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关于《境外人员参加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意见稿中扩大了禁播境外视听节目范围,并对网络平台的境外视听节目总量加以限制。
意见稿指出,未经国务院广播电视主管部门批准,广播电视播出机构不得在19∶00—22∶00播出境外视听节目;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各频道每天播出的境外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纪录片和其他境外电视节目,不得超过当天该类别节目总播出时间的30%;而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单位可供播出的境外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纪录片和其他境外电视节目,不得超过该类别可供播出节目总量的30%。
通过对比2004年发布的《境外电视节目引进、播出管理规定》可知,从2004年开始,未经广电总局批准,电视台已不得在黄金时段(19:00-22:00)播出境外影视剧,意见稿只是将其范围扩大为所有境外视听节目,包括境外电影、动画片、纪录片、教育、科技、文化、综艺、体育等。而在播出比例上,从2004年电视剧总时长的百分之25%,提高到所有类别节目当天该类别总播出时间的30%。值得关注的是,意见稿中对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单位可供播出的境外电影、电视剧、动画片、纪录片和其他境外电视节目数量也加以限制,不得超过该类别可供播出节目总量的30%。
【境外动画片引进大事件】
【1981年】我国引进的第一部动画片就是《铁臂阿童木》,自此,日本动画正式进入中国市场。至今,许多动画界人士在谈论进口动画经典作品时,仍是“言必称阿童木”。 随着《铁臂阿童木》的进入, 大量各国系列动画蜂拥而至。
【1986年】随着日本动画片《花仙子》的引进,中央台对进口动画片的垄断开始被打破,《花仙子》也随之成为那个时代重播次数最多的动画片。中国观众开始看到来自更多国家、有着更多文化背景的动画片。
【1994年】中央电视台把动画片全都归到《动画城》节目里,起用了自己的卡通主持人——小鹿姐姐、张静姐姐。随后,节目中开播国内首档介绍国外动画资讯类版块。
【2000年】国家广电总局出台了一项政策,电视台引进动画片必须得到审批,同时各个电视台播出动画片必须有比例限制。此前,电视台的动画节目基本上被日本动画片垄断。
【2004年】广电总局下发《关于发展我国影视动画产业的若干意见》,对播出动画片的频道中国产动画片与引进动画片的播出比例作了要求,提出国产动画片每季度播出数量不少于60%。自此,荧屏播放进口动画片的数量大幅减少。
【2005年】在杭州举行的全国影视动画工作会议上传出,国家广电总局《关于促进我国动画创作发展的具体措施》即将正式实施。这意味着,今后各频道的黄金时段(17点至21点)将必须播出国产动画片。
2020年6月,经备案公示的全国国产电视动画片为53部,19934分钟。按题材划分,童话题材18部、6566分钟,占备案公示总数的34%、32.9%;现实题材3部、1217.5分钟,占备案公示总数的5.7%、6.1%;科幻题材5部、1973分钟,
2020年6月,经备案公示的全国国产电视动画片为53部,19934分钟。按题材划分,童话题材18部、6566分钟,占备案公示总数的34%、32.9%;现实题材3部、1217.5分钟,占备案公示总数的5.7%、6.1%;科幻题材5部、1973分钟,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印发超高清 视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0版)的通知
9月6日,国家广电总局发布了2017年度全国电视动画片制作发行情况的通告。浙江和杭州动漫游戏企业表现突出,拿下三个全国第一。
根据中办、国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关于“实施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的要求和有关工作部署,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积极组织开展“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网络动画片)”征集评选工作,各相关机构积极参与。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繁荣国产动画精品创作,加快推动动画高质量发展,近期,广电总局组织开展了2019年度优秀国产动画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评审。
