以试着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哦!
动漫作为一种创意产业,正成为国内许多城市今后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支点,河南省为此提出了“要让动漫创造GDP”的口号,陕西近年来也在不断加强对动漫产业的扶持力度。陕西目前有动漫游戏创意类企业200多家,从业人员达1万多人,也曾推出过一些如《太阳神树》、《秦亲宝贝》、《仙黎谷》等产生了较大影响力的动漫作品。但是,陕西动漫的现状究竟如何,记者近日做了一些走访。 1 症结:表面繁荣背后的尴尬 陕西飞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作的《太阳神树》,曾摘得“2011年度德国汉堡国际动漫大赛”的“中国国家奖”;由西安长风科技有限公司原创的西北地区第一部3D动漫《仙黎谷》,2012年在陕西电视台播出,让陕西动漫产业迈出第一步,此外,他们还创作出具有陕西秦俑元素的卡通人物“秦亲宝贝”,2012年7月份作为陕西动漫形象赴日参与文化交流活动;西安新昆信息技术公司成功推出IPAD平台客户端《中国传统文化——曲艺》;西安创梦数码有限公司在世园会期间推出了12集3D动画片《绿色大拯救》,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据悉,我省动漫基地主要集中在西安高新区、西安碑林科技园和曲江新区。3个区域共聚集动漫游戏创意类企业200多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有8家企业被国家认定为动漫企业,成为全国最重要的文化产业聚集区。2012年总产值超过15亿元,上缴利税8000余万元。 然而,这些表面上的繁荣并不代表陕西动漫真正意义上的强大。 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创意办有关负责人表示:陕西动漫产业缺少龙头企业来做向导,动漫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原创剧本缺乏,以原创动漫为主的企业少,大部分都是在做外包,尤其是跟市场对接方面很薄弱,成功的原创动漫作品少得可怜,同时缺乏市场环境支撑,没能完整展现出陕西本土的特色文化。 2 发展:资金和人才是两大“门槛” 动漫作为创意型产业要靠大量资金作支撑。目前我省的动漫企业大多是小规模民营企业,往往无力承担自主开发动漫产品。很多动漫企业因为资金缺乏,导致无法投入原创电视片制作,也有公司投资成片后,找不到播出渠道。为了维持公司运转,不少公司转向为国外或国内动漫企业外包,赚取低廉加工费。 西安长风数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齐晓燕坦言:“动漫产业需要长期坚持才会产生效益,要坚持去培养客户,树立形象,最后靠电影、衍生产品、商品授权去盈利。创作一部长篇动画片难度大、资金多、盈利弱,3D动画片一分钟的成本就在八千到一万元。这两年,政府加大了扶持力度,我们也在运营一些商业性的项目,但这还不足以弥补成本。目前,陕西动漫产业模式很复杂,从创意到制作、播出到衍生产品开发各个环节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衔接,这也决定了商业模式的不确定性和盈利模式的不稳定性,产业环境和市场环境都在制约动漫产业的发展。陕西正处于动漫产业的初级阶段,各大环节都需要努力地去提升。” 除了资金外,人才也是一个关键要素。陕西动漫基础人才供应量充足,西安美术学院、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30余所院校都开设了动漫设计相关专业课程。但是高校毕业生没有经过实际锻炼,缺乏经验,不经过在企业几年的历练,很难创作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作品。西安玛雅动画学校白成海表示:“对于基础人才,高校可以考虑让应届毕业生去参加一些实训课程,以缩短培养过程;高级人才则不需去培养,把动漫产业发展起来后,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自然会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动漫产业中来。” 3 原创:让动漫产业的根基更加稳固 一味地模仿和照搬显然不是动漫产业发展的出路。西安长风数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度挖掘秦文化的基础上,借助陕西文化独特标志的秦始皇兵马俑,打造了具有陕西特色的动漫品牌形象《秦亲宝贝》,将其中最具艺术魅力的兵马俑用夸张变形手法通过再次创意设计,用现代时尚的手法来展现传统文化的本色与风骨,一推出便获得好评如潮。原创3D动漫《仙黎谷》更是产生了巨大影响。齐晓燕说:“《仙黎谷》是我们4年来坚守本土原创作品换来的成果,能够在陕西卫视中播出,是对我们的肯定。