近期,文化部责令整改动漫节目,许多知名日本动漫如《海贼王》、《火影忍者》、《柯南》等纷纷中招,引来一批爱好者的吐槽以及社会舆论的争议。动画研究者关中阿福指出,日本动漫已风行中国35年,早年引进的动画片不仅深受孩子们欢迎,家长及学界也多给予正面评价,后来随着成人化倾向及国产动漫生存空间问题,屡遭管理限制。这一次由文化部下发的指令正是为了应对互联网传播新形势,“一刀切”事实上是在机制与体制都不健全的情况下无法可依又不可不作为的必然结果。而社会舆论的分级呼吁也并非灵丹妙药,除了照单全收和全盘否定之外,日本动漫在中国其实还有许多条路可走。《柯南》用“命运多舛,一波三折”来形容近期日本动画片在中国国内的境遇是再恰当不过的。3月31日,文化部下发第23批违法违规互联网文化活动查处名单,多家动漫视频网站被责令整改。其中,有3部日本动画被专门点名---其中以《东京残响》为代表的暴恐内容,宣传以暴制暴思想;以《Blood-C》为代表的画面恐怖血腥,令人极度不适;以《学园默示录》为代表的以色情元素来吸引眼球,明显违背社会道德底线和公序良俗。4月13日,一篇名为《文化部整治暴恐动漫第一批查处名单4月16日下架》的文章在网络上流传,而知名的日本动漫《海贼王》、《火影忍者》、《柯南》等纷纷中招。随后,文化部相关负责人回应称,目前还在对部分日本动漫作品仍在查处之中,而对于网上流传的查处名单他表示并不清楚来源。但也不否认其真实性,并表示正式名单随后公布。4月19日,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的《法治进行时》节目,在批评暴恐动漫时称著名动漫《名侦探柯南》时称:“对于孩子来说,有些动漫作品的危害更是触目惊心,暴力血腥的情节被一再渲染。他们打着动漫作品的旗号,其实就是一部赤裸裸的犯罪教科书。”节目播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将日本动画片再次推至风口浪尖。如果说,广电总局于2006和2008年的两道禁令(要求各电视台国产动画片和进口动画片的播出比例控制在7:3;进口动画片在17:00-21:00不得播出)针对的还是外国动画作品的话,那么此次的矛头似乎直指“日本制造”,从而引发各方关注与争辩。接下来,处于舆论漩涡中心的日本动画又将何去何从?风行35载为何相安无事?《铁臂阿童木》1980年,央视从日本引进手冢治虫名作《铁臂阿童木》,开海外动画片登陆中国之先河,从此,日本动画片作为进口动画片中的主力军,一直牢牢占据着中国内地电视荧屏动画片时间的“半壁江山”,而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批电视动画观众也正是在观赏大量日本动画片的过程中逐渐成形。早年引进的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世界童话名作选》、《三千里寻母记》、《咪咪流浪记》在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方面可谓功不可没,不仅深受孩子们欢迎,甚至家长及学界亦多给予正面评价。也因此,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当时的广电部及后来的广电总局对日系动画片的引进播出一直未出台相应的监管措施。然而,1995年前后,随着卫星电视、有线电视、教育电视台的兴起,进口动画片的引进呈泛滥之势,特别是因为动画片进口不受审核、配额限制,一些暴力倾向突出的日本动画片频频出现在电视荧屏上,特别是当《北斗神拳》在各地方电视台播出后,“血肉横飞,五官挪移”的画面连许多小伙伴“都惊呆了”!不久,该片被紧急叫停,但“日系动画片的成人化倾向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亦开始成为社会各方激辩的热议话题。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2000年3月,广电总局颁布了《关于加强动画片引进和播放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电视台每套节目每天播出进口动画片在少儿节目中的占比不能超过25%,而进口动画片在动画片播出总量中的比重不能过40%。这也是广电总局首次就进口动画片的引进播出做出明确规定。不过,当时城市家庭的电视频道大多都在30个以上,相应的动画片播出量已“今非昔比”,因此,对于喜欢进口动画片的电视观众而言,影响并不明显。而这一政策又在一定程度上平息了部分教育界及学校、家长的“怨言”,一度曾令各方相安无事。2006年前后,进口动画片特别是日系动画片负面论再度甚嚣尘上,尤其是民族动画产业界对日系动画片颇有微词:一些日本动画片为推广其动画品牌,不惜将相关动画片免费或极低的价格提供给内地电视台播放,这让一些国产动画片公司生存难以为继(当时,很多制作公司仍沿袭的是向电视台出售电视动画片以盈利的旧有模式)。在这一力量的推动下,广电总局连续两度下达“禁播令”,要求各电视台在每天晚间黄金时间不得播出进口动画片。