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动漫产业越来越重视,我们才有可能推出一些好的作品,但这还需要一个成长过程。我们起步晚,相对起点就会高,在汲取过别人的经验教训之后,能少走一些弯路,多出一些精品。我们也在策划一些能够进行商业化运作的短片,以中国传统文化系列在市场上推广原创动漫。”[web_page]4 创意:数字化时代动漫产业的制胜要素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成为动漫作品销售的主要渠道,拥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西安曲江乐雅动漫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国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公司的漫画业务由原来的传统出版快速转向数字出版,一方面利用国内知名漫画家的电子版权书,通过中国移动、电信、联通的动漫平台实现价值化,另一方面我们也在搭建自己的平台,利用微博、微信订阅号做自己的原创,以‘故事漫画新闻’为卖点。通过半年时间,我们的微信平台‘哎呦漫画’用户已经一万多人,相信一年后,用户会达到五万多人。传统漫画或者微博盈利是从创作--发布--等待出版,然后到实现商业价值,而我们通过微信平台,直接创作--发布就可以了,大大缩短了时间成本。商业价值是从用户中衍生出来的,比如可以做原创漫画广告,可以出售知名漫画书,还可以在微店中卖玩偶诸如此类的方式。我们未来会做漫画图书之类的线下活动,也可以从中获得商业价值。这些年轻时尚的方式和传统出版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 胡国军还表示:“我们做手机游戏业务的原则就是‘创新’,我们现在的产品《魔法战歌》是一个绝对创新的产品。对我们这样的企业只有创新才能冲出来。如果只是跟随,是绝对跑不过北上广的。只有走不一样的路线,才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5 未来:陕西动漫前景可期 陕西省委、省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陕西动漫产业的扶持力度。今年,还将依托西安高新区、曲江新区等园区,建设陕西动漫创意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手机动漫、网络动漫、手机游戏、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等新兴业态,建设西安动漫数字博物馆和3D影像展示馆等,力争在“十二五”末,打造5至10部有影响力的原创动漫游戏作品,培育引进1000名创意产业中高端人才,实现总产值100亿元,使动漫游戏产业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陕西动漫前景如何,未来的路是一片坦途还是布满荆棘?让我们拭目以待。
动漫作为一种创意产业,正成为国内许多城市今后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支点,河南省为此提出了“要让动漫创造GDP”的口号,陕西近年来也在不断加强对动漫产业的扶持力度。陕西目前有动漫游戏创意类企业200多家,从业人员达1万多人,也曾推出过一些如《太阳神树》、《秦亲宝贝》、《仙黎谷》等产生了较大影响力的动漫作品。但是,陕西动漫的现状究竟如何,记者近日做了一些走访。 1 症结:表面繁荣背后的尴尬 陕西飞鸟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创作的《太阳神树》,曾摘得“2011年度德国汉堡国际动漫大赛”的“中国国家奖”;由西安长风科技有限公司原创的西北地区第一部3D动漫《仙黎谷》,2012年在陕西电视台播出,让陕西动漫产业迈出第一步,此外,他们还创作出具有陕西秦俑元素的卡通人物“秦亲宝贝”,2012年7月份作为陕西动漫形象赴日参与文化交流活动;西安新昆信息技术公司成功推出IPAD平台客户端《中国传统文化——曲艺》;西安创梦数码有限公司在世园会期间推出了12集3D动画片《绿色大拯救》,在央视少儿频道播出……据悉,我省动漫基地主要集中在西安高新区、西安碑林科技园和曲江新区。3个区域共聚集动漫游戏创意类企业200多家,从业人员1万余人,有8家企业被国家认定为动漫企业,成为全国最重要的文化产业聚集区。2012年总产值超过15亿元,上缴利税8000余万元。 然而,这些表面上的繁荣并不代表陕西动漫真正意义上的强大。 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创意办有关负责人表示:陕西动漫产业缺少龙头企业来做向导,动漫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原创剧本缺乏,以原创动漫为主的企业少,大部分都是在做外包,尤其是跟市场对接方面很薄弱,成功的原创动漫作品少得可怜,同时缺乏市场环境支撑,没能完整展现出陕西本土的特色文化。 2 发展:资金和人才是两大“门槛” 动漫作为创意型产业要靠大量资金作支撑。