一纸禁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产动画片的生产---各地电视台的动画片时段为避免“开天窗”,纷纷加大了向国内各动画制作公司的采购力度。禁播令实施的初期,曾遭遇部分媒体及众多动漫爱好者的质疑,不过很快事态便归于平静。原因很简单,2008年前后,音像市场的繁荣及互联网的平民化,使得很大一部分受众的进口动画片观看渠道已经不再受限于电视台。因此,相关措施的执行除在低幼观众层面产生影响外,其对中国观众观赏日本动漫作品并无大碍。一句话,35年来,关于进口动画片特别是日本动画片的褒贬及监管虽有起伏和争论,但在磕磕绊绊中日本动画片仍旧一路走来,带给中国观众特别是小朋友的更多是欢声笑语,而相关主管部门也很好的平衡了各方的利益诉求,算是皆大欢喜的结果了。《北斗神拳》“一刀切”的难言之隐事实上,在机制与体制都不健全的情况下,对于日系动画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实属主管部门的无奈之举。毕竟,电影分级尚无时间表,奢谈动画分级似乎更不具操作性。“直接下架”的举措固然会被扣上“简单粗暴”的帽子,但当下,一些涉及色情、暴力的日本动画片无孔不入,遍及网络各个角落,的确给部分未成年人的成长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确实也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了。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与此前不同,此次剑指日本动画的直接推手系文化部而非广电总局,主管部门的角色位移其实已经凸显出市场形势“已是大不同”了。高清视频点播的兴起、移动互联网的流行,这些都使传统的主管部门有些“鞭长莫及”,甚至是力不从心,文化部以新的主管部门角色以加强对进口动画片特别是日产动画片的监管,某种程度上也是因应新形势的一个体现。毕竟,针对日本动画的攻防战,电视荧屏已经不再完全是主战场了。只不过,政府主管部门职能角色的积极转变及重新定位,依然无法在化解各方歧见方面有所作为。说到时机,或许有中日关系紧绷以及抗战70周年的大背景,但在现如今大开放的格局下,将文化部的“日系动画下架令”完全归结于政治考量并不足以令人信服。应当承认,文化部此举在规范乱象丛生的动漫网站、净化网络动画播放环境方面所起之作用,不可全盘否定。这种无奈之举是现阶段无法可依又不可以不作为的必然结果。对其可探讨、可评判,但一味的对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指摘,又难免求全责备。分级制难产 各方依然可以有所作为此次“下架清单”的发布、进而是对“柯南”的单方面指责,最终引发社会舆论的强势反弹,这是以往不曾有的。这是自媒体时代各方博弈力量此消彼长的一个显著特征。但是,在部分媒体乃至众多意见领袖一边倒的“呼吁分级制”的声浪中,似乎整个舆论走向都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向“分级制是灵丹妙药”的共识中去,这未免又让人担忧。如前所述,如今的动画片观看渠道日趋多元化,人们对动画片的观赏平台早已不限于电视台和电影院,甚至也不受制于几大视频网站,如果仅仅是效法国外的电影分级制度,为不同的日系动画片贴上不同的标签,恐怕仍然无法有效的将一些过于成人化的日本动画片对国人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如同20多年前中国足球一味追求“请洋教练”、“搞职业化”,这几乎是当时整个足球界的共识,但事实证明这仍然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做法。在新出台的《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中,从学校的足球课抓起、从兴建足球场开始,甚至还涉及到了学生踢球发生意外后的保障配套措施等内容,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如同推动足球发展改革一样,对于进口动画片的对策一味的采取打压的方式方法固然不可取,但指望着“分级制”解决所有问题,同样不现实。不仅仅是政府主管部门,相关播出平台和行业组织在分级制实施之前,主动采取一些灵活务实的做法,或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国外的许多经验都证明。在来势汹汹的日本动画风潮面前,我们在照单全收和全盘否定之外,依然有许多条路可走:1、美国在引进日本动画片《超时空要塞》、《超时空骑团》、《机甲创世纪》时,对其中的裸露、血腥画面进行了必要的删减,使之完全符合美国的播放标准,最终获得了极佳的社会反响;2、境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播出部分日本动画片时,相关电视台有自检制度。在动画片播出时,会先打出指示字幕“以下节目请在家长指引下观看”;3、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制作的蓝精灵村被炮弹轰炸而死的公益片,在荷兰播出时,只有晚上孩子们睡着以后才会播出;其他一些国家在播出一些打斗类的动画片时,也会放在非主流时段,以兼顾不同观众的娱乐需求。关中阿福,动画研究者,撰稿人,孩之宝授权《变形金刚机密档案》中文译者。