目前我省的动漫企业大多是小规模民营企业,往往无力承担自主开发动漫产品。很多动漫企业因为资金缺乏,导致无法投入原创电视片制作,也有公司投资成片后,找不到播出渠道。为了维持公司运转,不少公司转向为国外或国内动漫企业外包,赚取低廉加工费。 西安长风数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齐晓燕坦言:“动漫产业需要长期坚持才会产生效益,要坚持去培养客户,树立形象,最后靠电影、衍生产品、商品授权去盈利。创作一部长篇动画片难度大、资金多、盈利弱,3D动画片一分钟的成本就在八千到一万元。这两年,政府加大了扶持力度,我们也在运营一些商业性的项目,但这还不足以弥补成本。目前,陕西动漫产业模式很复杂,从创意到制作、播出到衍生产品开发各个环节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衔接,这也决定了商业模式的不确定性和盈利模式的不稳定性,产业环境和市场环境都在制约动漫产业的发展。陕西正处于动漫产业的初级阶段,各大环节都需要努力地去提升。” 除了资金外,人才也是一个关键要素。陕西动漫基础人才供应量充足,西安美术学院、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30余所院校都开设了动漫设计相关专业课程。但是高校毕业生没有经过实际锻炼,缺乏经验,不经过在企业几年的历练,很难创作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作品。西安玛雅动画学校白成海表示:“对于基础人才,高校可以考虑让应届毕业生去参加一些实训课程,以缩短培养过程;高级人才则不需去培养,把动漫产业发展起来后,同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自然会吸引更多的人投入到动漫产业中来。” 3 原创:让动漫产业的根基更加稳固 一味地模仿和照搬显然不是动漫产业发展的出路。西安长风数字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度挖掘秦文化的基础上,借助陕西文化独特标志的秦始皇兵马俑,打造了具有陕西特色的动漫品牌形象《秦亲宝贝》,将其中最具艺术魅力的兵马俑用夸张变形手法通过再次创意设计,用现代时尚的手法来展现传统文化的本色与风骨,一推出便获得好评如潮。原创3D动漫《仙黎谷》更是产生了巨大影响。齐晓燕说:“《仙黎谷》是我们4年来坚守本土原创作品换来的成果,能够在陕西卫视中播出,是对我们的肯定。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动漫产业越来越重视,我们才有可能推出一些好的作品,但这还需要一个成长过程。我们起步晚,相对起点就会高,在汲取过别人的经验教训之后,能少走一些弯路,多出一些精品。我们也在策划一些能够进行商业化运作的短片,以中国传统文化系列在市场上推广原创动漫。”[web_page]4 创意:数字化时代动漫产业的制胜要素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成为动漫作品销售的主要渠道,拥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西安曲江乐雅动漫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国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公司的漫画业务由原来的传统出版快速转向数字出版,一方面利用国内知名漫画家的电子版权书,通过中国移动、电信、联通的动漫平台实现价值化,另一方面我们也在搭建自己的平台,利用微博、微信订阅号做自己的原创,以‘故事漫画新闻’为卖点。通过半年时间,我们的微信平台‘哎呦漫画’用户已经一万多人,相信一年后,用户会达到五万多人。传统漫画或者微博盈利是从创作--发布--等待出版,然后到实现商业价值,而我们通过微信平台,直接创作--发布就可以了,大大缩短了时间成本。商业价值是从用户中衍生出来的,比如可以做原创漫画广告,可以出售知名漫画书,还可以在微店中卖玩偶诸如此类的方式。我们未来会做漫画图书之类的线下活动,也可以从中获得商业价值。这些年轻时尚的方式和传统出版的做法是完全不同的。” 胡国军还表示:“我们做手机游戏业务的原则就是‘创新’,我们现在的产品《魔法战歌》是一个绝对创新的产品。对我们这样的企业只有创新才能冲出来。如果只是跟随,是绝对跑不过北上广的。只有走不一样的路线,才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 5 未来:陕西动漫前景可期 陕西省委、省政府近年来加大了对陕西动漫产业的扶持力度。今年,还将依托西安高新区、曲江新区等园区,建设陕西动漫创意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手机动漫、网络动漫、手机游戏、网络游戏、网络视听等新兴业态,建设西安动漫数字博物馆和3D影像展示馆等,力争在“十二五”末,打造5至10部有影响力的原创动漫游戏作品,培育引进1000名创意产业中高端人才,实现总产值100亿元,使动漫游戏产业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陕西动漫前景如何,未来的路是一片坦途还是布满荆棘?让我们拭目以待。
由企鹅影视与视美影业共同出品的动画,由杭州视美精典制作,腾讯视频独家播出,改编自晋江文学城码字ing石头羊的幻想小说《不科学为唯物主义秘密档案》,预计2019年春季播出。日前(2月26日)官方发布了新的预告PV,下面请大家一起欣赏吧。
作为第九届中国(哈尔滨)青少年动漫周的重要活动之一,昨天上午,“‘互联网+’青少年:从动漫到创新”全国动漫教育与产业发展高端讲堂在我市举行。四位国内著名动漫专家学者与500余名哈市青少年一道重温中国动漫发展历程,并围绕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等问题,对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前景进行研讨。“互联网+”助力传统动画实现突围截至19日,国产动画电影《大圣归来》的票房已超过4亿元,这与强大的“互联网+”作用不无关系。该片出品人路伟就曾表示,《大圣归来》是一个互联网现象级的产品。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李学明认为,“互联网+”可助力传统动画实现突围。他说:“‘互联网+’为动画创作带来了更大的创作空间,包括丰富的剧本来源、大量的动漫人才以及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手段。”此外,互联网还为传统动画提供了全新的传播平台与手段,不仅作者可以自由发布作品,观众的访问更加快捷便利,动画作品的传播速度也随之加快。李学明补充说:“‘互联网+’也对动画创作进行了有益补充——创作者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准确掌握用户群体对角色的喜好,以及剧情发展等信息。”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院长黄勇以《移动互联网全民玩卡通》为题,展望了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展中国动漫产业的美好前景。他认为,当今动漫产业面临“动画创作工艺复杂”、“动画制作技术复杂”、“动画制作投入巨大”、“动画片投放市场难”这四大难题,但互联网广阔的话语渠道和创作平台则让每一个普通的观众都可以为中国动漫产业添火加薪。“我相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动画创作中,并对中国动漫产业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和积极意义。”民族文化创新迎接国产动画春天在《向中国动画大师致敬——中国传统文化与动画》专题讲座中,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教授王雅平展示了《大闹天宫》、《山水情》、《三个和尚》等国产经典动画电影,引得现场“00后”同学们啧啧称奇。王雅平说:“中国老一代动画大师有出入古今的自信,其美学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看到了一种区别于欧美动画的实验,看到了中国独特风格动画的可能,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语言的把握能力。”在她看来,正是因为在中国动画电影民族风格探索上所取得的斐然成绩,也使得那一代中国动画人在国际上享有着特殊重要的声誉和地位。“经过几代人几十年的辛勤探索,中国动画确实找到了现代意义上稳定的民族风格,并实现了民族风格的多种类型化,其价值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与欧美的通俗文化相比,中国文化更加深沉、厚重、内敛,所以在全世界范围表现起来略有难度。但只要能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一定能达到其他国家无法企及的高度。”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动画系教师周冠洋认为,发展中国动画既要懂得坚守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也要具有创新精神。他说:“创新是对民族文化深沉的爱和将其发扬光大的魄力和决心,只有在符合受众审美期待的前提下,不断探索新的角度和新的方式,才能赋予文化新的内涵与生命。”周冠洋说:“扎根传统文化,真正将具有民族精神的文化元素赋予新的面貌和意义,才可能真正迎来中国动画的春天。”