近期,文化部责令整改动漫节目,许多知名日本动漫如《海贼王》、《火影忍者》、《柯南》等纷纷中招,引来一批爱好者的吐槽以及社会舆论的争议。动画研究者关中阿福指出,日本动漫已风行中国35年,早年引进的动画片不仅深受孩子们欢迎,家长及学界也多给予正面评价,后来随着成人化倾向及国产动漫生存空间问题,屡遭管理限制。这一次由文化部下发的指令正是为了应对互联网传播新形势,“一刀切”事实上是在机制与体制都不健全的情况下无法可依又不可不作为的必然结果。而社会舆论的分级呼吁也并非灵丹妙药,除了照单全收和全盘否定之外,日本动漫在中国其实还有许多条路可走。《柯南》用“命运多舛,一波三折”来形容近期日本动画片在中国国内的境遇是再恰当不过的。3月31日,文化部下发第23批违法违规互联网文化活动查处名单,多家动漫视频网站被责令整改。其中,有3部日本动画被专门点名---其中以《东京残响》为代表的暴恐内容,宣传以暴制暴思想;以《Blood-C》为代表的画面恐怖血腥,令人极度不适;以《学园默示录》为代表的以色情元素来吸引眼球,明显违背社会道德底线和公序良俗。4月13日,一篇名为《文化部整治暴恐动漫第一批查处名单4月16日下架》的文章在网络上流传,而知名的日本动漫《海贼王》、《火影忍者》、《柯南》等纷纷中招。随后,文化部相关负责人回应称,目前还在对部分日本动漫作品仍在查处之中,而对于网上流传的查处名单他表示并不清楚来源。但也不否认其真实性,并表示正式名单随后公布。4月19日,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播出的《法治进行时》节目,在批评暴恐动漫时称著名动漫《名侦探柯南》时称:“对于孩子来说,有些动漫作品的危害更是触目惊心,暴力血腥的情节被一再渲染。他们打着动漫作品的旗号,其实就是一部赤裸裸的犯罪教科书。”节目播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将日本动画片再次推至风口浪尖。如果说,广电总局于2006和2008年的两道禁令(要求各电视台国产动画片和进口动画片的播出比例控制在7:3;进口动画片在17:00-21:00不得播出)针对的还是外国动画作品的话,那么此次的矛头似乎直指“日本制造”,从而引发各方关注与争辩。接下来,处于舆论漩涡中心的日本动画又将何去何从?风行35载为何相安无事?《铁臂阿童木》1980年,央视从日本引进手冢治虫名作《铁臂阿童木》,开海外动画片登陆中国之先河,从此,日本动画片作为进口动画片中的主力军,一直牢牢占据着中国内地电视荧屏动画片时间的“半壁江山”,而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批电视动画观众也正是在观赏大量日本动画片的过程中逐渐成形。早年引进的日本动画片《聪明的一休》、《世界童话名作选》、《三千里寻母记》、《咪咪流浪记》在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方面可谓功不可没,不仅深受孩子们欢迎,甚至家长及学界亦多给予正面评价。也因此,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当时的广电部及后来的广电总局对日系动画片的引进播出一直未出台相应的监管措施。然而,1995年前后,随着卫星电视、有线电视、教育电视台的兴起,进口动画片的引进呈泛滥之势,特别是因为动画片进口不受审核、配额限制,一些暴力倾向突出的日本动画片频频出现在电视荧屏上,特别是当《北斗神拳》在各地方电视台播出后,“血肉横飞,五官挪移”的画面连许多小伙伴“都惊呆了”!不久,该片被紧急叫停,但“日系动画片的成人化倾向对中国青少年的影响”亦开始成为社会各方激辩的热议话题。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2000年3月,广电总局颁布了《关于加强动画片引进和播放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各级电视台每套节目每天播出进口动画片在少儿节目中的占比不能超过25%,而进口动画片在动画片播出总量中的比重不能过40%。这也是广电总局首次就进口动画片的引进播出做出明确规定。不过,当时城市家庭的电视频道大多都在30个以上,相应的动画片播出量已“今非昔比”,因此,对于喜欢进口动画片的电视观众而言,影响并不明显。而这一政策又在一定程度上平息了部分教育界及学校、家长的“怨言”,一度曾令各方相安无事。2006年前后,进口动画片特别是日系动画片负面论再度甚嚣尘上,尤其是民族动画产业界对日系动画片颇有微词:一些日本动画片为推广其动画品牌,不惜将相关动画片免费或极低的价格提供给内地电视台播放,这让一些国产动画片公司生存难以为继(当时,很多制作公司仍沿袭的是向电视台出售电视动画片以盈利的旧有模式)。