作为第九届中国(哈尔滨)青少年动漫周的重要活动之一,昨天上午,“‘互联网+’青少年:从动漫到创新”全国动漫教育与产业发展高端讲堂在我市举行。四位国内著名动漫专家学者与500余名哈市青少年一道重温中国动漫发展历程,并围绕充分利用“互联网+”、传承创新民族文化等问题,对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前景进行研讨。“互联网+”助力传统动画实现突围截至19日,国产动画电影《大圣归来》的票房已超过4亿元,这与强大的“互联网+”作用不无关系。该片出品人路伟就曾表示,《大圣归来》是一个互联网现象级的产品。北京邮电大学数字媒体与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李学明认为,“互联网+”可助力传统动画实现突围。他说:“‘互联网+’为动画创作带来了更大的创作空间,包括丰富的剧本来源、大量的动漫人才以及多元化的资金筹措手段。”此外,互联网还为传统动画提供了全新的传播平台与手段,不仅作者可以自由发布作品,观众的访问更加快捷便利,动画作品的传播速度也随之加快。李学明补充说:“‘互联网+’也对动画创作进行了有益补充——创作者可以借助大数据分析,准确掌握用户群体对角色的喜好,以及剧情发展等信息。”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院长黄勇以《移动互联网全民玩卡通》为题,展望了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展中国动漫产业的美好前景。他认为,当今动漫产业面临“动画创作工艺复杂”、“动画制作技术复杂”、“动画制作投入巨大”、“动画片投放市场难”这四大难题,但互联网广阔的话语渠道和创作平台则让每一个普通的观众都可以为中国动漫产业添火加薪。“我相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动画创作中,并对中国动漫产业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和积极意义。”民族文化创新迎接国产动画春天在《向中国动画大师致敬——中国传统文化与动画》专题讲座中,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教授王雅平展示了《大闹天宫》、《山水情》、《三个和尚》等国产经典动画电影,引得现场“00后”同学们啧啧称奇。王雅平说:“中国老一代动画大师有出入古今的自信,其美学思想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我们看到了一种区别于欧美动画的实验,看到了中国独特风格动画的可能,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语言的把握能力。”在她看来,正是因为在中国动画电影民族风格探索上所取得的斐然成绩,也使得那一代中国动画人在国际上享有着特殊重要的声誉和地位。“经过几代人几十年的辛勤探索,中国动画确实找到了现代意义上稳定的民族风格,并实现了民族风格的多种类型化,其价值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与欧美的通俗文化相比,中国文化更加深沉、厚重、内敛,所以在全世界范围表现起来略有难度。但只要能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一定能达到其他国家无法企及的高度。”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动画系教师周冠洋认为,发展中国动画既要懂得坚守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也要具有创新精神。他说:“创新是对民族文化深沉的爱和将其发扬光大的魄力和决心,只有在符合受众审美期待的前提下,不断探索新的角度和新的方式,才能赋予文化新的内涵与生命。”周冠洋说:“扎根传统文化,真正将具有民族精神的文化元素赋予新的面貌和意义,才可能真正迎来中国动画的春天。”
“孙悟空究竟有没有腹肌?”有网友日前在网上社区的一次发问,引发不少有趣的解读。有学者表示,经典的中国动漫形象很多,“中国动画学派”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但用青少年网友的话来说,孙悟空无疑是人气最高、红得最久的二次元明星。有业界人士测算,“孙悟空”这一卡通形象仅国内市场估价已高达17亿元。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曾经授权某品牌联合发售的孙悟空Q版手办,更创下270万套一周内售罄的纪录。
8月1日Furry圈新展“野兽大都汇”在上海嘉定开展,作为当下Furry圈人气迅速攀升的年度盛会,此次兽展涵盖国内兽人、兽装、人外等多领域文化,及兽装表演、舞台演出、周边贩售、游戏试玩、主创互动、签绘签售等多元化的全新体验形式,给大家带来一场线上线下的饕餮盛宴。
历时两年精耕细作,即将新推出的木奇灵系列第三季动画片《木奇灵3奇灵之心》,将于12月28日在爱奇艺全网独播,上线之后将每周五上午10:00更新1集。大家熟悉的木奇灵松卡、小葵将以全新造型亮相,同时还将有更多形象可爱的木奇灵登场,松卡也将作为本季主角和洛飞一起再次踏上历险成长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