在这一力量的推动下,广电总局连续两度下达“禁播令”,要求各电视台在每天晚间黄金时间不得播出进口动画片。一纸禁令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产动画片的生产---各地电视台的动画片时段为避免“开天窗”,纷纷加大了向国内各动画制作公司的采购力度。禁播令实施的初期,曾遭遇部分媒体及众多动漫爱好者的质疑,不过很快事态便归于平静。原因很简单,2008年前后,音像市场的繁荣及互联网的平民化,使得很大一部分受众的进口动画片观看渠道已经不再受限于电视台。因此,相关措施的执行除在低幼观众层面产生影响外,其对中国观众观赏日本动漫作品并无大碍。一句话,35年来,关于进口动画片特别是日本动画片的褒贬及监管虽有起伏和争论,但在磕磕绊绊中日本动画片仍旧一路走来,带给中国观众特别是小朋友的更多是欢声笑语,而相关主管部门也很好的平衡了各方的利益诉求,算是皆大欢喜的结果了。《北斗神拳》“一刀切”的难言之隐事实上,在机制与体制都不健全的情况下,对于日系动画采取“一刀切”的做法实属主管部门的无奈之举。毕竟,电影分级尚无时间表,奢谈动画分级似乎更不具操作性。“直接下架”的举措固然会被扣上“简单粗暴”的帽子,但当下,一些涉及色情、暴力的日本动画片无孔不入,遍及网络各个角落,的确给部分未成年人的成长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确实也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了。同时,我们还要看到,与此前不同,此次剑指日本动画的直接推手系文化部而非广电总局,主管部门的角色位移其实已经凸显出市场形势“已是大不同”了。高清视频点播的兴起、移动互联网的流行,这些都使传统的主管部门有些“鞭长莫及”,甚至是力不从心,文化部以新的主管部门角色以加强对进口动画片特别是日产动画片的监管,某种程度上也是因应新形势的一个体现。毕竟,针对日本动画的攻防战,电视荧屏已经不再完全是主战场了。只不过,政府主管部门职能角色的积极转变及重新定位,依然无法在化解各方歧见方面有所作为。说到时机,或许有中日关系紧绷以及抗战70周年的大背景,但在现如今大开放的格局下,将文化部的“日系动画下架令”完全归结于政治考量并不足以令人信服。应当承认,文化部此举在规范乱象丛生的动漫网站、净化网络动画播放环境方面所起之作用,不可全盘否定。这种无奈之举是现阶段无法可依又不可以不作为的必然结果。对其可探讨、可评判,但一味的对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指摘,又难免求全责备。分级制难产 各方依然可以有所作为此次“下架清单”的发布、进而是对“柯南”的单方面指责,最终引发社会舆论的强势反弹,这是以往不曾有的。这是自媒体时代各方博弈力量此消彼长的一个显著特征。但是,在部分媒体乃至众多意见领袖一边倒的“呼吁分级制”的声浪中,似乎整个舆论走向都在不知不觉中被带向“分级制是灵丹妙药”的共识中去,这未免又让人担忧。如前所述,如今的动画片观看渠道日趋多元化,人们对动画片的观赏平台早已不限于电视台和电影院,甚至也不受制于几大视频网站,如果仅仅是效法国外的电影分级制度,为不同的日系动画片贴上不同的标签,恐怕仍然无法有效的将一些过于成人化的日本动画片对国人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如同20多年前中国足球一味追求“请洋教练”、“搞职业化”,这几乎是当时整个足球界的共识,但事实证明这仍然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治标做法。在新出台的《中国足球改革总体方案》中,从学校的足球课抓起、从兴建足球场开始,甚至还涉及到了学生踢球发生意外后的保障配套措施等内容,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如同推动足球发展改革一样,对于进口动画片的对策一味的采取打压的方式方法固然不可取,但指望着“分级制”解决所有问题,同样不现实。不仅仅是政府主管部门,相关播出平台和行业组织在分级制实施之前,主动采取一些灵活务实的做法,或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国外的许多经验都证明。在来势汹汹的日本动画风潮面前,我们在照单全收和全盘否定之外,依然有许多条路可走:1、美国在引进日本动画片《超时空要塞》、《超时空骑团》、《机甲创世纪》时,对其中的裸露、血腥画面进行了必要的删减,使之完全符合美国的播放标准,最终获得了极佳的社会反响;2、境外一些国家和地区在播出部分日本动画片时,相关电视台有自检制度。在动画片播出时,会先打出指示字幕“以下节目请在家长指引下观看”;3、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制作的蓝精灵村被炮弹轰炸而死的公益片,在荷兰播出时,只有晚上孩子们睡着以后才会播出;其他一些国家在播出一些打斗类的动画片时,也会放在非主流时段,以兼顾不同观众的娱乐需求。关中阿福,动画研究者,撰稿人,孩之宝授权《变形金刚机密档案》中文译者。